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论文_田雪粉,王静,尹成,孟祥才

导读:本文包含了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溶胶,柠檬酸,凝胶,导电性,离子,低温,粉体。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论文文献综述

田雪粉,王静,尹成,孟祥才[1](2014)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KBT粉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i Cl4、Bi(NO3)3和K2CO3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烧结制备了纳米钛酸铋钾(KBT)粉体。利用DSCTG、XRD、SEM、TEM分别对KBT粉体的形成过程、物相结构及晶粒尺寸进行表征。研究并讨论了Ti Cl4浓度、煅烧温度、柠檬酸盐量等对KBT粉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iCl4浓度为1.5 mol/L时,700℃煅烧2 h合成了单相的片状K0.5Bi0.5TiO3纳米粉体,粉体颗粒边长大约在100~300 nm,厚度为20~50 nm;与固相法相比,烧结温度降低了300℃;与未添加柠檬酸盐的KBT相比,柠檬酸盐改性后的KBT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能有效抑制晶粒长大。(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4年S2期)

邢学玲,闵新民,李小雷[2](2007)在《Ca_3Co_4O_9的柠檬酸盐溶胶凝胶合成及其电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Ca3Co4O9是一类很有前景的新型氧化物热电材料.通过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粉体原料,采用常压烧结方式制备所需的陶瓷体,结果表明,该种材料在化学合成时处于强酸环境,pH值小于3.把干燥后的前驱物粉末在700℃保温2 h条件下煅烧,就可以获得晶型完好的片状晶体.在100~700℃内进行电学性能测试发现,材料属于p型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Seebeck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功率因子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600℃以后递增幅度加大.(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邢学玲,闵新民[3](2006)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Ca_3Co_2O_6陶瓷粉末》一文中研究指出Ca3Co2O6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了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Ca3Co2O6氧化物粉末,并应用TG/DSC、XRD和SEM等方法进行了测试研究。干凝胶在700℃煅烧就可以生成片状的Ca3Co4O9晶体,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在850℃保温2 h的条件下,Ca3Co4O9可以全部转化为条状的Ca3Co2O6晶体。pH值、乙二醇的加入与煅烧温度是影响制备过程的主要因素。乙二醇的使用可以减轻团聚现象,有利于预烧阶段的自燃烧,对晶相的生成没有多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12期)

胡林彦,王铁军,尹德成,沈毅[4](2005)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纳米BaTiO_3粉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RD,DTA,TGA,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Y2O3掺杂的BaTiO3粉体的方法,研究了溶液pH值、水含量、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600℃下2h合成单相的四方BaTiO3粉体,粉体的一次颗粒粒径达30nm。(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05年02期)

贾密英,宋秀芹,柴玉俊[5](2001)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2x)Zn_xPO_4及其离子导电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柠檬酸盐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组成为 Li3 -2 x Znx PO4 ( x=0 .1~ 0 .5 )的固体粉末和烧结体 ,对其相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 x=0 .1~ 0 .4时 ,烧结体是由 γ -Li3 PO4 和 α-Li4 Zn( PO4 ) 2 两相构成的混合相 ,而 x=0 .5时 ,烧结体的相组成为 α-Li4 Zn( PO4 ) 2 单相 ,用这种合成方法得到样品的合成温度较传统的固相合成降低了约 4 0 0℃ .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烧结体的导电性 ,随着组成的不同 ,样品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导电性 ,当 x=0 .5、相结构为α-Li4 Zn( PO4 ) 2 时 ,样品具有最高的导电性 ,2 5℃时σ=1 .6 6μS/c(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贾密英,宋秀芹,陈汝芬[6](2001)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Li_(1+2x)Zn_(1-x)PO_4及其离子导电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柠檬酸盐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组成为Li1+2xZn1-xPO4 (x =0 ,0 .1,0 .14,0 .2 ,0 .3,0 .4,0 .5 )的固体粉末和烧结体。对其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这样的组成范围内 ,采用溶胶 凝胶法得到了一系列α LiZnPO4 (x =0 )、Li9Zn6(PO4 ) 7(x =0 .14)、α Li4 Zn(PO4 ) 2 (x=0 .5 )单相以及由α LiZnPO4 +Li9Zn6(PO4 ) 7、α Li4 Zn(PO4 ) 2 +Li9Zn6(PO4 ) 7两相构成的混合相 ,用这种合成方法得到的样品的生成温度较传统的固相合成样品降低了约 40 0℃。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样品的导电性 ,其中α LiZnPO4 、Li9Zn6(PO4 ) 7在室温下不显示导电性 ,而α Li4 Zn(PO4 ) 2 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t=2 5℃时 ,σ=1.6 6× 10 -6S·cm-1。(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01年01期)

