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水利总目录

2003年中国水利总目录

一、中国水利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吴凌志[1](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研究表明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段晓伟[2](2019)在《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文中提出姚汉源(1913—2009)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史研究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独树一帜,笔耕不辍,尤其在京杭运河史的研究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国内外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在充分搜集文献史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兼用历史地理学、水利工程学、历史文献学和考据学等学科的综合理论,由概述姚汉源从事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及致力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历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探讨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对京杭运河史研究基本理论、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和其问鼎巨着《京杭运河史》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由此展示出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风格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之道,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史研究事业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和水利史研究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卓着贡献。

许文涛[3](2019)在《考虑日径流特征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结合日径流序列信息的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在更加准确地进行洪水风险评价和管理等工作中是具有物理机制和重要意义的。受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的方法应用广泛,但是少有研究考虑“普通”水文事件—年内日径流序列的影响。经典规范常数法(C-NCM)利用日径流序列所服从的母分布参数推导年际最大洪水序列分布的统计参数。然而,C-NCM没有灵活地考虑年际最大洪水分布的尺度参数可行范围,这直接导致无法提供足够和可靠的模型来拟合年际最大洪水序列。论文旨在估计洪水分布的尺度参数来推导另外两种规范常数法,即Hall规范常数法(H-NCM)和Fisher-Tippett规范常数法(FTNCM),并研究其在拟合洪水方面的潜力,以统计和数学推导的手段探究日径流特征在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布中的影响。进一步考虑洪水季节性的特征,基于规范常数法,提出一种适应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的改进型矢量统计法(MDS)来划分汛期,并与传统的相对频率法(RF)和矢量统计法(DS)进行对比研究。论文选取中国长江、黄河流域77个站点水文资料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非参数方法和时变矩法对研究流域站点的水文气象序列进行非一致性诊断,结果显示,华县站等9个流域站点的年内日径流序列或年际最大洪水序列具有非一致性;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站点相对湿度诊断出具有下降的趋势;除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站点年最大1日降雨量具有上升的趋势外,其他各降雨统计量保持一致性;此外,研究区大部分站点气温统计量具有上升的趋势且具有向上突变的特性。基于时变矩法的水文气象序列非一致性诊断结果与非参数方法基本一致,备选的频率分布中Lognormal分布拟合水文气象序列效果最优,其次为Gamma分布。在识别序列一阶矩参数(均值)的非一致性时,非参数非一致性诊断具有简单稳健特性,但是却对高阶矩(方差)的非一致性诊断能力有限;时变矩法通过评价准则优选分布模型,可以客观地判断出序列中的非一致性更倾向于趋势模型或者变点模型。因此在诊断识别水文气象序列非一致性能力上,时变矩模型比非参数的方法更具优势。(2)利用图解法对比分析了日径流序列经验线性矩比与备选分布的理论线性矩比,初步识别理论分布的潜在模拟效果,筛选出五个备选分布,即GEV分布、广义Pareto分布(GPA)、Lognormal分布(LNO)、皮尔逊III型分布(PE3)以及Kappa分布(KAP),结果表明,KAP分布与实测样本理论拟合效果最佳,其次为LNO分布和GPA分布;然后计算备选分布拟合日径流数据的纳西效率系数(NSE)值,结果表明,LNO分布为最优分布,其次是GPA分布、KAP分布和PE3分布,GEV分布表现最差;从模拟结果的相对残差历时曲线图可以发现,除LNO分布以外,其他分布在日径流序列的尾部的高、低流量的模拟效果较差,具体表现为:GEV分布高估了低流量,GPA分布、PE3分布和KAP分布低估了低流量;PE3分布高估了高流量,其他三种分布低估了高流量的情况。KAP分布在中流量区域模拟效果稳健,相对残差的置信区间狭窄。总体来说,利用单一概率分布估计整个日径流变化过程中是具有挑战性的,尤其是日径流序列尾部的变化,综合各个分布在尾部流量估计的表现来看,本文推荐LNO分布作为日径流模拟的最优概率分布。(3)基于极大值吸引场理论,通过估计规范常数法中不同尺度的参数来进行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并给出规范常数法适用范围。考虑到年内日径流序列非一致性,采用不同尺度参数的C-NCM,H-NCM和FT-NCM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整体来说尺度参数较大的H-NCM在模拟年际最大洪水序列过程中,要优于C-NCM和FT-NCM,在应用规范常数法时,推荐使用H-NCM。在考察年际最大洪水序列统计特征与模拟效果时发现,对于样本序列的经验偏态系数(三阶矩)小于极值分布(Gumbel分布)的理论偏态系数时,应用规范常数法的适用性最佳。同时考虑样本一阶矩(均值)和二阶矩(变差系数)时发现,该类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还与洪水量级以及变化程度相关。采用物理协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进行非一致洪水频率分析时,所有模型的模拟效果均优于一致性模型,从各种气象因素或人类活动因素中选择合适的协变量用以优化模型,增加了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布的物理意义。(4)考虑洪水季节性特征,利用相对频率法(RF)、矢量统计法(DS)和改进型矢量统计法(MDS),进行汛期的划分。结果表明,南方长江流域大部分子流域汛期起止时间在5月初到8月底,部分流域延迟出汛时间到9月中旬前后;北方黄河流域汛期普遍在7月初到9月中旬。DS方法是基于稳健的圆形统计法,因而汛期划分结果比RF方法更为客观;在利用汛期流量分布推求洪水极值分布时,MDS方法划分的汛期覆盖所有年际最大洪水序列,因而更为合理。在基于H-NCM方法的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中,RF、DS和MDS方法最优模型量无明显差异,但是比不考虑汛期流量的情形(ISF)的最优模型要多。定量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MDS方法整体表现最优,RF、DS和MDS方法均优于ISF。分析模型NSE值与年最大洪水相关统计量(包括均值、变差系数和偏态系数)之间的关系,再次阐述了规范常数法的适用性与流域本身的特性存在联系。与ISF相比,划分汛期径流后的模型NSE值低于0.8的值明显减少,综合考虑方法的合理性及其洪水物理成因机制,推荐使用MDS方法。

