膦酸酯论文_许梓轩,李果,王彦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膦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硅烷,膦酸,氨基,紫外光,甲基,阻燃剂,溶剂。

膦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许梓轩,李果,王彦林[1](2019)在《阻燃剂甲基苯基甲氧基硅酸单环膦酸酯的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和4-乙基-2,6,7-叁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简称:笼状亚磷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有机硅膦阻燃剂——甲基苯基硅酸单环状膦酸酯(MSAMP),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质的量比对所得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加入催化剂硫酸二甲酯后,在170℃的条件下保温反应18 h,4-乙基-2,6,7-叁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和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1.2,目标产物得率89.3%。通过FT IR、~1H NMR、热重-差热分析(TG-DTA)对产物MSAMP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极限氧指数法将产物应用于191不饱和树脂和尼龙6 (PA6)中测试阻燃性能。结果表明,产物MSAMP具有良好的阻燃功效。(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仲柿成,李果,王彦林[2](2019)在《丙基硅酸叁环膦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基叁甲氧基硅烷与笼状磷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磷量、含硅量高的阻燃剂丙基硅酸叁环膦酸脂。研究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笼状膦酸脂和丙基叁甲氧基硅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1,先在65℃下,将丙基叁甲氧基硅烷与笼状膦酸脂混合,加热至170℃,保温反应17h,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醚洗涤,搅拌0.5h,抽滤后烘干,最终产物收率为86.2%。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及极限氧指数等技术手段对该产物的结构以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当产物丙基硅酸叁环膦酸脂添加到191不饱和树脂当中,添加量达到20%时,其极限氧指数达到29%,达到难燃级别:当产物添加到聚丙烯(PP)当中,添加量达到25%时,其极限氧指数达到26%,燃烧时样条成炭不滴落。这说明产物丙基硅酸叁环膦酸脂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成炭效果。(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胡仕琴,樊玲玲,刘静姿,何彬,沈祥春[3](2019)在《新型杂环膦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广谱、高效的活性先导物,我们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药物设计原理,采用简便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杂环膦酸酯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13)C,~(31)P,~(19)F)NMR和HRMS(ESI)等确证与表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抗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活性,尤其是化合物A_4,A_8,A_(22),A_(24),A_(27)和A_(28)抗菌活性好,与对照药剂氨苄西林(Ampicillin)的MIC接近或相当.同时,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化合物A_(24)和A_(28)分别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IC_(50)为18.0±0.7μmol/L和17.1±1.3μmol/L,接近对照药SAHA(IC_(50)分别为14.3±1.1μmol/L和12.5±1.8μmol/L).