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阴市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20)》顺利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薇[1](2018)在《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全社会物质财富和居民生活水平亦呈现日益丰富的态势,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即为个人资产的显着增加。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个人银行业务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业务之一,所以提升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逐渐成为各家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本文以保定银行为样本,通过翻阅银行客户满意度的相关理论、研究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根据个人银行业务的特点及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可以分析的数据。参考SERVQUAL模型,苏秀梅和夏超等人的研究成果,设计了四级维度问卷调查结构和二十九个题项信息。以网上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先对样本进行人口统计分析,然后对各级维度和不同群体进行满意度分析。根据数据整合,得到结论;大多数客户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排队等候时间、网点与自助设备的分布、便利的停车场所与外部装饰、营业厅布局的便利与舒适度等方面;女性客户比男性客户满意度低,收入高的客户群体占比相对较少,而且满意度较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保定银行未来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
张亚林[2](2018)在《功能混合导向下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世纪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全国各地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占比高达75.24%,因此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的空间发展对于国内大学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现阶段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的空间规划建设普遍面临着用地功能单一、发展活力缺失、资源共享碎化、文化内涵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城空间布局进行评析并提出优化策略是目前亟需解决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功能混合不仅能有效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激发城市活力,而且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人居环境,对当下及未来建设的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实现健康有序、产居平衡、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立足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其发展规律、空间发展特征以及空间发展过程的问题;基于功能混合视角提出了相对应的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的发展趋势、总体优化理念与空间优化策略,继而为提升区域活力、解决城市问题、资源的有效配置奠定基础;选取以校区开发为主导的温州大学城为实证案例进行解析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空间优化建议。本文首先从大学城的空间发展现状入手,明晰其布局关键因素与影响其空间发展的构成要素,基于大学城开发目的将其划分为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资源共享主导型大学城与产业集聚主导型大学城。进一步分析现阶段作为主要开发方式—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空间的发展特征与困境。其次,以功能混合为切入点,立足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的发展趋势,提出功能混合、资源共享、城市触媒的总体优化理念,以及从多层次大学城功能混合体系构建、多领域大学城区域产业挖掘、多格局大学城交通系统完善、多方位大学城景观环境优化、多维度大学城公共资源共享和多要素大学城文化特色提炼6各方面剖析空间改善策略。最后,遴选校区主导开发模式特征显着的温州大学城作为实征案例阐述其发展背景,建设特点和战略,指出目前空间发展存在土地利用失衡、产业发展不均、生态绿地缺乏等问题,并以功能混合为指导,从功能复合、产业培育、改善生态等方面对其空间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类似大学城空间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样本。
祁鹏[3](2017)在《莱芜市城中村改造可行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报告和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要重视小城市的发展,把“中小城市”、“小城镇”放在和“大城市”、“城市群”同等的考量平台上。小城镇城中村在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经济运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然而不同于大城市,莱芜市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小城市在建设情况、市场供求、改造主体特征、改造模式等有不同的城中村改造特点,而目前学术界有关经济欠发达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研究欠缺。这些城市往往还存在大量的只有居住功能的非商品住宅未被消化,投资价值有限,如果盲目扩建和改建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有必要在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前期对城中村改造进行可行性评价,提高地方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决策的质量,降低改造项目风险。本文通过分析莱芜市城中村改造情况,对经济欠发达的小城市的城中村改造的问题、特点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莱芜市透视经济欠发达小城市在城中村改造中不同于发达的大城市的改造特点,明确可行性评价指标构建时应着重注意哪些问题,为下文城中村改造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构建和指标选取做铺垫。进行指标体系维度的选择及评价指标的确定时,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城中村改造评价维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莱芜市作为经济欠发达中小城市城中村改造现状及改造特点,并从利益博弈理论、地租地价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市场供求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对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理论支撑,再以建设类可行性评价原理及方法作为借鉴,结合实际及理论分析,建立了经济效益可行性、市场供求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个体利益协调的可操作性四个指标维度,并对每个维度指标进行构建逻辑分析,使指标选取更具逻辑性和说服力。最后结合实际,本文选取了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作为相关评价方法,并对各个层次指标进行评价标准的选择,完成了莱芜市城中村改造可行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最后本文进行了莱芜市城中村改造可行性评价应用实践,并提出城中村改造的优化建议。在对可行性评价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通过调研访谈、专家座谈、现场走访等方式发现了一些问题,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建议。通过以莱芜市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为经济欠发达城市城中村改造提供一些改造的思路、改造经验。
方霞[4](2017)在《基于消费者便利的超市选址研究 ——以江阴市申港片区为例》文中指出超市的选址对超市经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超市选址的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选址因素。宏观选址因素确定超市选址大致区域;微观选址因素确定超市的最终具体位置。通过宏观选址因素确定选址大致区域的同时也确定了超市的消费群体。根据便利研究,消费者对便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虽然在超市选址研究中,关注消费者到超市的交通距离因素,考虑到便利,但仅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无法真正了解消费者对交通便利的需求。若能基于消费者便利角度,确定超市的地址,这为超市选址的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本研究基于便利和超市选址研究的文献梳理,从选址微观角度,构建消费者感知超市便利体系模型。该体系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超市规模、消费者去超市的交通道路及超市周边配套设施环境。消费者对超市选址的便利感知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展开。此外,基于离散选择概率模型和消费者行为理论,采用Logit函数研究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变量对消费者选择超市购物的行为影响。根据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体系模型,结合10名专家和10位消费者的调查确定便利体系子指标。据此对260个调查者进行样本调查,进行信效度分析,确定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的各个指标。对各指标进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最终完成整个便利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体系,以江阴市临港申港片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根据江阴市政府对江阴市临港申港片区的商业网点规划,确定2个备选超市地址。其次通过随机发放问卷,调查220名申港居民对备选超市选址的便利感知。根据加权计算各个超市的便利得分,确定超市选址。最后,基于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研究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的便利变量对消费选择超市购物行为影响关系。研究发现:1)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的变量从超市规模、消费者去超市的交通道路及超市周边配套设施环境。2)在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的维度中,影响消费者便利感知最大是超市规模因素;3)在超市规模因素,超市面积对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的影响程度最大;4)在消费者去超市的交通道路中,住处离超市的距离和周边配套设施到超市的距离对消费者的便利感知影响程度最大;5)超市周边配套设施环境因素中,超市周边的城市广场和购物广场影响程度最大。
吕扬[5](2016)在《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全球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络已经布满全球,并已经开始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变革带来巨大的影响。也正是伴随着这种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也正在逐渐改变着生产和消费方式,原有的消费方式正在逐渐的改变,更多的开始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可以说,电子商务开始向传统城市消费空间提出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商务业态将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现有的消费空间形式。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电子商务影响下的消费空间转型也由此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对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的研究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论文划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从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电子商务挤压下城市传统消费空间遭遇发展瓶颈、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社区终端消费空间有其不可替代性和双创背景下新型城市消费空间的出行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通过城乡消费空间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优化城乡商业空间系统,扩大并提升电子商务的影响力,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新兴城市消费空间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的综述,理清本文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从消费空间的基础理论、零售业态发展演变的基础理论和互联网商业运营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理论的解析,并且梳理了电子商务背景下城市消费空间研究成果,并对已有研究提出评价,总结当前研究重点、研究视角、研究制度等方面的结论。第三,立足城乡统筹的视角,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县域电子商务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亦是在重塑城镇消费空间的新格局。同时,论文尝试提出县域消费空间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和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消费空间新模式。第四,立足融合共生的视角,针对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困境,借鉴国外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模式,提出O2O线上线下互动的全渠道城市消费空间的构建,并且提出电子商务与城市消费空间体验的共生发展。第五,立足功能承接的视角,提出社区消费空间的不可替代性,并且总结出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社区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提出契合电子商务因素的社区消费空间系统构建,最后提出基于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的最后一公里。第六,立足创新扩展的视角,承接线上线下的创新创业活动的众创空间分为新型孵化器和新型创客空间两种业态,这两种业态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结构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深化和拓展,也表达了众创空间本身在城市空间中的创新发展。
