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论文_孙晓慧,徐鹏飞,张淑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豆,核糖体,霉菌,病菌,超微,鉴定,氧化酶。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慧,徐鹏飞,张淑珍[1](2017)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侵染野生大豆下胚轴的细胞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游动孢子悬浮液处理抗感不同野生大豆下胚轴,在接种后1.5~24 h,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大豆与大豆疫霉菌的亲和性和非亲和性互作。结果显示:接种1.5 h后游动孢子在感病野生大豆下胚轴表面产生休止孢,并产生芽管;接种3 h后休止孢萌发产生附着孢,开始侵入下胚轴表皮;接种6 h后侵入加深;接种12 h后附着孢完全进入下胚轴表皮;接种24 h后附着孢孢膜已经开始进入到表皮里。游动孢子悬浮液处理抗病野生大豆后,其侵染过程与亲和反应相似,只是游动孢子在下胚轴表皮产生芽管时间和附着孢侵入下胚轴表皮层的时间比亲和反应迟。(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李增辉,蒋绿荣,冷冰雪,郭维文,代玉立[2](2017)在《安徽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安徽省夏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对采集自涡阳、怀远、固镇3个县的夏大豆病株及土样分离纯化后获得28株菌株,选取6株代表性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其致病型。结果表明,6株菌株在利马豆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质地均匀;菌丝无隔,致密,具近直角分枝;在10%V8C培养液中,游动孢子囊顶生,不脱落,卵形至椭圆形,无明显乳突,有内层出现象,长宽比大于1.6∶1;同宗配合,在利马豆培养基上单株培养产生大量卵孢子,藏卵器球形,雄器大多侧生;接种合丰35大豆品种后出现典型的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r DNA-ITS序列分析表明,6株菌株与Gen Bank中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ITS序列同源性高达100%;菌株GY4、GY8、HY11、HY16、GZ10、GZ21的毒力公式分别为1b,2,3a,3b,4,5,6,7;1b,1d,3a,3b;1d,3a,3b,3c,4,5,6,7;2,3c,4,5,6,7;1b,3a,3c,5,8;3a,3b,5,6,7,8;属于6个不同的致病型。研究表明,这6株菌株均为大豆疫霉。(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李增辉[3](2015)在《安徽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是我国大豆的检疫性、毁灭性病害,对大豆生产威胁极大。近年来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地区夏大豆生长中后期根腐病类病害发生普遍。作者从安徽省涡阳、怀远、固镇叁地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夏大豆病株,并从安徽省各大豆主产区夏大豆田广泛采集表层土样471份,经分离纯化获得疫霉菌株43株,其中自病株分离菌株3株。土样分离结果表明,多地土样检测到大豆疫霉的存在,其中怀远、涡阳、固镇分离出菌株的频率较高。从中选择在地区、来源上有代表性的6个疫霉菌株(GY4、HY16、GZ10来源于大豆田土样,GY8、HY11、GZ21来源于大豆病株)为供试菌株,从形态学、致病性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叁个方面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6个疫霉菌株在LB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质地均匀;菌丝无隔,致密,具近直角分枝;在10%V8培养液中,孢子囊顶生,在水中不脱落,卵形至椭圆形,无明显乳突,有内层出现象,长宽比大于1.6:1;均为同宗配合,在LBA培养基上单株培养能产生大量卵孢子,藏卵器球形,雄器大多侧生;接种合丰35大豆品种后均出现典型的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rDNA-ITS序列分析表明,6个疫霉菌株与GenBank中的大豆疫霉的ITS序列同源性均高达100%。结合形态特征、致病性测定以及分子鉴定,将其鉴定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采用已知抗病基因的鉴别寄主测定了43个分离物的致病型。致病型测定表明,此43个大豆疫霉菌株分别属于38个不同的致病型。其中频率最高的致病型是3c、4、6、7,有4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9.30%;可以克服10个抗病基因的菌株有2个,可以克服9个抗病基因的菌株数也有3个,这说明在安徽省的大豆主产区存在一定比例的大豆疫霉强毒力菌株。可以克服Rps1c的菌株最少,频率为2.33%,可以克服Rps1a和Rps1k的菌株频率也低于10%;能克服Rps5和Rps7的菌株出现的频率最高,均为65.12%,能克服Rps3a、Rps3b、Rps3c、Rps4和Rps6的菌株频率也都超过了50%,它们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很低。含有Avr-1c的菌株数最多,出现的频率高达97.67%,含有Avr-1a、Avr-1k的菌株频率均超过90%,它们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很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程鹏,徐鹏飞,范素杰,靳立梅,吴俊江[4](2013)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豆疫霉菌胁迫下抗感不同野生大豆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病野生大豆接种后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高于感病野生大豆,同时高于未接种植株;而根和茎中的POD酶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王欣,靳丽梅,徐鹏飞,吴俊江,李文滨[5](2012)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总多酚含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土传性病害,可在大豆生长的各个时期对其造成危害。总多酚(polyphenol)是植保素的重要组成成分,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研究将抗感不同的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菌,并测定其根、茎、叶中总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抗感野生大豆根、茎、叶中总多酚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均高于相应对照。总体而言,抗病野生大豆总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幅度(30%,55%,-40%,-100%)高于感病野生大豆(20%,35%,50%,90%)。(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徐鹏飞,吴俊江,Allen,G.Xue,靳立梅,王金生[6](2012)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侵染野生大豆下胚轴的透射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游动孢子悬浮液处理抗感性不同的野生大豆下胚轴,接种后3~72 h,用透射电镜观察野生大豆与大豆疫霉菌的亲和性与非亲和性互作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3~36 h,感病野生大豆随接种时间延长下胚轴细胞器结构破坏严重,而抗病野生大豆细胞结构基本完整;接种后48 h,抗病野生大豆的细胞壁物质累加,出现胞壁沉积物,而感病野生大豆细胞壁出现部分降解;接种后72 h,抗病野生大豆细胞质壁分离,但细胞器结构基本完整,感病野生大豆细胞器几乎无完整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徐鹏飞,常敬礼,赵福华,唐鑫华,郭长军[7](2012)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8个对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1号优势生理小种抗感性不同的野生大豆为材料,对接种大豆疫霉菌游动孢子后野生大豆根、茎、叶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病野生大豆根和叶中PPO活性在整个病程均比相应对照增加,茎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高于对照,且根中PPO活性高于茎和叶的PPO活性增幅;感病野生大豆根和叶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低于对照。(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徐鹏飞,鹿文成,靳立梅,吴俊江,李文滨[8](2011)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豆疫霉菌胁迫下抗感不同野生大豆根、茎、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抗感野生大豆根、茎、叶中S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多高于相应对照,且总体而言,抗病野生大豆比感病野生大豆SOD活性较相应对照增幅大。(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1年05期)

