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地闪电论文_张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云对地闪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闪电,光谱,电流,雷暴,方法,等离子体,冰雹。

云对地闪电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1](2019)在《云对地闪电中电流沿放电通道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闪电回击电流一直是防雷领域关心的参数。闪电发生的不确定性使得直接测量电流十分困难,更不能得到电流沿通道的变化。电流沿通道的变化与能量传输特性和放电过程的物理机制密切相关。目前对于通道中电流的变化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模型,依据实验观测所得数据去研究电流沿通道变化的工作还没有。本工作主要选取了无狭缝高速摄谱仪拍摄获得的青海高原地区9次云对地闪电21次回击共36张光谱资料,结合同步的辐射电场资料,根据光谱中的离子线总强度与回击电流的正相关性,分析了闪电回击过程中电流沿回击通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回击通道高度的增加,放电电流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归为电流沿通道高度呈指数衰减、线性衰减和基本不变叁种变化规律类型,这叁种变化趋势与回击放电的理论模型MTLL、MTLE、MULS、DU模型和TL、BG、TCS模型中电流沿通道的变化一致。衰减系数(符合指数衰减规律曲线的衰减指数和线性衰减规律曲线的斜率)与放电强度大致呈现正相关性。在强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沿回击通道的变化往往趋于指数衰减规律。另外,在同一闪电的同一回击过程中,电流在回击初期衰减最快,在同一闪电的不同回击过程中,电流衰减随着时间逐渐趋于平缓。(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袁萍,郄秀书,吕世华,陈冠英,张广庶[2](2006)在《一次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过程的光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无狭缝光栅摄谱仪,获得了一次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过程400~600 nm范围的光谱,将原子结构的理论应用于闪电光谱的研究,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了有关光谱线的波长、振子强度以及相应的激发态能量等参数,并重新辨认了波长为419.0和425.3 nm的谱线。结合相应的光谱跃迁参数和电学观测资料对试验光谱进行了分析,并发现,回击通道的光谱结构及特性与闪电放电的强度密切相关,在强闪电回击过程中,激发能量较高的OⅡ离子谱线增强。根据光谱特征推断,强闪电回击通道的峰值温度应高于过去的估算值。(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6年04期)

袁萍,刘欣生,张义军,郄秀书,张广庶[3](2004)在《高原地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的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无狭缝光栅摄谱仪 ,获得了青海西宁地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过程 4 0 0~ 70 0nm波长范围的光谱 ,并首次在闪电的单次回击光谱中记录到了波长为 6 0 4 .6nm和 6 19.4nm的谱线 .将原子结构的理论应用于闪电光谱的研究 ,用多组态Dirac Fock方法 ,计算了有关光谱线的波长、振子强度以及相应的激发态能量等参数 ,理论与试验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 ,高原地区闪电首次回击光谱的结构及跃迁特性与其他地区有明显的区别 ,除NII离子n =3的低激发态产生的跃迁谱线外 ,激发能量为 13~ 14eV左右的中性NI和OI的跃迁增多 ,但很难观测到OII离子的跃迁谱线 .(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陈哲彰[4](1995)在《冰雹与雷暴大风的云对地闪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京津冀中尺度试验基地叁站闪电定位资料,对1989—1992年20个冰雹大风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云对地闪电(简称地闪)活动表现为一次冰雹大风天气过程。且正的云对地闪电(简称正闪)占绝对优势,而负的云对地闪电(简称负闪)则与强降水相关。其开始发生时间与雷雨同步,比冰雹平均提前25min左右,出现在雹云前进方向右侧(下风方)10—50km。当正闪发生在雹云后部时是冰雹发生与加强阶段,而闪电密集区与云体重迭时是冰雹过程强盛阶段,当位于云体的前方且散开时是冰雹减弱消亡阶段。这个特征对超短期预报具有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云对地闪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无狭缝光栅摄谱仪,获得了一次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过程400~600 nm范围的光谱,将原子结构的理论应用于闪电光谱的研究,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了有关光谱线的波长、振子强度以及相应的激发态能量等参数,并重新辨认了波长为419.0和425.3 nm的谱线。结合相应的光谱跃迁参数和电学观测资料对试验光谱进行了分析,并发现,回击通道的光谱结构及特性与闪电放电的强度密切相关,在强闪电回击过程中,激发能量较高的OⅡ离子谱线增强。根据光谱特征推断,强闪电回击通道的峰值温度应高于过去的估算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对地闪电论文参考文献

[1].张萌.云对地闪电中电流沿放电通道的变化[D].西北师范大学.2019

[2].袁萍,郄秀书,吕世华,陈冠英,张广庶.一次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过程的光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

[3].袁萍,刘欣生,张义军,郄秀书,张广庶.高原地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的光谱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

[4].陈哲彰.冰雹与雷暴大风的云对地闪电特征[J].气象学报.1995

论文知识图

内、外雨带强反射率(40和50dBZ)最...一3.云对地闪电的电流强度的月际...云对地闪电的月际变化分布图一次完整的云对地闪电所包含的...第12分钟时空间电荷浓度分布剖面图(单...权威论坛关于建筑物雷电防护、电气装置过电...

标签:;  ;  ;  ;  ;  ;  ;  

云对地闪电论文_张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