付帅[6](2014)在《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开始以后技术应用的普及,不断加深和加快了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思维及城市规划标准化的趋势,规划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建设不断加强,且出现了追求越高越好倾向。标准化是针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为获得最佳秩序而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的活动。然而,城市自然生长而来的内在条件、多样复杂的发展基础及人本需求,都决定了它无法统一地用标准化的语言描绘和运作,也因此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应具有非标准化的独特属性。虽然城市诸多领域需要一定的标准化保障建设秩序及规律性部门的发展,但如若完全依赖标准化,将其简单机械的生产逻辑扩大到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之中或过度地应用标准,则必然会产生统一标准模具下的千城一面,城市空间环境品质降低和城市生态资源环境破坏等诸多负面影响。凡事皆有“度”,将自然和事理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度”就是主客体的统一和协调。程度不足或者过度,都无法获得事物两端状态中的最佳平衡点,只有适度,才能达到合理的取舍、包容与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适度化”,是在“求同”的原则基础上,为“存异”创造机会和空间,包括对城市地域、自然基底、居民需求等差异的多方位衡量及落实。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适度化发展,是标准完善的必然举措,是标准从无到有再到更高形式的螺旋式上升的必然过程,也是标准化的更高级形式。由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所导致的城市建设曲折是暂时的,而其向适度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进程却是改变不了的。只有将适度化的思想、原则及方法与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相结合,从基本依据上避免规划过程中忽略城市的个性化因素和本质精神,才能够形成生动丰富个性鲜明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的人居品质。
张以红[7](2011)在《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发展及其形态研究》文中指出潭江流域的城乡聚落发展是广东城乡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普遍性,也具有一些特殊之处。该地区的聚落发展史与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步推进,基本传承了岭南广府文化。从探索聚落发展史和当地特色的角度看,潭江流域的城乡聚落形态对研究地方性城镇空间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价值。该课题研究属于聚落发展史和空间形态研究范畴,目的在两方面:希望以潭江流域城乡聚落研究为契机,探索能用于城乡聚落形态研究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理论方法,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希望能补充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形态研究的空白,尝试探索聚落形态演变的法则。第一章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采用城市形态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构建研究框架。在学习和了解与聚落形态相关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根据城乡聚落形态的特性,将形态分解为边界、面状要素、线状要素、点状要素及自然物等五类形态要素。再将五类形态要素按功能细分成若干内部元素。这样组成两层面的元素与要素结合的内部分析框架。同时,为更好地研究城镇的空间形态,将Conzen学派的“市镇平面分析”方法与传统的“点、线、面”方法相结合,并根据实际的研究条件,建立“街道网、用地布局、建筑形态”的研究框架。此外,针对城乡聚落的区域形态研究,引入“人地系统”理论框架,构建包括环境、资源、发展、人口、文化、组织、技术等七方面的外部因素分析框架。从外部影响因素入手,逐一揭示聚落的发展脉络以及聚落形态的生成法则和机理。内外框架的组合,形成本次研究的综合分析方法。论文的主体部分是第二至七章。第二章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剖析潭江流域城乡聚落的发展历史和分布形态。经研究,该流域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分为六个时期。文章重点分析了唐宋以后的聚落分布,总结了“‘点—轴’分布”、“均匀扩散”、“‘点—轴’式加密”与“‘点—轴’渐进式扩散”等四个空间分布阶段。这个过程反映了城乡组织结构的变换与经济、交通、人文等因素密切相关。该流域聚落分为地级市、县级市、墟镇、乡村四个层次。第三至六章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潭江流域的城乡典型案例进行了内部形态发展研究。第三章是关于对江门和会城的城市形态分析。会城是潭江流域最早出现的城市。在封建社会体制与广府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明清会城内城市形态符合礼制要求。民国后,会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脱离了封建城市的形态成为商业与文化职能占主导的现代城市。同一时期,由草市发展而来的江门则因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快速成为潭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民国江门发展成带形、聚散结合的河港城市形态。这种形态因河港经济的发展一直延续到现代。第四章研究潭江流域典型墟镇的发展及其形态。实例中,潭江流域的墟镇有两类发展途径,一由政军中心发展成现代城镇,二由商业墟镇发展成现代城镇。两种途径虽有政镇、军镇、墟市等不同的原始形态,但后来大多都发展成依赖区域交通的现代产业型城镇。这仍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潭江流域城镇发展的方向。第五章研究潭江流域多元文化背景产生的传统村落。受广府文化影响的村落有“耕读”传统的歇马村、多姓聚居特色的良溪村。两者的空间形态分别表现出梳式布局及叶脉式布局。受客家文化影响,绿护屏山村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孤岛”,锁头屋、阶梯形布局是客家文化与生活方式所决定的。民国时期华侨文化所产生的华侨村落也是潭江流域的特色村落。潭江流域曾经存在水上疍民的聚落。“浮家泛宅”是这种古南越后裔居住的特有方式。各种村落形态研究的结果显示,经济来源、行政制度、村规民约、传统文化等方面是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第六章研究该流域城乡传统聚落的特色元素。通过聚落探访,对潭江流域聚落中富有生活与景观意义的茶楼、井、水道与河涌、桥、围墙、巷道、塔与炮台等元素的形态特色进行研究,以反映该潭江的历史人文特征。最后一章以形态研究的结论作参考,指出聚落演变历史对潭江流域发展的启示,探讨环境保护、历史与文化保护、土地开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城乡发展措施,应对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王洪祥[8](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周一鹿[9](2010)在《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为目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际情况,系统地构建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对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及其制度安排进行了比较考察,然后对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揭示出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存在低效率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模式、机制、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一、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在借鉴金融效率理论、资金配置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等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内涵、机制、实现机理和绩效评价;第二,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该部分重点考察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五个国家的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体制和机制,并总结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三,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总体效应。主要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计量模型分析法考察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应;第四,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与偏差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效率偏差及其原因;第五,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模式选择。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政府与市场协调型信贷资金配置模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第六,提升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机制培育。第七,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和政策框架。二、论文的基本结论1.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是一个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是要实现农业信贷资金供求主体双赢的效率目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在本质上是一种稀缺性约束下的经济选择行为。如果这种行为能够使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用一定的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并通过其循环过程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实现自身盈利最大化,即实现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外在效率和内在效率,实现了农业信贷机构财务可持续性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局面的终极目标,则表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是有效率的。2.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信贷资金配置都是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并有健全的农业信贷制度法规做保障。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及其制度安排存在一些共性特点:一是各国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构建了一个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农业信贷组织体系,包括农业商业信贷、政策信贷、合作信贷和民间信贷组织,其中,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是农业信贷组织体系的核心;二是各国政府均采取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以支持农业信贷机构为农业发放贷款;三是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农业保险,通过发展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信贷风险;四是各国都用健全的法律制度来确保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其安全性。