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贠小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船体、帘式膜、原水井和开关面板,开关面板单独设置在外界,帘式膜固定在船体的四周,原水井固定在船体的一端,船体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自吸泵和臭氧发生器,自吸泵吸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原水井的顶部相通,船体的内部开设有臭氧反应箱。本实用新型将帘式膜、自吸泵、臭氧发生器、臭氧反应箱和鼓风机全部集中安装在船体上,采用厌氧工艺能去除废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整个工艺的反应容积小得多,再利用鼓风机对帘式膜中通入空气,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不会占用地面空间,施工投资低,可以对大面积的黑臭水体起到净化作用,并且效率较高,几乎可以完全进化整个黑臭水体。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船体(1)、帘式膜(2)、原水井(3)和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单独设置在外界,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式膜(2)固定在船体(1)的四周,所述原水井(3)固定在船体(1)的一端,所述船体(1)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自吸泵(4)和臭氧发生器(6),所述自吸泵(4)吸水口通过进水管(5)与原水井(3)的顶部相通,所述船体(1)的内部开设有臭氧反应箱(7),所述自吸泵(4)的出水口通过布水管(8)与臭氧反应箱(7)的内部相通,所述臭氧反应箱(7)的顶部插接有出水管(9),且所述出水管(9)贯穿船体(1)的顶部与外界相通,所述臭氧发生器(6)的出气口通过臭氧曝气管(10)与臭氧反应箱(7)的内部相通,所述船体(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设有鼓风机(11),所述鼓风机(11)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12)与帘式膜(2)顶部的进气口相通,所述鼓风机(11)的进气口固定设有进气管(13),所述开关面板上固定设有水泵开关、臭氧开关与风机开关,所述自吸泵(4)通过水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6)通过臭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鼓风机(11)通过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船体(1)、帘式膜(2)、原水井(3)和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单独设置在外界,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式膜(2)固定在船体(1)的四周,所述原水井(3)固定在船体(1)的一端,所述船体(1)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自吸泵(4)和臭氧发生器(6),所述自吸泵(4)吸水口通过进水管(5)与原水井(3)的顶部相通,所述船体(1)的内部开设有臭氧反应箱(7),所述自吸泵(4)的出水口通过布水管(8)与臭氧反应箱(7)的内部相通,所述臭氧反应箱(7)的顶部插接有出水管(9),且所述出水管(9)贯穿船体(1)的顶部与外界相通,所述臭氧发生器(6)的出气口通过臭氧曝气管(10)与臭氧反应箱(7)的内部相通,所述船体(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设有鼓风机(11),所述鼓风机(11)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12)与帘式膜(2)顶部的进气口相通,所述鼓风机(11)的进气口固定设有进气管(13),所述开关面板上固定设有水泵开关、臭氧开关与风机开关,所述自吸泵(4)通过水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6)通过臭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鼓风机(11)通过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假山(15),所述假山(15)的内部中空设置,且所述出水管(9)和进气管(13)均穿过假山(15)的外壁与外界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8)靠近自吸泵(4)的一端固定设有阀门(16),且位于臭氧反应箱(7)内部的所述布水管(8)和臭氧曝气管(10)的外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式膜(2)为膜生物反应器,且所述帘式膜(2)由具有疏水性的微孔膜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井(3)完全浸没在水中,且所述原水井(3)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式膜(2)与水完全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近几年“让市长下河游泳”的呼声反映了百姓对解决和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强烈愿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系统性强,工作涉及面广。

