铸轧辊论文_陈思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铸轧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轧辊,温度场,冷却水,激光,温度,热传导,截面。

铸轧辊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阳[1](2019)在《铸轧辊冷却水道设计及其对冷却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辊铸轧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镁、铝合金以及薄带钢等金属的铸轧过程中,并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而在双辊铸轧中,铸轧辊辊套是极其重要的部件,其传热能力和强度直接影响整个铸轧的生产过程。板坯冷却和凝固所散发的热量,先经过辊套自身热传导从辊套外表面传到辊套内部,然后被辊套内部的循环冷却水带走。但由于铁合金较镁、铝合金熔点高,较薄带钢厚度要求厚等原因,所以在利用双辊铸轧技术生产铁合金时,铸轧辊将承受更大的热载荷作用,因此对铸轧辊和冷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所以本文在研究冷却水道截面形状和截面尺寸对冷却效果影响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水道结构,对铸轧辊内部冷却水流场及冷却水和辊套温度场进行研究。对截面面积相同,截面形状不同的圆形、方形和矩形叁种流道内部冷却水流动换热进行理论模拟和实验对比分析,发现矩形截面形状流道冷却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矩形截面深宽比对冷却效果的影响,发现随着矩形截面深宽比的增大,冷却效果增强。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五组不同深宽比的铸轧辊冷却水道截面,并对辊套温度场、冷却水温度场及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铸轧稳定后,对比五组截面深宽比的辊套周向、轴向及径向温度与冷却水温度场、流场,得到冷却效果较好的截面深宽比1:5,为铸轧辊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9-03-13)

廉法博,刘超,杨建,高明昕,宋华[2](2018)在《考虑材料非线性双辊铸轧辊套流热固耦合温度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rocast连铸模块材料数据库,提取低碳钢物性参数随铸轧温度不断变化的散点数据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铸轧辊旋转、冷却系统、浸入式铸嘴、侧封板传热等影响,建立了辊套、熔池与冷却系统整体叁维流热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瞬态仿真,得出了双辊铸轧辊套整体温度分布情况及内、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前处理方式得到的温度场更加贴合双辊铸轧实际生产情况,为辊套的设计和优化铸轧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宋黎,孙斌煜,崔鹏鹏,郝豫宝,乔东洋[3](2017)在《基于ANSYS的镁合金铸轧辊冷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铸轧辊建立二维模型来模拟铸轧辊在镁合金铸轧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分析不同冷却水温度及冷却水速下铸轧辊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得出在镁合金铸轧过程中,提高冷却水速可以降低铸轧辊的温度场,但随着冷却水速的提高,这种能力逐渐减弱;而冷却水温度对铸轧辊温度场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宋黎,孙斌煜,乔东洋[4](2017)在《不同冷却水流速度下的铸轧辊套温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铸轧辊套建立二维模型,模拟铸轧辊套在铸轧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分析不同冷却水流速度下铸轧辊套温度场分布,揭示在镁合金双辊铸轧过程中不同冷却水流速度对铸轧辊套冷却的影响规律,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大型铸锻件》期刊2017年03期)

