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分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连续性,算术,曲线,代数,区间,最短,多项式。
细分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朱洪,王娟,李宝萍[1](2019)在《五点二重有理逼近细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有理B样条曲线及五点二重逼近细分算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有理形式的五点二重逼近细分算法供工业造型设计使用。利用生成多项式的方法来分析该算法的一致收敛性和各阶连续性,得出该算法在参数范围内生成的极限曲线可达C~1~C~5连续,尤其是当ω=1/30时,可达C~7连续。具体数值算例表明,极限曲线在保持较高光滑性的同时,还非常地接近初始控制多边形,并且通过调整参数取值可以灵活地改变极限曲线的形状。(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苏刚,胡新荣,李佳黎,尹汪,陈思园[2](2019)在《基于Sqrt3细分算法的人体模型网格平滑》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通过参数化数字人体建模得到低分辨率的叁维人体网格模型,但网格曲面不够光滑,不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为实现数字人体几何模型的光顺效果,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qrt3细分算法的叁维人体模型网格平滑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对基于参数化建模方法的、多曲率网格人体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简单高效,特征保持效果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许莹琨[3](2018)在《非正交光栅莫尔信号细分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栅莫尔信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其细分效果。受到系统硬件与环境的影响,光栅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存在直流漂移、等幅偏差以及非正交偏差等短周期误差,其中非正交偏差的随机性大,难于进行高精度补偿。因此,针对非正交莫尔信号的直接细分作为光栅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分析传统莫尔信号幅值分割细分方法和非正交偏差补偿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对非正交光栅莫尔信号直接细分的算法及实现研究,针对算法在数字式实现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完成了数学建模和量化分析工作;根据量化模型设计系统硬件电路,完成对光栅信号的采集和细分;搭建实验平台,实施数学模型测试实验,验证了非正交光栅信号细分算法的有效性,并提出细分误差标定方法测试系统的细分精度。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非正交莫尔信号细分算法:研究一种针对非正交光栅信号直接细分的算法,以期突破传统细分方法对两路莫尔信号严格正交的要求和限制,实现对非正交莫尔信号的高倍数细分。2、算法参数的分析与建模:根据算法原理量化分析影响细分实现效果的参数,分别建立幅值精度补偿和信号频率/采样率对于非正交信号细分算法效果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3、数字式光栅信号细分系统硬件电路:根据参数量化模型选择器件参数,设计以“信号采集-预处理-细分”为架构的数字式细分系统硬件电路,完成对光栅信号的采集和1024倍细分。4、细分精度标定实验:搭建实验平台,以精密电动转台为小角度发生器,以激光干涉仪为标准器,通过对比法标定数字式光栅信号细分系统可实现的细分精度,验证非正交光栅信号细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就非正交光栅莫尔信号的数字细分方法进行了探索,提供了针对非正交光栅信号高倍数细分的解决方案,为光栅细分工作的研究提供点滴积累,对于推动国内光栅细分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期刊2018-06-01)
祁佳玳[4](2017)在《代数曲线曲面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代数曲线曲面间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主要涉及点与代数曲线曲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代数曲线曲面间最短距离的研究。曲线曲面的最短距离问题在CAD/CAM中的干涉检测、机器人的碰撞检测与路径规划、触觉渲染、计算机仿真等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绪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一些关于距离计算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对区间算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四叉树数据结构以及八叉树数据结构进行基本介绍,然后介绍了一些计算最短距离的相关算法。第叁章以区间算术和四叉树数据结构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计算点到代数曲线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作为补充,借助区间算术和解方程组的思想,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改进算法,使计算效率有所提升。第四章借助于区间算术和八叉树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计算点到代数曲面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同样地,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第五章利用区间算术和四叉树数据结构,在第叁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两条代数曲线间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及对应的改进算法,计算速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第六章根据区间算术和八叉树数据结构,在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两张代数曲面间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且在这几章中,提出的算法均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提出的算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精度,此外还可以得到相应结果的误差限,这是本文算法的优势。第七章主要是对本篇论文进行总结,同时给出了一些建议方便后续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7-04-26)