何伟[4](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葛小寒[5](2018)在《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文中认为明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活力表现在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性之上。作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明代农业生产的扩大支撑着当时社会的调整与转型,与此同步的则是明代农书数量的喷发,并由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学知识体系。那么,对于明代农书的研究便是必要的:一方面,明代农书所蕴含的农学知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明代农书更是深深浸润在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诚然,前辈学者已经对于这一问题有了相当的讨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基础的“文献考辨”之上对当时农书所记载的“科学技术”进行评介,抑或是利用农书中透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去考察当时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明代农书本身的讨论仍是缺乏的,尤其缺少在文献的进一步整理之上,从“知识史”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从“文本”与“知识”的角度考察明代农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明人的观念中究竟是如何认识作为概念的“农书”。借助于当时士人留下的“文集”、“书目”与“农书”进行分析,明人对于“农书”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为多元且伴随着参与性程度的不同发展出异样的农书观。为了研究方便而对于这种多元的“农书”认识作一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明代的农书便是当时的农事书、农艺书与农政书。明晰了这一范畴之后,梳理现存与佚失的明代文献,不难得出有明一代大约诞生了 502种农书的结论。但是数量的巨大不能掩盖当时农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翻刻的情况。因此,单纯从农学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说,明代的有价值的农书数量将下降到300种以下。不过,无论明代究竟有多少种农书,对于它们的文献考证活动自然是不可缺少。尤其是一些农书的作者、版本与诞生时代在之前的农书目录里面有误,还有一些农书是前人未见的,另有一些已经侠失的农书也可以辑佚。如果说“文本”研究专注于文献本身,那么“知识史”视角下的农书研究则侧重于考察农书与时间、空间的互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明代农书与宋代农书的比较可以揭示传统社会的不同时代农学知识关注的变化。主要通过内容、作者与时空分布的对比,宋、明农书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一目了然:相较于宋代,明代的农书更加注重“统合”,其中负载的农学知识则进一步下移,作为农书生产的动力也不再受政治权力的制约。另从“空间”角度来说,明代农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花谱”,除了在知识性上超越宋代以外,还更多承担了专业知识记载之外的交往功能。简言之,在明代的社会空间中,以“花谱”为代表的农书参与了当时士人社交网络的建构。此外,“知识史”的视角除了较为宏观的考察之外,更加关注一种知识或书籍的生产、传播、阅读以及社会影响。从《树艺篇》与《汝南圃史》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来看,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漫长而富有弹性。在“稿本”农书到“刻本”农书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农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些农学知识被删去、另一些农学知识被加入的过程。农书诞生以后的传播活动,官府在其中起到了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考察明代官刻农书的传播行为与影响,可以作为个案了解当时农学知识的传播面向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传播是农书生产方或者农书刊刻方的行为,农书中承载的农学知识能否真正为时人认同或接受,还得考察当时农书的阅读问题。对此,由于诞生时间颇早,且在明代流传较广的《救荒本草》与《野菜谱》便是探讨农书阅读活动的重要个案。基于农书内容、序跋以及阅读者的书目、批语,乃至翻刻过程中的改造活动,明代农书阅读的多元面向可以被充分挖掘。例如以上两种野菜书的阅读活动,便呈现出早期阅读与晚期阅读的极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晚明士人对于农书的阅读往往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意图。最后,农书与地方社会关系往往不被前人研究所重视,这固然是因为地方性农书不宜保存流传。然而,《亳州牡丹史》却能填补这种研究方向的空白。该书不仅是亳州牡丹的知识性介绍,更是亳州士人与一般百姓从事花事交往活动的记录。通过这一文本,晚明亳州的地方社会显得更加饱满,而《亳州牡丹史》本身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的制约,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对于“阶层”变动的敏感。综上所述,明代农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旧有农业文献的整理与考察,更是对于其中所记录的农学知识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过多的侧重在“科学技术”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以及其载体(农书)的概念、时空变迁、生产过程、传播活动、阅读与接受等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才是后人进一步理解当时农学实况的钥匙。

李恒[6](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卢亚静[7](2017)在《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与联合调控 ——以青藏高原那曲流域为例》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水汽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该区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近几十年,温度升高导致的冰川消融、湖泊扩张、山洪频发,以及不合理人类活动所引发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水问题和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的水安全和生态稳定,同时也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变化环境下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水土资源"如何演变?如何相互作用?