宋黎[5](2017)在《镁合金双辊铸轧中铸轧辊的冷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辊铸轧技术是冶金及材料加工领域内的一项前沿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将熔融状态下的金属液体浇入两个反方向旋转的铸轧辊和侧封坝组成的熔池中,在极短的时间内,由于铸轧辊的冷却作用和轧制作用,熔融状态下的金属液体被铸轧成为厚度很小的金属薄带。因此在双辊铸轧技术中的热量输出的速率、铸轧过程中的热流密度、金属溶液的冷却速度、热流的峰值都比传统连铸连轧技术要高。所以双辊铸轧技术相比于传统连铸连轧技术有着速度快、流程短、能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并且由于铸轧冷却速度快可以起到使晶粒细化、偏析减少的目的,从而使铸带的质量能够得到改善。在该工艺中,铸轧辊同时起着结晶器和变形工具的作用,所以铸轧辊及时有效地冷却是整个铸轧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在镁合金双辊铸轧过程中铸轧辊是双辊式镁合金铸轧机最主要的工作关键部件,特别是镁这种金属易燃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铸轧过程中冷却极其重要。而在整个过程镁合金双辊过程都是在冷却水的强烈冷却作用下进行的。所以研究冷却水温度及冷却水流速度对铸轧辊温度场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铸轧工艺问题的认识。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在镁合金铸轧过程中铸轧辊在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分析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不同冷却水温度及冷却水速下铸轧辊轴向和周向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得出在镁合金铸轧过程中提高冷却水速可以降低铸轧辊的温度场,但随着冷却水速的提高这种能力逐渐减弱;而冷却水温度对铸轧辊温度场影响不大.并设计了一种提高铸轧辊的冷却能力的外冷系统,弥补了铸轧辊在镁合金快速铸轧中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为现场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刘晓博,王之桐,李文[6](2017)在《激光扫描加热铸轧辊套材料热疲劳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d…YAG连续激光为热源,激光扫描加热铸轧辊套材料32Cr3Mo1V表面,接触冷却样品背面,进行了热疲劳性能测试。用集总参数法测量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氧化状态下材料的激光吸收率,并数值计算模拟了样品表面的温度循环和压应力状态。结果显示,热循环1000周次后,在样品表面烧蚀坑和粗大磨痕处均出现裂纹。10002000周次热循环范围内,裂纹长度与热循环次数呈线性关系。由于测试中忽略了铝铸轧过程中辊套承受的机械应力和铝液对辊套的作用,测得的辊套裂纹扩展速率为实际值的一半。(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7年04期)

王强[7](2016)在《铁合金双辊铸轧机铸轧辊和机架的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双辊铸轧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了世界钢铁界的广泛重视。很多国家和高校已经把双辊铸轧技术应用于镁合金、薄带钢和铝合金等金属的铸轧过程中,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收益。但目前国内外对铁合金双辊铸轧工艺过程的相关研究几乎为零,且铁合金的很多物理性能材料参数几乎无公开数据参考,这也为铁合金的铸轧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研究铁合金材料及工艺性能的同时,需要设计能铸轧出满足要求的铁合金双辊铸轧设备。本文以专业铸造软件Procast的标准材料库中碳球墨铸铁EN-GJSA-XNiCr20-2为铁合金双辊铸轧的原料,以此为基础对铁合金双辊铸轧机的铸轧辊和机架进行设计和分析。本文首先对铸轧辊和辊套的配合类型和装配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计算,最终选取配合类型为T7/h6的过盈配合,装配方式选用胀缩法并对铸轧辊辊套的装配温度进行计算,当对铸轧辊辊套施加280℃的温度载荷时,其平均径向变形量为0.78mm,大于所选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量0.56mm,结果表明:满足公差配合的铸轧辊辊芯和辊套能够顺利完成装配。然后应用ANSYS软件对所设计的铸轧辊和机架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铸轧辊和机架受力安全,符合设计要求。接下来对铸轧辊辊套进行温度场分析,得出铸轧辊在稳定的铸轧过程中辊套表面温度分布规律:最高温度达到627℃,最低温度为113℃。最后对铸轧辊辊芯和辊套进行工作校核。铸轧辊辊芯和辊套在工作时的平均变形量之差为0.51mm,小于铸轧辊辊芯和辊套的配合过盈量0.56mm,所以铸轧辊在铸轧过程中不会发生脱套的情况。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了解和设计铁合金双辊铸轧设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李广东[8](2016)在《双辊铸轧辊面与熔池界面换热系数实验研究及结果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辊薄带铸轧作为一种近终型薄带材生产工艺,以生产流程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各国学者和钢铁企业研究的重点,铸轧辊既作为结晶器又作为轧制辊是整个过程的核心部件,其中辊面—熔池间的界面换热系数是影响整个铸轧过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通过影响金属液凝固速度来影响板带内部组织,并最终决定产品性能和质量。但目前对于该界面换热系数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得结论往往都是一些定性的规律,仅适用于特定的工况。本文首先对金属熔体与辊面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金属熔体在辊面的凝固特性及是否承受轧制力情况,设计了一套模拟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测量金属液与辊面从初始接触到初期凝固之间两者温度的变化过程,利用实验所测得的温度变化数据,基于热传导反分析法求解换热系数的方法,得到辊套试样与金属熔体的界面换热系数,并通过自变量转换及合理预测轧制阶段换热情况最终求得了辊面—熔池界面换热系数沿辊面不同角度的分布情况,即初始阶段界面换热系数最大并开始迅速减小,但减小的速率也越来越慢,当到达凝固终了点后由于受轧制力作用,界面换热系数又迅速地增大,增长幅度大约为70%。通过改变金属液初始温度,也可发现浇注温度对界面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即随浇注温度的提高,界面换热系数也会有小幅增加。其次,为了验证所求得的界面换热的准确性,建立了铸轧过程中熔池的热流凝固耦合数学模型,将所求得的界面换热系数作为边界条件进行铸轧过程数值模拟,并与相同参数下实际铸轧生产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出口带坯温度在不同浇注温度下都取得了较高程度的吻合。同时也与其他类型界面换热系数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温度场及凝固情况的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求得的界面换热系数可以使熔池中温度场分布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凝固过程也更加合理。(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05-01)

