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薄壁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薄壁,竹材,细胞,姜黄,牛蒡,薄膜,韧皮部。
薄壁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王郁,刘顺义,任丹[1](2019)在《不同超声时间对竹材薄壁细胞基纳米纤维素薄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高效利用竹材中的薄壁细胞,提高其附加值。首先采用物理法高效分离毛竹材中薄壁细胞和纤维。然后,采用不同时间的高强度超声处理与化学预处理制备了纳米纤维素(NCF)薄膜。结果表明,不同超声处理时间对NCF薄膜的结构和微观形貌影响较大。延长超声处理时间,可使得薄膜的微观结构变得更加完善,即表面更加光滑且截面更加致密;同时可以轻微地提高NCF薄膜的结晶度和NCF上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另外,随着超声处理时间的增加,NCF薄膜的拉伸性能显着提高,溶胀度和水蒸气透过系数则显着降低。其中,与未处理样品相比较,超声处理50 min制得NCF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55.4%,溶胀度和水蒸气透过系数分别降低了40.0%和81.1%。但是保水性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绿色包装》期刊2019年12期)
赵阳阳,郭雨潇,孙永江,张凌云[2](2019)在《文冠果果实韧皮部及其周围薄壁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文冠果果实的韧皮部及其周围薄壁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以探讨文冠果果实同化物韧皮部卸载的细胞学路径及其机理。结果显示:(1)文冠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筛分子细胞胞腔较空,几乎没有细胞器,但有类似于囊泡的丝状不定型物存在;伴胞胞质浓密且细胞器丰富,液泡化程度不一,大多数存在多个小液泡;薄壁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发育中期富含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并存在囊泡运输现象,发育后期细胞器发生降解,说明随着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内物质代谢和转运活跃程度逐渐下降。(2)果实发育过程中筛分子和伴胞之间始终有胞间连丝,薄壁细胞之间也一直存在大量的胞间连丝,而筛分子-伴胞复合体与薄壁细胞之间只有在果实发育前期和后期存在一定数量的胞间连丝,发育中期却几乎没有胞间连丝。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同化物韧皮部卸载路径可能发生了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的转变。(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肖波,贠弘祥,杨德勇,刘清化,刘相东[3](2019)在《马铃薯薄壁细胞组织一维等温干燥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真实描述植物薄壁细胞物料干燥过程的水分传输机理,该文基于组织生理结构、微观参数测量技术和细胞结构变化,提出了适用于整个低温对流干燥过程的薄壁细胞组织模型。模型假设组织由细胞聚集而成,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腔模型溶液组成。细胞壁中的水分为纯水,干燥过程中细胞壁仅变形,不收缩;细胞膜为理想半透膜,集总了真实细胞内所有的跨膜渗透效应;模型溶液中的水分扩散则代表了真实细胞内部所有的扩散效应;干燥过程中,细胞膜始终紧贴细胞壁,细胞失去膨压后,塌陷收缩。基于组合参数传输模型建模方法构建了考虑细胞和收缩的一维传质模型。模型中细胞尺度的水分传输为局部水势平衡假设下的细胞腔到细胞腔、细胞壁网络和细胞气相间隙传输,宏观传递系数直接由细胞传输特性推演获得。模拟和试验表明:平均干基含水率不低于1.0 kg/kg时,模型可准确预测马铃薯组织的干燥过程,相对误差不超过20%。模型分析揭示:马铃薯组织干燥过程水分传输途径的优先级为细胞腔到细胞腔>细胞壁网络>细胞间隙。