如何调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高寒地区水土资源联合调控的理论框架与关键技术;选取藏东生态屏障建设的核心区域—那曲流域为靶区,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结合室内控制实验,识别了那曲流域的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综合原型观测、数值模拟、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揭示了那曲流域的水土资源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水土资源联合调控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遴选出那曲流域水土资源联合调控的最优方案,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那曲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多过程分析可知,那曲流域内1955~2013年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WEP模拟的年径流量(1980~2013年)均呈上升趋势,GFDL-ESM2M,HadGEM2-ES,IPSL-CM5A-LR,MIROC-ESM-CHEM,NorESM1-M五种气候模式的集合平均结果显示,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下,预估时段2020~2050年气温、降水继续上升。通过分析流域内土地资源演变规律可知,流域内植被覆盖度在2000~2015年期间波动变化,但在时段后期持续下降。Fragstats4.2软件对流域景观格局分析得出,1980~2014年期间,流域内的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减小,破碎度减小,高、中覆盖度草地景观向低覆盖度草地景观类型转变。(2)采用数理统计、遥感解译、和室内控制实验等多手段对那曲流域水土资源的相互作用进行机制,分析发现,植被具有明显的减水削峰作用,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加,地表糙率增加;相似降水过程分析和室内控制性实验结果均表明,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加,产流开始时间、产流量、径流系数、产流速率均减小。室内实验结果还表明,土壤水对降雨的响应时间及入渗开始时间也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3)针对那曲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特点,构建包含社会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高寒地区水土资源联合调控模型。该模型以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用水户为调控单元,增加了生态用水和生态用地模块,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流域的土地利用进行预测,依此计算不同水平年各类生态用地的生态需水量。选取SCS模型中的CN值计算各类生态用地的潜在调蓄量。将水资源供需比设为土地利用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实现了水土资源的动态联合调控。2000~2014年历史仿真各项变量的模拟误差基本在±10%以内,模型中敏感性参数主要包括生态用地面积、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需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中水回用率等。(4)采用那曲流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水资源分配合理性、土地资源分配合理性、社会经济发展速率、生态环境等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现状延续型、增源型、产业结构调整型、综合型、联合型5种调控方案中,最优方案为联合型调控方案。该方案下,流域内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015年的4.35倍,水资源供需矛盾、超载问题得到缓解,污染物排放量在合理阈值内。论文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完善高寒地区"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和水土资源相互作用识别与水土资源联合调控的理论与技术,并为那曲流域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刘思敏[8](2017)在《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演变规律及作物雨涝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天气系统的稳定性日益降低,导致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日渐扩大,农业雨涝灾害发生概率增加,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以雨涝灾害频发的安徽淮北平原为研究区,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对气候变化下场次暴雨事件的历史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典型作物试验对雨涝事件致灾机理进行阐述,构建了暴雨致涝指标,在对未来暴雨发生风险预估的基础上对雨涝灾害进行综合应对。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方面:(1)场次暴雨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分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场次暴雨雨量、历时及频次整体上呈增加态势。1995~2000年左右暴雨事件各指标发生突变,暴雨事件高发区域呈现以“点”及“面”向全流域扩张的趋势。综合来讲,暴雨事件在时间上表现出“峰值后移”和“双峰化”的特征,空间上表现为整个研究区近20a来全面进入长历时高频次的暴雨笼罩阶段,雨涝风险大。(2)基于历史作物试验的雨涝致灾机理分析:针对地下水埋深过浅和雨涝积水过多两大致涝因素,将微观试验与暴雨事件相结合,获得排渍标准为作物雨涝敏感期雨后3d使地下水位排降到地面以下0.25~0.3m,其他时期雨后3d地下水位回降至0.5m。(3)作物雨涝敏感期暴雨事件特性分析:在作物的受涝敏感阶段,暴雨各指标也处于高风险时段。多年实践经验表明,一场暴雨仅5h左右可至地表,而回降至0.5m至少6~15d。这时研究区发生一次暴雨事件的影响还没有消退,二次暴雨事件的影响就会进行叠加,极大的超出作物的极限耐涝能力,致灾风险较高,且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使这种“差—差”组合向风险更高的方向发展。(4)暴雨致涝指标构建及时空分布特征:安徽淮北平原多年各级雨涝灾害频次呈现增加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8.99/10a。6~8月为研究区雨涝高发时段,1990s~2000s雨涝问题较为严重,研究区东南部及中部地区雨涝较为多发且以轻涝居多,整体上暴雨“宽幅化与极值化”的致涝风险不断增加。(5)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未来趋势预估:选取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及IPSL-CM5A-LR和MIROC-ESM-CHEM两种模式,对2020~2050年作物生长季(4~10月)暴雨事件发生风险进行预估。总体来看,各模式下高风险区域笼罩面积增加,未来安徽淮北平原雨涝灾害风险将会增大。(6)安徽淮北平原雨涝灾害综合应对:基于对研究区历史文献资料及涝渍治理工程现状的统计,系统分析了适应于安徽淮北平原中南部地区的“三涝两渍三控”及适应于安徽淮北平原北部地区的“三涝一渍三控”排蓄结合立体工程体系。与此同时,从风险应对角度提出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应对雨涝灾害的总体思路。

