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向环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流,南海,水汽,北太平,海温,青藏高原,海洋学。
经向环流论文文献综述
安然,冯娟,李建平,王雅琦[1](2019)在《评估IPCC AMIP5模式对北半球冬季Hadley环流与热带海温经向结构关系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考察了IPCC AMIP5模式对Hadley环流及其与热带海温(SST)变化关系的模拟能力,通过将Hadley环流与热带SST的变化分解为关于赤道对称和关于赤道非对称2部分,分析了模式对于Hadley环流与热带SST不同分布的气候平均结构、主导模态及二者变化关系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AMIP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气候平均的Hadley环流的空间结构及其主导模态的空间结构,但是对强度的模拟较差.对Hadley环流与热带SST不同经向结构之间关系的模拟,大多数模式能较好地反映Hadley环流对热带SST不同经向结构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全球平均的情况下,北半球冬季热带SST与Hadley环流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热带SST对大气环流的强迫为主.(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牧原,罗德海[2](2019)在《冬季北极增暖与中纬度环流和极寒天气之间的联系:经向位涡梯度的关键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季中纬度欧亚大陆在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出明显的变冷趋势,这与近几十年的北极增暖和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同时发生,因此许多学者将中纬度极寒天气增多归结为北极增暖和北极海冰减少的影响,但也有些学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因此,中纬度极寒天气事件和北极增暖之间的关系仍是国际大气科学界未解决的难题.事实上,中纬度极寒天气的产生主要与阻塞的维持、位置和移动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回顾前人的研究指出,基于阻塞非线性多尺度相互作用(NMI)模型所提出的位涡经向梯度(PVy)可能是解决中纬度极寒天气和北极变化之间最关键的因子.根据NMI模型可以发现, PVy的大小主要反映阻塞的频散性和非线性强弱.研究表明,北极增暖通常会使得PVy减小,而当PVy较小时,阻塞系统有弱频散性和强非线性,因此阻塞能够长时间维持,从而导致欧亚大陆有强的极寒事件发生;但当PVy较大时,即使有北极增暖,阻塞也不容易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北极增暖或海冰融化对中纬度极寒事件的影响是弱的.因此,从PVy的大小去看中纬度极寒天气和北极增暖之间的联系也许将是未来该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爱军[3](2017)在《青藏高原上空经向环流与西北干旱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上空垂直速度场与西北地区降水场的时空结构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第一模态代表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具有高度的时空相关;发现西北地区各季降水量与青藏高原主体上空各季的场呈正相关。高原冬、春、夏、秋季高空经向环流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的重要因子。(本文来源于《青海气象》期刊2017年02期)
杨广[4](2017)在《气候模式中北太平洋海洋环流经向输运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利用气候态海洋资料(WOA13和Argo)温盐数据,通过地转流分析方法(P-vector),计算出北太平洋绝对地转流场,并对北太平洋基本环流结构进行描述分析。进一步,我们针对当前流行的耦合气候模式输出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耦合气候模式中的北太平洋环流结构以及相应的海洋环流经向输运的模拟效果。海表面温度(SS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海洋环流的动力机制,我们为选择一套较精确的SST参考资料,利用大洋24航次的船载SST分别对微波遥感卫星TMISST和多源融合数据OSTIASST进行验证评估。结果发现OSTIASST与观测相比,误差远小于TMISST,所以本文最终选择OSTIASST作为模式中SST误差衡量标准。随后,我们定性比较了耦合气候模式和OSTIA数据集中的气候态SST分布。通过将WOA13和Argo资料(2004-2015)反演的绝对地转流与前人观测调查研究进行对比,得出在2000m以上的海洋中,Argo资料更能够反应北太平洋真实的平均环流结构。选用Argo资料反演的地转流作为参照,用来验证Sverdrup输运,结果表明Sverdrup输运只在北太平洋中东部适用。同样,本文分析了 CMIP5中8个气候中的地转流和Sverdrup经向输运,结果发现气候模式中的Sverdrup理论适用性同样较差。值得强调的是,气候模式中真实经向输运与Sverdrup对比发现大部分模式存在较大偏差,然而小部分低分辨率的模式反而误差较小。这说明大部分高分辨率模式中的真实流动不但受Sverdrup平衡理论等线性动力过程的影响,还受局地涡等非线性动力过程的影响,而低分辨率模式则无法模拟出非线性动力过程,使得模拟出的流场与Sverdrup理论更为接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5-01)