目前,传统黑臭水体的生物处理设施为通过地面开挖形成大水池的大型土建,一般大水池的面积需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占地面积大,施工投资高,成本高,对于大面积的黑臭水体不能有效的起到净化作用;且其能耗较高,净化效率低,特别是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变中,工作效率低下,对污水应急处理能力弱。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船体、帘式膜、原水井和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单独设置在外界,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式膜固定在船体的四周,所述原水井固定在船体的一端,所述船体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自吸泵和臭氧发生器,所述自吸泵吸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原水井的顶部相通,所述船体的内部开设有臭氧反应箱,所述自吸泵的出水口通过布水管与臭氧反应箱的内部相通,所述臭氧反应箱的顶部插接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贯穿船体的顶部与外界相通,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臭氧曝气管与臭氧反应箱的内部相通,所述船体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与帘式膜顶部的进气口相通,所述鼓风机的进气口固定设有进气管,所述开关面板上固定设有水泵开关、臭氧开关与风机开关,所述自吸泵通过水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鼓风机通过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船体的顶部固定设有假山,所述假山的内部中空设置,且所述出水管和进气管均穿过假山的外壁与外界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水管靠近自吸泵的一端固定设有阀门,且位于臭氧反应箱内部的所述布水管和臭氧曝气管的外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帘式膜为膜生物反应器,且所述帘式膜由具有疏水性的微孔膜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原水井完全浸没在水中,且所述原水井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帘式膜与水完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通过设有船体、帘式膜、自吸泵、臭氧发生器、臭氧反应箱和鼓风机,将帘式膜、自吸泵、臭氧发生器、臭氧反应箱和鼓风机全部集中安装在船体上,采用厌氧工艺能去除废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使与之组合的好氧工艺有机负荷减小,好氧污泥产量也相应降低,整个工艺的反应容积小得多,利用自吸泵将水塘中的水抽取到臭氧反应箱中,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在一起反应,再利用鼓风机对帘式膜中通入空气,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整个装置不需要另外开挖大水池,直接放置在池塘中不会占用地面空间,施工投资低,可以对大面积的黑臭水体起到净化作用,并且效率较高,几乎可以完全进化整个黑臭水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的A-A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的B-B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船体;2、帘式膜;3、原水井;4、自吸泵;5、进水管;6、臭氧发生器;7、臭氧反应箱;8、布水管;9、出水管;10、臭氧曝气管;11、鼓风机;12、出气管;13、进气管;14、通孔;15、假山;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船体1、帘式膜2、原水井3和开关面板,开关面板单独设置在外界,其特征在于,帘式膜2固定在船体1的四周,原水井3固定在船体1的一端,船体1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自吸泵4和臭氧发生器6,自吸泵4吸水口通过进水管5与原水井3的顶部相通,船体1的内部开设有臭氧反应箱7,自吸泵4的出水口通过布水管8与臭氧反应箱7的内部相通,臭氧反应箱7的顶部插接有出水管9,且出水管9贯穿船体1的顶部与外界相通,臭氧发生器6的出气口通过臭氧曝气管10与臭氧反应箱7的内部相通,船体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设有鼓风机11,鼓风机11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12与帘式膜2顶部的进气口相通,鼓风机11的进气口固定设有进气管13,开关面板上固定设有水泵开关、臭氧开关与风机开关,自吸泵4通过水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臭氧发生器6通过臭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鼓风机11通过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船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假山15,假山15的内部中空设置,且出水管9和进气管13均穿过假山15的外壁与外界相通,用假山15覆盖整个船体1,增加船体1的整体美感,整个装置可作为坑塘的背景装饰使用。

其中,布水管8靠近自吸泵4的一端固定设有阀门16,且位于臭氧反应箱7内部的布水管8和臭氧曝气管10的外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4,在布水管8上设置阀门16可以控制进水的速度和水量,便于把控臭氧反应箱7内部的反应,设置通孔14可以有效的增加水与臭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反应。

其中,帘式膜2为膜生物反应器,且帘式膜2由具有疏水性的微孔膜制成,帘式膜2的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其中,原水井3完全浸没在水中,且原水井3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保证可以将水唐中的水正常的戏曲上来,设置进水孔可以将水中的固体垃圾过滤掉。

其中,帘式膜2与水完全接触,将帘式膜2完全的浸没在水中,可以让水与帘式膜2充分接触,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的量。

工作时,首先将装置放置到需要净化的水塘中,并接通外接电源,打开开关面板上的水泵开关、臭氧开关与风机开关,使自吸泵4、臭氧发生器6和鼓风机11开始工作,自吸泵4优选为LY-JLM型,臭氧发生器优选为6FL-803S型,鼓风机11优选为SF2-4型,自吸泵4通过原水井3将水塘中的水抽取上来,通过布水管8输送到到臭氧反应箱7中,臭氧发生器6中反应的臭氧通过臭氧曝气管10也输送到臭氧反应箱7中,臭氧反应箱7中的水与臭氧,厌氧工艺能去除废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使与之组合的好氧工艺有机负荷减小,好氧污泥产量也相应降低,整个工艺的反应容积小得多,厌氧工艺作为前处理工艺能明显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废水更顺利地经历好氧生物处理过程,接着处理过的水通过出水管9重新排出到水塘中,鼓风机11通过进气管13将外接空气吸入,再通过出气管12将空气输送到帘式膜2中,采用疏水性的微孔膜,对生物反应器进行无泡曝气,更真确的说,是对附着于膜材料的生物膜供氧。膜材料本身同时起到了供氧和生物膜载体的作用,整个装置不需要另外开挖大水池,直接放置在池塘中不会占用地面空间,施工投资低,可以对大面积的黑臭水体起到净化作用,并且效率较高,几乎可以完全进化整个黑臭水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6258.9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81294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C02F 3/30

专利分类号:C02F3/30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北京新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新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林学研中心C栋1层101房间24号

发明人:贠小淇;李萌

第一发明人:贠小淇

当前权利人:北京新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立春

代理机构:50219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黑臭水体原位一体化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贠小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