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痘苗病毒载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痘苗,病毒,疫苗,载体,天坛,免疫,安卡拉。
痘苗病毒载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迪,许丰雯,熊梓辰,郭斐[1](2019)在《高效重组痘苗病毒天坛株载体系统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溶瘤病毒作为癌症治疗的新方向效果显着。同时,痘苗病毒还可以作为疫苗载体抵抗HIV、H5N1等病毒感染。因技术限制,重组痘苗病毒主要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但此方法获得重组病毒的效率较低。随着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as9技术成功应用于多种动物、组织和细胞的基因编辑中,本研究拟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高效重组痘苗载体系统。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叁个靶向痘苗病毒天坛株TK区的gRNA-Cas9的质粒以及重组质粒pJ2R-EGFP,通过瞬时转染gRNA-Cas9或建立gRNA-Cas9稳定细胞系后,导入重组质粒pJ2R-EGFP并感染VTT,获得表达EGFP的重组病毒。此高效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系统的重组效率比传统的同源重组方法大大提高。因此,本研究建立的高效痘苗病毒载体重组系统,为其在疫苗载体构建、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提供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俞杰[2](2018)在《基于EEV释放相关基因的痘苗病毒改造及其作为疫苗载体的潜在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V)曾经作为疫苗预防天花,并帮助人类最终消灭天花。此后,痘苗病毒多被改造为活病毒载体,应用于抗AIDS、流感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疫苗研究。至今已有多个痘苗病毒为载体的疫苗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然而,痘苗病毒是一种基因组巨大、基因数量众多的DNA病毒,尚存有许多未知需要深入研究。为适应各种不同应用需要,痘苗病毒还需要进一步改造和优化。痘苗病毒主要形成2种感染形式的病毒颗粒:胞内成熟病毒(intracellular mature virus,IMV)和胞外囊膜病毒(extracellular enveloped virus,EEV)。与占绝大多数的IMV相比,EEV占比小于1%,但具有早释放、早感染、远距离传播等优势。因此,我们推测改变痘苗病毒EEV的释放可能会对病毒的感染及其免疫原性产生影响。EEV的释放包含两个关键步骤:依赖微管的运输以及从细胞膜上的解离。本研究以天坛株痘苗病毒(Tiantan Vaccinia Virus,VTT)为研究对象,选择可能与痘苗病毒EEV释放的两个关键步骤相关的基因进行缺失或突变改造,比较研究了改造后病毒的复制、EEV的释放特性及外源抗原的表达,评估和筛选出能促进抗原免疫应答的新型重组痘苗病毒载体。一,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病毒依赖微管的运输相关的A36R、F12L基因进行缺失改造,改变病毒依赖微管的EEV释放,从而促进病毒向粘膜基底面的释放。由于F12L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rVTT△F12L-GFP难以扩增,我们重点分析了A36R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rVTT△A36R-GFP与野生型VTT在病毒复制和EEV释放方面的差别。体外结果发现,重组病毒rVTT△A36R-GFP在非极化的黏膜上皮细胞Caco-2中的EEV释放和病毒复制能力下降;在极化的Caco-2细胞transwell系统中,病毒向腔面和底侧面的释放均下降。小鼠体内实验结果发现,重组病毒rVTT△A36R-GFP在小鼠鼻和肺组织中复制产生的总病毒量显着减少。上述结果表明:缺失A36R基因导致痘苗病毒EEV释放减少,在粘膜细胞和体内局部的复制下降,不是一种合适的改造方案。二,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病毒从细胞膜上解离相关的A34R、B5R基因进行点突变改造,从而增加EEV的释放。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病毒(VTT)相比,重组病毒rVTT-B5R_(mut)仅能轻微增加EEV的释放和总子代病毒的产生,而rVTT-A34R_(mut)则能显着增强EEV的释放和总子代病毒的产生。因此,我们以rVTT-A34R_(mut)为载体,插入HIV env蛋白作为模式抗原,构建了重组HIV疫苗rVTT-A34R_(mut)-Env。与对照病毒rVTT-Env相比,rVTT-A34R_(mut)-Env在体外细胞系和小鼠肌肉组织中均显着提高了子代病毒的产生和外源抗原的表达量,并最终在小鼠体内诱导了更强的HIV Env特异性的细胞和抗体应答水平。此外,重组疫苗rVTT-A34R_(mut)-Env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和动物毒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上述结果表明:能增强EEV释放的重组病毒rVTT-A34R_(mut)是一种能增强重组疫苗免疫原性的新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载体。