眭敏[5](2016)在《西太副高的季节演变及其与经向纬向环流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季节转换过程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到了4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向东移,范围扩大,而7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达到最强,位置最北。这期间,1、4月份西太副高南侧为上升运动,北侧为下沉运动,而7月份垂直上升区进一步扩大,仅在副高东北角有少量下沉运动,其余地区特别是西太副高西部都转变为上升运动。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西太副高强度偏强偏弱年经向和纬向环流的主要特征,西太副高偏强年,1月、4月副高西半部脊线以南为异常下沉气流,脊线以北为异常上升气流,副高东半部脊线南北都表现为异常下沉气流,7月副高偏强年西部表现为上升运动,东部脊线以南为下沉运动,脊线以北为弱的上升运动。而西太副高处于偏弱年时,环流情况与偏强年往往相反。(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 副热带气象与气象灾害风险》期刊2016-11-01)
王东晓,肖劲根,舒业强,谢强,陈举[6](2016)在《南海深层环流与经向翻转环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吕宋海峡"深水瀑布"一方面驱动了南海深层气旋式环流,另一方面入侵的北太平洋深层水在南海内区通过混合变性并上升.这两个过程极大地贡献了南海经向翻转环流.同时无论是南海深层水平环流,还是经向翻转环流,均受到南海内区复杂地形的调制,而南海经向翻转环流的空间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海深层环流与中、上层环流的联系.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南海深层环流与经向翻转环流的研究,总结了南海深海环流的驱动机制及其地形的调控、南海经向翻转环流的空间结构及其成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刘洪伟,张启龙,徐永生,段永亮[7](2016)在《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NPMOC)是北太平洋所有经向翻转环流圈的总称,拥有5个环流圈结构.其中,热带环流圈(TC)、副热带环流圈(STC)和深层热带环流圈(DTC)位于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是该海域间经向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主要运用NEMO模式对这3个经向翻转环流圈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STC和DTC的经向流量都具有显着的年际变化特征:在El Nio期间,TC的南、北向流量均减弱,STC的北向流量增强、南向流量减弱,DTC的南向流量减弱;而在La Nia期间则相反.敏感性试验表明,在风应力强迫下得到的TC、STC南、北向流量和DTC南向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都很显着,并与在风应力、热通量和淡水通量共同强迫下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而仅在热通量和淡水通量的强迫下,各分支流量的年际变化均较小.由此可见,风场驱动是引起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年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热通量和淡水通量的影响却较小.(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郝然[8](2016)在《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变化与亚洲季风区经向水汽输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夏季哈德莱环流(H.C.)强度,分析了夏季H.C.强度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亚洲季风区夏季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并研究了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与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1979~2010年夏季南半球H.C.强度有明显增强趋势,同时也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索马里东部洋面和印尼东部洋面是南半球水汽北转输入亚洲的重要区域;夏季南半球哈德莱环流强度与索马里东部洋面和印尼东部洋面的经向水汽输送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在我国中东部—南海南部、阿拉伯海东南部的经向水汽输送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6期)
