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分别连接有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且所述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顶端连接有车板,且所述转动支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顶部与车板底部,所述滑动支杆顶端与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操作简便,通过折叠铺垫的设置,方便拆装,便于清洗,可以当做学步车使用,增加了使用范围,能够满足婴儿在成长期对多种车型的需求,减少家庭的支出,能够调节车板的长度,适应不同成长期的婴儿,提高了适用性,能够调整支撑婴儿的上身的角度,方便给婴儿喂食,提高婴儿躺卧的舒适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连接有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且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顶端连接有车板(4),且所述转动支杆(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与车板(4)底部,所述滑动支杆(2)顶端与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且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分别通过滑轨(7)滑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与车板(4)底部,所述车板(4)顶部铺设有折叠铺垫(8),所述车板(4)顶部中央贯穿开设有站立开口(9),且所述站立开口(9)内侧底部连接有支撑带(30),所述站立开口(9)两侧分别设有扶杆(10)与上身支撑板(11),所述扶杆(10)与上身支撑板(11)连接在车板(4)顶部,所述车板(4)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延长板(12),所述延长板(12)一侧抵触连接有调节螺栓(13),且所述调节螺栓(13)螺纹连接在车板(4)侧面,所述车板(4)另一端连接有防撞板(14),所述防撞板(14)一侧设有折叠遮阳罩(15),且所述折叠遮阳罩(15)转动连接在车板(4)两侧,所述车板(4)两侧对称连接有护栏(16),所述护栏(16)一侧设有推把插管(17),且所述推把插管(17)倾斜连接在车板(4)两侧,所述推把插管(17)内侧插接有推把(18)。
设计方案
1.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连接有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且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顶端连接有车板(4),且所述转动支杆(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与车板(4)底部,所述滑动支杆(2)顶端与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且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分别通过滑轨(7)滑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与车板(4)底部,所述车板(4)顶部铺设有折叠铺垫(8),所述车板(4)顶部中央贯穿开设有站立开口(9),且所述站立开口(9)内侧底部连接有支撑带(30),所述站立开口(9)两侧分别设有扶杆(10)与上身支撑板(11),所述扶杆(10)与上身支撑板(11)连接在车板(4)顶部,所述车板(4)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延长板(12),所述延长板(12)一侧抵触连接有调节螺栓(13),且所述调节螺栓(13)螺纹连接在车板(4)侧面,所述车板(4)另一端连接有防撞板(14),所述防撞板(14)一侧设有折叠遮阳罩(15),且所述折叠遮阳罩(15)转动连接在车板(4)两侧,所述车板(4)两侧对称连接有护栏(16),所述护栏(16)一侧设有推把插管(17),且所述推把插管(17)倾斜连接在车板(4)两侧,所述推把插管(17)内侧插接有推把(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底座(1)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19),且所述万向轮(19)一侧安装有脚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之间交叉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顶部一侧均连接有挂钩(20),且所述挂钩(20)底端挂接有置物袋(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均滑动套装在滑轨(7)外侧,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一侧均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22),且所述紧固螺栓(22)一端抵触连接在滑轨(7)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铺垫(8)包括并列设置的铺板(23),所述铺板(2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筋(24)连接,且所述铺板(23)顶部表面连接有软垫(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开口(9)呈圆形形状,且所述站立开口(9)内侧连接有防护垫(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身支撑板(11)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7),所述支撑杆(27)通过滑槽(28)滑动连接在车板(4)顶部,所述滑槽(28)底部设有锯齿槽(29),且所述支撑杆(27)底端抵触连接在锯齿槽(29)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有各种车型,婴儿车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增加孩子的头脑发育,婴儿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是家庭带孩子出行的必要的辅助工具,等婴儿长大了,婴儿车又无法用作他用,只能闲置占用空间,而婴儿在成长期需要使用多种车型,婴儿推车使用周期较短,这样增加了资源的浪费,家庭的支出,一般推车上婴儿平躺的地方不可拆卸,长时间使用容易脏,不易清洗,有的推车很难调整推车的长度与上身的支撑角度,很难适应不同成长期的婴儿,使得婴儿躺卧时不够舒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能够满足婴儿在成长期对多种车型的需求,减少家庭的支出,通过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的设置,便于调节车板的高度,通过延长板的设置,能够调节车板的长度,适应不同成长期的婴儿,提高了适用性,通过在车板中央开设有站立开口,可以当做学步车使用,便于婴儿站立进行练习走路,增加了使用范围,通过折叠铺垫的设置,方便拆装,便于清洗,通过上身支撑板的设置,能够调整支撑婴儿的上身的角度,方便给婴儿喂食,提高婴儿躺卧的舒适度,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置物袋,能够放置物品,方便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分别连接有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且所述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顶端连接有车板,且所述转动支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顶部与车板底部,所述滑动支杆顶端与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分别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在底座顶部与车板底部,所述车板顶部铺设有折叠铺垫,所述车板顶部中央贯穿开设有站立开口,且所述站立开口内侧底部连接有支撑带,所述站立开口两侧分别设有扶杆与上身支撑板,所述扶杆与上身支撑板连接在车板顶部,所述车板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一侧抵触连接有调节螺栓,且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车板侧面,所述车板另一端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一侧设有折叠遮阳罩,且所述折叠遮阳罩转动连接在车板两侧,所述车板两侧对称连接有护栏,所述护栏一侧设有推把插管,且所述推把插管倾斜连接在车板两侧,所述推把插管内侧插接有推把。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设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底座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且所述万向轮一侧安装有脚刹。