此外,本研究通过对一株已进入临床研究的痘苗病毒载体疫苗VTKgpe的A34R基因点突变改造,有效提高了其诱导的HIV Env特异的抗体应答,证明了A34R点突变也能在其他痘苗病毒载体疫苗中起到增强免疫应答的效应,表明通过A34R基因K151E点突变增强EEV的释放是一种能提高免疫原性的重组痘苗病毒载体改造方案。综上所述,本论文系统研究了改变痘苗病毒本身EEV释放特性的改造方案对重组病毒复制,外源抗原表达和重组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本研究筛选出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VTT疫苗载体rVTT-A34R_(mut),并证明了A34R点突变的改造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痘苗病毒载体。因此,本研究不仅为如何构建更安全高效的痘苗病毒疫苗载体提供了一个实例,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尹元,王伟灵[3](2017)在《基于改良型痘苗病毒安卡拉株载体的新型流感疫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已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当前,建立快速流感疫苗研发生产平台对于流感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以病毒为载体的活疫苗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手段。改良型痘苗病毒安卡拉株(Modified Vaccinia virus Ankara,MVA)是一种复制缺陷型病毒载体。MVA能够同时容纳并表达多个外源抗原、诱导较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具有成为理想疫苗载体的潜力。本文就MVA载体在流感疫苗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何小周,陈丹瑛,王琬玓,徐柯,曾毅[4](2016)在《表达SIV Gag/Env基因的DNA疫苗、重组腺病毒和重组痘苗病毒叁载体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威胁,目前常用的药物疗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尚不能彻底治愈AIDS并阻断HIV的传播。将治疗型疫苗用于HIV感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缺乏适宜的HIV感染动物模型阻碍了治疗型HIV疫苗的研制。SIV能够感染非人灵长动物并引起类似AIDS的猴免疫缺陷病,因而常被用作研究HIV及其疫苗的替代动物模型。为了对SIV疫苗在猴感染模型中治疗SIV感染的效果进行评价,我们分别构建了表达SIV gag和env基因的DNA疫苗、重组腺病毒和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并联合使用这叁种疫苗免疫小鼠,对包括不同抗原组合、不同免疫次序及间隔的免疫策略进行探索和优化。IFN-γ酶联免疫斑点和小鼠体内杀伤试验的结果显示,通过叁载体疫苗联合免疫,能够在小鼠体内诱导出强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SIV Gag/En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并且,重复免疫后仍可以诱导较高水平的免疫反应。该结果为在SIV感染猴模型中评价多载体疫苗序贯和重复免疫治疗SIV感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治疗型HIV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鞠斌,梁华,李丹,纪晓琳,王硕[5](2016)在《HIV-1 DNA疫苗初免-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和蛋白疫苗加强策略的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DNA疫苗初免-重组痘苗病毒载体(rTV)疫苗和蛋白疫苗加强免疫策略在小鼠中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为HIV-1疫苗研发提供备选免疫方案和免疫原性评价手段。方法采用初免-加强策略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特异性结合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结果免疫程序中4个时间点血清样本均可持续检测到广泛的HIV-1特异性抗体(IgG、IgM、IgA、IgG1、IgG2a、IgG2b和IgG3);rTV疫苗免疫后10d和末次免疫后6周均可检测到HIV-1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分泌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该免疫策略可诱导广泛的叁功能性和双功能性T细胞免疫反应。