贾密英,宋秀芹,陈汝芬[7](2000)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LiZn(P_(1-x)V_x)O_4及其离子导电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柠檬酸盐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组成为 Li Zn(P1- x Vx) O4 (x=0 ,0 .1 ,0 .2 ,0 .3,0 .4,0 .5)的离子导体 ,并对合成材料进行了差示热分析 (DTA)、热重分析 (TG)、X射线衍射 (XRD)和透射电镜 (TEM)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组成为 Li Zn PO4 的烧结体结构为 α- L i Zn PO4 ;x=0 .4,0 .5的烧结体具有 Li Zn VO4 结构 ,为固溶体 (Li Zn VO4 )单相 ;而 x=0 .1 ,0 .2 ,0 .3的烧结体是由 α- Li Zn PO4 和 Li Zn VO4 两相组成的。由于 α- Li Zn PO4 烧结体的相对密度极小 ,样品在室温下几乎不显示导电性 ;而掺杂了 V以后的样品 ,随着结构和组成不同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导电性 ,其中以 x=0 .4时值最大 ,T=30℃时 σ=4.55× 1 0 - 7S· cm- 1。(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0年04期)

宋秀芹马建峰陈汝芬[8](2000)在《掺杂RE_2O_3的Li_3VO_4的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其离子导电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柠檬酸盐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稀土氧化物作为第二相掺杂的Li3VO4超细粉及烧结体。应用TG DTG、XRD、交流阻抗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稀土氧化物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质材料的电导率。(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00年03期)

贾密英,宋秀芹,陈汝芬[9](2000)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α-Li_4Zn(PO_4)_2及其离子导电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生成温度较固相合成低的多的纯相α-Li4Zn(PO4)2(L2ZP)离子导体,并对合成材料进行了DTA、TG、XRD和SEM等表征,确证合成材料为纯相α-Li4Zn(PO4)2,探讨了不同烧结温度对粉末颗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颗粒间发生团聚,粒径逐渐增大。电导率且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0年01期)

宋秀芹,马建峰,陈汝芬[10](2000)在《Li_2MnO_3的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离子导电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i2CO3、MnCO3为原料,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MnO3超微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DTA、TG、XRD和TEM等表征,并应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电导率.结果表明,650。C以上生成Li2MnO3纯相超微粉,粒径在50nm以下.在18~400。C温度范围内,产物烧结体的离子导电率为10-6~10-3S·cm-1,其电导活化能为44.87kJ·mol-1.(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Ca3Co4O9是一类很有前景的新型氧化物热电材料.通过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粉体原料,采用常压烧结方式制备所需的陶瓷体,结果表明,该种材料在化学合成时处于强酸环境,pH值小于3.把干燥后的前驱物粉末在700℃保温2 h条件下煅烧,就可以获得晶型完好的片状晶体.在100~700℃内进行电学性能测试发现,材料属于p型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Seebeck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功率因子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600℃以后递增幅度加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论文参考文献

[1].田雪粉,王静,尹成,孟祥才.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KBT粉体[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

[2].邢学玲,闵新民,李小雷.Ca_3Co_4O_9的柠檬酸盐溶胶凝胶合成及其电学性能[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邢学玲,闵新民.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Ca_3Co_2O_6陶瓷粉末[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

[4].胡林彦,王铁军,尹德成,沈毅.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纳米BaTiO_3粉体[J].硅酸盐通报.2005

[5].贾密英,宋秀芹,柴玉俊.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2x)Zn_xPO_4及其离子导电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

[6].贾密英,宋秀芹,陈汝芬.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Li_(1+2x)Zn_(1-x)PO_4及其离子导电性[J].稀有金属.2001

[7].贾密英,宋秀芹,陈汝芬.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LiZn(P_(1-x)V_x)O_4及其离子导电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0

[8].宋秀芹马建峰陈汝芬.掺杂RE_2O_3的Li_3VO_4的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其离子导电性[J].稀有金属.2000

[9].贾密英,宋秀芹,陈汝芬.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α-Li_4Zn(PO_4)_2及其离子导电性[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

[10].宋秀芹,马建峰,陈汝芬.Li_2MnO_3的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离子导电性[J].无机材料学报.2000

论文知识图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iCo1-xNi...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PTC粉体的SEM照...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LiCoO2的前驱...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粉体TEM照片及...粉末样品的XRD图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施主掺杂Ba...

标签:;  ;  ;  ;  ;  ;  ;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论文_田雪粉,王静,尹成,孟祥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