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构效关系,对进一步结构改造与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王俊岭,冯书晓,汪小伟,谷广娜,马军营[4](2019)在《新型含1,2,3-叁唑基的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波无溶剂无催化条件下,以2-苯基-1,2,3-叁唑-4-甲醛、芳胺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4个新型含1,2,3-叁唑基的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O,O′-二乙基-α-(4-硝基苯基)氨基-α-(2-苯基-1,2,3-叁唑)-4-基甲基膦酸酯(化合物2b)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叁斜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02 85(7)nm,b=1.305 03(8)nm,c=1.535 45(9)nm,α=76.575(5)°,β=65.737(5)°,γ=68.206(5)°,V=2.200 1(3)nm~3,D_c=1.302g/cm~3,μ=0.164mm~(-1),F(000)=904,Z=4,R_1=0.061 6,wR_2=0.135 5.(本文来源于《分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弛[5](2019)在《膦酸酯不同降解途径的磷酸盐氧同位素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膦酸酯类化合物包含多种除草剂、阻燃剂等,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过量的膦酸酯类化合物输入,在水体中消解后(紫外光降解、光催化降解及微生物降解等)产生过量的磷酸盐,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污染物实行源头控制是防治污染的关键,因为磷酸盐中的氧同位素会保留磷来源的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磷来源的解析。但由于膦酸酯类化合物在不同降解途径下的磷酸盐氧同位素分馏机制尚不清楚,阻碍了利用磷酸盐氧同位素示踪其来源的应用。因此本文选取典型膦酸酯类化合物草甘膦和膦酸甲酯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在紫外光降解、紫外光/TiO2光催化降解及微生物降解过程中磷酸盐氧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不同降解途径下的磷酸盐氧同位素分馏模型,为利用磷酸盐氧同位素示踪膦酸酯类化合物来源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膦酸甲酯的紫外光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降解速率受光强、pH值和初始浓度影响:1200 W>400 W,pH 10>pH 13>pH 2>pH 7,2.5 mM>5 mM>10 mM。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OH对于膦酸甲酯降解起主要作用,贡献率可达87.12%(pH=2)。随着pH的增大,磷酸盐发生16O富集,pH 13比pH 2的δ18Op小3.6‰,而反应物浓度对δ18Op无显着影响。利用δ18Ow标记水研究表明,膦酸甲酯磷酸盐中有14%的氧来源于水,11%的氧来源于氧气,以此构建了膦酸甲酯紫外光降解的磷酸盐δ18Op模型:δ18Op=0.75 Origδ18Op+0.142 δ18Ow+0.108 δ18Oo2。通过该模型计算可得PO4结合水中氧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值为-16.39±3.01‰。草甘膦和膦酸甲酯在锐钛型TiO2光催化的降解速率受TiO2浓度、pH值和初始浓度影响。草甘膦和膦酸甲酯的紫外光/TiO2降解随着pH增大磷酸盐均发生160富集,草甘膦pH 13比pH 2的δ18Op小2.97%。,膦酸甲酯pH 13比pH 2的δ18Op小3.31‰;TiO2浓度和底物初始浓度对δ18Op无显着影响。利用δ18Ow标记水研究表明,草甘膦和膦酸甲酯δ18OP与δ18Ow的线性拟合斜率分别为0.254和0.251,生成的PO4中25%的外源氧来自于水。本研究构建了草甘膦和膦酸甲酯的紫外光/TiO2光催化降解的磷酸盐氧同位素模型:δ18Op=0.75 Origδ180p+0.25 δ18Ow,通过该模型计算可得草甘膦的δ180为5.98±0.28%。,PO4结合水中的氧产生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值为-6.97±1.71%。。利用 KH2PO4 为磷源和 δ18Ow 标记水培养 Escherichia coli WM81、Pseudomonas stutzeri WM58 1发现,KH2PO4的δ18p分别在300、400h内逐渐达到氧同位素平衡分馏。Escherichia coli WM81对草甘膦、Pseudomonas stutzer WM581对膦酸甲酯的降解分别在42和30 h达到最大降解率。利用δ18Ow标记水研究发现,磷酸盐结合水中氧时发生了动力学分馏而非平衡分馏,动力学分馏值为-5.50±2.86%。,草甘膦和膦酸甲酯的微生物降解同时发生了C-P键和P-O键的断裂。据此建立了草甘膦和膦酸甲酯微生物降解过程的磷酸盐δ18 Op模型:δ18Op=0.402δ18Ow+O.598 Origδ18Op(草甘膦);318Op=0.345δ18Ow+O.655 Origδ18Op(膦酸甲酯)。利用构建的磷酸盐氧同位素模型预测草甘膦和膦酸甲酯在环境中消解过程的磷酸盐氧同位素值:草甘膦在河流中磷酸盐δ1 Op为-0.2-5.11‰,与已知其他磷来源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0-30℃的海洋中膦酸甲酯降解生成磷酸盐的δ18Op 比平衡分馏值低2.86-10.84‰,海水温度越低,差异越大。本文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膦酸酯类化合物不同降解途径磷酸盐氧同位素分馏的影响,构建了不同降解途径下的磷酸盐氧同位素模型,为利用磷酸盐氧同位素示踪膦酸酯类污染物的来源和循环过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6)

