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岩体结构控制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稳定性,效应,底板,水电站,地下,力学。
岩体结构控制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崔臻,盛谦,冷先伦,罗庆姿[1](2018)在《地下洞室地震动力响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在层间错动带C2影响下白鹤滩地下洞室群尾调室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针对其在试验中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延性及法向荷载依赖性等特征,一种非线性的连续屈服(CY)模型被采用,用来描述层间错动带在静力以及地震动力作用下的复杂力学特性。在CY模型中,非连续面的变形特性采用幂函数形式表述,并且考虑了剪切破坏过程中强度的渐进性破坏。CY模型预测的C2错动带的力学行为与试验获取的结果相比较差异非常小,证明了CY模型在静力作用下的适用性。基于位移非连续假设的应力波透射理论被用来论证CY模型在动态作用下的适用性,同时将结果与线性结构面本构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表明,CY模型预测的规律与已有文献利用其他非线性模型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并优于线性本构模型,理论结果在数值软件中得到了验证。3条地震波在经过特殊的反应谱匹配处理后,对白鹤滩地下洞室左岸1#尾调室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2错动带在地震作用下对尾调室的变形及稳定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地震作用下洞室整体运动趋势以刚体位移为主,岩体间相对变形为辅。相对变形中,错动带C2的相对变形占据了较大的成分。C2的相对变形以接触面上下盘的切向错动变形为主,主要发生部位为洞室顺C2走向的部位;结构面上、下盘法向变形为辅,主要发生在洞室顺C2倾向部位。通过超载法,获取了洞室的地震动力安全裕度。当超载系数从2增加到3时,C2的剪切变形、洞室的塑性区指标均剧烈增加,显示洞室的安全裕度大约在2~3之间,即洞室最大可抗拒峰值加速度为438g~657g的地震动作用。研究结论可供地下洞室的抗震设计与分析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5期)
翟晓荣[2](2015)在《矿井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矿区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底板水害事故较以往浅部开采日趋频发,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采场地应力及底板承压水水压也随之增大,尤其在华北型煤田山西组下部煤层开采过程中,受到太原组及奥陶系灰岩承压水的威胁更加严重。淮北矿区位于华北煤田南缘,所处地质构造单元独特,矿区煤系地层断裂、陷落柱等构造极为发育,加之近年来开采深度逐渐增加,造成下组煤底板水害事故频发。因此,开展矿区深部下组煤回采过程中底板突水机理的研究,对淮北矿区乃至整个华北矿区下组煤安全回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淮北矿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井深部不同底板岩体结构条件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采动效应的研究,从岩体结构角度揭示了矿井深部底板突水机理。从矿区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入手,对矿区山西组下部煤层底板岩层沉积特征、底板岩体结构特征及底板太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富水性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两大类,六个亚类不同底板岩体结构特征的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六类不同结构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法对含切割煤层断层结构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改造工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及现场实测等技术手段,对注浆前后工作面底板采动效应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最终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在分析淮北矿区山西组下部煤层底板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下组煤底板沉积组合进行分类,得出矿区下组煤底板沉积组合可分为叁大类,即:硬-软型、软-硬-软型及软硬相间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完整层状结构底板模型;通过对淮北矿区下组煤开采过程中底板水害事故的研究得出,底板发生突水的位置与底板岩体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发生在底板薄弱地带,如厚度变薄带、底板裂隙发育部位、断层及陷落柱发育部位,反映出底板突水与底板岩体结构的对应关系。(2)基于FISH语言对FLAC3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对完整层状结构底板流固耦合作用下,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相同底板隔水层厚度条件下,随着底板水压的增加,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增加,同时含水层上部会产生一定范围的原位张裂带,且随着水压增大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底板突水危险性升高;当底板厚度一定,随着采深的增大,底板在高采动应力与水压共同作用下,破坏深度进一步增大,揭示出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底板突水风险较浅部大,同时揭示出浅部与深部开采底板采动塑性分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进入深部开采后,含水层顶部出现了原位张裂带,而浅部开采条件下,底板下方仅发育采动破坏带。