进一步而言,所述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之间交叉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顶部一侧均连接有挂钩,且所述挂钩底端挂接有置物袋。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滑动套装在滑轨外侧,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一侧均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且所述紧固螺栓一端抵触连接在滑轨表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折叠铺垫包括并列设置的铺板,所述铺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筋连接,且所述铺板顶部表面连接有软垫。
进一步而言,所述站立开口呈圆形形状,且所述站立开口内侧连接有防护垫。
进一步而言,所述上身支撑板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在车板顶部,所述滑槽底部设有锯齿槽,且所述支撑杆底端抵触连接在锯齿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方便使用,能够满足婴儿在成长期对多种车型的需求,减少家庭的支出,通过滑动支杆与转动支杆的设置,便于调节车板的高度,通过延长板的设置,能够调节车板的长度,适应不同成长期的婴儿,提高了适用性,通过在车板中央开设有站立开口,可以当做学步车使用,便于婴儿站立进行练习走路,增加了使用范围,通过折叠铺垫的设置,方便拆装,便于清洗,通过上身支撑板的设置,能够调整支撑婴儿的上身的角度,方便给婴儿喂食,提高婴儿躺卧的舒适度,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置物袋,能够放置物品,方便使用,所以该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铺垫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站立开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身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滑动支杆;3、转动支杆;4、车板;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滑轨;8、折叠铺垫;9、站立开口;10、扶杆;11、上身支撑板;12、延长板;13、调节螺栓;14、防撞板;15、折叠遮阳罩;16、护栏;17、推把插管;18、推把;19、万向轮;20、挂钩;21、置物袋;22、紧固螺栓;23、铺板;24、柔性连接筋;25、软垫;26、防护垫;27、支撑杆;28、滑槽;29、锯齿槽;30、支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连接有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且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顶端连接有车板4,且所述转动支杆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与车板4底部,所述滑动支杆2顶端与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且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分别通过滑轨7滑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与车板4底部,通过滑动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能够调整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之间角度,从而调节了支撑高度,能够灵活调整车板4的高度,所述车板4顶部铺设有折叠铺垫8,便于婴儿舒适躺卧,方便拆装,便于清洗,所述车板4顶部中央贯穿开设有站立开口9,且所述站立开口9内侧底部连接有支撑带30,便于婴儿站立在站立开口9内进行练习走路,稳定支撑,当做学步车使用,所述站立开口9两侧分别设有扶杆10与上身支撑板11,所述扶杆10与上身支撑板11连接在车板4顶部,方便婴儿手扶,能够支撑婴儿的上身,方便大人喂食,所述车板4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延长板12,所述延长板12一侧抵触连接有调节螺栓13,且所述调节螺栓13螺纹连接在车板4侧面,能够调节车板4的长度,适应不同成长期的婴儿,提高了适用性,所述车板4另一端连接有防撞板14,防止碰撞,所述防撞板14一侧设有折叠遮阳罩15,且所述折叠遮阳罩15转动连接在车板4两侧,能够遮阳遮光,所述车板4两侧对称连接有护栏16,起到防护作用,所述护栏16一侧设有推把插管17,且所述推把插管17倾斜连接在车板4两侧,所述推把插管17内侧插接有推把18,方便推动婴儿车,能够拆装推把18,方便使用。
更具体而言,所述底座1设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底座1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19,且所述万向轮19一侧安装有脚刹,结构稳定,方便移动,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之间交叉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顶部一侧均连接有挂钩20,且所述挂钩20底端挂接有置物袋21,便于拆装置物袋21,方便大人放置物品,简单实用,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均滑动套装在滑轨7外侧,所述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一侧均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22,且所述紧固螺栓22一端抵触连接在滑轨7表面,通过紧固螺栓22能够固定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支撑的高度,使得车板4支撑更稳定,所述折叠铺垫8包括并列设置的铺板23,所述铺板2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筋24连接,且所述铺板23顶部表面连接有软垫25,能够舒适地支撑婴儿,方便拆装,便于清洗,所述站立开口9呈圆形形状,且所述站立开口9内侧连接有防护垫26,使得婴儿走路时更舒适安全,所述上身支撑板11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7,所述支撑杆27通过滑槽28滑动连接在车板4顶部,所述滑槽28底部设有锯齿槽29,且所述支撑杆27底端抵触连接在锯齿槽29内,能够灵活调整支撑婴儿的上身的角度,方便给婴儿喂食,提高婴儿躺卧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改进于:该种成长式可调节婴儿车,在使用时,通过在车板4中央开设有站立开口9,可以当做学步车使用,便于婴儿站立进行练习走路,增加了使用范围,能够满足婴儿在成长期对多种车型的需求,减少家庭的支出,通过滑动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6,能够调整滑动支杆2与转动支杆3的支撑高度,便于调节车板4的高度,通过延长板12的设置,能够调节车板4的长度,适应不同成长期的婴儿,提高了适用性,通过折叠铺垫8的设置,方便拆装,便于清洗,通过上身支撑板11的设置,能够调整支撑婴儿的上身的角度,方便给婴儿喂食,提高婴儿躺卧的舒适度,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置物袋21,能够放置物品,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1615.2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225228U
授权时间:20190809
主分类号:B62B 9/12
专利分类号:B62B9/12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刘楠
第一申请人:刘楠
申请人地址: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
发明人:刘楠
第一发明人:刘楠
当前权利人:刘楠
代理人:曾涛
代理机构:32365
代理机构编号: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