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达加速器仿真线输出短路故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麟,马剑豪,董守龙,曾伟荣,余亮,姚陈果[1](2020)在《协同纳微秒的全固态脉冲发生器研制》文中认为高压窄脉冲与低压宽脉冲的协同方式可显着增强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IRE)的杀伤效果,扩大消融体积。为了深入研究协同脉冲增强不可逆电穿孔杀伤机制,设计了一种能灵活产生高压纳秒–低压微秒的协同脉冲序列的全固态脉冲发生器拓扑结构;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搭建了满足控制时序要求的固态开关控制平台;最终研制了一套灵活产生协同脉冲的全固态脉冲发生器,并进行了样机的性能测试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脉冲发生器能有效产生协同脉冲序列并增强细胞杀伤效果;该脉冲源可输出的纳秒脉冲参数为:电压幅值0~10 kV可调、脉宽100 ns~1μs可调、在100Ω负载下电流幅值可达100 A,微秒脉冲参数为:电压幅值0~3 kV可调、脉宽5~100μs可调、在100Ω负载下电流幅值可达30 A,且纳秒与微秒脉冲间隔时间任意可调。经过实验验证,全固态协同脉冲发生器的输出参数、样机性能满足协同脉冲诱导IRE相关生物实验需求,对于进一步研究协同脉冲的生物电学效应奠定了硬件基础。
曹政坤[2](2020)在《面向CNN的低功耗SRAM阵列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在视觉感知领域实现了优秀的分类效果,甚至超越了人类的视觉水平。但是随着网络发展,大规模的训练数据集和大而深的神经网络结构,使得CNN带来高精度的同时也面临着存储的能效和带宽瓶颈,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的能耗,使CNN实现更高能效的计算,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CNN发展面临的存储瓶颈,本文基于课题组在SRAM方面的研究经验,采用SMIC 14nm工艺设计了一款面向CNN的低功耗SRAM存储阵列并完成流片和测试工作。为了满足CNN对大带宽SRAM的需求并降低读写能耗,区别于传统SRAM采用列选择的设计架构,宽输入输出(Input Output,IO)SRAM取消列选功能并将IO宽度扩展了3倍,此外译码电路设计采用两级译码结构以降低其译码延迟,时序电路设计采用复制位线技术以减小工艺变化对SRAM读写时序的影响。芯片测试结果显示,在0.48V到0.9V工作电压下,SRAM正确率为100%;在0.72V、0.8V和0.88V工作电压下,每bit平均读写功耗分别为0.0139A/MHz、0.0157A/MHz和0.0187A/MHz,相较于改进前分别降低了66.98%、65.4%和62.15%。本文基于英伟达深度学习加速器(NVIDIA Deep Learning Accelerator,NVDLA)给出CNN能耗模型并预测了宽IO SRAM对CNN计算能效的优化效果。CNN能耗模型说明卷积运算能耗主要包括SRAM能耗和乘加(Multiply Accumulate,MAC)能耗,占比分别为51.39%和48.61%。本文将宽IO SRAM模型替换列选(Column MUX,CMUX)为4的典型SRAM模型并保持其他架构参数不变,能耗分析结果表明CMUX=1的宽IO SRAM可以减少64.76%的SRAM能耗并使CNN计算能效提升33.28%。
李松平[3](2019)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HL-2A装置1号NBI主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性束注入(NBI)加热是普遍使用的磁约束等离子体的辅助加热方式之一,国内外大中型托卡马克装置均配备了功率容量达几MW至几十MW不等的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其中,控制系统作为整个NBI加热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功能、可靠性和稳定性决定了NBI加热系统的运行效率。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1号NBI加热系统已运行十余年,其控制系统总体上是成功的,保障了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但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工程走线量大、时序调制精度低且不灵活、人机交互界面不够人性化等。因此,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聚变装置NBI控制系统的成功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HL-2A装置NBI加热系统的特点,最终决定利用先进的虚拟仪器技术、光纤隔离技术以及串行通信技术开发一种更可靠更高效的HL-2A装置NBI主控制系统。该主控制系统不仅具备原主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逻辑互锁、参数设置等基本功能,而且系统的集成度、抗干扰能力及其功能的可扩展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文首先介绍了磁约束核聚变领域中的中性束注入加热技术的工作原理与作用,以及目标装置HL-2A装置NBI加热束线的结构框架。详细阐述了现运行的HL-2A装置NBI主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平台的特点,归纳总结了该主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其次,选择成熟的商业成品(COST)设备即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的PXIe总线设备作为新的核心控制器。