王永姣[6](2019)在《α-氨基膦酸酯萃取剂对铜和镉的萃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如铜、镉、锌、钴、镍等,这些重金属的过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对高纯度金属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寻找一种高效的分离提纯回收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是必要的。溶剂萃取法具有高效、适应性强、设备简单和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已经成为分离提纯单一金属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年来金属提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了α-氨基膦酸酯萃取剂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铜(II)和镉(II),初步研究了萃取机理,为溶剂萃取的发展丰富理论基础。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比较两种萃取剂对铜(II)的萃取能力,选择了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简称Cextrant 230)在盐酸介质中对铜(II)进行萃取。考察了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以及温度对萃取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析剂存在的条件下,该萃取剂对铜(II)有很强的萃取能力。采用了斜率法推测出萃合物的组分,萃取机理为溶剂化机理。研究了该萃取剂对铜(II)的负载能力和反萃性能。将该萃取剂用于钕铁硼磁体回收稀土后得到的萃余液中回收铜,得到的铜产品纯度达到99.5%,产率为98.0%。2.研究了Cextrant 230在盐酸介质中对镉(II)的萃取能力、反应机理、负载能力和反萃效果。结果表明该萃取剂对镉(II)具有很强的萃取能力,30%(v/v)该萃取剂对镉(II)的饱和容量为26.42 g/L。硝酸能有效的将镉(II)从有机相中反萃下来,反萃率达到95.63%。探讨了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计算得到相应的热力学常数,发现该萃取过程为放热过程。将该萃取剂用于模拟废水料液中,经过3级错流萃取可将镉(II)完全富集。3.将Cextrant 230进行水解得到酸性萃取剂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研究了该酸性萃取剂在盐酸介质中对铜(II)和镉(II)的萃取能力,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extrant 230更有利于铜(II)和镉(II)的萃取。在此基础上,为拓展该酸性萃取剂的应用,将该萃取剂分别在硫酸、盐酸和硝酸介质中对钴镍混合溶液进行萃取,计算得到分离系数。当平衡pH值大于4.5时,发现该萃取剂在叁种体系中,都可以对钴镍进行分离。(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张顺[7](2019)在《苯磺酸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合成α-氨基膦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磺酸类化合物在催化剂、染料、电镀和表面活性剂等方面的应用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此外,在液晶和非线性光学材料方面具有着潜在的应用。磺酸基金属配合物中SO_3~-基团的所有氧原子都可以与金属离子配位,由于配位模式多样化并且具有可修饰性,配位结构更加丰富多变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电镀工业、电化学、表面活性剂等领域。近年来,磺酸金属盐配合物由于具有稳定性好、良好的催化性能、在水中稳定不分解、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的Lewis酸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有机合成中。本论文综述了磺酸基金属配合物和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在合成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合成了苯磺酸锌、苯磺酸镉、对甲基苯磺酸锌、对甲基苯磺酸镉四个苯磺酸金属过渡配合物,并通过IR、TG和X-ray单晶衍射对四个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还考察了四个配合物在Kabachnik-Fields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通过Gaussian 09软件对四个配合物以及合成α-氨基膦酸酯反应机理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剂挥发法得到了四个苯磺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晶体,采用IR、TG和X-ray单晶衍射多种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苯磺酸锌、苯磺酸镉和对甲基苯磺酸锌的结构中金属离子均与六个配位水配位形成具有畸形的八面体空间结构。对甲基苯磺酸镉中的镉离子与五个配位水和一个对甲基苯磺酸基团中的氧原子配位。2.考察上述四个苯磺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并在反应温度40 ~oC、无溶剂、反应底物摩尔比n_(芳香醛):n_(芳香胺):n_(亚磷酸二乙酯)=1:1:1.2、催化剂用量为0.25mmol的较佳反应条件下,通过叁组分“一锅法”高效的合成了一系列α-氨基膦酸酯。该方法具有不使用有机有毒溶剂,催化剂活性高且可循环使用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3.利用Gaussian 09软件包下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苯磺酸锌、苯磺酸镉、对甲基苯磺酸锌和对甲基苯磺酸镉的电荷分布、分子碎片对前线分子轨道的贡献和结构进行计算。在B3LYP水平上对C、H、O、S原子采用6-31G(d)基组,对Zn和Cd原子采用SDD基组。与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所得到的实验结果。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对Kabachnik-Fields反应机理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9-06-01)