(3)对不同岩层组合条件下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岩层组合特征不同底板采动效应存在明显差异,综合采动应力及采后围岩渗透性来看,软硬相间型底板对底板阻水最为有利,而硬软型底板最差;底板中采动应力特征可概括为一条曲线、两种区间、叁个特征点,采动曲线可划分为增压与卸压两个不同应力区间,以及卸压峰值、应力转换点和应力回归点叁个特征点,当考虑流固耦合条件时,应力转换点深度增大,表现为受采动卸压影响程度更大,同时深部由原来的增压逐渐转换为卸压,即底板承压水水压的存在,使底板深部出现明显卸压,不利于底板阻水,且不同岩层组合底板中采动应力转换点深度变化幅度不同,硬软型底板卸压幅度最大,而软硬相间型最小,揭示出岩层组合特征对底板采动效应的控制机理。(4)对底板中包含裂隙、切穿煤层断层、及隐伏陷落柱叁种不同结构底板模型进行了采动效应研究,得到了断层及陷落柱受采动与底板水压共同影响下,“活化”诱发工作面底板突水的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采深增大,底板水压及地应力的增大,构造诱发底板突水风险增大。裂隙诱发底板突水过程可分为叁个阶段,即裂隙剪切破坏阶段、剪切破坏区扩展阶段和突水通道形成阶段;切穿煤层断层诱发底板突水主要是原位张裂带进一步向上发育了采动导升现象,致使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明显减小;隐伏陷落柱诱发底板突水过程为陷落柱产生向上的导升与底板采动破坏贯通所致,揭示了不同岩体结构底板突水机理。(5)通过对含断裂构造模型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得出断层带对岩体采动效应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采动应力场传递规律及位移场特征可以看出,断层带对采动应力的传递有明显的阻隔作用,当煤柱宽度小于30m后,采动应力会在上盘岩体近断层带附近产生集中,导致断层上、下盘岩体中采动应力出现明显差异,从而使两盘岩体沿断层面出现了明显的位移差,最终上盘岩体沿断层带出现错动,导致断层“活化”,揭示了断层对岩体采动效应的控制作用与采动诱发断层“活化”机理。(6)结合研究区恒源煤矿山西组下组煤6煤Ⅱ615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改造工程,对注浆前后底板岩体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岩块力学性质及波速测试、岩体原位波速测试,得出注浆后底板中砂岩段强度提高1.36倍,泥岩段提高1.01倍,砂岩段注浆效果显着;通过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实测,得出Ⅱ615工作面注浆后底板破坏深度为14m,比类似开采条件下,未注浆Ⅱ614工作面底板采后破坏深度减小,说明由于注浆改造工程造成底板岩体结构不同,从而采动效应亦不同,进一步揭示了底板岩体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7)通过实验室测试与原位实测研究得出,采取底板注浆加固改造措施后,底板砂、泥岩段岩体强度提高,同时含水层被改造为弱透水层或隔水层,底板隔水层厚度较注浆前增大。相同底板水压条件下,底板隔水层厚度的增加,不利于底板深部原位张裂带的发育,而底板岩体强度的增加,可使得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明显减小。因此,底板注浆加固改造后,随着底板隔水层厚度与岩体强度的增加,会使底板采动破坏深度与原位张裂高度同步减小,使底板“两带”之间有完整效隔水层厚度增加,提高了底板岩体阻隔水能力,从而实现了下组煤底板带压安全回采。(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2)
宋杨[3](2012)在《拉西瓦水电站果卜岸坡岩体结构特征对边坡变形的控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果卜岸坡位于拉西瓦水电站右岸坝前石门沟上游~双树沟范围内。电站于2009年3月1日下闸蓄水,同年5月果卜岸坡发现有新的拉裂、位错和坡面塌滑等变形破坏现象,于是在该岸坡布置了系统的监测和地质巡视工作,至今岸坡一直持续变形,日均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均较大。本文在对果卜岸坡岩体各级结构面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结构面分析、统计,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岩体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对岸坡的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对果卜岸坡岩体结构面发育特征、岩体结构特征的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果卜岸坡的岩体结构模型。(2)结合岸坡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岸坡岩体的失稳模式,以及岩体结构对岸坡变形的控制效应。(3)通过底摩擦试验,可以得出:在错落体形成过程中,岸坡变形多受第①、②组结构面的组合控制。岩体中的这两组结构面的强烈切割形成楔形块体。这些块体以倾倒变形为主,并伴随着楔形块体的推挤、张拉。其在坡体上形成多条拉裂缝及陷落特征,中后部坡体的拉裂深度较大;前缘表现为受拉裂面控制的倾倒塌滑特征。(4)通过对岸坡变形的有限元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果卜岸坡变形过程中,受库水位的影响,岸坡下部岩体产生强烈变形,受其变形的牵引,岸坡上部岩体随之产生变形;同时上部岩体在第①、②结构面组合下发生倾倒、拉裂变形,这种上部倾倒、拉裂变形互相作用,倾倒变形的深度和其在坡顶的影响宽度,以及倾倒变形的范围将逐渐加大,岩体的变形破坏向坡体内扩展,并向下推移,表现出明显的上部推移、推挤性变形与下部张拉、倾倒性牵引变形的复合变形机制。(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2-10-01)