同时,配套使用NI公司的LabVIEW2015软件开发主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主界面包括监控界面、时序设置与时序显示等6大功能模块,基本覆盖了NBI主控制系统所需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各个模块所包含的主要功能,并给出了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尤其对NBI电源系统的高精度时序与保护系统的设计,完成了从时序波形的特征分析到最后的时序波形的数字IO输出验证的整个设计过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最后,通过分析NBI主控制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在NBI电源故障诊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说明了本文选择虚拟仪器技术设计NBI主控制系统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王小宁[4](2018)在《面向低速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环保且性价比较高的低速电动汽车逐步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整体性能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低速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主流电机。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性能直接关系着电动汽车整体的性能。因此,优化控制器性能的相关算法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目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产品更多关注了电机在额定转速下的控制性能,其控制算法在电机低速运行时,控制效果往往有所下降。电机控制器中逆变器的死区效应及速度闭环控制中转速反馈的检测精度是影响电动汽车在低速区域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应用于低速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的低速区控制算法的相关研究。(1)针对逆变器的死区效应的问题,通过对PMSM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两相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的分析,确定了矢量控制策略。在分析PMSM的矢量控制原理后,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矢量控制中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死区效应补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减小了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噪声和转矩脉动。(2)为了提高速度控制环中速度反馈的精度,通过对传统的电机测速方法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给出了一种新的变参数M/T测速法参数选择原则。同时给出了在本课题设计的控制器系统上的实现方法。实验数据表明,改进的测速算法在实际电机控制中提高了控制精度,有效控制了低速运行时电机的转速波动。(3)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控制算法,将所用永磁同步电机和设计的控制器与磁粉制动实验平台进行匹配组装实验,主要实验包括:SVPWM算法死区补偿效果、改进的变参数M/T法测速法效果以及车辆实地测试数据。通过对实验所得波形、数据和实地测试效果的分析可以得出,本文提出的控制算法以及设计的控制器系统可以满足低速电动汽车的应用需求。同时,在未明显提高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控制算法有效提高了电机的控制精度,减小了低速电动汽车在低速区间行驶的转速波动,改善了驾乘者的舒适度,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路颜[5](2016)在《基于改进重复控制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越来越多的不对称负载以及非线性负载引入电网,其对电网的干扰会严重地影响电网运行的效率,并且对电能质量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减少其对电网带来的不良影响,近年来,一种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拓扑结构被提出,它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效率高的优点。然而这种逆变器由于开关数目增多而使控制器设计复杂,实现困难。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对称分量法和旋转坐标变换,在静止坐标系和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带三相平衡负载、不平衡负载和非线性负载时的数学模型,在旋转坐标系下实现前三个臂对与第四臂对之间电压和电流的解耦控制。(2)介绍在静止αβγ坐标系和静止abc坐标系下的3D SVM(Three Dimensional Space Vector Modulation,三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深入研究静止abc坐标系下3D SVM算法的实现过程。这种调制策略可以避免传统的αβγ坐标变换,使开关电压矢量的选取和占空比的计算更加简单,显着降低调制算法的复杂性。(3)建立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在假定负载和空载情况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极点配置的原理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来达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同时,为了克服数字处理器采样、计算延时造成的占空比受限问题,引入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根据逆变器的传递函数、期望的极点分布和性能指标要求,计算出合适的PID控制器参数。