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危机意识议论文
2022-11-13阅读(763)
问: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的理论和表现,具体一点啊
- 答:日本的忧患意识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来自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即通常所说的“国土狭小、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灾害横行”等。这种忧患意识在日本无所不在。
第二种是来自社会压力的忧患意识。例如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目前公布的 " 日本 将来人口推测 " 报告显示 , 到2055年 , 日本人口将 减少至 8993 万人 , 其中老龄人口将达到 40%, 是目前的2倍。对于倚重人力优势的日本 , 这种压力的沉重与深刻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种是来自文化传统的忧患意识。日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 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 , 结合自身的国情形成特有的文化传统。例如孔子 " 人无远虑 , 必有近忧 " 、孟子 " 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 " 的教诲等 , 似乎就是针对日本而言 , 使日本人受益极多 , 非常推崇。
扩展资料:
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八国集团成员。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
日本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堪称世界典范,其国民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至今保存着以茶道、花道、书道等日本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 - 答:日本的学校(尤其是小学)每星期都会安排空袭和地震等防灾演习
问:日本人危机意识狠强,试运用地理知识结合日本自然环境,说明原因
- 答:1、日本的版图大概相当于我们一个四川省,但人口密度却比四川还要大。地峡人多,资源匮乏,具体为山地太多,平原太少,火山太多,矿藏太少,在日本,最长的河流才300公里,而在中国,随便哪条溪流也比这个长,没有领土,侵略就难以维持生存;
2、日本地处狭窄的海岛,又处在大陆板块碰撞的活跃地带,千百年来遭受着地震、海啸的威胁。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那海沟(平均深度8000米,距离日本列岛最近处不过200公里),由于受到亚洲大陆板块的推压和太平洋板块的后退的原因,正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向东北方向,即太平洋日本列岛一线扩张。这次大地震后,科学家观测到海沟又进一步加快了东扩的步伐。处在太平洋和亚洲两大板块交界的日本列岛无疑已经身处在这个世界上最深的漏斗的边缘!如果遇到一两次印尼一样的海底地震的话,很可能除了南部的琉球群岛以外,日本列岛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滑入大海沟。
正因为如此,日本人有深刻的危机意识。
所以日本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储备体系,日本的财力储备相当雄厚,外汇储备是全世界最高的,目前已增至8060多亿美元,黄金储备也有104多亿美元。物资储备不仅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钢铁及众多稀有金属等,而且还有粮食、木材、大豆、动物饲料等。日本的战略储备物资分为法定储备和任意储备两种类型,也分为国家储备和民间企业储备两个部分。 - 答:当代日本的忧患本能常常来源于三种意识。
第一是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即通常所说的“国土狭小、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灾害横行”等。这种忧患意识在日本无所不在。例如,日本总是举国炒作能源紧张的话题,不少高收入的人却在一滴水、一度电上精打细算。日本这种忧患意识不仅是客观国情的“加工型”反映,而且是日本人认识、约束自我的思维方式的展现,是日本国民意识及价值观的基石。
第二是社会压力的忧患意识。例如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日前公布的“日本将来人口推测”报告显示,到2055年,日本人口将减少至8993万人,其中老龄人口将达到40%,是目前的2倍。对于十分倚重人力优势的日本,这种压力的沉重与深刻是可想而知的。
再如周边各国对日本所构成的外在压力:朝鲜的“核武”、韩国的“反日”,俄国的“四岛”,中国的“崛起”,都会使日本难以安眠。尤其是美国驻军日本已60年,别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承受的综合压力,只有日本人自己感受最深。也可以说,在日本面对的所有外来压力中,美国驻军是造成悲情最严重且最应予以改变的。
第三是来自文化传统的忧患意识。日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结合自身的国情形成特有的文化传统。例如孔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教诲等,使日本人受益极多,非常推崇。这种文化理念使日本的忧患意识不仅具有应对灾难等临时性事件的功能,而且逐渐成为日本民族独有的稳定的性格特征,即使在环境好转时也不会轻易丢弃。 - 答:一个岛国 与其他国家交流都是冒着台风巨浪吞噬的危险(四周被太平洋环绕也就是比较孤立) 资源贫乏 地震海啸多发 命运的脆弱和不定估计已经植入他们血液中了
问:以危机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 答:一望无际的海洋,广阔无边的森林,大自然把这个美丽而神奇的星球交给了我们人类。可是,人类有没有善待这个星球呢?
或许,只有当天不再蓝,水不再绿时人类才会悔悟。可到了那时,再多的语言已成空话,人类已深受其害。
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上的最后一抹绿色在电锯声中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全球性沙暴。我们不希望未来有这一天,我们希望永远没有这一天。但我们得仔细反省一下,人类究竟干了什么。
的确,核能发电使更多的地方告别了黑暗,先进的工业生产使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可是,你是否看见受诺贝利核泄漏危害的人们脸上痛苦而迷茫的表情?你是否看到两级的冰山迅速溶化崩塌?当你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你还在为人类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吗?我想不会,只会为人类的未来而担忧。
据统计,地球上的石油只够维持30年,煤和天然气也只够维持50年左右。一旦这些资源耗尽,我们该怎么办?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人类却用猎枪去‘招待’它们。旅鸽、渡渡鸟、巴厘虎……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名字,它们灭绝了,不会再出现了,可我们不希望在这份灭绝名单上添上‘人类’二字。
当春天来临时,再也听不到回家的候鸟为我们报信,早晨是一片陌生的寂静。‘这段话出自美国作家卡森的作品——《寂静的春天》。难道人类希望这一切变为现实吗?
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由于海平面上升,科学家预计在50年内这个国家就会消失在浩渺的太平洋中。目前全国已有一半人口怀着沉痛的心情逃往异国他乡。
50年后,图瓦卢消失了,100年后、1000年后,人类将何去何从呢?
我希望,人类的生存危机将永远停留在纸上,因为地球,就目前来说是惟一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我希望人类不要干破坏地球生态环境这种慢性自杀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