黄旭媚,王卫强,刘海龙[9](2016)在《基于多套数据的印度洋深层经向翻转环流的动力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六套模式产品,研究了时间平均状态下印度洋深层经向翻转环流的动力特征。时间平均状态下,印度洋深层经向翻转环流(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MOC)在各套数据中呈现一致的结构,即底层和深层水体向北进入印度洋,中上层往南流出印度洋的逆时针翻转结构。通过对经向翻转环流的动力分解,文章分析了其各动力部分在各套数据中的异同。在各套数据中,在南印度洋Ekman部分呈现一致的逆时针翻转结构,在10°S强度最大;地转和外模部分在10°S以南分别呈现相似的顺时针和逆时针的翻转结构,在27°S强度最大且符号相反;相对而言,Ekman部分在20°S及赤道之间,对MOC的影响更明显,而地转及外模部分则在25°S以南的区域更明显。基于不同的动力热力强迫,各套数据中各动力部分流函数的空间范围及强度存在显着差异:由于各套数据的风场相差不大,因此Ekman部分的整体结构相似,强度差异较小;对于地转部分,各数据表现出的顺时针翻转结构强度的差异主要受内区斜压流场强弱和西边界流结构的影响,内区斜压流场越强,翻转结构越强;西边界流流幅越宽,对内区斜压流场影响越大,对翻转结构强度的削弱越大;外模部分翻转结构的强度受西边界流强度的影响:西边界流强度越大,外模部分翻转结构强度越大。(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刘洪伟,张启龙,段永亮,徐永生[10](2016)在《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季节变异机制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NPMOC)是北太平洋所有经向翻转环流圈的总称。其中,热带环流圈(TC)、副热带环流圈(STC)和深层热带环流圈(DTC)位于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是该海域经向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基于NEMO模式分别对TC、STC和DTC经向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机理进行了模拟研究,驱动场增强和减弱情况下的敏感性试验表明,风应力是TC和STC南、北向输送以及DTC南向输送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热通量和淡水通量的影响较小;风应力和热盐通量季节变化情况下的敏感性试验表明,TC和STC的南、北向输送以及DTC的南向输送主要是由风应力的季节振荡引起的,而热通量和淡水通量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经向环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冬季中纬度欧亚大陆在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出明显的变冷趋势,这与近几十年的北极增暖和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同时发生,因此许多学者将中纬度极寒天气增多归结为北极增暖和北极海冰减少的影响,但也有些学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因此,中纬度极寒天气事件和北极增暖之间的关系仍是国际大气科学界未解决的难题.事实上,中纬度极寒天气的产生主要与阻塞的维持、位置和移动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回顾前人的研究指出,基于阻塞非线性多尺度相互作用(NMI)模型所提出的位涡经向梯度(PVy)可能是解决中纬度极寒天气和北极变化之间最关键的因子.根据NMI模型可以发现, PVy的大小主要反映阻塞的频散性和非线性强弱.研究表明,北极增暖通常会使得PVy减小,而当PVy较小时,阻塞系统有弱频散性和强非线性,因此阻塞能够长时间维持,从而导致欧亚大陆有强的极寒事件发生;但当PVy较大时,即使有北极增暖,阻塞也不容易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北极增暖或海冰融化对中纬度极寒事件的影响是弱的.因此,从PVy的大小去看中纬度极寒天气和北极增暖之间的联系也许将是未来该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向环流论文参考文献
[1].安然,冯娟,李建平,王雅琦.评估IPCCAMIP5模式对北半球冬季Hadley环流与热带海温经向结构关系的模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牧原,罗德海.冬季北极增暖与中纬度环流和极寒天气之间的联系:经向位涡梯度的关键作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3].李爱军.青藏高原上空经向环流与西北干旱的关系[J].青海气象.2017
[4].杨广.气候模式中北太平洋海洋环流经向输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7
[5].眭敏.西太副高的季节演变及其与经向纬向环流之间的关系[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副热带气象与气象灾害风险.2016
[6].王东晓,肖劲根,舒业强,谢强,陈举.南海深层环流与经向翻转环流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
[7].刘洪伟,张启龙,徐永生,段永亮.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6
[8].郝然.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变化与亚洲季风区经向水汽输送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6
[9].黄旭媚,王卫强,刘海龙.基于多套数据的印度洋深层经向翻转环流的动力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16
[10].刘洪伟,张启龙,段永亮,徐永生.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季节变异机制的模拟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