将这两种控制器与重复控制器相互结合构成两种双环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4)通过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在三相平衡负载、不平衡负载和非线性负载情况下的控制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不论在负载突变等大干扰情况下,还是在负载不对称或者非线性情况下,逆变器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电压输出特性。(5)将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应用于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中,建立系统带不平衡负载时电网侧变流器和风力机运行时的数学模型,研究当电网电压突然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和单相故障时机组的LVRT(Low Voltage Ride Through,低电压穿越)能力。
夏涛[6](2016)在《高压脉冲杀菌电源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食品的安全以及营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的热处理杀菌法对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口感风味等均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而近年来非热处理杀菌正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非热处理杀菌中的高压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杀菌是一种新的冷杀菌技术。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杀菌处理时间短、能耗低以及温升小等特点,从而使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成为一项值得研究和推广的食品杀菌技术。高压脉冲杀菌电源主要由充电电路、放电电路以及控制电路三部分构成。本文对高压脉冲杀菌电源中的快速充电、高压杀菌脉冲形成以及纳秒级高压触发脉冲形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设计了谐振充电电路、杀菌脉冲形成网络以及纳秒级高压触发脉冲形成电路。本文提出采用充电管谐振充电的方式对脉冲形成网络(Pulse Forming Network,PFN)充电到预定电压值,然后通过控制氢闸流管的导通使脉冲形成网络对负载放电,从而在负载上获得相应的输出脉冲,实现了电压波形和频率的改变。本文对主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参数计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Pspice仿真验证设计以及参数计算的合理性。为了缩短氢闸流管的点火时间,形成满足要求的高压杀菌脉冲前沿,应尽量提高氢闸流管栅极触发脉冲前沿速率。本文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选型、电路布局、储能电容的选择等方面来对氢闸流管触发电路进行研究设计,分析各器件及寄生参数对其输出脉冲前沿速率的影响。针对线型脉冲调制器输出脉冲宽度难以大范围连续调节的劣势,本文采用在脉冲形成网络的始端和终端各连接一个氢闸流管,其中脉冲形成网络始端所接开关为电路主开关VE1,终端所接开关VE2调节输出脉冲宽度。通过调节脉冲形成网络终端所接开关VE2相对于主开关VE1的触发延时来实现最终输出脉冲宽度的变化,由此引起的线型脉冲调制器的负失配状态由反峰电路解决。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可得到脉冲宽度1μs-2μs可调、频率500Hz-1000Hz可调、脉冲前沿小于200ns的高压脉冲,满足高压杀菌的要求。
雷宇[7](2012)在《LTD多路开关同步触发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简称LTD)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脉冲功率技术,它能够产生前沿时间小于100ns的高功率脉冲,并且能够直接驱动负载而不需要任何的脉冲压缩装置,所以在Z箍缩(Z-pinch)、高功率微波及闪光照相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气体开关作为LTD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能否可靠地触发导通以及数量庞大的气体开关触发导通的同步性问题,成为了日前LTD技术发展的难点,以及影响LTD输出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介绍和总结现阶段普遍使用的LTD开关触发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种利用LTD结构的新型大规模开关同步触发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变压器的感应与升压原理,将若干个脉冲变压器串联后在变压器初级输入一个高压快脉冲,通过脉冲变压器的感应耦合后在次级输出多路的同步触发脉冲,且能够与LTD中的气体开关形成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LTD的工作原理,并重点分析了LTD中气体开关的类型、结构及触发特性,根据开关的触发要求,总结了解决大规模开关同步触发技术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一种基于感应变压器原理的新型的LTD开关同步触发技术,并命名为LTD-trigger。