孙燕[5](2017)在《曲线细分算法的构造及连续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细分方法是曲线曲面造型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简称CAGD)和计算机图形学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基本思想是:给定初始控制网格,定义一个细分规则,在给定的初始网格中不断的加入新的点,直至最后产生一条光滑的曲线或一张光滑的曲面。细分法按照细分规则是否随着细分次数的变化而改变,可将细分法分为动态细分法和静态细分法;按照极限曲线是否经过初始控制顶点,又可将其分为插值细分法和逼近细分法。近年来,在曲线细分方面大多研究集中在关于细分格式的构造、细分格式的收敛性和连续性的证明、基函数的对称性以及计算支集宽度等方面。众所周知,动态细分格式能生成一些特殊曲线,如圆锥曲线等,大大增强了造型能力;逼近型细分可以生成光滑性高的极限曲线,而插值型细分可以使生成的极限曲线通过初始控制网格,近年出现的插值逼近型细分将二者结合,可以使生成的极限曲线插值用户期望通过的点同时逼近其余点,这些算法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鉴于以上研究,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利用正弦函数构造了一类新的带有形状参数?的(2p-1)点二重动态逼近细分格式。从理论上分析了随p值变化时这类细分格式的一些重要的性质,如kC连续性、基函数的对称性并且计算了它的支集宽度;2.利用双曲函数构造了一类四点m(其中m为偶数)重动态逼近细分格式。利用静态与动态细分格式之间的渐近等价性,证明了动态细分格式的连续性;3.提出了一种含有多个参数混合的五点叁重细分格式,利用联合谱半径的方法证明了该细分格式的连续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曾亮华,颜秋艳[6](2016)在《3D打印的切片细分算法与扫描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3D打印的精度和质量,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常用的STL格式的叁角形面片单元进行切片细分算法进行研究。总结出细分误差的近似计算公式及其关联因素、细分次数与扫描换向次数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6年10期)
祁佳玳,寿华好[7](2016)在《代数曲线间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数曲线表达式较为复杂时,用传统方法求解两条代数曲线间的最短距离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提出一种细分算法。该方法应用四叉树数据结构将两条代数曲线细分离散,得到分别包含这两条代数曲线的两纽像素集,应用区间算术计算这两纽像紊集之间的最短距离区间,该区间的中点能够用来近似表示代数曲线闻的最短距离,则误差可以控制在该区间长度的一半以内。对比其他方法,不管代数曲线表达式如何地复杂,该方法始终有效,而且在任意精度下,都可以计算出代数曲线间最短距离的近似值。还可以计算出该近似值的最大误差限。(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马晓辉,林凤鸣,申立勇[8](2016)在《平面Bézier曲线细分算法的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曲线逼近是CAGD中的基本问题,传统de Casteljau算法通常固定细分参数为0.5.本文考虑平面Bézier曲线的凸包最小和扁平度最小两种情况,分别给出凸包最优和扁平度最优的细分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使每次细分后得到的新控制多边形更好地逼近原曲线.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曲线的最优参数发现,对于较小的曲线段,细分参数选为0.5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比较扁平最小方法与de Casteljau定参数方法发现:对于形状复杂的曲线,前者细分效率提高50%以上;对于简单曲线,二者相当.(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祁佳玳,寿华好[9](2016)在《点到代数曲线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距离计算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图形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有效计算点到代数曲线的最短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算术和区域细分的细分算法.利用四叉树数据结构对给定区域进行细分,用区间算术计算细分后所有像素点到给定点的距离区间,得到最小距离区间.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在得到任意精度的点到代数曲线最短距离的同时,亦得到了该结果的最大误差限.为进一步提高速度,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孙嘉泽[10](2016)在《细分算法构造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领域,细分法凭借其简单高效低运算的优点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曲线曲面造型工具,因此引起了业界高度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此,本文在对曲线细分基本原理进行一些具体介绍后,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曲线细分方法。本文首先基于均匀B样条基与细分掩膜的关系构造了一类静态叁重m点逼近细分法,并利用生成多项式分析了该细分格式的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展示了该细分格式的生成过程。本文还提出了一类含单参数的动态叁点二重逼近细分法,通过选取不同的初始控制参数,生成了形状变化较大的极限曲线。我们利用Dyn和Levin (1995)文中的着名结论证明了该动态细分格式的连续性。最后,通过图例展示了该方法的优势,即:当选取较大参数时,可使生成的极限曲线极度逼近初始控制多边形且保持较高的连续性(C3),这是静态细分所不能做到的。(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6)
细分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通过参数化数字人体建模得到低分辨率的叁维人体网格模型,但网格曲面不够光滑,不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为实现数字人体几何模型的光顺效果,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qrt3细分算法的叁维人体模型网格平滑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对基于参数化建模方法的、多曲率网格人体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简单高效,特征保持效果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分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朱洪,王娟,李宝萍.五点二重有理逼近细分算法[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苏刚,胡新荣,李佳黎,尹汪,陈思园.基于Sqrt3细分算法的人体模型网格平滑[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9
[3].许莹琨.非正交光栅莫尔信号细分算法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
[4].祁佳玳.代数曲线曲面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D].浙江工业大学.2017
[5].孙燕.曲线细分算法的构造及连续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7
[6].曾亮华,颜秋艳.3D打印的切片细分算法与扫描路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6
[7].祁佳玳,寿华好.代数曲线间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6
[8].马晓辉,林凤鸣,申立勇.平面Bézier曲线细分算法的参数优化[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
[9].祁佳玳,寿华好.点到代数曲线最短距离的细分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
[10].孙嘉泽.细分算法构造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