结论 DNA疫苗初免-rTV疫苗和蛋白疫苗加强免疫策略可以在小鼠中诱导出广泛持久的HIV-1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毒病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盛媛[6](2014)在《基因缺失天坛株痘苗病毒弱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痘苗病毒具有宿主范围广泛、高效蛋白表达、免疫原性较好、基因组容量大、基因操作简单和人用历史悠久等特点,在科研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痘苗病毒作载体表达外源蛋白,需要将外源性蛋白编码基因插入到痘苗病毒载体基因组中,构建出重组痘苗病毒,然后在特有的启动子作用下,在细胞内表达外源蛋白。选取痘苗病毒复制非必需基因区域作为插入位点,根据同源重组原理,将外源基因重组到痘苗病毒基因组中,然后在细胞内复制并包装成感染性病毒。从痘苗病毒基因组中靶向缺失大量宿主范围基因、毒力相关基因等病毒复制非必需基因,构建天坛株痘苗病毒弱毒载体,达到既减弱病毒毒力、还缩小宿主范围防止病毒扩散的目的,从而构建一株安全、高效的痘苗病毒载体。天坛株痘苗病毒是在中国分离得到的特有的痘苗病毒毒株,病毒毒力相对较弱。本研究通过对痘苗病毒天坛株全基因组序列及其病毒毒力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筛选了7段与病毒毒力、宿主范围等功能相关的病毒复制非必需基因进行敲除,以达到减弱病毒毒力、缩小宿主范围的目的。同源重组过程中利用增强型的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外源性筛选标记,以及胸苷激酶作为内源性筛选标记,然后运用Cre/Loxp系统完成EGFP基因的敲除,最终获得缺失7段基因的痘苗病毒弱毒株。利用PCR方法对重组病毒进行鉴定和遗传稳定性分析。通过体内细胞试验和体外动物试验评估敲除多个基因的重组病毒的毒力和宿主范围与亲本毒株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构建的多基因缺失重组痘苗病毒弱毒株TTVAC7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7段基因的缺失不影响病毒的病毒和形态发生。结晶紫染色试验结果显示,7段基因的缺失使痘苗病毒在不同细胞内的扩散水平明显降低。MTT检测试验证明,7段基因的缺失减弱了病毒的细胞毒性。兔痘斑形成试验和小鼠的颅内接种试验以及小鼠鼻腔接种试验表明,多基因缺失重组痘苗病毒弱毒株TTVAC7的毒力比亲本毒株毒力显着减弱。该痘苗病毒弱毒载体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及病毒载体具有科研价值和潜在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王世兵,陈侃,孔祥东[7](2014)在《基于痘苗病毒载体的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治疗一直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策略,而以溶瘤痘苗病毒为载体的肿瘤治疗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该文总结了目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痘苗病毒和基于痘苗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成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刘铮[8](2013)在《缺失宿主范围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载体构建及在HIV-1抗原重组疫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痘苗病毒已被广泛应用于作为其它病原或肿瘤疫苗的重组载体,能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反应,在艾滋疫苗研究中包括临床前以及人体实验中HIV-1重组痘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最为广泛。痘苗病毒天坛株(VTT)是中国消灭天花的主要疫苗株,其预防天花的效果和人群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已经在几十年的长期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痘苗病毒天坛株在我国曾作为疫苗载体用于许多新疫苗的研究中。为进一步增强天坛载体的安全性和作为HIV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选择删除天坛株编码的宿主范围基因C7L和K1L,以及包含着两个基因的C8L-K3L基因片段进行新型天坛痘苗载体的系列研究。本研究以母本VTT为出发毒株,构建了7株缺失重组病毒VTTΔC7L、VTTΔK1L, VTTΔC7LK1L、VTKgpeΔC7L、VTKgpeΔK1L、VTTΔC7LK1L-gag和VTTΔC8-K3-gag.对这7株病毒进行CEF、Vero、BHK-21和HeLa细胞系中的复制动力学评价,发现所有毒株的复制能力均有所下降,尤其是VTTAC7LK1L、 VTTAC7LK1L-gag和VTTΔC8-K3-gag,增殖能力下降10倍以上。在动物模型中,两个宿主范围基因都缺失的、VTTΔC7LK1L、VTTΔC7LK1L-gag和VTTΔC8-K3-gag减毒效果最显着,在小鼠和裸鼠中不造成损伤,并且只在最高剂量时对兔皮肤产生0.4-0.5cm的皮肤红晕斑,而母本VTT可以造成1.48cm的红晕斑及产生溃烂。只缺失K1L基因的毒株减毒效果居中,而单独缺失C7L基因的毒株其减毒效果最弱。为降低痘苗病毒的载体反应,同时增加针对外源HIV基因的免疫原性,本研究进行了单独免疫载体的评价及四种疫苗免疫策略研究。发现缺失重组痘苗病毒免疫两次,中间间隔8周时,其载体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与VTKgpe相比均有显着降低。而与DNA联合免疫的策略可诱导更高水平的HI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尤其是DNA初免叁次后,加强免疫痘苗病毒,其诱导的IFN-γ阳性T细胞数均可达到650-700/106细胞。而在所有免疫策略中,缺失重组痘苗病毒诱导的HIV特异性免疫应答均与VTKgpe在同一水平。本研究获得了毒力下降明显且免疫原性较高的疫苗载体,并为研究更好的免疫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3-06-01)