详细论述了LTD-trigger的原理与结构,并针对触发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件——磁性材料,分析了对磁芯的要求和选择标准,并介绍了磁芯复位的相关概念。其次,通过研究LTD-trigger的电路结构,以及对其中主要电磁参数和触发装置结构尺寸的设计与计算,在工程仿真软件PSpice中建立了电路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触发技术的工程可行性,并通过改变一系列仿真条件,深入研究了影响LTD-trigger触发性能的因素,此外还建立各种故障模型验证了LTD中开关出现故障时触发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即某一触发回路的故障并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设计了一台LTD-trigger小型原理样机,包括触发模块部分和实验辅助系统(初级脉冲源、触发、复位等装置)。一系列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该触发技术的原理,且显示出LTD-trigger能够有效可靠地实现多路开关同步触发,并在故障情况下其他正常模块不受影响,稳定工作。
孟晓亮[8](2008)在《基于OBD-Ⅱ的便携式汽车故障检测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发动机电控系统越来越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在修理时对故障类型的判定也越来越困难,因此汽车故障检测仪已经成为汽车修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然而,传统的汽车原厂故障检测仪器存在价格昂贵、通用性差和不易携带等缺点,本文研制了基于OBD-Ⅱ标准的便携式汽车故障检测仪(以下称OBD2检测仪),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本论文研制的OBD2检测仪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元件,以OBD-Ⅱ标准为基础,诊断协议采用SAE J1979,通信协议遵循ISO 9141-2,当OBD2检测仪与汽车电控单元(ECU)建立链接之后,可以读取和清除汽车诊断故障代码(DTC)。同时,在OBD2检测仪的硬件电路设计中加入了单片机串行接口与RS-232串行接口的电路转换模块,从而可以建立起OBD2检测仪与PC机之间的通信,以便将读取到的汽车故障数据上传给PC机,利用PC机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和应用程序开发功能建立基于PC机的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为更好地分析汽车诊断故障数据提供了条件。在分析了底层软硬件的基础之上,论证了OBD2检测仪具有造价低廉、可靠性高、携带使用方便、功能易于扩展等优点,尤其是便携式的设计使维修人员在户外场合能够读取和清除汽车诊断故障代码。着重叙述了OBD2检测仪的元器件选型,以及使用Protel DXP 2004 SP2进行原理图设计和PCB设计的过程。详细描述了在集成开发环境KeilμVision2下OBD2检测仪监控程序和基于OBD-Ⅱ标准的通信程序开发过程。记述了OBD2检测仪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本文所研制的OBD2检测仪已在汽车修理厂进行了功能实验,实验证明该仪器具有较高的故障诊断性能,特别适合于一般驾驶员或维修人员对车辆的日常检测和故障检查。
刘保彬[9](2005)在《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装置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在对电力变压器短路时的瞬时受力分析及所受电磁力的有限元法的数值计算的基础上,论证了电力变压器短路以后进行绕组变形测试的必要性;然后通过比较的方法对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的三种方法:低压脉冲法、短路阻抗法和频率响应法,进行了一一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在本课题中使用频响法;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利用了频响法的基本原理,在电力变压器发生短路事故后,能够比较准确的检测出绕组发生变形程度和变形位置。该仪器的使用,能够在不掉电的情况下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年检,并且能够在不掉罩的情况下对事故后变压器进行绕组变形测试,从而大大缩短停电时间和节约检修费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李贵良,步凡玺,李爱华[10](2002)在《威达加速器仿真线输出短路故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二、威达加速器仿真线输出短路故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威达加速器仿真线输出短路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协同纳微秒的全固态脉冲发生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协同脉冲发生器设计 |
1.1 基本工作原理 |
1.2 主电路设计及器件选型 |
1.3 控制与驱动电路设计 |
1.4 短路保护设计 |
1.5 仿真验证 |
2 样机测试 |
2.1 性能测试 |
2.2 性能测试结果 |
2.3 实验测试与结果 |
4 结论 |
(2)面向CNN的低功耗SRAM阵列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卷积神经网络发展 |
1.1.2 本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设计指标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1.4.1 主要工作 |