石小星[9](2016)在《河北沙河县农田水利发展研究(1949-1990)》文中研究说明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隶属于邢台市,境内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形,气候条件优越,是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建国前,农田水利基础薄弱,无法抵御水旱灾害,人民靠天吃饭,经济贫困。建国后,沙河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号召下,积极兴修水利,改变了落后贫穷的面貌。沙河县1987年由县改市,沙河的农田水利建设大致经历个三个阶段: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1949—1969)、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1969—1979)、农田水利管理阶段(1980—1990)。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恢复农田水利建设是首要任务。经过了三年的恢复发展,沙河在“三主”方针指引下,开始修建中小型水利工程,为沙河的农田水利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了恢复和奠基阶段,沙河的农田水利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开始兴修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万亩灌区,进行机井建设运动,形成了沙河农田水利的基本格局。1978年,改革开放,落实生产责任制,沙河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农田水利管理的阶段,全面落实生产责任制,改变重建轻管的问题,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水利工程利用率,颁布管理条例,将水利建设推入法制化阶段,农田水利建设趋于完善。沙河农田水利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改变了旧沙河贫穷的面貌,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留下深刻教训,沙河农田水利曲折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农田水利发展的一个缩影。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树立正确的水利方针,科学治水、尊重规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讲求效益等一系列水利建设经验教训,以期能为沙河乃至中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孟现勇[10](2016)在《基于改进的CLDAS驱动CLM3.5及SWAT模式的陆分量模拟及验证 ——以新疆精、博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地表系统的一部分,陆表各类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而陆面过程(包括生态水文等过程)与人类生活又密切相关。作为地球系统的一部分,陆面、大气及海洋等多种地表系统关系密切且相互作用。近年来,利用陆面及水文模式定量描述陆面过程变化的研究为陆面分量的时空细致化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各类大气驱动数据的不确定性及模式本身的不确定性致使模型最终输出存在较大的误差与不确定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目标确定为:一方面,利用数据同化、融合等手段最大可能地减少大气驱动场不确定性,建立面向新疆区域的一公里精细化陆面模式强迫场(XJLDAS);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编程及质量控制手段,引入中国气象局数据同化系统(CLDAS),将其改进为可直接驱动各类水文模型的高分辨率驱动数据集(CMADS)。以上为最大程度减少陆面、水文模型大气输入的不确定性打下坚实基础。在进行地表参数集精细化后,本研究利用以上两个大气驱动场分别驱动陆面模式CLM3.5和水文模式SWAT,对新疆区域地表过程各相关分量进行精度验证。最终建立精、博河流域乃至新疆整个地区的陆面地表分量数据集。并利用该数据集对新疆及生态脆弱的精、博河流域地表分量进行时空响应分析。本论文基于以上研究目标为方向,具体预期目标及可能的创新如下:(1)基于STMAS(The Space and Time Mesoscale Analysis System)对多源大气相关数据进行同化、融合,建立新疆区域一公里大气驱动场,并对该驱动场进行本地化评估。本论文收集了研究区范围内地面、卫星,再分析等多种来源的数据,利用同化及融合手段,结合LAPS/STMAS系统建立新疆区域一公里高精度大气强迫场(XJLDAS V1.0)。此外,通过利用国家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同化结果(XJLDAS)进行偏差、均方根误差等多种指标的验证评估。对同化后的模式大气驱动场进行评估后发现,该陆面模式驱动集(XJLDAS)可很好的反映新疆地表各类相关气象要素的真实情况,该驱动场的建立将为本研究后期陆面模式模拟提供更好的大气输入资料。(2)基于嵌套循环、双线性插值及各类计算机编码手段改进C LDAS驱动场,建立SWAT模型及其它水文模型可直接调用的高分辨率气象同化数据集(CMADS),以最大可能的弥补现今传统气象站缺乏、数据不完整的现状。为我国高分辨率大气数据集驱动复杂分布式水文模式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本论文基于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建立的CLDAS同化系统,通过嵌套循环及各类优化插值算法将CLDAS同化系统中各类要素(平均温度、平均压强、比湿、平均风速、降水及太阳辐射)分别按照格点提取、要素类型转换,格式转换等多个步骤最终建立SWAT模型及多种水文模型可直接使用的大气驱动集。预计该数据集将大幅度提高我国水文模式的模拟精度,尤其在站点缺乏的中国西部地区。(3)利用前期建立的陆面模式大气驱动数据集(XJLDAS V1.0)和SWAT模型中国大气同化驱动集(CMADS V1.0)分别驱动国际使用广泛的CLM3.5陆面模式及SWAT水文模型,建立基于多驱动对多模式的精、博河陆面过程分量模拟系统,并进行模拟验证工作。利用本研究建立的XJLDAS(Xinjiang Land Data Assimilation Datasets)数据集驱动国际通用的CLM3.5模式,对研究区各类地表相关分量进行验证评估工作。此外,利用CMADS数据集驱动SWAT模式对新疆区域及典型研究区(精博河流域)进行水文及地表相关分量的验证工作。评估结果表明:XJLDAS+CLM3.5模式及CMADS+SWAT模式可很好地重现研究区各类地表分量的时空分布特征。(4)基于XJLDAS+C LM3.5及CMADS+SWAT多模式模拟系统建立新疆地区精、博河流域陆面过程分量数据集(2009-2013年),并基于该数据集进行分量响应研究。基于多模式模拟结果,创建新疆区域及精、博河流域陆面相关过程分量数据集。在对多模式(XJLDAS+CLM3.5及CMADS+SWAT)建立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蒸发、径流及融雪等相关数据集评估准确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分量(径流)的多模式集合研究,并重点分析新疆区域及精博河流域内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融雪及蒸发等变量之间的时空响应关系,为研究区多模式陆面分量细致化分析夯实基础。(5)基于传统观测台站及CMADS数据集的精博河流域主要源区气象、水文变化机理分析。陆面水文模式等精细化模拟研究固然重要,然而在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背景下,有必要基于观测数据对研究区进行气象、水文变化机理分析,以系统理清典型研究区(精博河流域)内降水、气温及径流等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为模式参数率定结果实现了对应的解释。

二、中国水利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水利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2)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姚汉源对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术积淀(1913~1949)-9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开端(1950~1978)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谱写运河史研究新篇章(1979~2009)
第二章 对京杭运河形成及演变特点的研究
    第一节 界定运河形成和演变的分期
    第二节 揭示出运河布局嬗变的特征
    第三节 阐释清末京杭运河衰败的因由
第三章 对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旺枢纽演变的辨析与释疑