阮力[9](2013)在《痘苗病毒天坛株载体研究与应用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1982年,文献首次报道外源基因成功在痘苗病毒WR株(小鼠嗜神经毒株)中获得表达,引起了中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198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在朱既明院士的组织下成立了痘苗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研究协作组,提出使用痘苗病毒天坛株开发可用于人体的痘苗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的新思路。该研究历时10余年,成功构建了痘苗病毒天坛株高效表达载体,并广泛用于外源基因表达、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单克隆抗体研制和诊断试剂开发。本文简单介绍了该载体的研究及应用,并对载体疫苗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微生物与感染》期刊2013年01期)
杜寿文,李昌,王宇航,刘存霞,任大勇[10](2012)在《新型痘苗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痘苗病毒具有广阔的克隆空间、广泛的宿主和细胞范围、可形成稳定的重组体等特点,而且相对毒力较弱、比较安全,广泛用于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目的:获得一种新型痘苗病毒穿梭载体,并对其重组及表达功能进行验证,为新型基因工程活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制及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奠定坚实基础。方法:本研究本着提升临床应用安全性、外源基因高效表达及多价疫苗研制的理念,设计、构建了一个痘苗病毒穿梭载体(pSTKE),以痘苗病毒胸苷激酶基因(TK)作为筛选标记,包含叁个独立的外源基因表达盒,启动子为痘苗病毒早晚期强力复合启动子(PE/L),能够实现外源基因的全程表达。然后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红色荧光蛋白(RFP)和蓝色荧光蛋白(BFP)为报告基因,以中国天坛株痘苗病毒(VTT)为原始毒株,对每个表达盒的表达功能进行验证,并应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对重组病毒的表达量和遗传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设计构建的痘苗病毒穿梭载体的叁个表达盒均具有高效的重组和表达能力,同时筛选获得两株重组痘苗病毒,重组病毒在20代内遗传稳定性良好,且TK基因20代内无回复突变,外源基因得到高效、稳定及持续表达。结论:获得一种高重组率、高效表达、遗传稳定性良好的痘苗病毒穿梭pSTKE,利用该载体构建的重组病毒可同时表达至少3种外源基因,且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可有效解决以往重组痘苗病毒安全性低、目的基因表达效率不高、目的基因表达周期不连贯和插入外源基因片段少等问题。目前,本研究室正利用该载体进行HIV,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辛德比斯病毒(Sindbis virus,SINV)、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及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等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期刊2012-08-01)
痘苗病毒载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V)曾经作为疫苗预防天花,并帮助人类最终消灭天花。此后,痘苗病毒多被改造为活病毒载体,应用于抗AIDS、流感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疫苗研究。至今已有多个痘苗病毒为载体的疫苗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然而,痘苗病毒是一种基因组巨大、基因数量众多的DNA病毒,尚存有许多未知需要深入研究。为适应各种不同应用需要,痘苗病毒还需要进一步改造和优化。痘苗病毒主要形成2种感染形式的病毒颗粒:胞内成熟病毒(intracellular mature virus,IMV)和胞外囊膜病毒(extracellular enveloped virus,EEV)。与占绝大多数的IMV相比,EEV占比小于1%,但具有早释放、早感染、远距离传播等优势。因此,我们推测改变痘苗病毒EEV的释放可能会对病毒的感染及其免疫原性产生影响。EEV的释放包含两个关键步骤:依赖微管的运输以及从细胞膜上的解离。本研究以天坛株痘苗病毒(Tiantan Vaccinia Virus,VTT)为研究对象,选择可能与痘苗病毒EEV释放的两个关键步骤相关的基因进行缺失或突变改造,比较研究了改造后病毒的复制、EEV的释放特性及外源抗原的表达,评估和筛选出能促进抗原免疫应答的新型重组痘苗病毒载体。