在成熟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市场机制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中的作用大于政府的作用,而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如印度,政府的作用要大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必然将从政府导向逐步向市场导向模式转换。3.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总量虽然得到快速增长,但农业信贷资金功效有限,配置效率并不十分理想。从总量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总量增长迅速,区域配置失衡显着。从地区结构来看,东部地区明显比中西部地区获得的农业信贷资金比重高得多,表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区域配置结构差异显着。协整检验表明,1952—2007年,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增加值之间存在负的弹性关系,而农业信贷、农业投资与农业增加值正相关,说明增加农村投资和农业信贷总体上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1952—2007年,财政支农、农业信贷、农村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农业自身产出水平的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对其投入力度;而农业信贷、农村投资与农业增加值之间不存短期因果关系。从方差分解来看,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资金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较小。相对于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农村投资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因此,无论是对农民收入增长、还是农业发展,农业信贷资金的实际功效都非常有限。4.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明显,提升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需要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政策。整体而言,2003—2007年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呈现平稳态势,但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显着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近年来,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云南、陕西、宁夏等省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云南、陕西和宁夏三省区更是没有达到了完全的技术效率水平。同样,规模效益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由于存在资金投入规模严重不足的情况,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进一步又造成中西部地区农业信贷资金外流,进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长此以往,西部地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将无法摆脱资金投入不足与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双重约束,并因此进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需要政府及其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提高农业和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地区效率差异才会明显缩小。5.选择有效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是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关键。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政府与市场协调型三种。市场主导型模式依靠市场的力量和因素,虽然能够实现农业信贷资金有效率地横向配置,但这种需求追随型配置模式必然受到农业的低比较效益、高风险和弱质性缺陷的制约,使得信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容易出现失衡,从而阻碍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型模式无法根本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从而降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比较而言,政府与市场协调型模式更适合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该模式可以克服前两种模式固有的内在缺陷,使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达到最优,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信贷资金配置实现了均衡性、互补性和普惠性。6.健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机制是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条件。该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其中供求机制则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提供健康的市场基础,包括供给制度支持机制、供给模式优化机制和需求机制;价格机制则包括公平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机制和农业补贴机制,其作用就是利用价格信息调节和平衡资金的跨期和部门间的供求关系;竞争机制则为农业部门提供可供互相替代的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增加农业部门的剩余支配权,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和竞争监控机制;监管机制则负责对各种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减少农业信贷资金的漏损,它主要包括金融预警机制、合作监管机制和金融安全网机制。7.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必须围绕如何改造大量的传统小农户经济,提升中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来设计必要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提升战略。这一战略包括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农村金融发展战略、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农业市场化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业集约化发展战略,通过上述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部门的效率和资金产出能力;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包括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创新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战略;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包括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该战略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实体产业部门和金融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三、论文的政策建议1.改造农业企业(农户)的经营机制。农业企业和农户是农业信贷的重要需求主体,培育多样化的农业企业,提高企业和农户的素质是防范农业信贷风险的关键举措。应当采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企业治理能力,转换经营机制、提供各种税费减免政策等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素质。同时,应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现代农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经营素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农业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以降低农业信贷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信贷的有机结合。2.重塑农业信贷组织体系。一是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改造,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信贷组织,在经营机制上,鼓励其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商业化经营,但应保留真正服务于“三农”的信用合作体制。二是要适当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健全支农功能和运行机制,真正体现政策支农的要求。三是积极推进农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保农业商业信贷机构定位不变,要增强其支农功能,防止支农功能退化。四是培育和发展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一批微型信贷组织,满足农村信贷需求。五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信贷组织的创新,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元化的农业信贷组织。3.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品种,以分担部分农业信贷风险;二要加快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产业。政府应积极组建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三要创新农业信贷联合担保机制,建立适度竞争、充满活力的农业信贷市场。四要政府应逐步放松对农业信贷市场的利率管制。4.推进农业信贷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首先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农业信贷组织创新信贷产品,满足农业信贷需求,推广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联合担保贷款,大力发展农业小额信贷;鼓励成熟的信贷产品延伸到农村经济各个领域。其次是在农业信贷风险可控制的条件下,创新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信贷支付体系的建设,简化农业信贷交易手续,优化农业信贷产品结构,提高农业小额信贷额度,推行农业小额贷款、小额贷款担保、小额贷款保险的联动机制。5.完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全程监管体系。一是要建立完备的农业信贷监管法规体系;二是加快完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全程监控体系;三是转变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监管方式,按照“激励相容”的原则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监管工作;四是加快农业信贷资金配置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信贷监管效率,防范农业信贷风险。四、论文的创新点1、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构建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内涵、模式、机制及其实现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2、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选择了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从供求、价格、竞争、监管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运行机制。3、从农业自身发展与金融的有效配合双重层面,系统提出了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和政策框架。
