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捕食是导致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驱动猎物防御行为进化最主要的自然选择压力。被捕食者实施有效防御的前提是识别捕食者和非捕食者,同时需区分捕食者类型和评估威胁等级,根据不同的捕食风险采取相应的防御对策。鸟类主要依靠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辨识捕食与非捕食者,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视觉信号辨识,而关于鸣声辨识的研究则较少。另外,鸟类能否区分不同体型的非捕食者尚不清楚,应对不同类型捕食风险所采取的防御对策有待进一步探究。作者于2017-2018年3-7月,选择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悬挂人工巢箱招引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采用鸣声回放实验和标本实验,结合行为观察,开展了以下研究:1)白眉姬鹟对同域和异域不同体型捕食与非捕食者的回应行为;2)孵化雌鸟对捕食与非捕食者鸣声的回应行为;3)白眉姬鹟对不同类型捕食者的回应行为及报警声;4)白眉姬鹟雏鸟对双亲不同报警声的回应行为。白眉姬鹟对4种同域的捕食者和非捕食者(捕食者雀鹰Accipiter nisus与3种体型非捕食者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及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的回应行为均无显著差异。对异域的捕食者和非捕食者的回应行为中入巢、佯攻和攻击行为无显著差异,但接近异域捕食者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的最近距离显著大于3种体型的非捕食者灰树鹊(Dendrocitta formosae)、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白眉姬鹟对同域和异域捕食者的回应行为无显著差异,而面对异域非捕食者时,较同域非捕食者表现出更多的入巢、佯攻和攻击行为,且更近距离地接近标本,但防御强度未受到体型的影响。鸣声回放实验显示:白眉姬鹟孵化雌鸟听到巢外大杜鹃(Cuculus canorus)雌性鸣声(与雀鹰鸣声相似)的回应行为与听到雀鹰鸣声相似,表明其雌鸟无法通过鸣声准确评估二者的威胁等级,同时说明大杜鹃雌性鸣声成功模拟了雀鹰鸣声。但相对于山斑鸠,白眉姬鹟听到雀鹰和大杜鹃雌性的鸣声,倾向于快速飞离巢,表明其可根据鸣声辨识山斑鸠与雀鹰和大杜鹃的危险不同。白眉姬鹟对威胁子代存活的花鼠(Tamias sibiricus)的攻击性显著强于对威胁其自身的红隼(Falco tinnunculus),且对两者发出的报警声明显不同,表明白眉姬鹟可辨识不同类型捕食者的威胁,并采取不同的反捕食行为。报警声回放实验结果表明亲代报警声可传递不同的危险信息,即将离巢的子代可通过报警声获取威胁信息。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岳静
导师: 王海涛
关键词: 白眉姬鹟,捕食者,非捕食者,防御行为,辨识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 Q958.1
总页数: 34
文件大小: 1273K
下载量: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