    第二节 清口航道工程措施的概括与总结
    第三节 浙东运河工程技术史的开拓性研究
第四章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的研究
    第一节 论证历史时期黄运关系复杂化之因由
    第二节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嬗变研究之卓识
第五章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与成就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与同类着作的比较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走向成功的原因试析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考虑日径流特征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研究进展
        1.2.2 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研究进展
        1.2.3 考虑日径流特征的洪水频率分析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与数据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数据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长江、黄河流域水文气象序列非一致性诊断
    2.1 非参数非一致性诊断
        2.1.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2.1.2 Pettitt变点检验
    2.2 基于时变矩模型的非一致性诊断
        2.2.1 时变矩模型的定义
        2.2.2 模型评价准则及拟合优度检验
        2.2.3 趋势和变点诊断
        2.2.4 水文气象序列备选频率分布
    2.3 应用研究
        2.3.1 非参数非一致性诊断
        2.3.2 基于时变矩模型非一致性诊断
    2.4 本章小结
3 日径流序列概率分布估计
    3.1 流量历时曲线估计
    3.2 分布函数选取及其线性矩计算
        3.2.1 备选分布
        3.2.2 线性矩法
    3.3 拟合优度评价指标
    3.4 应用研究
        3.4.1 备选分布的初步识别
        3.4.2 模型拟合优度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三种不同规范常数法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4.1 年内日径流序列分布
    4.2 极大值吸引场理论
    4.3 规范常数法
        4.3.1 经典规范常数法
        4.3.2 Hall规范常数法
        4.3.3 Fisher-Tippett规范常数法
    4.4 模型选取准则及拟合优度检验
        4.4.1 AIC准则
        4.4.2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4.5 应用研究
        4.5.1 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4.5.2 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4.5.3 物理协变量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洪水季节性的规范常数法应用研究
    5.1 季节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5.1.1 相对频率法
        5.1.2 矢量统计法
        5.1.3 改进型矢量统计法
    5.2 规范常数法
    5.3 模型选取准则及拟合优度检验
    5.4 应用研究
        5.4.1 汛期分期结果
        5.4.2 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5.4.3 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加的学术会议与培训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框架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明代的多元农书观
    第一节 一般性观察:文集中的“农书”
    第二节 分类性观察:目录中的“农书”
    第三节 专门性观察:农书的自我认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农书数量考辨
    第一节 明代农书数量初考: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中心
    第二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一:增加
    第三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二:删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农书汇考
    第一节 《中国农学书录》所录明代农书补正
    第二节 明代稀见农书考述
    第三节 明代已佚农书辑考
    第四节 《农说》撰者马一龙新考
    第五节 《树艺篇》新考
    第六节 再论《沈氏农书》与《乌青志》
第四章 明代农书的内容、作者与时空:与宋代比较
    第一节 明代“狭义”农书考述
    第二节 宋明农书内容的比较
    第三节 宋明农书作者的比较
    第四节 宋明农书时空分布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农书的撰写特点:以花谱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花谱述略
    第二节 作为交往工具的花谱
    第三节 作为自然知识的花谱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农书的生产: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
    第一节 《树艺篇》与农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节 《树艺篇》与《花史》:农学知识的两次加工
    第三节 《汝南圃史》的完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农书的传播:以官刻农书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官刻农书考述
    第二节 明代农书的官刻过程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传播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明代农书的阅读:《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第一节 从私密阅读到开放阅读
    第二节 开放阅读与“荒政取向”的延续
    第三节 从开放阅读到多元阅读
    第四节 讨论:写作、刊刻与阅读
第九章 明代农书与地方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例
    第一节 亳州牡丹与《亳州牡丹史》
    第二节 《亳州牡丹史》所录亲友小考
    第三节 《亳州牡丹史》所见明代亳州花事活动
    第四节 《亳州牡丹史》中的阶层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6)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历史地理学
        1.4.2. 人居环境学
        1.4.3. 风景园林学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1.5. 概念辨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景观体系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2.1. 成都平原流域
        2.1.1. 岷江水系
        2.1.2. 都江堰水系
        2.1.3. 沱江水系