钱玉英[10](2010)在《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的发展,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曾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而在当下,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新一轮发展能否再获“奇迹”,关键在政府。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对于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政府。发展需要良好的政府及其治理体系的支持。良好政府治理的前提是良好的决策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地方分权化改革,使地方政府的决策空间逐步扩大,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愈益增强。从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区域发展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目标出发,必须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以促进良好的地方政府及其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有效运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政治体制和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发生了一系列以科学化民主化为取向的变革,但是,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至今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使在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决策过程中也存在着决策权力过分集中、决策透明度不高、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的作用发挥不够、监控和防错纠错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在于制度的不健全和既有的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有效的制度建设是实现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基本路径。江苏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典型。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之路。江苏也是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和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研究的一个典型。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问题,以江苏为例,可以分析发展与地方政府作用及地方政府治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良好的地方治理与政府决策机制优化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地方政府决策机制改革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因此,本文首先考察江苏这个典型地区比较成功的地方政府决策实践,揭示其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必要性和基本路径,转而阐明为实现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这些制度的意义,以及制度供给状况、既有制度的实际运行及存在问题,由此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保障制度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本文的这些研究是分六章逐步展开的。第1章“导论”,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背景、意义、基本思路和方法。第2章“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重点对政府决策机制、政府决策体制、政府决策制度和政府决策模式等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并阐明作为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之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制度变迁的国家理论、治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应用价值。第3章“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基于江苏实践的考察”,以江苏为个案,考察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现实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为优化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提供实际依据,并进一步提出了需要研究的问题。第4章“制度建设: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基础”,阐明促进和“强制”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制度很重要,制度建设是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前提、基础和核心任务。改革和完善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实现决策机制优化目标,必须设计和建立促进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公众参与制度、专家咨询和专家论证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决策责任制度等。第5章“中国地方政府决策制度的现实供给”,系统梳理和考察地方政府决策制度供给的现状与运行绩效。主要从理论、法律和实践三个层面分析重大决策程序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和决策责任制度的供给状况及其运行绩效。第6章“中国地方政府决策制度发展”,探讨在既有制度的基础上持续、渐进地改革和完善决策制度,以推进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不断优化。推进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所需要的制度发展,包括完善政府重大决策程序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地发展这些制度,需要克服制度惯性和相互依赖性。经验和理论研究都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优化,制度是基础,制度建设和制度发展是关键。建立制度,并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制度,是实现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事实上,制度是有的,而且在某些时期和某些方面还是比较多的。包括江苏在内的许多地方,为了促进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优化,都在不断地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相关的制度。但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仍然存在问题的现实表明,.实现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优化,仅有必要的制度安排是不够的,必须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营造尊重制度、以制度作为最高行动准则的文化氛围,发展制度精神,提高制度执行力。以制度精神的发展,制度执行的强化,而不仅仅是制度的完备,保障民主科学的政府决策机制有效地运行,从而促进地方政府决策质量的提升,促进地方治理走向“善治”,是中国发展再获“奇迹”的必然要求。在让正式的制度安排充分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之外,究竟如何培育与可以“强制”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那些制度相适应的、保障这些制度有效运行的制度精神,是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江阴市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20)》顺利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阴市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20)》顺利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客户满意度概念 |
1.2.2 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 |
1.2.3 客户满意度测评模型 |
1.3 研究思路、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贡献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银行个人客户满意度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个人银行业务相关理论 |
2.1.1 个人银行业务的概念 |
2.1.2 个人银行业务特点 |
2.2 个人银行客户满意度相关理论 |
第3章 保定银行概况及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问卷设计 |
3.1 保定银行概况 |
3.1.1 保定银行整体基本情况 |
3.1.2 保定银行金融产品现状 |
3.1.3 保定银行服务质量现状 |
3.1.4 保定银行环境与设施现状 |
3.1.5 保定银行客户关系现状 |
3.1.6 保定银行品牌形象现状 |
3.2 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问卷设计 |
3.2.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3.2.2 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问卷结构和测量 |
3.3 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的问卷预调查 |
3.3.1 信度分析 |
3.3.2 效度分析 |
第4章 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4.1 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问卷调查过程及数据处理 |
4.2 人口统计分析 |
4.2.1 性别样本特征 |
4.2.2 年龄样本特征 |
4.2.3 受教育程度样本特征 |
4.2.4 月收入样本特征 |
4.2.5 职业样本特征 |
4.3 各级维度满意度分析 |
4.3.1 一级维度分析 |
4.3.2 二级维度分析 |
4.3.3 三级维度和四级维度分析 |
4.4 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
4.4.1 性别差异分析 |
4.4.2 年龄差异分析 |
4.4.3 受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
4.4.4 月收入差异分析 |
4.4.5 职业差异分析 |
第5章 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的改进建议 |
5.1 完善金融产品 |
5.1.1 丰富金融产品的种类 |
5.1.2 优惠金融产品的价格 |
5.1.3 提高金融产品的质量 |
5.2 提升服务质量 |
5.2.1 改善服务态度 |
5.2.2 增强服务能力 |
5.2.3 提升服务效率 |
5.3 改进环境设施 |
5.3.1 完善内部环境设施 |
5.3.2 改变外部环境设施 |
5.4 维护客户关系 |
5.4.1 妥善处理客户抱怨 |
5.4.2 坚持做到客户尊重 |
5.5 树立品牌形象 |
5.5.1 保持银行形象 |
5.5.2 做好品牌宣传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功能混合导向下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需求带来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性 |
1.1.2 大学城增多带来空间问题研究的紧迫性 |
1.1.3 空间优化对于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位置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功能混合 |
2.1.2 大学城 |
2.1.3 大学城开发模式 |
2.1.4 空间布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共享理念 |
2.2.2 触媒理论 |
2.2.3 城中城理论 |
2.2.4 产城融合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3.3 研究动态述评 |
第三章 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空间认知与发展现状 |
3.1 大学城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及空间发展的构成要素 |
3.1.1 影响大学城空间布局的因素 |
3.1.2 大学城空间发展的构成要素 |
3.2 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的发展规律 |
3.2.1 初步形成时期 |
3.2.2 发展建设时期 |
3.2.3 合理规划时期 |
3.3 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的空间发展特征 |
3.3.1 “高等教育用地+附属设施用地”传统型 |
3.3.2 “高等教育用地+居住和商业用地+附属设施用地等”有序型 |
3.3.3 “高等教育用地+X”融合型 |
3.4 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空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3.4.1 功能要素——功能单一致使缺乏发展活力 |
3.4.2 区域产业——产业缺失致使发展不协调 |
3.4.3 交通系统——交通不畅致使缺少适宜尺度 |
3.4.4 生态环境——主体不同致使内外环境差异 |
3.4.5 资源共享——利益分歧致使共享遭到困难 |
3.4.6 文化氛围——快速发展致使文化内涵缺失 |
3.5 小结 |
第四章 功能混合下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空间优化策略 |
4.1 发展趋势 |
4.1.1 产城融合,功能优化 |
4.1.2 人才荟萃,智力高地 |
4.1.3 设施共享,以人为本 |
4.1.4 生态环保,低碳建设 |
4.2 总体优化理念 |
4.2.1 功能混合,激活大学城新活力 |
4.2.2 资源共享,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
4.2.3 城市触媒,挖掘业态融合潜力 |
4.3 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的空间优化策略 |
4.3.1 多层次大学城功能混合体系构建 |
4.3.2 多领域大学城区域产业挖掘 |
4.3.3 多格局大学城交通系统完善 |
4.3.4 多方位大学城景观环境优化 |
4.3.5 多维度大学城共用资源共享 |
4.3.6 多要素大学城文化特色提炼 |
4.4 小结 |
第五章 功能混合导向下的温州大学城实践探索 |
5.1 温州大学城发展背景 |
5.1.1 区域位置 |
5.1.2 历史沿革 |
5.1.3 现状人口 |
5.1.4 土地使用现状 |
5.1.5 现状建筑质量及环境状况 |
5.2 建设特点及战略 |
5.2.1 发展策略及功能定位 |
5.2.2 产业发展策略 |
5.3 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1 土地利用失衡,过于突出核心功能 |
5.3.2 产业发展不平均,低效产业过多 |
5.3.3 生态绿地缺乏,环境内外差别悬殊 |
5.4 功能混合下的温州大学城空间优化策略 |
5.4.1 利用城市触媒,强化功能复合 |
5.4.2 注重产业培育,“产学研住”深度融合 |
5.4.3 公共交通为主,多种方式共存 |