张通[8](2019)在《桥链基团对双DOPO膦酸酯阻燃聚乳酸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绿色可再生材料是解决目前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可再生材料,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其自身易燃的缺陷限制了它在电子器件、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因此对PLA进行阻燃显得尤为重要。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阻燃剂,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较为温和的Atherton-Todd反应制备出了叁种P-O键的桥链DOPO衍生物并添加到PLA中,分析了桥链DOPO衍生物对PLA阻燃性能、热性能的影响,并对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桥链DOPO化合物的阻燃过程以及阻燃机理,本文对比了桥链DOPO与市售单DOPO衍生物(DOPO-HQ)在PLA阻燃性能,热性能与阻燃机理的差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Atherton-Todd反应合成出叁种P-O键类桥链DOPO衍生物,分别为:1,2-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10-基)氧基]乙烷(EG-DOPO_2),1,4-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10-基)氧基]苯(HQE-DOPO_2)与1,5-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10-基)氧基]萘(TU-DOPO_2)。通过红外(FT-IR),磷核磁(~(31)P NMR),氢核磁(~1H NMR),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果表明叁种阻燃剂的熔点分别为158℃,206℃和238℃。热重分析(TG)表明叁种阻燃剂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600℃下的残炭量随着桥链芳香基团的增加而增加;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测试表明叁种桥链DOPO衍生物降解均会产生联苯,二苯并呋喃,联苯-2-酚等芳香类物质;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叁种阻燃剂均有较高的活化能。2.叁种P-O键桥链DOPO生物分别加入PLA,通过垂直燃烧(UL-94)、极限氧指数(LOI)和锥形量热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叁种阻燃剂的加入均提高了PLA的阻燃性能,其中EG-DOPO_2较高的P含量使得其在PLA中仅加入5%就能达到V-0级,而HQE-DOPO_2和TU-DOPO_2在PLA的添加量为7.5%时才能达到V-0级。EG-DOPO_2对PLA复合材料LOI的影响最为明显,当添加量为15%时,LOI达到36.4%;叁种阻燃剂的添加均增加了PLA复合材料的点燃时间(TTI),降低了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能谱仪(EDS)、拉曼对锥形量测试热后的炭层分析结果显示:叁种阻燃剂的加入均有利于提高PLA的残炭量和炭层中的P含量,但是PLA/HQE-DOPO_2炭层中的含P最高,石墨化程度最好,炭层最致密,因此固相阻燃作用最明显。TG-FTIR在叁种阻燃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气体中均检测到含磷物质的生成,这些含磷物质在燃烧过程中能起到较好的气相阻燃作用。TG研究结果表明叁种阻燃剂的加入均提高了PLA的热稳定性,其中PLA/TU-DOPO_2在N_2下的热稳定性最高,其初始分解温度(T_(-5%))达到354℃,比纯PLA高20℃。流变分析结果显示HQE-DOPO_2能提高PLA的复数黏度,因此有利于抑制PLA熔滴的产生。最后对叁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3.通过对比HQE-DOPO_2与DOPO-HQ的热性能表明HQE-DOPO_2中桥链芳香基团的引入增加了分子的刚性,使得HQE-DOPO_2的热稳定性高于DOPO-HQ。UL-94、LOI、锥形量热、TG对PLA/HQE-DOPO_2和PLA/DOPO-HQ两种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和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说明:HQE-DOPO_2相对于DOPO-HQ具有更高的阻燃效率,当DOPO-HQ在PLA的添加量为15%时,复合材料才能达到V-0级,且LOI也比PLA/HQE-DOPO_2-15%低11.8%。此外,PLA/DOPO-HQ的热稳定性也远低于PLA/HQE-DOPO_2。SEM、EDS、拉曼对炭层的分析结果表明PLA/DOPO-HQ相对于PLA/HQE-DOPO_2所形成的炭层更加完整致密,石墨化程度更高,固相阻燃作用更明显。两种阻燃复合材料的TG-FTIR中均检测到含磷物质的生成,表明两种阻燃剂在PLA燃烧过程中均会起到气相阻燃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魏海琴,张志峰,廖伍平[9](2019)在《新型α-氨基膦酸酯类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Ce(Ⅳ)、Th(Ⅳ)以及RE(Ⅲ)的萃取分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溶剂萃取法由于其传质速度快、生产周期短、易于操作、萃取容量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稀土分离工艺中。目前,工业化的稀土分离工艺中以P507、P204的应用最为广泛,然而这两种萃取剂对重稀土进行反萃时要求的反萃酸度较高,Tm/Yb/Lu反萃不完全;对某些重稀土(Lu/Yb,Er/Y)的分离系数小。因此,本课题组将磷酸酯类化合物和胺类进行结合,合成新型中性α-氨基膦酸酯类萃取剂(DEHAMP),通过研究其对稀土元素的萃取,发现萃取剂DEHAMP在硫酸体系中对Ce(Ⅳ)、Th(Ⅳ)有很好的萃取性能,对RE(Ⅲ)的萃取效率较低,进而实现了Ce(Ⅳ)、Th(Ⅳ)与RE(Ⅲ)的分离。紧接着,我们将中性萃取剂DEHAMP进行水解得到酸性萃取剂HEHHAP,研究表明酸性萃取剂HEHHAP在盐酸体系中对RE(Ⅲ)的分离具有明显的四组分效应,同时重稀土对Y的分离系数明显高于P507和P204。因此,将中性萃取剂DEHAMP和酸性萃取剂HEHHAP进行结合,可以实现稀土矿物中各组分的分离。(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田宗明,刘林利[10](2019)在《纳米Fe_3O_4@Te@Pd核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烯基膦酸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铁磁性核的多相纳米Fe_3O_4@Te@Pd核壳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以合成烯基膦酸酯的反应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制备的Fe_3O_4@Te@Pd核壳催化剂与均相钯催化剂(如Pd(PPh_3)_4)相比,前者重复回收利用多达8次,每次催化反应产物收率都在96.8%以上。(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膦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丙基叁甲氧基硅烷与笼状磷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磷量、含硅量高的阻燃剂丙基硅酸叁环膦酸脂。研究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笼状膦酸脂和丙基叁甲氧基硅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1,先在65℃下,将丙基叁甲氧基硅烷与笼状膦酸脂混合,加热至170℃,保温反应17h,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醚洗涤,搅拌0.5h,抽滤后烘干,最终产物收率为86.2%。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及极限氧指数等技术手段对该产物的结构以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当产物丙基硅酸叁环膦酸脂添加到191不饱和树脂当中,添加量达到20%时,其极限氧指数达到29%,达到难燃级别:当产物添加到聚丙烯(PP)当中,添加量达到25%时,其极限氧指数达到26%,燃烧时样条成炭不滴落。这说明产物丙基硅酸叁环膦酸脂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成炭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膦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许梓轩,李果,王彦林.阻燃剂甲基苯基甲氧基硅酸单环膦酸酯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世界.2019