1.4.2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CNN综述与SRAM设计综述 |
2.1 CNN综述 |
2.1.1 CNN简介 |
2.1.2 NVDLA架构 |
2.2 SRAM设计综述 |
2.2.1 存储单元设计综述 |
2.2.2 读写辅助技术综述 |
2.2.3 阵列优化技术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IO定制SRAM阵列设计与实现 |
3.1 设计思路 |
3.1.1 SRAM读写关键路径 |
3.1.2 SRAM功耗问题及本文方案 |
3.1.3 SRAM功耗模型及预测 |
3.2 SRAM定制设计 |
3.2.1 SRAM整体结构 |
3.2.2 输入输出电路 |
3.2.3 译码电路 |
3.2.4 时序电路 |
3.2.5 版图规划与布局 |
3.3 SRAM仿真验证 |
3.3.1 功能及良率验证 |
3.3.2 功耗数据对比 |
3.4 芯片测试 |
3.4.1 SRAM测试方案 |
3.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宽IO SRAM的 CNN加速器能耗分析 |
4.1 NVDLA卷积运算能耗来源 |
4.2 CNN加速器的能耗模型 |
4.2.1 CNN能耗模型 |
4.2.2 模型参数及结果 |
4.3 基于宽IO SRAM的能耗分析及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HL-2A装置1号NBI主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2 国内外NBI加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HL-2A装置NBI加热系统及其现运行的控制系统 |
2.1 中性束注入加热技术的工作原理与作用 |
2.2 HL-2A装置及其NBI加热系统 |
2.2.1 HL-2A装置 |
2.2.2 HL-2A装置NBI加热系统 |
2.3 1~#NBI加热束线现运行的控制系统 |
2.4 HL-2A装置NBI电源系统及其工作时序 |
2.4.1 NBI电源系统 |
2.4.2 NBI电源系统的工作时序 |
2.5 基于Siemens PLC的 NBI电源时序控制与保护系统 |
2.5.1 系统的硬件平台 |
2.5.2 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 |
2.5.3 系统设计的工程经验与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NBI主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NBI控制系统 |
3.2 NBI主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平台 |
3.2.1 LabVIEW开发环境 |
3.2.2 NBI主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 |
3.3 NBI主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 |
3.4 NBI电源高精度时序控制与保护系统的设计 |
3.4.1 连续中性束短脉冲注入 |
3.4.2 NBI电源高精度时序发生模块的程序设计 |
3.4.3 NBI电源快速保护模块的程序设计 |
3.5 NBI电源高精度时序控制与保护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3.5.1 HOST层与FPGA层间的数据交互方式 |
3.5.2 系统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NBI主控制系统的电源设备的故障诊断 |
4.1 基于LabVIEW的 NBI主控制系统通讯功能的实现 |
4.2 基于Lab VIEW的 NBI主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 .. |
4.3 NBI电源的智能故障诊断法 |
4.4 NBI弧流电源的故障诊断 |
4.4.1 NBI弧流电源的状态监测与数据分析 |
4.4.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弧流电源的仿真模型 |
4.4.3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的弧流电源的故障字典 |
4.4.4 弧流电源故障诊断的适用性说明与拓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面向低速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低速电动汽车用电机发展历程 |
1.1.2 低速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 低速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2.1 死区效应补偿研究现状 |
1.2.2 测速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分析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坐标变换原理 |
2.2.1 Clarke变换 |
2.2.2 PARK变换 |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4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VPWM矢量控制算法死区效应补偿研究 |
3.1 SVPWM控制的分析与实现 |
3.2 SVPWM死区效应补偿的研究与设计 |
3.2.1 死区效应误差分析 |
3.2.2 死区效应时间补偿法的分析及设计 |
3.3 SVPWM仿真模型建立及分析 |
3.3.1 电压矢量所在扇区判断 |
3.3.2 基本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计算 |
3.3.3 各桥臂的导通时间计算 |
3.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反馈测量方法分析及改进 |
4.1 增量式编码器的结构与其工作原理 |
4.2 常用的几种测速算法及其精度分析 |
4.2.1 分辨率 |