5.4.4 改善生态现状,重视环境发展 |
5.4.5 强化共享空间,促进学习交流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莱芜市城中村改造可行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研究对象限定 |
2.2 研究综述 |
2.2.1 城中村改造相关研究综述 |
2.2.2 改造评价类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可行性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2.2.4 经济欠发达小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2.3 城中村改造可行性基础理论 |
2.3.1 利益博弈理论 |
2.3.2 地租地价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市场供求理论 |
2.3.5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莱芜市城中村改造可行性评价模型构建 |
3.1 莱芜市城中村基本情况及改造现状分析 |
3.1.1 莱芜市城中村基本情况 |
3.1.2 莱芜市城中村改造现状分析 |
3.1.3 改造现状问题总结 |
3.2 可行性评价指标维度的构建 |
3.2.1 指标维度的构建思路 |
3.2.2 可行性评价经验借鉴 |
3.2.3 指标构建的维度确定 |
3.3 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指标构建思路 |
3.3.3 指标内涵分析 |
3.4 可行性评价方法及价值标准 |
3.4.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4.2 价值标准的确定 |
3.5 小结 |
第4章 莱芜市城中村改造可行性评价应用研究 |
4.1 评价范围的选取 |
4.2 评价模型与数据处理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4 评价体系调整分析 |
4.5 相关政策建议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消费者便利的超市选址研究 ——以江阴市申港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便利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
2.1.1 便利相关概念 |
2.1.2 便利维度 |
2.1.3 便利与消费者的关系 |
2.1.4 便利的实证研究现状 |
2.2 选址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
2.2.1 选址理论 |
2.2.2 选址的步骤 |
2.3 超市选址研究 |
2.3.1 超市选址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2 超市选址位置预测研究 |
2.3.3 超市选址合理性评价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基于消费者便利的超市选址模型构建 |
3.1 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变量体系构建 |
3.1.1 理论基础 |
3.1.2 研究模型 |
3.2 消费者选择超市购物行为模型构建 |
3.2.1 离散选择模型 |
3.2.2 消费者行为模式 |
3.2.3 消费者选择超市购物行为模型确定 |
4 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体系子维度的提取 |
4.1 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因素子维度研究 |
4.1.1 研究准备 |
4.1.2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2 问卷设计 |
4.2.1 变量的测量 |
4.2.2 小样本测试 |
4.3 消费者感知超市选址便利体系确定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信效度分析 |
4.3.3 层次分析法 |
4.3.4 消费者感知超市便利的变量体系确定 |
5 实证研究 |
5.1 江阴市临港新城申港片区商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
5.2 江阴市申港片区商圈超市备选地址 |
5.3 基于消费者便利的超市选址的实现 |
5.3.1 备选地址的基本情况 |
5.3.2 超市选址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建议 |
6.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1 |
附录B 问卷2 |
附录C 问卷3 |
致谢 |
(5)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
1.1.2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 |
1.1.3 电商企业挤压下,城市实体商业遭遇发展瓶颈 |
1.1.4 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社区终端消费空间有其不可替代性 |
1.1.5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资料检索法 |
1.3.2.2 系统分析法 |
1.3.2.3 问卷调查法方法 |
1.3.2.4 案例分析方法 |
1.3.2.5 跨学科研究法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商业空间和消费空间的概念界定 |
2.1.1.1 商业空间的概念 |
2.1.1.2 消费空间的概念 |
2.1.1.3 商业空间和消费空间的联系与区别 |
2.1.2 城乡消费空间的各方界定 |
2.1.2.1 以经营业态界定的消费空间 |
2.1.2.2 以功能类型界定的消费空间 |
2.1.2.3 以空间形态界定的消费空间 |
2.1.2.4 以结构类型界定的消费空间 |
2.1.2.5 其他研究视角的界定 |
2.1.3 本文对城乡消费空间的界定 |
2.1.3.1 以农村电子商务经济体代表的城镇消费空间 |
2.1.3.2 以O2O线上线下融合为代表的城市消费空间 |
2.1.3.3 以社区微型综合体为代表的社区消费空间 |
2.1.3.4 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空间 |
2.1.4 电子商务——互联网背景下新经济范式的跨越式发展 |
2.1.4.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演变阶段 |
2.1.4.2 互联网技术下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
2.1.4.3 新经济范式的形成与发展——电子商务 |
2.1.5 众创空间的界定 |
2.2 基础理论解析 |
2.2.1 消费空间的基础理论 |
2.2.1.1 空间的生产理论 |
2.2.1.2 空间的消费理论 |
2.2.1.3 空间的选址理论 |
2.2.2 零售业态发展演变的基础理论 |
2.2.2.1 零售生命周期理论 |
2.2.2.2 冲突理论 |
2.2.2.3 环境理论 |
2.2.3 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的基础理论 |
2.2.3.1 二八定律 |
2.2.3.2 长尾理论 |
2.2.4 互联网重塑经济范式的基础理论 |
2.2.4.1 体验经济 |
2.2.4.2 数据经济 |
2.2.4.3 共享经济 |
2.3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 |
2.3.1 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 |
2.3.1.1 从商业活动供给角度的研究 |
2.3.1.2 从消费者行为角度的研究 |
2.3.1.3 从符号消费角度的研究 |
2.3.1.4 从建筑设计角度的研究 |
2.3.2 电子商务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
2.3.2.1 电子商务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
2.3.2.2 电子商务促进新型支付方式的产生 |
2.3.2.3 电子商务促进城市各行业的研发应用 |
2.4 电子商务和城乡消费空间研究综述评价 |
2.4.1 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选址与布局是当前研究重点 |
2.4.2 单一学科研究,多集中于地理学科 |
2.4.3 缺乏基于城乡和社区空间类型尺度的研究 |
2.4.4 电子商务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仍是一种假设,缺乏理论支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引发的变革与重构 |
3.1 互联网发展促进需求的转变 |
3.1.1 重塑物质需求 |
3.1.1.1 个性化需求的表达 |
3.1.1.2 碎片化需求的呈现 |
3.1.2 再构人文需求 |
3.1.2.1 整合包容的需求汇集 |
3.1.2.2 自我实现的需求渴望 |
3.2 互联网发展引导活动模式的转变 |
3.2.1 生产活动模式的转变 |
3.2.1.1 互联网促进社会化分工 |
3.2.1.2 互联网改变产业资源配置 |
3.2.1.3 互联网促进城乡资源对接 |
3.2.2 消费活动模式的转变 |
3.2.2.1 消费函数变动下的消费促进 |
3.2.2.2 消费选择行为变动下的消费转变 |
3.2.2.3 互联网经济作用下的消费者进化 |
3.2.3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3 重构互联网连接的场景革命 |
3.3.1 场景洞察 |
3.3.1.1 组织构建方式的改变,进化为跨组织的合作 |
3.3.1.2 人群链接方式的改变,进化为社群运营符号 |
3.3.2 场景延伸 |
3.3.2.1 场景链接中的亚文化表达 |
3.3.2.2 场景链接中的附加增值 |
3.3.3 场景方法 |
3.3.3.1 场景演进为生活方式 |
3.3.3.2 场景塑造为文化载体 |
3.3.3.3 场景构建全渠道整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经济体的城镇消费空间体系构建 |
4.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本状况 |
4.1.1 县域空间的总体概况 |
4.1.2 县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趋势 |
4.1.2.1 由零星起步到规模化扩散 |
4.1.2.2 由单极发展到多极点增长 |
4.1.3 淘宝村的现状概况 |
4.1.3.1 淘宝村定义与标准 |
4.1.3.2 淘宝村数量规模化 |
4.1.3.3 电子商务模式的天然适宜性 |
4.2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变化 |
4.2.1 回归农业产品本质,打造终端农产品 |
4.2.2 重塑农业产业链,带动产业升级 |
4.2.3 推动农业专业化,改变需求结构 |
4.2.4 创造社群营销,优化资源配置 |
4.3 县域电子商务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
4.3.1 县域空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重要的空间单元 |
4.3.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4.3.1.2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策略 |
4.3.1.3 县域单元重要性的体现 |
4.3.2 电子商务是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的助推器 |
4.3.2.1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
4.3.2.2 带动产业集聚——加速农村农民的城镇转型 |
4.3.2.3 发展电商服务——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
4.3.3 自上而下的统筹布局模式 |
4.3.3.1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千县万村”发展战略 |
4.3.3.2 以京东为代表的农村 3F战略 |
4.3.3.3 以苏宁为代表的农村战略 |
4.3.4 自下而上的整合布局模式 |
4.4 县域电子商务塑造城镇消费空间新格局 |
4.4.1 城镇消费空间格局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4.4.1.1 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表达 |
4.4.1.2 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空间表达 |
4.4.1.3 城镇消费空间 |
4.4.2 县域电子商务影响下消费空间变革 |
4.4.2.1 零售网商密度——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飞速集聚 |
4.4.2.2 内贸网商密度——经济水平快速发展 |
4.4.2.3 网购消费者密度——生活便利性全面提高 |
4.4.3 县域消费空间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
4.4.3.1 遂昌——电商延伸至农村的赶街模式 |
4.4.3.2 绩溪——土地互联网流转的介入模式 |
4.5 电子商务背景下社区支持农业的空间布局 |
4.5.1 CSA的基础及衍生 |
4.5.1.1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基础类型 |
4.5.1.2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衍生类型 |
4.5.1.3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运作原则 |
4.5.2 CSA社区支持农业主要表达形式 |
4.5.2.1 农产品定期配送模式 |
4.5.2.2 土地使用权租赁模式 |
4.5.2.3 劳动参与模式 |
4.5.2.4 乡村旅游模式 |
4.5.3 互联网+CSA的应用过程 |
4.5.3.1 开端:基于价值认同的社群信任 |
4.5.3.2 过程:生产管理过程的互联网应用 |
4.5.3.3 反馈:互联网平台的分享传播 |
4.6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消费空间新模式 |
4.6.1 淘宝村典型发展模式 |
4.6.1.1 徐州沙集内生式模式 |
4.6.1.2 义乌青岩刘产业链模式 |
4.6.2 淘宝村产业特色解析 |
4.6.2.1 城乡消费无差别化 |
4.6.2.2 一二三产业在线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O2O线上线下互动的城市消费空间响应对策 |
5.1 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
5.1.1 电子商务的成本优势——压缩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利润 |
5.1.2 电子商务的规模经济——迫使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 |
5.1.3 电子商务的便捷优势——改变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布局 |
5.2 国外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模式借鉴 |
5.2.1 美国——本地化、购物体验与渠道整合三位一体 |