(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李胜男,杨燕云,许亮,陈思有,邢艳萍[4](2019)在《UFLC-MS/MS法同时测定5个不同发育时期牛蒡子胚薄壁细胞和内果皮石细胞中3种化学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激光显微切割对5个不同发育时期牛蒡子胚薄壁细胞和内果皮石细胞进行精确收集。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FLC-MS/MS)技术对样品中咖啡酸、牛蒡苷、牛蒡苷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胚薄壁细胞在花末期至成熟期产生和积累大量牛蒡苷,内果皮石细胞在成熟期也积累一定量的牛蒡苷,但其含量远小于胚薄壁细胞中的牛蒡苷含量,结果表明牛蒡子胚薄壁细胞和内果皮石细胞中的牛蒡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存在不同;而且发现牛蒡苷元在花末期胚薄壁细胞和内果皮石细胞中均有产生并且积累到成熟期,但是在内果皮石细胞中积累到花末期达到最高值,然后缓慢下降。实验建立了牛蒡子取材-冰冻制片-显微切割-液质联用分析的新方法,研究牛蒡子中主要化学成分牛蒡苷的动态积累规律。(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司民真,李伦,张川云,张德清[5](2018)在《姜黄薄壁细胞原位拉曼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拉曼光谱原位分析姜黄橙黄色及黄色薄壁细胞中的物质。德宏、广西及西双版纳姜黄叁种样品橙黄色细胞的拉曼光谱非常相似,较强峰出现在1 632/1 633/1 637、1 599/1 601/1 605、1 184/1 186/1 190 cm-1,中等强度的峰出现在1 529/1 528/1 534、1 425/1 426/1 430、1 306/1 308/1 311、1 235/1 235/1 239、1 167/1 168/1 173、1 122/1 125/1 130、967/969/975 cm-1。叁种姜黄薄壁细胞中出现的强峰、次强峰位置、峰型都一致,说明叁种姜黄橙色薄壁细胞中物质的主要成分相同。与姜黄素(curcumin)拉曼光谱的主要的19条谱线比较,在姜黄橙色细胞拉曼谱的17条谱峰中有16条与之对应。而黄色薄壁细胞中大部分谱线与支链淀粉的谱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姜黄素的拉曼光谱,并对谱线进行了初步的归属。(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华兰[6](2018)在《部分去除薄壁细胞改善竹材高得率制浆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竹材资源十分丰富;《造纸工业十叁五规划》鼓励发展竹浆生产。高得率制浆技术具有原料利用率高,投资省,废水易于处理等特点,竹材高得率制浆技术的应用是竹浆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贵州赤水产竹子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竹材化学机械法和半化学法的制浆性能和漂白性能,优化了制浆和漂白工艺技术,分析了以上工艺过程制浆废水的污染特征和负荷,初步探讨了半化学法制浆蒸煮废液中木质素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对竹片进行压溃后筛选分离去除部分薄壁细胞组织(简称“竹黄”),去除率为11.4%,所得纤维物料简称为“竹丝”。对原竹和竹丝分别进行了化学组成分析和纤维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与原竹相比,竹丝中灰分降低了38.6%,纤维素含量增加了4.71%;竹黄灰分含量约为原竹的3倍,戊聚糖含量为原竹的1.5倍;竹丝纤维平均长度与原竹近似,证实对竹片的压溃并没有切断纤维作用。采用碱性过氧化氢、碱性亚硫酸钠、烧碱等叁种化学预浸渍工艺,分别对竹丝进行化学机械法制浆。比较不同化学品预浸渍制得的竹材化学机械浆的磨浆能耗、制浆性能、可漂性能及其废液的污染特征和发生量。结果表明:叁种不同化学预浸渍工艺,竹丝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差异较大,(1)碱性过氧化氢法预浸渍,磨浆比能耗最低,为1368kWh/t,浆料白度最好,为36.3%ISO,废水发生量和SS都最低,纸浆紧度最高;(2)烧碱法预浸渍,磨浆比能耗较高,为1668kWh/t,浆料颜色偏深。(3)碱性亚硫酸钠预浸渍,磨浆电耗介于以上两种方法之间、浆料白度(31.9%ISO)居中,浆料的松厚度(3.43cm~3/g)最好。