4.2.2 M法测速 |
4.2.3 T法测速 |
4.2.4 M/T法测速 |
4.3 对M/T测速算法的改进 |
4.4 改进的变参数M/T法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器系统实践研究 |
5.1 硬件系统设计 |
5.1.1 控制器最小系统板硬件构件化设计 |
5.1.2 控制器控制扩展板硬件构件化设计 |
5.1.3 控制器底层功率板硬件构件化设计 |
5.2 软件系统分析 |
5.2.1 底层驱动构件化设计 |
5.2.2 主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5.2.3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控制器系统平台介绍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6.2.1 基于SVPWM矢量控制的死区补偿方法实验分析 |
6.2.2 改进的变参数M/T测速方法实验分析 |
6.2.3 实车场地测试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改进重复控制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
1.2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
1.3 三相电压不对称及其改进策略 |
1.4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2.1 不同坐标系下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2.2 不平衡负载下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2.3 非线性负载下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3 3D SVM算法的实现与仿真 |
3.1 基于静止 αβγ 坐标系的 3D SVM |
3.2 基于静止abc坐标系的 3D SVM |
3.2.1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开关电压矢量 |
3.2.2 开关电压矢量的确定 |
3.3 3D SVM算法的实现 |
3.3.1 开关电压矢量占空比的计算 |
3.3.2 开关电压矢量的排序 |
3.4 3D SVM的仿真验证 |
4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4.1 重复控制器的设计 |
4.1.1 重复控制器的原理 |
4.1.2 重复控制器的结构和功能 |
4.1.3 重复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 |
4.1.4 重复控制器的分析和设计 |
4.2 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
4.2.1 状态反馈控制原理 |
4.2.2 逆变器极点配置 |
4.2.3 全阶状态观测器 |
4.3 状态反馈与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 |
4.4 状态反馈与重复控制复合控制仿真分析 |
4.5 PID控制器的设计 |
4.6 PID与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 |
4.7 PID与重复控制复合控制仿真分析 |
5 不对称电网电压条件下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控制 |
5.1 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 |
5.2 不同坐标系下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
5.3 风力机的数学模型 |
5.4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控制的仿真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高压脉冲杀菌电源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工作背景与意义 |
1.1.1 热杀菌技术 |
1.1.2 非热杀菌技术 |
1.2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介绍 |
1.2.1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的发展及其机理研究 |
1.2.2 PEF杀菌装置 |
1.2.3 PEF杀菌技术推广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高压脉冲发生器研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高压脉冲发生器的研究进展 |
1.3.3 PEF杀菌系统中高压脉冲发生器设计要点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总体设计方案 |
2.1 整体设计原则 |
2.2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总体结构 |
2.3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各部分功能 |
2.3.1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主电路 |
2.3.2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控制单元 |
2.4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主电路的设计 |
3.1 充电电路设计 |
3.1.1 高压直流电源U0 |
3.1.2 脉冲形成网络充电电压以及充电回路电流 |
3.1.3 脉冲形成网络PFN |
3.1.4 充电电感LC |
3.1.5 开关管及充电管的选择 |
3.1.6 反尖峰网络L1R1和临界阻尼网络RcCc的设计 |
3.2 放电回路设计 |
3.2.1 放电过程 |
3.2.2 输出脉冲宽度调节 |
