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院开展绩效审计的认识

对医院开展绩效审计的认识

莫惠婷(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541002)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284-02

【摘要】本文从医院绩效审计的内在要求入手,探讨医院绩效审计中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等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的构想,提出了医院开展绩效审计的建议

【关键词】医院绩效审计

审计署在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医院系统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指示精神,大力开展绩效审计活动,对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帮助管理者更加合理地对医院工作进行宏观控制和微观调控,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卫生服务的两个效益,推动卫生事业协调快速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

1医院绩效审计的内在要求

1.1医院绩效审计的目的

医院绩效审计是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被审计部门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系统的审查、分析、评价,促使医院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内部审计活动。医院实施绩效审计就是要“审查医院在一定时期内是否用有限的人、财、物资源提供尽可能多和质量好的医疗服务,并针对其医疗经营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议,帮助被审单位寻找挖掘内部潜力的途径,以达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目的。”[1]

1.2医院绩效审计的原则

医院是社会主义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单位,同时又是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定要把两个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重视经济效益。

一是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相统一。即评价医疗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找出其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矛盾、相冲突的问题和原因,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二是当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相统一。医院经济效益审计既要考虑近期的经济效益,更要保证经济活动的长期利益。不重视长远利益,缺乏远见的“掠夺式”的短期行为,将损害医院的根本利益。三是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相统一。对于医院这个特殊的行业来说,在追求经济活动的直接效益时,更应该关注救死扶伤、解除病痛、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等社会效益问题

1.3医院绩效审计的要求

医院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其管理及经济活动具有自身的特征:提供服务的半垄断性;经营管理活动的非营利性;经营目的的公益性;经营过程中医院和个人、群体目标的异化性;考核难度大,服务数量和质量难以评价等等。从医院自身的特征可以看到,医院开展绩效审计的难度大、要求高,应遵循以下要求:

一是科学性。在设置审计内容时既要遵循客观规律,体现其自身的科学性,又要结合医院实际。二是全面性。审计评价时既要能反映医院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又要能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既要有财务指标的评价,又要有非财务指标的评价,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医院进行全面地考核和评价。三是可操作性。各项指标的设置,应简明、易懂,便于操作和考核。既要有动态指标,又要有静态指标;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定量指标

2医院开展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非营利性组织资源利用目标具有多样性,并且这种多样性决定其效果目标不可能进行单一的货币计量,其效益评价不可能像企业那样建立单一的以货币为单位的评价指标,因而不可能仅用货币计量比较资源投入与产生效果,只能在资源利用目标多样性、效果实现计量方式多元化这一前提下,考虑非营利性组织的效益评价问题。”[2]

医院的绩效审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结合医院的管理规定和现状,可以从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等三个方面研究设计绩效审计的内容:

2.1注重经济效益

医院的经济效益是要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和资源占用治愈更多的患者,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虽然医院有一定的财政补助收入,但其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较小,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仍靠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其经济效益表现为医院的投入、占用和成果的比例关系。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医院内部的人、财、物的合理和有效利用上,是否以最低的劳动耗费治愈患者,提高其健康水平。因此,对医院经济效益审计进行评价时,应包括下列五大类:

2.1.1经济效益(狭义)指标,包括职工平均业务收入、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净资产增长率、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比重、药品综合差价率、药品收益增长率等。

2.1.2负债比例指标,指资产负债率等。

2.1.3变现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2.1.4管理水平指标,包括药品周转天数、床位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管理费用占业务支出比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医用设备收益增长率、医用器材收益增长率等。

2.1.5发展能力指标。包括医疗收入3年递增率、净资产3年递增率等。

上述5大类指标总体上能对医院经营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度量,计算上述指标时必须对医院提供的相关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必要时进行一些调整,以真实反映经营效益。但是,上述指标的分析不仅仅是在财务层面,关键是要和医疗业务数据分析结合起来,从业务层面真正找到影响医院绩效的深层次原因。

2.2突出社会效益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社会效益时,所使用的评价指标一要能评价医院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如医务人员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为患者着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内容;二要能评价医院解决“看病难”的效果,如是否缓解了群众就医难的状况,就医环境是否得到了改善等。应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考虑:

2.2.1定性评价。医疗服务产生的外部绩效并不能全部用量化的数据来衡量,定性评价是必要的。可采取走访卫生主管部门、查阅医院提供的资料并对就诊的病患发放问卷调查,对医院取得的荣誉、无红包医院创建、群众满意程度等进行了解,客观评价近年该院取得的成绩和问题。调查问卷要主要围绕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质量、医院后勤服务、环境卫生等展开。