5.2.2 韩国——基于LBS的宽渠道、便利性和区域性三位一体 |
5.3 O2O(线上对线下)全渠道城市消费空间的构建 |
5.3.1 O2O概念解析 |
5.3.1.1 O2O概念 |
5.3.1.2 O2O运作模式 |
5.3.2 城市消费空间O2O转型的趋势 |
5.3.2.1 案例一:苏宁电器的线上线下全渠道契合 |
5.3.2.2 案例二:大商网的规模效应和多业态扩张 |
5.3.3 融合城市消费空间的O2O全渠道布局构建 |
5.3.3.1 自建B2C商场,构建独立的线上消费空间 |
5.3.3.2 入驻开放平台,构建联合的线上消费空间 |
5.3.3.3 打造线上线下互动闭环,构建互动的线上线下消费空间 |
5.4 电子商务与城市消费空间体验的共生发展 |
5.4.1 电子商务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体验功能 |
5.4.2 电子商务急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响应策略 |
5.4.2.1 调控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规模增速 |
5.4.2.2 调整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商业业态 |
5.4.2.3 重塑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实体价值 |
5.4.3 城市消费空间的泛化发展 |
5.4.3.1 城市消费空间消费功能的构成特征 |
5.4.3.2 城市消费空间泛化发展的结构特征 |
5.4.3.3 交通流动空间中的城市消费空间 |
5.4.3.4 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城市消费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最后一公里物流宅配的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 |
6.1 社区消费空间的不可代替性 |
6.1.1 满足基本生活功能 |
6.1.2 提升生活质量功能 |
6.1.3 满足休闲游憩功能 |
6.2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社区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 |
6.2.1 社区消费空间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
6.2.1.1 社区消费空间面积有限 |
6.2.1.2 社区消费空间服务范围有限 |
6.2.2 电子商务下沉到社区层面遇到的问题 |
6.2.2.1 物流配送问题 |
6.2.2.2 支付问题 |
6.2.2.3 商家信用问题 |
6.2.3 电子商务与社区消费空间的联合发展 |
6.2.3.1 商务模式 |
6.2.3.2 物流模式。 |
6.3 契合电子商务因素的社区消费空间系统的构建——便利店 |
6.3.1 便利店发展历程 |
6.3.2 便利店指数 |
6.3.3 便利店有利于全方位的便利服务平台的搭建 |
6.3.3.1 便利店的高密度与连锁化 |
6.3.3.2 便利店的多功能服务 |
6.3.4 便利店有利于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 |
6.3.4.1 便利店具有电子商务物流所需的配套资源 |
6.3.4.2 便利店可以作为电子商务的区域配送中心 |
6.4 基于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的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体系构建 |
6.4.1 实现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
6.4.2 注重物流仓储中心的层级式布局选址 |
6.4.2.1 物流仓储中心的选址因素 |
6.4.2.2 物流仓储中心的布局模式 |
6.4.3 建立智能物流网络的宅配体系架构 |
6.4.3.1 基于便利店平台的干线网络布局 |
6.4.3.2 最后一公里宅配体系的架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子商务激发下的众创空间新消费模式塑造 |
7.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的空间载体 |
7.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背景 |
7.1.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脉络 |
7.1.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 |
7.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政策支持 |
7.1.2.1 《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
7.1.2.2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
7.1.3 众创空间的相关概述 |
7.2 新型孵化器和新型创客空间构筑众创空间平台 |
7.2.1 传统孵化器的进化阶段 |
7.2.2 新型孵化器 |
7.2.2.1 新型孵化器的转型趋势 |
7.2.2.2 新型孵化器的模式类型 |
7.2.3 创客空间 |
7.2.3.1 创客空间的起源 |
7.2.3.2 我国创客空间的分布 |
7.3 众创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深化与延展 |
7.3.1 融入新城地区开发的众创空间 |
7.3.2 提升旧城功能更新的众创空间 |
7.3.3 丰富微观层面开放的众创空间 |
7.4 众创空间在城市功能中的扩展与创新 |
7.4.1 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教育科研模式众创空间 |
7.4.2 以青年公寓为代表的共享居住模式的众创空间 |
7.4.3 以优客工场为代表的联合办公模式的众创空间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主要结论 |
8.1.2 不足之处 |
8.2 未来展望 |
8.2.1“互联网+”智慧城市 |
8.2.2“互联网+”城市规划 |
8.3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中国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市排行(2013 年度) |
附录二: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行(科学发展百强县市)(2013 年度) |
附录三:《天津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
附录四: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 |
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 |
着作书籍 |
硕博论文 |
期刊论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带来的建设标准过高及千城一面的问题 |
1.1.2 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过度标准化问题 |
1.1.3 理性思想及现代主义弊端下的过度标准化问题 |
1.1.4 标准过度阻碍了城市空间人本关怀水平的提升 |
1.1.5 标准过度对发展低碳节约型城市的负面影响 |
1.2 研究的视角及核心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城市的非标准化属性 |
2.1 城市的本质及属性 |
2.1.1 城市定义的再认识 |
2.1.2 城市本质的主要理论 |
2.1.3 城市本质的人本取向 |
2.1.4 城市属性的涵义 |
2.1.5 城市属性的特征 |
2.1.6 城市规划的人本观 |
2.2 标准及标准化 |
2.2.1 标准及标准化的定义 |
2.2.2 标准化的特点及形式 |
2.2.3 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地位及作用 |
2.2.4 工程建设标准化与城市本质的矛盾 |
2.3 非标准化 |
2.3.1 非标准化的涵义 |
2.3.2 非标准化的原理与特性 |
2.3.3 非标准化的应用领域 |
2.4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 |
2.4.1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概念辨析 |
2.4.2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地域性 |
2.4.3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人文性 |
2.4.4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生态性 |
2.4.5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相对性 |
2.5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必要性及意义 |
2.5.1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必要性 |
2.5.2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的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理念 |
3.1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地位及作用 |
3.1.1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产生及发展 |
3.1.2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定位及内容 |
3.1.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分类及制定 |
3.1.4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特征 |
3.2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内涵框架 |
3.2.1 “度”及适度化的概念辨析 |
3.2.2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度”的范畴 |
3.2.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度”的效果 |
3.2.4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内涵 |
3.2.5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症结 |
3.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取向 |
3.3.1 城市非标准化属性 |
3.3.2 人本理念及思想 |
3.3.3 城乡规划科学化 |
3.3.4 城市设计的思想 |
3.3.5 环境伦理与低碳城市 |
3.4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辩证性 |
3.4.1 适度化不否定标准化 |
3.4.2 适度化不抹杀差异性 |
3.4.3 适度化也需要具有强制性 |
3.4.4 适度化有别于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
3.4.5 适度化兼具人性化、多样化与高质量 |
3.4.6 适度化强调技术性与社会性、艺术性的结合 |
3.5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必要性 |
3.5.1 城市规划过度标准化的负面影响 |
3.5.2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城市规划标准的适度化发展 |
4.1 美国的城市设计导则制度 |
4.1.1 地方城市设计导则 |
4.1.2 学术组织颁布的参考标准 |
4.1.3 城市设计导则的特点 |
4.1.4 城市设计导则的价值观及发展趋向 |
4.1.5 技术标准(导则)的效用评价 |
4.2 英国的规划指引与设计手册 |
4.2.1 规划政策及规划指引 |
4.2.2 设计手册(行动指南) |
4.2.3 规划指引的价值观和发展趋向 |
4.2.4 规划指引的效用评价 |
4.3 新加坡技术准则与设计思想 |
4.3.1 规划技术准则 |
4.3.2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及主导思想 |
4.3.3 效用评价 |
4.4 香港地区规划标准与准则 |
4.4.1 规划标准与准则 |
4.4.2 其他规划依据 |
4.4.3 效用评价 |
4.5 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方法体系 |
5.1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的技术措施 |
5.1.1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分层 |
5.1.2 地方及特殊性需求优先 |
5.1.3 区分标准的执行强度 |
5.1.4 突出设计指引的作用 |
5.1.5 融合非技术性的内容 |
5.1.6 完善规划设计参考手册 |
5.1.7 多方位考量设计标准目标 |
5.1.8 体现与其他政策的关联性 |
5.1.9 增强标准形式的多样性 |
5.2 城市规划师价值观和专业素养 |
5.2.1 形成“适度化”的价值观 |
5.2.2 运用“适度化”的方法 |
5.2.3 丰富“适度化”的内涵 |
5.3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的职能机构及任务 |
5.3.1 目前的机构及任务 |
5.3.2 管理制度的适度化方法 |
5.4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制定程序 |
5.5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评价与反馈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城市空间规划相关标准适度化方法应用 |
6.1 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适度化研究 |
6.1.1 相关标准编制情况 |
6.1.2 适度化需求分析-地方性及特殊性需求 |
6.1.3 标准分类及用地控制经验借鉴 |
6.1.4 适度化要素及改进方法 |
6.2 城市道路相关标准适度化研究 |
6.2.1 道路宽度标准 |
6.2.2 交叉口转弯半径标准 |
6.2.3 立交桥设计标准 |
6.2.4 城市道路纵坡标准 |
6.2.5 步行及自行车系统标准 |
6.3 历史名城保护相关标准适度化研究 |
6.3.1 相关标准编制情况 |
6.3.2 适度化需求分析-非技术性内容需求 |
6.3.3 适度化要素及改进方法 |
6.4 防洪标准适度化研究 |
6.4.1 相关标准编制情况 |
6.4.2 适度化需求分析-多方位设计目标需求 |
6.4.3 适度化要素及改进方法 |
6.5 场地竖向标准适度化研究 |
6.5.1 相关标准的编制情况 |
6.5.2 适度化需求分析-标准执行强度需求 |
6.5.3 适度化要素及改进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发展及其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聚落的概念 |
1.2.2 形态的涵义 |
1.2.3 空间形态 |
1.2.4 聚落形态 |
1.2.5 城市、墟镇、村落的概念 |