黄晓华[9](2016)在《铸轧辊辊套非正常失效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对铸轧辊辊套使用过程中非正常损坏报废的现象及主要原因,提出了减少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措施,对防止铸轧辊套在使用过程中提前报废及提高铸轧辊辊套的正常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6年08期)

肖立伟[10](2015)在《中钢邢机研发成功“抗热裂耐磨型铸轧辊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由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简称中钢邢机)自主研发的抗热裂耐磨型铸轧辊套,在国内多家铝加工企业使用后,与传统材质同类产品相比,新材质辊套铝通过量可提高40%~70%,单次在机时间由原来的20~30天提高到30~45天,单次车修量由原来的4mm(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报》期刊2015-01-22)

铸轧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Procast连铸模块材料数据库,提取低碳钢物性参数随铸轧温度不断变化的散点数据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铸轧辊旋转、冷却系统、浸入式铸嘴、侧封板传热等影响,建立了辊套、熔池与冷却系统整体叁维流热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瞬态仿真,得出了双辊铸轧辊套整体温度分布情况及内、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前处理方式得到的温度场更加贴合双辊铸轧实际生产情况,为辊套的设计和优化铸轧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铸轧辊论文参考文献

[1].陈思阳.铸轧辊冷却水道设计及其对冷却效果的影响[D].辽宁科技大学.2019

[2].廉法博,刘超,杨建,高明昕,宋华.考虑材料非线性双辊铸轧辊套流热固耦合温度场研究[J].铸造技术.2018

[3].宋黎,孙斌煜,崔鹏鹏,郝豫宝,乔东洋.基于ANSYS的镁合金铸轧辊冷却研究[J].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

[4].宋黎,孙斌煜,乔东洋.不同冷却水流速度下的铸轧辊套温度分析[J].大型铸锻件.2017

[5].宋黎.镁合金双辊铸轧中铸轧辊的冷却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7

[6].刘晓博,王之桐,李文.激光扫描加热铸轧辊套材料热疲劳性能测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

[7].王强.铁合金双辊铸轧机铸轧辊和机架的设计分析[D].辽宁科技大学.2016

[8].李广东.双辊铸轧辊面与熔池界面换热系数实验研究及结果验证[D].燕山大学.2016

[9].黄晓华.铸轧辊辊套非正常失效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风.2016

[10].肖立伟.中钢邢机研发成功“抗热裂耐磨型铸轧辊套”[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5

论文知识图

急停试样纵截面背散射图(a-区域Ⅲ;...(a)拉速为1.2m/min的温度分布图(...板带铸轧全凝固线示意图镁合金铸轧板坯中心线偏析缺陷特征(...带坯双辊铸轧过程铸轧区凝固区域特征

标签:;  ;  ;  ;  ;  ;  ;  

铸轧辊论文_陈思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