选用优化后的碱性过氧化氢预浸渍工艺(2%H_2O_2)制取的竹丝化学机械浆为原料,利用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不同漂白剂对其进行了不同段数组合的漂白性能研究,提高竹浆的可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过氧化氢用量(12%H_2O_2)下,叁段过氧化氢组合漂白(2%+4%+6%)纸浆的白度为72.1%ISO,比二段过氧化氢组合漂白(2%+10%)纸浆白度66.8%ISO高出5.3个ISO百分单位。采用过氧乙酸对化机浆进行活化预处理,再进行过氧化氢漂白,推荐的优化漂白工艺条件:(1)过氧乙酸活化段:过氧乙酸用量2%,pH 6,浓度20%,温度70℃,时间60 min。(2)过氧化氢漂白段:过氧化氢用量8%,硅酸钠2%,二乙基叁胺五乙酸(DTPA)0.2%,氢氧化钠用量5.5%,浓度20%,温度90℃,时间60 min。漂后纸浆白度可达到70.5%ISO。采用甲脒亚磺酸(FAS)和Na_2S_2O_4对过氧化氢漂白后浆进行补充漂白(叁段H_2O_2漂白和一段FAS或Na_2S_2O_4还原漂白),在过氧化氢用量10%(2%+4%+4%)和FAS用量2%时,纸浆白度可达到76.2%ISO;在过氧化氢用量10%(2%+4%+4%)和Na_2S_2O_4用量2%时,纸浆白度可达到73.2%ISO,漂白竹浆达到了较好的白度水平。本色生活用纸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半化学浆比化机浆纤维柔软,可用于高档本色生活用纸的生产。另外,在具有化学法制浆和碱回收生产线的综合工厂,可以采用半化学法制浆,制浆浓废液经蒸发或膜处理预浓缩后,合并进入碱回收系统。分别采用碱蒽醌法(Soda/AQ)和碱性亚硫酸钠(AS)等不同蒸煮条件,比较竹丝半化学浆的制浆性能。结果表明,温和Soda/AQ法具有最高的粗浆得率和卡伯值,其次是AS法,Soda/AQ法蒸煮粗浆得率低,同时其卡伯值也最低。AS法粗浆的保水值最高,其浆料具有较好的亲水吸水性能。Soda/AQ法半化学浆强度最好,AS法半化学浆可漂白性能最好,温和Soda/AQ半化学浆挺度最好。污染负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Soda/AQ工艺>AS法工艺>温和Soda/AQ工艺。对竹材半化学浆蒸煮浓废液综合利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半化学浆蒸煮后提取浓废液,进行浓缩,替代部分苯酚合成酚醛树脂,红外和热重分析表明,Soda/AQ法和AS法半化学浆木质素都具有较低分子量,均含有大量羟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但Soda/AQ法木质素的活性基团比AS法木质素多。回收木质素的加入使合成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4-01)
田胜龙[7](2018)在《稻草薄壁细胞的分离、分析及其成膜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产能和消费世界第一的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着木材原料严重短缺而同时严格限制禾草类制浆造纸的尴尬局面。解决草类制浆黑液硅干扰和严重妨碍纸浆废液提取洗涤的薄壁细胞障碍是打开草类制浆工业复兴之路的两道大门。可以说氧碱制浆已经将硅干扰免除的大门打开,余下来如果能将薄壁细胞分离并利用起来,则另一道大门也自然开启。这便成为论文需要从事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机械筛分、层级沉降和溢流法分离稻草氧碱浆中的细小组分发现,层级沉降分离得到的薄壁细胞含量较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分离方法。借助于显微镜来观测计量纤维细胞与薄壁细胞的分离效果直观简便易行。对层级沉降的分离工艺中的绝干量、倾倒次数、沉降时间、沉降次数、取水体积和取水次数六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沉降时间、沉降次数、取水体积和取水次数四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的最优分离条件为:取水体积为580 mL,取水次数为24次,沉降时间为72 min,沉淀次数为4次,得到最小RFP为9.70%。借助SEM、BET和Zeta电位的检测手段对分离出的薄壁细胞的形貌、比表面积和表面电位进行了检测发现:分离出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少量断小纤维细胞,薄壁细胞形状为长方形片状,表面较粗糙;薄壁细胞的比表面积(15.948 m2/g)几乎是细小组分的叁倍;薄壁细胞的zeta电位为-53.2 mV,细小组分的zeta电位则是其负值的约两倍。