1.3 研究对象、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1.3.2 研究的历史时段 |
1.3.3 研究目标 |
1.3.4 研究方法 |
1.4 聚落形态研究的理论综述 |
1.4.1 聚落形态的理论研究 |
1.4.2 聚落个案研究 |
1.4.3 聚落发展史研究 |
1.4.4 区域城乡发展理论 |
1.4.5 人文地理学理论 |
1.4.6 潭江流域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分析框架 |
1.5.2.1 引入“人地系统”理论,构建外部因素分析框架 |
1.5.2.2 潭江流域聚落形态要素和内部元素体系 |
1.5.2.3 构建用于城镇的“街道网、用地分布、建筑特征”空间形态分析框架 |
1.5.3 潭江流域聚落形态的研究方案 |
1.6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发展及其空间分布 |
2.1 潭江流域及其文化溯源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人文地理条件 |
2.1.2.1 潭江流域的古人类文明 |
2.1.2.2 土着民族及其文化特征 |
2.1.2.3 广府文化与广府民系 |
2.2 潭江流域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先秦时期—聚落起源期 |
2.2.2 第二阶段:秦汉至隋朝——聚落孕育期 |
2.2.2.1 “秦平定南越”成为汉人进入潭江流域的起始 |
2.2.2.2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割据”在潭江流域形成建县热潮 |
2.2.2.3 隋朝的“郡——县”制度产生了新会和恩平两个发展核心 |
2.2.3 第三阶段:唐宋元时期——聚落发展期 |
2.2.3.1 唐开凿大庾岭道是潭江流域发展重心东移的始因 |
2.2.3.2 宋元之战形成汉人迁入潭江流域的第二次高潮 |
2.2.4 第四阶段:明清时期——聚落的繁盛期 |
2.2.4.1 明清官府的开发政策,引来第三次移民高潮 |
2.2.4.2 政治与军事职能的加强促使“城”的出现 |
2.2.4.3 陈白沙与江门学派的出现,标志着城乡文化中心的产生 |
2.2.4.4 “迁界令”的打击 |
2.2.4.5 清中后期的“土客械斗”使农村衰退 |
2.2.5 第五阶段:民国时期—聚落由盛转衰期 |
2.2.5.1 梁启超与西风东渐对潭江流域城乡影响至深 |
2.2.5.2 陈济棠的“实业兴邦”政策与潭江流域城乡的近代化建设 |
2.2.5.3 华侨与近代侨乡的繁荣 |
2.2.5.4 日军侵华是城乡聚落的衰败期 |
2.2.6 第六阶段:新中国—聚落发展的高峰期 |
2.3 唐以后潭江流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 |
2.3.1 唐宋元时期:“点—轴”结构的城乡聚落 |
2.3.1.1 “县-村”两级建置的城乡体系 |
2.3.1.2 原始农业与先进产业并存的经济空间格局 |
2.3.1.3 “汉进越退”的民族空间分布 |
2.3.1.4 工字形的驿道线路 |
2.3.1.5 东西聚集,沿江扩散的“点—轴”城乡空间分布 |
2.3.2 明清时期:均匀扩散的城乡聚落与“文化孤岛” |
2.3.2.1 “城—墟—村”的城乡体系 |
2.3.2.2 东部率先兴起新兴产业并幅射中部 |
2.3.2.3 民族、民系矛盾产生的地域对立和文化孤岛 |
2.3.2.4 以县治为中心的放射网状交通线路 |
2.3.2.5 多中心均质分布的城乡空间格局与“文化孤岛”并存 |
2.3.3 民国时期:第二次“点—轴”结构的城乡分布 |
2.3.3.1 “县—镇—村”的城乡体系 |
2.3.3.2 洋关与华侨促成江门之掘起东部 |
2.3.3.3 西方外来文化与城乡空间变化 |
2.3.3.4 潭江流域交通走廊的形成 |
2.3.3.5 第二次“点——轴”结构形态的城乡分布 |
2.3.4 建国后:“点-轴”渐进式扩散的城乡格局 |
2.3.4.1 树枝状交通网引起的聚落分布变化 |
2.3.4.2 现代工业与城镇化发展,加剧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
2.4 潭江流域的城乡体系与聚落类型 |
2.4.1 城乡聚落体系的层级结构 |
2.4.2 宋朝以后的网络状城乡经济体系 |
2.4.3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聚落类型 |
2.5 潭江流域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特点 |
2.5.1 聚落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 |
2.5.2 聚落发展的特点 |
2.6 城乡聚落发展与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潭江流域的城市发展及形态演进 |
3.1 城市发展与形态演进的主导因素 |
3.2 源于“城”的城市:会城 |
3.2.1 宋元会城:汉人初治与无“城”的县治 |
3.2.1.1 开放的县城空间 |
3.2.1.2 向西发展的县城空间 |
3.2.2 明清会城:“皇、神、人”的网络空间 |
3.2.2.1 会城的天时与地利 |
3.2.2.2 筑“城”与城的形成 |
3.2.2.3 西周营国制度与县邑形制的会城空间 |
3.2.2.4 城市功能完善与新旧城职能分区 |
3.2.2.5 “皇权—儒学—先神”社会与多中心空间体系 |
3.2.2.6 宗、社结合的居民组织空间 |
3.2.2.7 小农商品业经济产生的“街——市”两级商业空间 |
3.2.3 民国会城:商业带来的城市更新 |
3.2.4 建国后的会城:工业化发展促使城区空间南展 |
3.3 源于“草市”的城市:江门 |
3.3.1 明清江门:草市的发展与商业城镇的形成 |
3.3.1.1 商业型城市形成的途径 |
3.3.1.2 小农经济催生的“江门墟” |
3.3.1.3 中原文化传播与书院、寺庙 |
3.3.2 民国江门:商业贸易与空间“聚”、“散” |
3.3.2.1 陈济棠管治期的实业发展与商业街区扩建 |
3.3.2.2 商贸活动的“聚”与带形城市结构 |
3.3.2.3 商贸活动的“散”与行业分段的街道形式 |
3.3.2.4 港口贸易形成的新功能区:北街 |
3.3.2.5 中西文化融合与两种中西合璧式建筑 |
3.3.3 建国后的江门:河港经济促成的空间对接 |
3.4 江门、会城的空间融合 |
3.4.1 北展南拓、沿江出海的“H”型空间发展 |
3.4.2 向南拓展的产业用地布局 |
3.4.3 “五纵五横”的网络状城市道路骨架 |
3.4.4 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分布上的“密”与“疏” |
3.5 城市空间形态的点、线、面变化与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潭江流域墟镇的空间原型与嬗变 |
4.1 潭江流域的墟镇概况 |
4.1.1 墟镇的意义 |
4.1.2 潭江流域墟镇产生的条件 |
4.2 潭江流域墟镇的组织结构 |
4.2.1 行政体系与墟镇圈 |
4.2.2 市场体系与经济圈 |
4.2.3 墟镇圈与经济圈的叠合 |
4.3 政、军中心的发展与空间演化 |
4.3.1 政镇:恩城 |
4.3.2 兵屯:苍城 |
4.3.3 卫城:广海 |
4.4 商业墟镇的发展及其形态演化 |
4.4.1 水陆交通节点:三埠 |
4.4.2 水道交通节点:赤坎镇 |
4.4.3 汀江边的股份制墟市 |
4.5 潭江流域墟镇形态的原型与嬗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潭江流域的传统村落 |
5.1 潭江流域村落的概况 |
5.2 广府民系村落 |
5.2.1 传承“耕读文化”的歇马村 |
5.2.1.1 扇状的住宅群与水塘 |
5.2.1.2 梳式的巷道 |
5.2.1.3 耕读家族的标志物 |
5.2.1.4 歇马村梳式形态的成因与特征 |
5.2.2 多姓聚居的良溪村 |
5.2.2.1 因地制宜的两大组团 |
5.2.2.2 叶脉状的巷道网 |
5.2.2.3 封建礼制的标志物 |
5.2.2.4 梳式单元拼接的树叶状平面特征 |
5.3 渔业村落:卫民村 |
5.3.1 双套长方形村落平面 |
5.3.2 渔村的巷道与岸线 |
5.3.3 渔村的公共场所 |
5.3.4 渔村住宅的特点 |
5.3.5 卫民渔村的形态特征 |
5.4 华侨新村:耀华坊 |
5.4.1 十座洋楼的平面布局 |
5.4.2 巷道及簕竹墙 |
5.4.3 碉楼取代宗祠,成为空间标志物 |
5.4.4 居庐的建筑特点 |
5.4.5 耀华坊的形态特征 |
5.5 “文化孤岛”的山村 |
5.5.1 新旧绿护屏村的平面布局 |
5.5.2 新村的巷道与排水渠 |
5.5.3 客家“锁头屋” |
5.5.4 绿护屏客家山村的形态特征与成因 |
5.6 “浮家泛宅”的疍民及其居住形态的演变 |
5.6.1 没有固定形式的疍民“聚落” |
5.6.2 现代“干栏”:松皮屋 |
5.7 自然条件与村落空间 |
5.7.1 地形地貌与村落界面 |
5.7.2 生产方式与开敞空间 |
5.8 传统文化与村落空间 |
5.8.1 堡甲制与村落群 |
5.8.2 村规民约与村落空间控制 |
5.8.3 家族聚居与居住空间 |
5.8.4 民间信仰与祭祀空间 |
5.8.5 华侨文化与空间转型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潭江流域传统聚落的特色元素 |
6.1 城镇传统居民区的空间结构及其建筑 |
6.1.1 城镇传统居民区的结构形式 |
6.1.2 传统住宅建筑 |
6.1.3 骑楼屋 |
6.2 茶楼与茶楼文化 |
6.2.1 茶楼溯源 |
6.2.2 茶楼的档次与饮食文化 |
6.2.3 茶楼的经营方式 |
6.2.4 茶楼的分布 |
6.2.5 茶楼的装饰与布局 |
6.2.6 茶楼文化 |
6.3 村落的特色元素 |
6.3.1 巷道 |
6.3.2 水道与河涌 |
6.3.3 水塘 |
6.3.4 广场与塘基 |
6.3.5 桥 |
6.3.6 井与井台 |
6.3.7 围栏 |
6.3.8 塔与炮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7.1 影响潭江流域各级城乡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
7.2 潭江流域区域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立意 |
7.2.1 潭江流域城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
7.2.2 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 |
7.2.3 区域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立意 |
7.3 城市空间的科学发展 |
7.3.1 城市空间的集约化 |
7.3.2 城市交通的公交化和快速化 |
7.3.3 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与制度保障 |
7.4 墟镇发展是潭江流域城镇化的合理之路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县级市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
2.1 城市 |
2.1.1 城市的内涵 |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
2.2 乡村城市化 |
2.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2 村、镇、城的演化 |
2.3 县级市的产生 |
2.3.1 市制的变迁 |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
2.5 本章小结 |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 |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3 实证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
7.1 金坛撤县设市 |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思路及目标 |
1.3 研究假设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资料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金融效率理论 |
2.2 资金配置理论 |
2.3 金融发展理论 |
2.4 农业金融发展理论 |
第3章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 |
3.1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内涵 |
3.1.1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概念界定 |
3.1.2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内涵 |
3.2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机制的界定 |
3.2.1 经济体制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
3.2.2 经济结构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
3.2.3 金融结构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
3.2.4 政府行为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
3.3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实现机理 |
3.4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 |
3.4.1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目标 |
3.4.2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 |
3.4.3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 |
3.4.4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程序 |
第4章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现状考察 |
4.1.1 美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
4.1.2 法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
4.1.3 德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
4.1.4 日本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
4.1.5 印度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
4.2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的比较 |
4.2.1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的共性特征 |
4.2.2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的差异分析 |
4.3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
4.4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第5章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应的实证考察 |
5.1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总体状态分析 |