3.2.3 反峰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
4.1 PWM控制电路 |
4.2 PWM信号放大电路及驱动电路 |
4.3 氢闸流管触发电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仿真分析与部分实验结果 |
5.1 高压脉冲杀菌电源仿真分析 |
5.1.1 反尖峰网络对充电电路影响的仿真分析 |
5.1.2 脉冲形成网络参数对输出脉冲影响的仿真分析 |
5.1.3 反峰电路对电路影响的仿真分析 |
5.1.4 输出脉宽调节仿真分析 |
5.1.5 输出脉冲幅值仿真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本文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LTD多路开关同步触发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脉冲功率技术简介 |
1.2 LTD触发系统的基本概况 |
1.2.1 LTD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LTD开关同步触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感应变压器原理的LTD多路开关触发系统的原理分析 |
2.1 LTD开关特性及触发要求 |
2.1.1 LTD开关类型和结构 |
2.1.2 LTD开关的触发要求 |
2.1.3 解决大规模开关同步触发技术的方法和思路 |
2.2 LTD多路开关同步触发系统(LTD-trigger)的设计 |
2.2.1 脉冲变压器原理 |
2.2.2 LTD多路开关同步触发系统(LTD-trigger)的原理与结构 |
2.3 LTD-trigger磁芯的选择 |
2.3.1. 磁性材料概述 |
2.3.2. LTD-trigger对磁性材料的要求 |
2.3.3. 磁芯的复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TD多路开关同步触发系统的电路模拟 |
3.1 LTD-trigger电路结构 |
3.1.1 LTD-trigger单个触发模块电路模型 |
3.1.2 多个触发模块串联电路模型 |
3.2 LTD-trigger的主要电磁参数 |
3.2.1 磁芯电感 |
3.2.2 磁芯尺寸与损耗电阻 |
3.2.3 分布电容 |
3.2.4 同轴传输线 |
3.2.5 参数设计与计算 |
3.3 电路仿真模型 |
3.3.1 单个触发模块仿真模型 |
3.3.2 多个触发模块串联仿真模型 |
3.4 仿真结果 |
3.4.1 单个触发模块仿真结果 |
3.4.2 多个触发模块串联仿真结果 |
3.4.3 变压器匝数对于触发性能的影响 |
3.4.4 初级脉冲源输出对于触发性能的影响 |
3.4.5 传输线对于不同触发模块输出脉冲时序的影响 |
3.5 负载故障情况模拟 |
3.5.1 开关负载开路故障情况 |
3.5.2 开关负载短路故障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型LTD-trigger实验样机及实验辅助系统设计 |
4.1 小型LTD-trigger实验样机设计 |
4.2 辅助系统总体布局 |
4.3 初级脉冲源 |
4.4 触发系统 |
4.5 磁芯复位系统 |
4.6 测试系统 |
4.6.1 电压测试装置 |
4.6.2 电流测试装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型LTD-trigger实验样机实验分析 |
5.1 磁芯脉冲特性实验 |
5.2 匹配负载情况的实验结果 |
5.3 开关间隙负载情况的实验结果 |
5.4 负载开关故障情况分析 |
5.4.1 负载开关开路故障 |
5.4.2 负载开关短路故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其他科研成果 |
(8)基于OBD-Ⅱ的便携式汽车故障检测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OBD-Ⅱ系统简介 |
1.1.1 OBD-Ⅱ的产生背景 |
1.1.2 OBD-Ⅱ的工作原理 |
1.1.3 OBD-Ⅱ的发展历程 |
1.1.4 OBD-Ⅱ的发展趋势 |
1.2 OBD-Ⅱ协议标准简介 |
1.2.1 北美标准OBD-Ⅱ |
1.2.2 欧洲标准EOBD-Ⅱ |
1.2.3 OBD-Ⅱ标准使用的通信协议比较 |
1.2.4 汽车故障检测仪对通信协议的支持 |
1.2.5 协议标准选择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OBD2检测仪的实现方案论证与比较 |
2.1 嵌入式系统简介 |
2.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
2.1.2 嵌入式系统的构成 |
2.1.3 目前流行的几种嵌入式系统 |
2.1.4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及开发装置 |
2.2 硬件电路实现方案比较 |
2.2.1 基于单片机(MCU)的硬件电路实现方案 |
2.2.2 基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硬件电路实现方案 |
2.3 软件功能实现方案比较 |
2.3.1 单片机应用系统监控程序实现方案 |
2.3.2 基于PC机的应用程序实现方案 |
2.4 确定OBD2检测仪的设计方案 |
第三章 OBD2检测仪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开发环境Protel 2004 DXP SP2 |
3.2 原理图设计 |
3.2.1 原理图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3.2.2 OBD2检测仪硬件系统模块设计 |
3.2.3 单片机选型 |
3.2.4 电源模块 |
3.2.5 复位模块 |
3.2.6 系统时钟模块 |
3.2.7 FLASH模块 |
3.2.8 单片机串行口与OBD-Ⅱ接口转换模块 |
3.2.9 键盘模块 |
3.2.10 LCD显示模块 |
3.2.11 故障指示灯模块 |
3.2.12 单片机串行口与RS-232接口转换模块 |
3.3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 |
3.3.1 PCB设计流程 |
3.3.2 元器件布局 |
3.3.3 PCB布线 |