    2.2. 地理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土壤
    2.3. 社会环境
        2.3.1. 人口迁移
        2.3.2. 科学技术
        2.3.3. 传统风俗
    2.4. 经济环境
        2.4.1. 农业生产
        2.4.2. 商业贸易
        2.4.3. 来往交通
    2.5. 文化环境
        2.5.1. 哲学思想
        2.5.2. 宗教信仰
    2.6. 小结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3.6. 小结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总体发展
        4.2.2. 水利设施
        4.2.3. 管理维护
    4.3. 农业生产
        4.3.1 总体发展
        4.3.2. 农田建设
        4.3.3. 耕作制度
    4.4. 城乡体系
        4.4.1. 总体发展
        4.4.2. 体系特色
        4.4.3. 营建方式
    4.5. 小结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5.1. 成都
        5.1.1. 自然山水
        5.1.2. 水利建设
        5.1.3. 农业生产
        5.1.4. 城邑营建
        5.1.5 成都十景
        5.1.6. 景观体系特征
    5.2. 都江堰
        5.2.1. 自然山水
        5.2.2. 水利建设
        5.2.3. 农业生产
        5.2.4. 城邑营建
        5.2.5. 灌阳十景
        5.2.6. 景观体系特征
    5.3. 崇州
        5.3.1. 自然山水
        5.3.2. 水利建设
        5.3.3. 农业生产
        5.3.4. 城邑营建
        5.3.5. 崇庆八景
        5.3.6. 景观体系特征
    5.4. 大邑
        5.4.1. 自然山水
        5.4.2. 水利建设
        5.4.3. 农业生产
        5.4.4. 城邑营建
        5.4.5. 晋原八景
        5.4.6. 景观体系特征
    5.5. 邛崃
        5.5.1. 自然山水
        5.5.2. 水利建设
        5.5.3. 农业生产
        5.5.4. 城邑营建
        5.5.5. 临邛八景
        5.5.6. 景观体系特征
    5.6. 唐昌
        5.6.1. 自然山水
        5.6.2. 水利建设
        5.6.3. 农业生产
        5.6.4. 城邑营建
        5.6.5. 崇宁八景
        5.6.6. 景观体系特征
    5.7. 新都
        5.7.1. 自然山水
        5.7.2. 水利建设
        5.7.3. 农业生产
        5.7.4. 城邑营建
        5.7.5. 新都八景
        5.7.6. 景观体系特征
    5.8. 广汉
        5.8.1. 自然山水
        5.8.2. 水利建设
        5.8.3. 农业生产
        5.8.4. 城邑营建
        5.8.5. 汉州八景
        5.8.6. 景观体系特征
    5.9. 小结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6.1.1. 尺度层级
        6.1.2. 营建内容
        6.1.3. 融合对比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6.2.1. 变迁要点
        6.2.2. 原则措施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7.2. 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与联合调控 ——以青藏高原那曲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2.3 土地资源综合调控研究进展
        1.2.4 水土资源联合调控研究进展
        1.2.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二章 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识别与联合调控的理论与技术框架
    2.1 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的基本认知
        2.1.1 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的内涵
        2.1.2 高寒地区水循环理论基础
        2.1.3 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理
    2.2 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识别的关键技术
    2.3 高寒地区水土资源联合调控理论基础
    2.4 高寒地区水土资源联合调控的总体技术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河流水系
        3.1.4 气候水文
        3.1.5 土壤植被
        3.1.6 土壤侵蚀
        3.1.7 资源分布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3.3.1 开发治理情况
        3.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那曲流域水土资源演变规律分析
    4.1 那曲流域气象要素演变规律
        4.1.1 那曲流域典型测站气象要素演变规律
        4.1.2 基于TRMM卫星数据的那曲流域降水特征分析
        4.1.3 基于全球气候模式的那曲流域典型测站未来气候预估
    4.2 那曲流域有效活动积温及生态需水分析
        4.2.1 ≥5℃有效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4.2.2 那曲流域林草地生长季生态需水量分析
    4.3 那曲流域径流特征分析
        4.3.1 典型测站径流特性
        4.3.2 基于WEP模型的径流分析
    4.4 那曲流域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规律
        4.4.1 那曲流域地表覆被变化规律
        4.4.2 那曲流域景观格局变化规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那曲流域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
    5.1 基于统计的那曲流域地表覆被对径流影响分析
        5.1.1 那曲流域地表糙率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统计分析
        5.1.2 那曲流域年径流量与年均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5.1.3 那曲流域相似降水过程的产汇流特征统计分析
    5.2 基于室内控制实验的地表覆被对产汇流过程影响分析
        5.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2 不同组合情景对产流开始时间的影响
        5.2.3 不同组合情景对产流量的影响
        5.2.4 不同组合情景对产流速率的影响
    5.3 基于室内控制实验的地表覆被与土壤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3.1 不同组合情景下各土层土壤水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分析
        5.3.2 不同组合情景土壤水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分析
        5.3.3 不同组合情景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那曲流域水土资源联合调控模型构建
    6.1 水土资源联合调控模型
        6.1.1 建模需求分析