一,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病毒依赖微管的运输相关的A36R、F12L基因进行缺失改造,改变病毒依赖微管的EEV释放,从而促进病毒向粘膜基底面的释放。由于F12L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rVTT△F12L-GFP难以扩增,我们重点分析了A36R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rVTT△A36R-GFP与野生型VTT在病毒复制和EEV释放方面的差别。体外结果发现,重组病毒rVTT△A36R-GFP在非极化的黏膜上皮细胞Caco-2中的EEV释放和病毒复制能力下降;在极化的Caco-2细胞transwell系统中,病毒向腔面和底侧面的释放均下降。小鼠体内实验结果发现,重组病毒rVTT△A36R-GFP在小鼠鼻和肺组织中复制产生的总病毒量显着减少。上述结果表明:缺失A36R基因导致痘苗病毒EEV释放减少,在粘膜细胞和体内局部的复制下降,不是一种合适的改造方案。二,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病毒从细胞膜上解离相关的A34R、B5R基因进行点突变改造,从而增加EEV的释放。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病毒(VTT)相比,重组病毒rVTT-B5R_(mut)仅能轻微增加EEV的释放和总子代病毒的产生,而rVTT-A34R_(mut)则能显着增强EEV的释放和总子代病毒的产生。因此,我们以rVTT-A34R_(mut)为载体,插入HIV env蛋白作为模式抗原,构建了重组HIV疫苗rVTT-A34R_(mut)-Env。与对照病毒rVTT-Env相比,rVTT-A34R_(mut)-Env在体外细胞系和小鼠肌肉组织中均显着提高了子代病毒的产生和外源抗原的表达量,并最终在小鼠体内诱导了更强的HIV Env特异性的细胞和抗体应答水平。此外,重组疫苗rVTT-A34R_(mut)-Env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和动物毒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上述结果表明:能增强EEV释放的重组病毒rVTT-A34R_(mut)是一种能增强重组疫苗免疫原性的新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载体。此外,本研究通过对一株已进入临床研究的痘苗病毒载体疫苗VTKgpe的A34R基因点突变改造,有效提高了其诱导的HIV Env特异的抗体应答,证明了A34R点突变也能在其他痘苗病毒载体疫苗中起到增强免疫应答的效应,表明通过A34R基因K151E点突变增强EEV的释放是一种能提高免疫原性的重组痘苗病毒载体改造方案。综上所述,本论文系统研究了改变痘苗病毒本身EEV释放特性的改造方案对重组病毒复制,外源抗原表达和重组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本研究筛选出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VTT疫苗载体rVTT-A34R_(mut),并证明了A34R点突变的改造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痘苗病毒载体。因此,本研究不仅为如何构建更安全高效的痘苗病毒疫苗载体提供了一个实例,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痘苗病毒载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迪,许丰雯,熊梓辰,郭斐.高效重组痘苗病毒天坛株载体系统的建立[J].病毒学报.2019
[2].俞杰.基于EEV释放相关基因的痘苗病毒改造及其作为疫苗载体的潜在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18
[3].尹元,王伟灵.基于改良型痘苗病毒安卡拉株载体的新型流感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
[4].何小周,陈丹瑛,王琬玓,徐柯,曾毅.表达SIVGag/Env基因的DNA疫苗、重组腺病毒和重组痘苗病毒叁载体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研究[J].病毒学报.2016
[5].鞠斌,梁华,李丹,纪晓琳,王硕.HIV-1DNA疫苗初免-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和蛋白疫苗加强策略的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6
[6].盛媛.基因缺失天坛株痘苗病毒弱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D].吉林农业大学.2014
[7].王世兵,陈侃,孔祥东.基于痘苗病毒载体的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4
[8].刘铮.缺失宿主范围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载体构建及在HIV-1抗原重组疫苗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
[9].阮力.痘苗病毒天坛株载体研究与应用概述[J].微生物与感染.2013
[10].杜寿文,李昌,王宇航,刘存霞,任大勇.新型痘苗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及评价[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