卢波,丁秀丽,邬爱清,董志宏,肖平西[4](2012)在《高应力硬岩地区岩体结构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控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属典型的硬岩地区深埋大型地下洞室群,其重要特点是同时面临高地应力和结构面发育这2个不利条件,实测最大主应力为25~35 MPa,厂区无大的断层和软弱结构面,但错动带和裂隙十分发育。通过对地下洞室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围岩局部失稳破坏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对叁大洞室的岩体结构特征和围岩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和总结,从而对影响围岩稳定的两大控制因素——地应力和岩体结构对官地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的影响程度和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由于叁大洞室围岩类别以II类为主,岩体结构以块状~次块状结构为主,围岩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强度应力比,从而具有较强的抵抗应力破坏的能力;岩体结构对地下厂房围岩变形与稳定的控制作用较地应力则更为明显,地下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失稳或较大变形多与不利方位的结构面直接相关。叁大洞室围岩岩体结构特征总体上的相似性非常明确,反映在叁大洞室围岩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模式上具有很好的统一性。然而,叁大洞室的岩体结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岩体结构影响围岩稳定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结构面发育造成的另一个不利影响是为坚硬岩体在高地应力条件下产生卸荷时效变形提供了内部条件。因此,在强度应力比较高的硬岩地区,应充分重视岩体结构及其演化对围岩变形和稳定的控制效应。(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S2期)
董淑乾[5](2006)在《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岗山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近期开发的大型水电工程之一,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达6.27万km~2,占全流域的81%,多年平均流量约1000m~3/s,电站初拟正常蓄水位1130m,大坝壅水高度180m~190m,最大坝高约210m,总库容约7.42亿m~3,电站装机容量2400MW。 推荐坝型为双曲拱坝,左岸地下厂房布置在左岸Ⅰ~Ⅲ线一带,由主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叁大地下洞室组成。初拟叁大洞室平行布置,轴线布置方向N55°E,垂直埋深390m~520m,水平埋深310m~530m,主厂房长227.8m,宽31.2m,高53.4m,底板高程934.2m;主变室长170m,宽18.8m,高26m,底板高程957.8m;尾水调压室长130m,宽20m,高64m,底板高程924m。 地下厂房洞室围岩为灰白色、微红色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γ_2~(4-1)),局部穿插辉绿岩脉,共发育8条。本文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洞室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现场调研及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的统计分析,深入了解区域及洞室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而研究了坝区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岩体结构面类型的划分。 采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GB50267-99)、岩体地质力学RMR分类及岩体质量指标Q系统围岩分类,对地下洞室区围岩按其基本指标作出定量化评分、分级。在此定量化基础上,通过对比综合,最后得到研究区岩体质量综合分级结果。并采用现场试验资料与岩体质量分级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综合分析,提出不同级别岩体的力学参数。 在岩体结构模型概化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地下洞室开挖完成后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地下洞室围岩应力、变形和破坏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分析围岩质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阐明了岩体质量对围岩稳定性的控制作用,为洞室群稳定性评价和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6-05-01)
