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缸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缸筒以及滑动连接在缸筒内的活塞杆,缸筒的开口部连接有导向套,导向套的端面嵌设有防尘圈,导向套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外部高压气体,导向套内侧周向设置有与进气口相通的进气环形槽,且进气环形槽两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狭窄气道与第二狭窄气道,导向套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口,导向套内侧周向设置有与出气口相通的出气环形槽,第一狭窄气道、进气环形槽、第二狭窄气道以及出气环形槽相连通,位于导向套内侧靠近出气环形槽处设置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外部水分、灰尘以及液压油泄漏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包括缸筒以及滑动连接在缸筒内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的开口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与活塞杆同轴嵌设有防尘圈,所述导向套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外部高压气体,所述导向套内侧周向设置有与进气口相通的进气环形槽,且所述进气环形槽两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狭窄气道与第二狭窄气道,所述导向套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导向套内侧周向设置有与出气口相通的出气环形槽,所述第一狭窄气道、进气环形槽、第二狭窄气道以及出气环形槽相连通,位于所述导向套内侧靠近出气环形槽处设置有密封件,以防外部高压气体进入缸筒内。

设计方案

1.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包括缸筒以及滑动连接在缸筒内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的开口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与活塞杆同轴嵌设有防尘圈,所述导向套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外部高压气体,所述导向套内侧周向设置有与进气口相通的进气环形槽,且所述进气环形槽两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狭窄气道与第二狭窄气道,所述导向套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导向套内侧周向设置有与出气口相通的出气环形槽,所述第一狭窄气道、进气环形槽、第二狭窄气道以及出气环形槽相连通,位于所述导向套内侧靠近出气环形槽处设置有密封件,以防外部高压气体进入缸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向套内侧靠近缸筒处设置有支撑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表面与缸筒内侧贴合处周向设置有活塞密封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缸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油缸防止外部灰尘或水分,通过活塞杆进入油缸内的方式,一般都是在油缸的导向套上,安装一个防尘圈,利用防尘圈的防尘唇边与油缸活塞杆的紧密配合,通过机械阻挡及刮除的方式,将粘附柱活塞杆上的灰尘或水分去除。

同时,有的防尘圈是双唇结构,它朝油缸外的唇边的作用是防尘、防水,朝油缸内的唇边,也是利用唇边与油缸活塞杆的紧密配合,通过机械阻挡及刮除方式,将粘附在活塞杆上的液压油去除。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缺陷:在防尘圈与活塞杆配合不紧密时、防尘圈损坏、活塞杆伸缩速度很快时,防尘防水防渗漏的效果就不是太好,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具有防止外部水分、灰尘以及液压油泄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包括缸筒以及滑动连接在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缸筒的开口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端面与活塞杆同轴嵌设有防尘圈,所述导向套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外部高压气体,所述导向套内侧周向设置有与进气口相通的进气环形槽,且所述进气环形槽两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狭窄气道与第二狭窄气道,所述导向套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导向套内侧周向设置有与出气口相通的出气环形槽,所述第一狭窄气道、进气环形槽、第二狭窄气道以及出气环形槽相连通,位于所述导向套内侧靠近出气环形槽处设置有密封件,以防外部高压气体进入缸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高压气体通过进气口经过第一狭窄气道、进气环形槽、第二狭窄气道、出气环形槽以及排气口,第一狭窄气道只有气体压力作用在防尘圈的唇边内侧,外部高压气体在第一狭窄气道内均匀分散,在通过第二狭窄气道时,由于气道的狭窄,所以形成高速的气流,该气流流经活塞杆表面,从而起到活塞杆表面上的液压油产生分离作用,该高速气流与分离出来的液压油,进一步进入出气环形槽内,再通过出气口流出导向套,由于密封件的密封作用,所以高速气流不会进入缸筒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导向套内侧靠近缸筒处设置有支撑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活塞杆起支撑作用,防止活塞杆在做伸缩运动时,偏离运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表面与缸筒内侧贴合处周向设置有活塞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密封性,进一步防止高速气流进入缸筒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可以防止外部灰尘或水份进入油缸内部;

其二,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油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筒;2、活塞杆;3、导向套;4、密封件;5、进气口;6、防尘圈;7、第一狭窄气道;8、进气环形槽;9、第二狭窄气道;10、出气口;11、出气环形槽;12、支撑环;13、活塞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包括缸筒1以及滑动连接在缸筒1内的活塞杆2,缸筒1的开口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套3,导向套3的端面与活塞杆2同轴嵌设有防尘圈6,导向套3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口5,进气口5用于连接外部高压气体,导向套3内侧周向设置有与进气口5相通的进气环形槽8,且位于进气环形槽8两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狭窄气道7与第二狭窄气道9,导向套3的表面开设有出气口10,导向套3内侧周向设置有与出气口10相通的出气环形槽11,第一狭窄气道7、进气环形槽8、第二狭窄气道9以及出气环形槽11相连通,位于导向套3内侧靠近出气环形槽11处设置有密封件4,以防外部高压气体进入缸筒1内。

具体的,位于导向套3内侧靠近缸筒1处设置有支撑环12,位于缸筒1内的活塞杆2表面与缸筒1内侧贴合处周向设置有活塞密封圈1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1、当防尘圈6性能完好时,外部高压气体通过进气口5进入本结构中的第一狭窄气道7、进气环形槽8、第二狭窄气道9、出气口10、出气环形槽11,这时第一狭窄气道7只有气体压力作用在防尘圈6的唇边内侧。高压气体在第一狭窄气道7内均匀分散,在通过第二狭窄气道9时,由于气道的狭窄,所以形成高速的气流,该气流流经活塞杆2表面,从而对活塞杆2表面上的液压油产生分离作用;该高速气流与分离出来的液压油,进一步进入出气环形槽11内,再通过出气口10流出导向套3。由于密封件4的密封作用,所以高速气体不会进入缸筒1内。

2、当防尘圈6不能有效防尘防水时,外部高压气体通过进气口5进入本结构中的第一狭窄气道7、进气环形槽8、第二狭窄气道9、出气口10、出气环形槽11,这时第一狭窄气道7存在气体压力作用在防尘圈6的唇边内侧,高压气体通过防尘圈6与活塞杆2的配合间隙,向外形成气流,从而将外部灰尘或水分,向外吹离活塞杆2的表面。

3、当外部灰尘或水分,已穿过防尘圈6进入第一狭窄气道7时,由于上述所说的高压气体的压力及流向是对外的,所以仍能将阻止外部灰尘或水分进一步进入油缸内部。当外部灰尘及水分穿过了第一狭窄气道7,进入第二狭窄气道9时,这时第二狭窄气道9内的高速高压气体,再一次将灰尘或水分从活塞杆2的表面上分离,再通过出气口10、出气环形槽11,同高压气体一齐排出导向套3,回到外部管路及油气分离装置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9780.6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818734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F16J15/16

专利分类号:F16J15/16;F16J15/40;F16J9/00;B08B5/02

范畴分类:27E;

申请人:韶关市伟光液压油缸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韶关市伟光液压油缸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韶南大道七公里东侧民营科技园好彩路38号

发明人:梁曲考;陈志

第一发明人:梁曲考

当前权利人:韶关市伟光液压油缸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胜明

代理机构:44226

代理机构编号: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油缸用防尘、防水以及防渗油的结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