对定量为6 g/m2、8 g/m2、10 g/m2的薄壁细胞膜进行SEM、抗张强度、XRD、FTIR、TG表征发现:薄壁细胞之间的结合贴合紧密,薄壁细胞数量的增加让成膜覆盖面更完整均匀,抗张强度明显增大。在以功率为1000 W的超声波分散仪下处理薄壁细胞4 min、8 min、12 min、16 min后,分别制备定量为8 g/m2的薄壁细胞膜,结果发现:超声波辅助能使得薄壁细胞表面变得更加粗糙,纤维素结晶度下降,组织可变形性增大,使得薄膜中薄壁细胞表面位移增大、贴合更为紧密,抗张强度可成倍提高,热稳定性的增强。(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万王超[8](2016)在《蔗髓薄壁细胞分离、分析及其成膜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造纸纤维原料资源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合理开发和利用非木材纤维,尤其是数量巨大、廉价易得的农作物秸秆依然还是作为木材原料严重供给不足的一类重要补充造纸原料。若能将非木材原料中被认为是"废弃、障碍物"的薄壁细胞合理的利用,则对秸秆的造纸提升和杂细胞价值的体现都有重要作用。本论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禾草薄壁细胞分离、分析及其成膜机制的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就蔗髓通过蒸煮分离纤维和薄壁细胞,重点对薄壁细胞化学成分、表面结构等进行表征分析,利用薄壁细胞的特性制膜,探讨其制膜工艺及薄膜的特性分析。1.通过对蔗髓叁种蒸煮方法的对比,对亚硫酸盐蒸煮较优工艺,即用药量为22%(75%亚硫酸钠),AQ0.1%,液比1:6,160℃蒸煮90min得到收获率11.3%、卡伯值为5.2、白度为54.3%ISO、黏度为678mL/g的薄壁细胞,且纸浆纤维的得率还能达到48.1%。2.对蔗髓叁种蒸煮工艺出来的纸浆纤维与薄壁细胞组分的分析,它们在木素、聚戊糖含量上比较接近,分别在1-2%和27%左右,差距明显一点的是薄壁细胞的纤维素含量比纤维的低了约5-10个百分点。3.进一步对它们的滤水性能、SEM和FQA等进行对比分析:纸浆的纤维长度基本在0.9~1.0mm之间;薄壁细胞的长度在0.3~0.4mm之间,纤维滤水性能良好,薄壁细胞的则较差。4.薄壁细胞用造纸法滤水可制成定量低至10g/m2的膜。成膜前后薄壁细胞的物理特性与结构特性会形成明显差异。非破坏性疏解薄壁细胞有利于成膜的均匀性和比表面积的显着提升,表面结合形貌平滑、贴合紧密。5.借助SEM、AFM、XRD、IR和XPS对薄壁细胞与薄膜进行分析表征,对薄壁细胞膜的特性有了基本的认知,为后续薄壁细胞膜制备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陈红,田根林,吴智慧,费本华[9](2016)在《AFM技术观察慈竹纤维和薄壁细胞断面微纤丝聚集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竹材纤维细胞和薄壁细胞纤维素微纤丝聚集体的分布规律,为竹纤维及竹材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对脱木素处理的竹材进行树脂包埋及钻石刀修块抛光,制备出可以在AFM下进行表征的样品,利用AFM的Tapping模式对竹材纤维细胞和薄壁细胞中纤维素微纤丝聚集体进行观察。【结果】通过AFM对处理的样品进行定位扫描可以得到高度图和相图,一个维管束内不同位置纤维细胞的高度图和相图都显示出多层结构,且细胞壁层数及各壁层厚度因细胞在竹材中所处位置不同而改变;一个维管束内不同位置细胞壁的相图显示高亮度的物质分布密度不同,从细胞壁内侧到细胞壁外侧都呈不均匀分布,且各壁层相邻的位置处高亮度的物质比较密集;一个竹纤维细胞壁的相图中显示各层高亮度物质大小差异不大,而一个竹薄壁细胞壁中各层高亮度物质差异比较大。【结论】利用AFM的Tapping模式对竹材细胞壁进行观察,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不仅操作相对同分辨率的手段简单,而且还可以进行定位观察,除了能够获得传统手段得到的细胞壁多壁层结构外,还能获得纤维素微纤丝聚集体的分布,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手段;竹纤维细胞和竹薄壁细胞中纤维素微纤丝聚集体在其胞壁的横截面上都呈随机的无序排列;纤维素微纤丝聚集体在一个细胞壁各层内的分布密度不同,并且在壁层与壁层相邻的位置密度明显大于壁层内的密度,这一现象在薄壁细胞内表现得更明显;纤维素微纤丝聚集体的尺寸在一个纤维细胞各壁层内差异不大,但在薄壁细胞中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叶利培,房桂干,沈葵忠,邓拥军,李萍[10](2013)在《竹材薄壁细胞机械分离方法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竹材薄壁组织在竹材工业化利用的多个方面常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产障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基于此及竹材纤维细胞与薄壁细胞的力学性能、细胞形态、胞间层黏结方式等的差异,提出了采用机械手段高效分离竹材薄壁细胞组织与维管束组织。