刘涛[6](2004)在《虎跳峡水电站高拱坝坝肩岩体变形破坏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层次性理论,对坝肩岩体结构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阐明了坝肩岩体结构的总体特征,建立了坝肩岩体结构的确定性层次模型和统计模型,通过进一步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深化对岩体应力形变作用的认识与理解。据此,从地质研究和理论分析着手,阐明了岩体结构对坝肩岩体变形破坏的控制效应。论文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系统研究了坝肩宏观贯通性结构面(分类中的Ⅰ及Ⅱ级)发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工程控制效应,阐明了该类贯通性结构面对坝肩岩体变形破坏及岩体稳定性评价起主导作用。 (2)系统研究了坝肩短小、断续性结构面(分类中的Ⅲ_A类和Ⅲ_B)的统计特征及其工程控制效应,阐明了此类结构面对能否构成坝肩岩体块体的潜在分离边界以及对岩体质量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3)通过对上述结构面的分析,得出其总体特征为:左坝肩以变玄武岩片理为主体,呈顺向结构,岩体内缓倾角节理极不发育;右坝肩主要为断裂及节理型结构面,呈反向结构,且具有明显的宏观板状结构特征,并发育有一定厚度的构造软岩带。 (4)下落鱼坝址右岸坝肩岩体具有极为复杂的变形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右坝肩岩体以各类张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复杂变形现象,受控于压致-塑流拉裂、倾倒-张裂及卸荷-张裂等叁类张性破坏及其有机的组合。 (5)对下落鱼坝址坝肩岩体稳定问题的分析得出:左坝肩岩体虽然具有相对较完整的侧滑控制结构,但由于缓倾角节理不发育,故在叁维空间上不能形成完整的滑移变形控制结构,亦不会对坝肩岩体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右坝肩岩体复杂变形,是在特定的岩体结构、高强度的压应力集中及特殊的地形等不可或缺的岩体力学条件下产生的。但目前因长期的地貌剥蚀作用,坝肩岸坡的高度及坡度均已大为降低减缓,特殊的岩体力学条件已不复存在,岩体内部的各类张裂变形亦停止发展,处于破裂发展稳定阶段。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二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了坝肩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从而对岩体稳定性状况得出更为明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4-05-01)
王明华,杨良策,刘汉超,白世伟[7](2003)在《大型地下洞室顶板稳定性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和块体稳定性分析程序UNWFDGE分析了溪洛渡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中错动带单条发育、结构面成组发育和结构面集中发育呈碎裂岩体叁种情况下的围岩稳定性,得出了错动带出露的临界稳定厚度和潜在不稳定块体的特征,为支护处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3年03期)
岩体结构控制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国内矿区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底板水害事故较以往浅部开采日趋频发,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采场地应力及底板承压水水压也随之增大,尤其在华北型煤田山西组下部煤层开采过程中,受到太原组及奥陶系灰岩承压水的威胁更加严重。淮北矿区位于华北煤田南缘,所处地质构造单元独特,矿区煤系地层断裂、陷落柱等构造极为发育,加之近年来开采深度逐渐增加,造成下组煤底板水害事故频发。因此,开展矿区深部下组煤回采过程中底板突水机理的研究,对淮北矿区乃至整个华北矿区下组煤安全回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淮北矿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井深部不同底板岩体结构条件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采动效应的研究,从岩体结构角度揭示了矿井深部底板突水机理。从矿区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入手,对矿区山西组下部煤层底板岩层沉积特征、底板岩体结构特征及底板太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富水性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两大类,六个亚类不同底板岩体结构特征的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六类不同结构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法对含切割煤层断层结构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改造工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及现场实测等技术手段,对注浆前后工作面底板采动效应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最终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在分析淮北矿区山西组下部煤层底板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下组煤底板沉积组合进行分类,得出矿区下组煤底板沉积组合可分为叁大类,即:硬-软型、软-硬-软型及软硬相间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完整层状结构底板模型;通过对淮北矿区下组煤开采过程中底板水害事故的研究得出,底板发生突水的位置与底板岩体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发生在底板薄弱地带,如厚度变薄带、底板裂隙发育部位、断层及陷落柱发育部位,反映出底板突水与底板岩体结构的对应关系。