2.2.2定量指标。定量指标主要考察病患在该院就诊承担的费用,主要包括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门诊人次药品费、每床日收费水平、每床日药品费,这些指标可以有效提示医院在减轻病患医疗费用方面的工作是否到位。构建量化指标时应该与医院和卫生主管部门沟通,因为指标不仅要纵向比较还要横向比较,而横向比较的数据,主要是由卫生主管部门提供的本地区本行业平均数,如设置的指标数据主管部门不能提供,则比较不充分,导致绩效分析依据不足、信服度下降。

2.3强化管理效益

医院绩效审计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应注重检查质量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格正规,医院管理是否科学合理,以提高经营决策的水平,强化管理效益,从而增强竞争能力。管理效益的审计评价范围很广,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2.3.1管理审计评价指标。管理审计评价是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从管理水平、运作能力和人员素质方面进行设计。重点是评价医院的决策功能是否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决策的程序和方法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明确的业务经营目标,业务经营目标是否科学合理,业务经营管理是否配套和形成完整的能够落实的系统。

2.3.2质量控制评价指标。医院质量控制的内容非常丰富,具体应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来设计审计评价指标。基础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内容包括人员(教育背景、资格和人员结构比例等)、医疗技术、药品物资、设备仪器和时间等。环节质量管理的审计评价指标内容包括技术质量、医疗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内容。终末质量管理的审计评价指标内容包括治愈率、病死率、院内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服务满意度等。医疗质量管理审计评价好,则对社会的贡献大,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反之,将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2.3.3内部控制审计指标。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应包括被审单位的内控现状、组织结构、安全评价、风险评价、预决算管理、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等诸多环节。审计人员应分析判断医院内控制度的内容是否齐全,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建立了监督管理制度,重点审查其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完善性。还要对医院已有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审查其是否符合行业规定,是否适用于实际情况,是否得到贯彻执行,从而审查其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3医院开展绩效审计的几点建议

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是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应该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要求,结合实际,调整审计工作思路,推进整个审计工作向绩效审计转变。当前医院绩效审计还在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套用。本文仅对医院绩效审计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提出如下工作意见和建议:

3.1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审计理念

长期以来,我们所进行的审计都是重在揭露问题,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多数审计人员的思路还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上,习惯于从财务收支报表和凭证中获取信息,发现个别的、微观的经济问题,缺乏从单位整体发展的角度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少人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因此,当前必须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加强绩效审计知识的宣传、研讨和业务实践,增强绩效审计意识和理念。努力形成一个深入探索绩效审计,努力实践绩效审计的好环境。

3.2有效整合资源,合理进行分工

绩效审计是项系统工程,由于绩效审计自身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开展绩效审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需要各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要充分利用审计资源,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内部各职能科室和上下级之间的协作,实现人力和信息资源的顺畅流动,发挥整体优势,降低审计成本,汇总审计成果。充分运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力量,将大部分真实合法性审计任务委托给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完成,审计部门重点抓好对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综合监督,从而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开展绩效审计项目。在一些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对“专业服务的某些特定部分,可以向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精算师、工程师、评估师等专家寻求技术建议。在利用专家工作时,应当对专家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3]

3.3完善审计体系,创新审计方法

在有关部门没有制定和出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作必要的探索,要突破传统方法的束缚勇于创新,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标准和规范,最终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要重视内容创新,绩效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较以往财务收支审计有质的飞跃,要采取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方式,从投资审计、财政支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逐个突破,然后向纵深拓展,向面上铺开,最终覆盖大部分审计领域。要注重搞好结合,坚持常规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也可以与财务财政收支审计结合起来,与预算执行审计结合起来,还可以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注重对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在财政资金运用效益情况的评价和衡量。要突出工作重点,在大规模地开展绩效审计的基础和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重点单位、重点资金、重点项目作为试点,整合审计力量进行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逐步形成绩效审计的新模式。

3.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目前,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较单一,符合绩效审计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还很少,加强绩效审计培训已迫在眉睫。要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类型培训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的工作水平。着重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要使审计人员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发现与财务审计不同的问题,能够以联系发展的观念看待或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进行医院环境培训,使审计人员非常深刻地了解医院工作并对医院业绩形成有价值的评判。要进行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培训,重点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能力和经验。要进行具体绩效审计项目的技能培训,如统计学、社会科学、计算机技术等。

参考文献

[1]张奎,文卫,马东新.审计执法全书.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2]王雷.解决效益审计评价标准问题的基本思路.中国内部审计,2010,129(3):28.

[3]李相志.审计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标签:;  ;  ;  

对医院开展绩效审计的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