[2].仲柿成,李果,王彦林.丙基硅酸叁环膦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9

[3].胡仕琴,樊玲玲,刘静姿,何彬,沈祥春.新型杂环膦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俊岭,冯书晓,汪小伟,谷广娜,马军营.新型含1,2,3-叁唑基的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分子科学学报.2019

[5].张弛.膦酸酯不同降解途径的磷酸盐氧同位素特征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

[6].王永姣.α-氨基膦酸酯萃取剂对铜和镉的萃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7].张顺.苯磺酸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合成α-氨基膦酸酯[D].渤海大学.2019

[8].张通.桥链基团对双DOPO膦酸酯阻燃聚乳酸性能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9

[9].魏海琴,张志峰,廖伍平.新型α-氨基膦酸酯类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Ce(Ⅳ)、Th(Ⅳ)以及RE(Ⅲ)的萃取分离研究[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10].田宗明,刘林利.纳米Fe_3O_4@Te@Pd核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烯基膦酸酯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2019

论文知识图

催化的azomethi...通过氢膦酸酯合成寡聚核苷酸和...烷基取代烷叉双膦酸酯的合成方...无取代烷叉双膦酸酯的合成方...迈克尔加成产物5-9a的转化-偕双膦与累积叁烯烃4-...

标签:;  ;  ;  ;  ;  ;  ;  

膦酸酯论文_许梓轩,李果,王彦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