(2)基于FISH语言对FLAC3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对完整层状结构底板流固耦合作用下,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相同底板隔水层厚度条件下,随着底板水压的增加,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增加,同时含水层上部会产生一定范围的原位张裂带,且随着水压增大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底板突水危险性升高;当底板厚度一定,随着采深的增大,底板在高采动应力与水压共同作用下,破坏深度进一步增大,揭示出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底板突水风险较浅部大,同时揭示出浅部与深部开采底板采动塑性分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进入深部开采后,含水层顶部出现了原位张裂带,而浅部开采条件下,底板下方仅发育采动破坏带。(3)对不同岩层组合条件下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岩层组合特征不同底板采动效应存在明显差异,综合采动应力及采后围岩渗透性来看,软硬相间型底板对底板阻水最为有利,而硬软型底板最差;底板中采动应力特征可概括为一条曲线、两种区间、叁个特征点,采动曲线可划分为增压与卸压两个不同应力区间,以及卸压峰值、应力转换点和应力回归点叁个特征点,当考虑流固耦合条件时,应力转换点深度增大,表现为受采动卸压影响程度更大,同时深部由原来的增压逐渐转换为卸压,即底板承压水水压的存在,使底板深部出现明显卸压,不利于底板阻水,且不同岩层组合底板中采动应力转换点深度变化幅度不同,硬软型底板卸压幅度最大,而软硬相间型最小,揭示出岩层组合特征对底板采动效应的控制机理。(4)对底板中包含裂隙、切穿煤层断层、及隐伏陷落柱叁种不同结构底板模型进行了采动效应研究,得到了断层及陷落柱受采动与底板水压共同影响下,“活化”诱发工作面底板突水的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采深增大,底板水压及地应力的增大,构造诱发底板突水风险增大。裂隙诱发底板突水过程可分为叁个阶段,即裂隙剪切破坏阶段、剪切破坏区扩展阶段和突水通道形成阶段;切穿煤层断层诱发底板突水主要是原位张裂带进一步向上发育了采动导升现象,致使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明显减小;隐伏陷落柱诱发底板突水过程为陷落柱产生向上的导升与底板采动破坏贯通所致,揭示了不同岩体结构底板突水机理。(5)通过对含断裂构造模型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得出断层带对岩体采动效应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采动应力场传递规律及位移场特征可以看出,断层带对采动应力的传递有明显的阻隔作用,当煤柱宽度小于30m后,采动应力会在上盘岩体近断层带附近产生集中,导致断层上、下盘岩体中采动应力出现明显差异,从而使两盘岩体沿断层面出现了明显的位移差,最终上盘岩体沿断层带出现错动,导致断层“活化”,揭示了断层对岩体采动效应的控制作用与采动诱发断层“活化”机理。(6)结合研究区恒源煤矿山西组下组煤6煤Ⅱ615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改造工程,对注浆前后底板岩体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岩块力学性质及波速测试、岩体原位波速测试,得出注浆后底板中砂岩段强度提高1.36倍,泥岩段提高1.01倍,砂岩段注浆效果显着;通过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实测,得出Ⅱ615工作面注浆后底板破坏深度为14m,比类似开采条件下,未注浆Ⅱ614工作面底板采后破坏深度减小,说明由于注浆改造工程造成底板岩体结构不同,从而采动效应亦不同,进一步揭示了底板岩体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7)通过实验室测试与原位实测研究得出,采取底板注浆加固改造措施后,底板砂、泥岩段岩体强度提高,同时含水层被改造为弱透水层或隔水层,底板隔水层厚度较注浆前增大。相同底板水压条件下,底板隔水层厚度的增加,不利于底板深部原位张裂带的发育,而底板岩体强度的增加,可使得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明显减小。因此,底板注浆加固改造后,随着底板隔水层厚度与岩体强度的增加,会使底板采动破坏深度与原位张裂高度同步减小,使底板“两带”之间有完整效隔水层厚度增加,提高了底板岩体阻隔水能力,从而实现了下组煤底板带压安全回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体结构控制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崔臻,盛谦,冷先伦,罗庆姿.地下洞室地震动力响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J].岩土力学.2018
[2].翟晓荣.矿井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
[3].宋杨.拉西瓦水电站果卜岸坡岩体结构特征对边坡变形的控制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2
[4].卢波,丁秀丽,邬爱清,董志宏,肖平西.高应力硬岩地区岩体结构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控制效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
[5].董淑乾.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
[6].刘涛.虎跳峡水电站高拱坝坝肩岩体变形破坏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
[7].王明华,杨良策,刘汉超,白世伟.大型地下洞室顶板稳定性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J].岩土力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