        6.1.2 建模步骤
    6.2 系统分析
    6.3 模型构建
        6.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6.3.2 系统单元概化
        6.3.3 系统关键过程模拟
        6.3.4 模型有效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调控方案优选及保障措施
    7.1 调控方案设计及动态模拟
        7.1.1 相关变量预测及结果
        7.1.2 现状延续方案仿真分析
        7.1.3 水土资源联合调控方案设计
        7.1.4 不同调控方案仿真结果
    7.2 调控方案评价
        7.2.1 评价体系选取
        7.2.2 评价模型构建
        7.2.3 评价结果及推荐方案
    7.3 推荐方案下的保障措施
        7.3.1 加强流域内基础工程建设,提高供水效率
        7.3.2 合理调控水土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
        7.3.3 加快构建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3.4 完善流域内水土资源调控体制机制,确保协调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的奖励
致谢

(8)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演变规律及作物雨涝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暴雨事件研究进展
        1.2.2. 暴雨事件致涝机理研究进展
        1.2.3. 雨涝灾害未来预估及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河流水系
        2.1.4. 气候特点
        2.1.5.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
        2.2.1. 行政分区
        2.2.2. 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3. 水资源概况
        2.3.1. 地表水资源
        2.3.2. 地下水资源
        2.3.3.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
    2.4. 主要雨涝灾害问题
3. 研究方法
    3.1. 暴雨事件趋势性分析
        3.1.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3.1.2. 距平百分率
    3.2. 暴雨事件突变检验法
        3.2.1.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3.2.2. 滑动t检验
    3.3. 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
    3.4. 基于逐时数据的场次暴雨识别方法
        3.4.1. 降水过程的确定及暴雨事件筛选
        3.4.2. 场次暴雨事件指标选取
    3.5. 小结
4. 场次暴雨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场次暴雨过程时间变化
        4.1.1. 场次暴雨发生率及贡献率
        4.1.2. 场次暴雨历时及到达峰值历时变化
    4.2. 场次暴雨事件突变及趋势性检验
    4.3. 场次暴雨空间演变规律
        4.3.1. 场次暴雨事件雨量空间分布
        4.3.2. 场次暴雨事件历时空间分布
        4.3.3. 场次暴雨事件雨强空间分布
        4.3.4. 场次暴雨事件频次空间分布
    4.4. 小结
5. 农作物暴雨致涝因素及灾害响应分析
    5.1. 典型作物雨涝试验
        5.1.1. “土壤—作物—地下水”试验多情景重组
        5.1.2. 作物耐涝时长及涝渍排除指标确定
    5.2. 作物试验结果分析
        5.2.1. 作物根根系生长试验分析
        5.2.2. 多组合情景下作物产量及生长特性
        5.2.3. 作物耐涝时长与地下水埋深范围综合分析
    5.3. 作物雨涝敏感期暴雨事件影响分析
        5.3.1. 暴雨发生时间对作物雨涝敏感期的影响
        5.3.2. 雨涝敏感期暴雨事件空间分布规律
    5.4. 小结
6. 农作物暴雨致涝时空演变及致灾机理分析
    6.1. 暴雨致涝评价指标
        6.1.1. 雨涝灾害等级的确定
        6.1.2. 雨涝灾害指标验证
    6.2. 不同等级暴雨致涝时空演变特征
        6.2.1 不同等级雨涝灾害时间演变特征
        6.2.2 不同等级雨涝灾害空间演变特征
    6.3. 安徽淮北平原暴雨致涝机理分析
        6.3.1 大气环流
        6.3.2 气候变化
        6.3.3 下垫面条件
        6.3.4 人类活动
    6.4. 小结
7. 暴雨事件的未来预估及风险分析
    7.1 历史暴雨模拟及未来预估模式的确定
    7.2. 未来暴雨事件时间演变特征及风险分析
        7.2.0. RCP2.6情景
        7.2.1. RCP4.5情景
        7.2.2. RCP8.5情景
    7.3. 未来暴雨事件雨量空间演变特征及风险分析
        7.3.1. 各情景暴雨事件空间分布特征
        7.3.2. RCP2.6排放情景
        7.3.3. RCP4.5排放情景
        7.3.4. RCP8.5排放情景
    7.4. 小结
8. 雨涝灾害的调控及风险应对简述
    8.1. 安徽淮北平原雨涝灾害应对历程及存在问题
    8.2. 农田雨涝多目标立体调蓄思路
    8.3. 雨涝多目标立体调蓄实践及综合治理思路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安徽淮北平原作物考种及试验安排
    附录2 作物积水及排涝试验安排情况表
    附录3 不同土壤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作物产量表
    附录4 涝渍减产试验试验测筒与参照测筒产量比较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河北沙河县农田水利发展研究(1949-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农田水利史研究现状
        1.2.2 沙河地方农田水利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
第2章 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的背景分析
    2.1 沙河自然条件与农田水利建设
        2.1.1 地形地貌与农田水利
        2.1.2 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农田水利
        2.1.3 沙河与农田水利
    2.2 新中国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社会背景分析
        2.2.1 建国前沙河的农田水利建设
        2.2.2 建国后以农立本的沙河经济
第3章 新中国沙河农田水利建设及其成就
    3.1 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1949—1969)
        3.1.1 农田水利政策变迁
        3.1.2 沙河农田水利建设成就
        3.1.3 沙河重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3.2 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1969—1979)
        3.2.1 沙河兴修大中型农田水利的条件分析
        3.2.2 沙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成就
        3.2.3 沙河典型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
    3.3 农田水利管理阶段(1980—1990)
        3.3.1 以管为主的农田水利政策分析
        3.3.2 沙河农田水利管理建设