金娜[9](2011)在《黑龙江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分离检测及致病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Soybean Phytophthora Root Rot)是由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and Gerdemann)侵染大豆引起的,是大豆的毁灭性病害。其特点是土壤传播、分布广、危害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大豆生产区。在我国1989年沈崇尧等首次分离到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并证实大豆疫霉根腐病在我国的存在。目前该病害在黑龙江大豆产区发生逐年加重,呈扩大蔓延之势,对大豆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P. sojae的分离、ITS分子检测、致病型分布和对主要杀菌剂的敏感性。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病原菌的分离:在黑龙江省各大豆产区采集238份土壤样品。应用王子迎的从土壤中直接分离P. sojae的方法,从112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到P. sojae,阳性土样分离率为47.1%。本研究明确了黑龙江省P. sojae的分布。2ITS分子检测:从土壤中提取DNA,应用P. sojae的ITS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PS1/PS2检测土壤中的P. sojae。在42份样品中扩增到与阳性对照大小相同的330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65.6%。ITS分子检测的阳性率高于从土壤中直接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阳性率。3致病型鉴定: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对112株P. sojae进行致病型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个主要致病型,即1、3、13和17号,其中1号为优势致病型,此外还有3个新毒力类型,说明黑龙江省P. sojae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4敏感性测定: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P. sojae对四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P. sojae对甲霜灵、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和叁乙膦酸铝的敏感性高,没有产生抗药性;并确定四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分别为0.966、3.141、11.343和146.289μg·mL-1。(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1-03-28)

陈晨,徐鹏飞,张淑珍,王萍,吴俊江[10](2010)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不同大豆品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 mg.mL-1)处理后,抗病大豆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有升高,并且根中比茎叶中的POD反应更敏感;感病品种虽然在某些病程阶段POD活性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它阶段POD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 mg.mL-1)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0年05期)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安徽省夏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对采集自涡阳、怀远、固镇3个县的夏大豆病株及土样分离纯化后获得28株菌株,选取6株代表性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其致病型。结果表明,6株菌株在利马豆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质地均匀;菌丝无隔,致密,具近直角分枝;在10%V8C培养液中,游动孢子囊顶生,不脱落,卵形至椭圆形,无明显乳突,有内层出现象,长宽比大于1.6∶1;同宗配合,在利马豆培养基上单株培养产生大量卵孢子,藏卵器球形,雄器大多侧生;接种合丰35大豆品种后出现典型的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r DNA-ITS序列分析表明,6株菌株与Gen Bank中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ITS序列同源性高达100%;菌株GY4、GY8、HY11、HY16、GZ10、GZ21的毒力公式分别为1b,2,3a,3b,4,5,6,7;1b,1d,3a,3b;1d,3a,3b,3c,4,5,6,7;2,3c,4,5,6,7;1b,3a,3c,5,8;3a,3b,5,6,7,8;属于6个不同的致病型。研究表明,这6株菌株均为大豆疫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晓慧,徐鹏飞,张淑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侵染野生大豆下胚轴的细胞学观察[J].大豆科学.2017

[2].李增辉,蒋绿荣,冷冰雪,郭维文,代玉立.安徽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7

[3].李增辉.安徽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

[4].程鹏,徐鹏飞,范素杰,靳立梅,吴俊江.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J].大豆科学.2013

[5].王欣,靳丽梅,徐鹏飞,吴俊江,李文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总多酚含量的变化[J].作物杂志.2012

[6].徐鹏飞,吴俊江,Allen,G.Xue,靳立梅,王金生.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侵染野生大豆下胚轴的透射电镜观察[J].大豆科学.2012

[7].徐鹏飞,常敬礼,赵福华,唐鑫华,郭长军.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J].大豆科学.2012

[8].徐鹏飞,鹿文成,靳立梅,吴俊江,李文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J].作物杂志.2011

[9].金娜.黑龙江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分离检测及致病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10].陈晨,徐鹏飞,张淑珍,王萍,吴俊江.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不同大豆品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J].大豆科学.2010

论文知识图

大豆异黄酮不同光照处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显示了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致病性菌...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与空白胡...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2 接种疫霉根腐病菌后野生大豆茎中 SOD...

标签:;  ;  ;  ;  ;  ;  ;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论文_孙晓慧,徐鹏飞,张淑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