5.1.1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总量分析 |
5.1.2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结构分析 |
5.1.3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机构比较 |
5.2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内在效应考察 |
5.3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外在效应:模型与方法 |
5.3.1 理论模型 |
5.3.2 研究方法 |
5.3.3 数据说明 |
5.4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外在效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5.4.2 协整检验 |
5.4.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4.4 方差分解 |
第6章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与偏差分析 |
6.1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6.2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
6.3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与分析 |
6.3.1 中国各地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技术效率分析 |
6.3.2 中国各地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规模效益分析 |
6.4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
6.4.1 分析方法选择 |
6.4.2 变量指标确定 |
6.4.3 计算结果分析 |
6.5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偏差的制度分析 |
6.5.1 宏观制度环境约束 |
6.5.2 农业经营主体制约 |
6.5.3 农业信贷监管功能限制 |
第7章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模式选择 |
7.1 市场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 |
7.1.1 市场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现机理 |
7.1.2 市场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要求 |
7.2 政府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 |
7.2.1 政府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现机理 |
7.2.2 政府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要求 |
7.3 政府与市场协调型信贷资金配置模式 |
7.3.1 政府与市场协调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现机理 |
7.3.2 政府与市场协调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特征 |
第8章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机制培育 |
8.1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供求机制 |
8.1.1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供给机制 |
8.1.2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需求机制 |
8.2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价格机制 |
8.2.1 公平交易机制 |
8.2.2 利率市场化机制 |
8.3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竞争机制 |
8.3.1 市场准入机制 |
8.3.2 竞争监控机制 |
8.4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监管机制 |
8.4.1 金融预警机制 |
8.4.2 合作监管机制 |
8.4.3 金融安全网机制 |
第9章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 |
9.1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
9.1.1 农业市场化发展战略 |
9.1.2 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
9.1.3 农业集约化发展战略 |
9.2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 |
9.2.1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 |
9.2.2 创新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 |
9.2.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战略 |
9.3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 |
9.3.1 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战略 |
9.3.2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运用 |
10.2.1 改造农村企业(农户)运行机制 |
10.2.2 重塑农业信贷组织体系 |
10.2.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10.2.4 创新农业信贷产品与服务 |
10.2.5 强化对农业信贷运营和风险的监管 |
10.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研究的意义 |
1. 区域发展与政府治理:经验及观点 |
2. 政府治理与政府决策 |
3. 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研究的意义 |
二、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 有关中国政府决策的研究 |
2. 有关中国政府决策机制的研究 |
3. 有关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研究 |
4. 目前的问题 |
三、样本选择:为什么主要是江苏 |
1. 江苏:率先发展的基本情况 |
2. 研究江苏经验的意义和方法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本文的结构 |
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3.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 政府决策机制的概念 |
2. 政府决策机制与决策体制、决策制度的区别 |
3. 政府决策模式:概念及理论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
2. 公共选择理论 |
3. 制度变迁的国家理论 |
4. 治理理论 |
5. 社会资本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基于江苏实践的考察 |
一、地方政府决策主体及其权力配置 |
1. 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委员会:处于核心地位的决策主体 |
2.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作用不断增强的决策主体 |
3. 地方人民政府:直接决策者 |
4. 政协的地方委员会:直接的参与和影响作用 |
5. 民主党派组织:参政议政、影响决策 |
6. 人民团体和各种社团:对决策的间接影响 |
7. 公众: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和影响决策 |
二、地方政府决策的制定程序和方式 |
1. 决策问题的提出 |
2. 调查研究和信息收集 |
3. 意见综合、方案拟订和评估 |
4. 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
三、地方政府的决策实施 |
1. 决策实施机构 |
2. 决策实施中的分工负责制 |
3. 决策实施中的信息反馈 |
四、地方政府决策的监控机制 |
1. 决策监控的功能 |
2. 监控主体及其作用的内容和方式 |
3. 决策监控的范围 |
五、江苏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特征与问题 |
1. 江苏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基本特征 |
2. 江苏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制度建设: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基础 |
一、制度建设何以重要? |
1. 制度的构成 |
2. 制度的地位 |
3. 制度的功能 |
二、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目标取向 |
1. 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目标 |
2. 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机制的本质内涵 |
三、促进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的制度设计 |
1. 作为政府决策民主化内在要求的公众参与制度 |
2. 作为政府决策科学化基本条件的专家咨询和专家论证制度 |
3. 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补充和完善 |
4. 作为政府决策民主化保障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决策制度的现实供给 |
一、地方政府决策制度需求 |
1. 政府决策质量提高的诉求 |
2. 转型期社会决策机制变迁的呼唤 |
二、地方政府决策制度供给的法律渊源 |
1. 宪法和法律 |
2. 行政法规和决定、命令 |
3. 部门规章 |
4.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5. 其他规范性文件 |
三、地方政府决策制度供给的内容与绩效 |
1. 重大决策程序制度 |
2.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
3. 听证制度 |
4. 信息公开制度 |
5. 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
6. 决策责任制度 |
第六章 中国地方政府决策制度发展 |
一、政府决策制度发展的价值维度 |
1. 正义 |
2. 效率 |
二、中国地方政府决策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1. 制定全国性的政府重大决策程序制度 |
2. 引入协商民主决策制度 |
3.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4.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5. 完善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 |
6. 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
三、中国地方政府决策制度发展的路径 |
1. 塑造制度精神:政府决策制度发展的文化基础 |
2. 培育公民社会:政府决策制度发展的组织基础 |
3. 提高公民能力:政府决策制度发展的实践基础 |
结论 |
附录 中国地方政府决策的主要制度文本 |
Ⅰ、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
1.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
2.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Ⅱ、地方政府决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
1. 《天津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则》 |
2. 《苏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
3. 《杭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事项实施开放式决策程序规定》 |
4. 《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实施办法(试行)》 |
5. 《鞍山市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论证程序规定》 |
6. 《汕头市人民政府行政决策法律审查规定》 |
7. 《深圳市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办法》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和完成的课题 |
后记 |
四、《江阴市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20)》顺利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保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D]. 李佳薇. 河北大学, 2018(01)
- [2]功能混合导向下校区开发主导型大学城空间优化研究[D]. 张亚林. 苏州科技大学, 2018(01)
- [3]莱芜市城中村改造可行性评价研究[D]. 祁鹏. 山东建筑大学, 2017(02)
- [4]基于消费者便利的超市选址研究 ——以江阴市申港片区为例[D]. 方霞.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6)
- [5]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D]. 吕扬. 天津大学, 2016(11)
- [6]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研究[D]. 付帅. 重庆大学, 2014(04)
- [7]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发展及其形态研究[D]. 张以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8]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9]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D]. 周一鹿. 西南大学, 2010(05)
- [10]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 钱玉英. 苏州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