文中重点分析了竹材薄壁组织的分离对竹材制浆的良好促进作用以及薄壁细胞的有效利用方法,阐述了目前可以实现薄壁组织与维管束组织分离的机械方法及其优劣,并提出了表征薄壁细胞分离效果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3年08期)
薄壁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研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文冠果果实的韧皮部及其周围薄壁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以探讨文冠果果实同化物韧皮部卸载的细胞学路径及其机理。结果显示:(1)文冠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筛分子细胞胞腔较空,几乎没有细胞器,但有类似于囊泡的丝状不定型物存在;伴胞胞质浓密且细胞器丰富,液泡化程度不一,大多数存在多个小液泡;薄壁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发育中期富含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并存在囊泡运输现象,发育后期细胞器发生降解,说明随着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内物质代谢和转运活跃程度逐渐下降。(2)果实发育过程中筛分子和伴胞之间始终有胞间连丝,薄壁细胞之间也一直存在大量的胞间连丝,而筛分子-伴胞复合体与薄壁细胞之间只有在果实发育前期和后期存在一定数量的胞间连丝,发育中期却几乎没有胞间连丝。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同化物韧皮部卸载路径可能发生了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的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薄壁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王郁,刘顺义,任丹.不同超声时间对竹材薄壁细胞基纳米纤维素薄膜性能的影响[J].绿色包装.2019
[2].赵阳阳,郭雨潇,孙永江,张凌云.文冠果果实韧皮部及其周围薄壁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功能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9
[3].肖波,贠弘祥,杨德勇,刘清化,刘相东.马铃薯薄壁细胞组织一维等温干燥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9
[4].李胜男,杨燕云,许亮,陈思有,邢艳萍.UFLC-MS/MS法同时测定5个不同发育时期牛蒡子胚薄壁细胞和内果皮石细胞中3种化学成分[J].药学学报.2019
[5].司民真,李伦,张川云,张德清.姜黄薄壁细胞原位拉曼光谱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18
[6].张华兰.部分去除薄壁细胞改善竹材高得率制浆性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
[7].田胜龙.稻草薄壁细胞的分离、分析及其成膜机制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8].万王超.蔗髓薄壁细胞分离、分析及其成膜机制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9].陈红,田根林,吴智慧,费本华.AFM技术观察慈竹纤维和薄壁细胞断面微纤丝聚集体特征[J].林业科学.2016
[10].叶利培,房桂干,沈葵忠,邓拥军,李萍.竹材薄壁细胞机械分离方法及研究进展[J].中华纸业.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