3.3.4 PCB文件输出 |
3.4 电路仿真和信号完整性分析 |
3.4.1 电路仿真 |
3.4.2 信号完整性分析 |
第四章 OBD2检测仪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集成开发环境Keil μVision2 |
4.2 OBD2检测仪应用程序开发 |
4.2.1 单片机监控程序设计 |
4.2.2 键盘输入程序设计 |
4.2.3 LCD显示程序设计 |
4.2.4 FLASH存储器程序设计 |
4.2.5 MCU与汽车ECU通信程序设计 |
4.3 软件固化之前软、硬件联合调试和仿真 |
4.3.1 硬件调试 |
4.3.2 软件调试 |
4.3.3 系统联调 |
第五章 OBD2检测仪整车测试实验及分析 |
5.1 OBD2检测仪的整车测试实验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课题任务 |
第二节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变压器绕组短路变形的基理分析 |
第一节 变压器突然短路时的受力分析 |
第二节 大型电力变压器短路电磁力的数值计算 |
2.1 大型电力变压器电磁场计算的有限元模型 |
2.2 有限元软件ANSYS简介 |
2.3 有限元法计算实例 |
第三节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3.1 有限元法分析 |
3.2 变压器的参数 |
3.3 仿真模型 |
3.4 等效电路 |
3.5 仿真系统与仿真结果 |
3.6 实验结果对比 |
第三章 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测试方法 |
第一节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方法 |
1.1 短路阻抗法测试变压器绕组变形原理 |
1.2 频率响应法测试变压器绕组变形原理 |
1.3 低压脉冲法测试变压器绕组变形原理 |
第二节 三种测试方法对比 |
2.1 低压脉冲法与频响法的对比 |
2.2 短路阻抗法与频响法的对比 |
2.2.1 测试方法 |
2.2.2 测试工况 |
2.2.3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测试误差分析 |
3.1 频率响应曲线的重复性研究 |
3.2 基准曲线 |
3.3 基准曲线的获取 |
3.4 测试装置的测试结果分析与判断 |
第四章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装置 |
第一节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装置的硬件设计 |
1.1 对国内现有产品的研究与分析 |
1.2 总体设计思路 |
1.3 硬件配置 |
1.3.1 主控机 |
1.3.2 扫频信号发生器 |
1.3.3 高速采集系统 |
1.3.4 测试阻抗和测试电缆 |
第二节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装置的软件设计 |
2.1 开发平台 |
2.2 通讯软件 |
2.3 扫频序列的设计与选择 |
2.4 采集系统软件的逻辑流程 |
第五章 测试装置的界面与操作 |
第一节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装置的界面操作 |
1.1 系统界面菜单 |
1.2 测试信息输入 |
1.3 操作命令按钮 |
第二节 测试系统的联接 |
2.1 便携式工业控制机与测试回路及打印机的联接 |
2.2 测试回路的联接及工作电源 |
2.3 测量接线注意 |
第三节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装置的使用 |
3.1 频率响应法实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3.2 频率响应法实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四节 故障处理及注意事项 |
4.1 故障原因分析 |
4.2 注意事项 |
第六章 调试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测试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测试装置的调试与调试结果分析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威达加速器仿真线输出短路故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协同纳微秒的全固态脉冲发生器研制[J]. 王艺麟,马剑豪,董守龙,曾伟荣,余亮,姚陈果. 高电压技术, 2020(11)
- [2]面向CNN的低功耗SRAM阵列的研究与实现[D]. 曹政坤. 东南大学, 2020
- [3]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HL-2A装置1号NBI主控制系统的设计[D]. 李松平. 南华大学, 2019(01)
- [4]面向低速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研究[D]. 王小宁. 苏州大学, 2018(01)
- [5]基于改进重复控制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研究[D]. 路颜.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6]高压脉冲杀菌电源关键技术研究[D]. 夏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7]LTD多路开关同步触发系统的分析和设计[D]. 雷宇. 复旦大学, 2012(03)
- [8]基于OBD-Ⅱ的便携式汽车故障检测仪研究[D]. 孟晓亮.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9]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装置的研究[D]. 刘保彬. 南昌大学, 2005(04)
- [10]威达加速器仿真线输出短路故障分析[J]. 李贵良,步凡玺,李爱华. 医疗设备信息,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