    3.4 改革开放前后沙河农田水利建设对比分析
        3.4.1 改革开放前后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的异同
        3.4.2 改革开放前后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的差异原因探析
第4章 新中国沙河农田水利建设评述
    4.1 沙河农田水利成就取得原因分析
        4.1.1 正确方针的引导
        4.1.2 调动群众积极性
        4.1.3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发扬
        4.1.4 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4.2 新中国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4.2.1 农田水利建设不足与教训
        4.2.2 农田水利建设经验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改进的CLDAS驱动CLM3.5及SWAT模式的陆分量模拟及验证 ——以新疆精、博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大气驱动数据研究进展
        §1.2.2 陆面模式研究进展
        §1.2.3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2.4 大气与陆面水文模式耦合进展
        §1.2.5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性
    §1.5 论文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LAPS/STMAS同化技术的XJLDAS及CMADS数据集的建立与评估
    §2.1 LAPS及其STMAS核心算法介绍
    §2.2 LAPS系统I/O(输入输出)及参数设置
        §2.2.1 LAPS输入需要的观测数据
        §2.2.2 LAPS可用的背景场介绍
        §2.2.3 LAPS输出数据
    §2.3 LAPS模块处理介绍
        §2.3.1 LAPS风分析及处理过程
        §2.3.2 LAPS地表分析及处理过程
        §2.3.3 LAPS温度分析过程
        §2.3.4 LAPS云分析过程
        §2.3.5 LAPS水汽分析过程
    §2.4 LAPS框架下的STMAS模块核心算法
    §2.5 数据同化需要的资料
    §2.6 新疆区域降水与辐射的建立
    §2.7 新疆区域一公里陆面模式驱动场(XJLDAS)建立及评估
        2.7.1 XJLDAS数据集与历史极值时空验证
        2.7.2 XJLDAS数据集各要素(温压湿风)在新疆区域的评估
    §2.8 SWAT模型中国大气同化驱动集(CMADS)的建立及评估
        §2.8.1 SWAT模型中国大气同化驱动集(CMADS)介绍
        §2.8.2 CMADS数据集在中国区域的评估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XJLDAS+CLM3.5 模式的地表相关分量模拟及验证
    §3.1 干旱区新疆区域及典型研究区(精博河)介绍
    §3.2 使用的驱动、验证数据与模型介绍
        §3.2.1 新疆区域一公里驱动场(XJLDAS)简介
        §3.2.2 CLM3.5 地表参数集(surfdata)一公里精细化替换
        §3.2.3 地表验证数据介绍
        §3.2.4 其他验证数据介绍
        §3.2.5 CLM3.5 陆面模式介绍
        §3.2.6 并行河道汇流模型(Rapid)介绍
        §3.2.7 本文XJLDAS+CLM模式后期验证的检验统计指标
    §3.3 基于XJLDAS+CLM3.5 模式的陆表分量模拟、验证及分析
        §3.3.1 新疆区域土壤温度模拟结果验证及分析
        §3.3.2 精、博河流域土壤温度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3.3.3 新疆区域土壤湿度模拟结果验证和分析
        §3.3.4 精、博河流域土壤湿度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3.3.5 精、博河流域蒸发量模拟验证及分析
        §3.3.6 精、博河流域径流模拟验证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MDAS+SWAT模式的精、博河流域地表分量模拟、验证与分析
    §4.1SWAT水文模式介绍
        §4.1.1 SWAT模型地表径流模拟过程
        §4.1.2 SWAT模型蒸散发模拟部分
        §4.1.3 SWAT模型壤中流部分
    §4.2 材料与方法
        §4.2.1 SWAT模型地表输入数据
        §4.2.2 大气驱动数据
        §4.2.3 水文验证数据
    §4.3 SWAT模型方案设置
        §4.3.1 敏感性分析
        §4.3.2 模型校准
        §4.3.3 模型评估
    §4.4 结果评估
        §4.4.1 基于CMADS+SWAT模式的径流量模拟验证及分析
        §4.4.2 基于偏差平均的精博河流域多模式径流量集合分析
        §4.4.3 基于CMADS+SWAT模式的土壤湿度与其它变量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精博河流域主要源区气象、水文变化特征分析
    §5.1 精、博河流域气温年际特征分析
    §5.2 精、博河流域气温在空间分布特点
        §5.2.1 基于传统气象站的精、博河流域气温空间特征分析
        §5.2.2 基于CMADS数据的精、博河流域气温空间特征分析
    §5.3 精、博河流域多年降水量特征分析
    §5.4 精、博河流域降水梯度特点解析
        §5.4.1 基于传统气象站的精、博河流域降水梯度分析
        §5.4.2 基于CMADS数据的精、博河流域的降水梯度
    §5.5 精、博河流域径流量多年变化特点分析
    §5.6 精、博河流域奎屯河径流量多年变化特点分析
    §5.7 近55年来精、博河流域气温、降水及径流量响应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图表索引(Charts Index)
    图索引(Index of Figures)
    表索引(Index of Tables)
附录(Appendix)
    附录一、XJLDAS数据集评估结果(相关系数、均方根偏差)
    附录二、土壤温度在全疆站点评估结果(相关系数、均方根偏差)
    附件三、全疆16站土壤湿度三个土壤层评估结果
科研成果
致谢(Acknowledgement)

四、中国水利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D]. 段晓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考虑日径流特征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方法研究[D]. 许文涛. 武汉大学, 2019(06)
  • [4]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D]. 葛小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与联合调控 ——以青藏高原那曲流域为例[D]. 卢亚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7(09)
  • [8]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演变规律及作物雨涝风险分析[D]. 刘思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河北沙河县农田水利发展研究(1949-1990)[D]. 石小星. 河北大学, 2016(03)
  • [10]基于改进的CLDAS驱动CLM3.5及SWAT模式的陆分量模拟及验证 ——以新疆精、博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D]. 孟现勇. 新疆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2003年中国水利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