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737100
摘要:本文从开展主题教学的现实和新课标要求出发,结合主题教学的特点优势,探求高中政治课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力求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开展主题教学的背景
1.高效课堂面临的困境。高效课堂面临的困境:现实中的社会和学校还存在应试教育的弊端,要切实改变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轻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问题,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切实改变不适应学生素养提升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方式,教育部启动了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只有将核心素养落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中,那么,高中政治课堂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就是开展主题教学。
2.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新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培育高素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课堂教学要一改传统模式,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主题教学就是选取现实主题或问题生成情景,以情景探究活动为支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与解决问题,从而“转知成智”的教学模式。实施主题教学,才能体现政治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思辨性、实践性等特征,才能让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的历练,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主题教学才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
二、主题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主题教学是指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情境与主题,围绕其制定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实现的教学过程。高中政治主题教学是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阶层性问题作为教学主线,学生通过情景交流建构知识体系,生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转识成智,实现学生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主题教学中,要求每节课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解决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切记“节外生枝”、分散中心。教师是主题教学的设计者、参与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是高品质、高效益、高格调课堂教学模式。它与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其他的教学模式有相似之处却大有不同,主题教学的课堂从生命的层次出发,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因此,主题教学设计具有整合性、针对性、生成性、实效性、创新性、思辨性等显著特征。从课堂实践来说,主题教学更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更容易将学习目标、主题问题、生活实际相互渗透,整个教学过程是大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既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也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高中政治课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主题教学设计应该关注学生发展。高中政治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发展。近年的高考命题已不再拘泥于教材,主题非常鲜明突出。命题内容有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既聚焦时代使命,又关注生活实际;既体现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又关注学生发展。这些变化我们必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才紧紧抓住教育的本质。
2.主题教学应注重素材的搜索和积累。主题教学的核心是抓住主题,即抓住那些连接学生的精神世界、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着眼点”。这就对主题的设计者——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主题教学需要教师大量收集相关资料,素材的选取应来源于生活实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关注社会热点,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引入课堂教学,然后下功夫加工素材,创新设计教学流程,提出能够唤起学生思想共鸣又具有发展性的问题。这样设计的主题,虽费时费力却效果显著,也正是检验“四有”教师的实践。
3.主题教学应处理好主题、话题和问题的关系。主题教学要求每节课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解决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防“节外生枝”。主题要通过话题引入,话题要转换为具体问题。主题是“眼睛”,是一堂课的中心,具有单一性和针对性。话题起到导入引领作用,是一个教学平台。话题形式多样,但要体现教学预设目标,应该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贴近。话题最好有思考性、有可争辩性,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有利于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效果。情境问题是主题教学的主线,以探究活动作为新的突破口,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使教学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生成智化,使课堂生态质量得到改善。
总之,教学创新永远在路上。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主题教学无论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无论是主题、话题、问题关系的处理,还是素材积累、课堂实施,都蕴含着重要的价值。作为课堂转型升级的新模式,高中政治课的主题教学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董旺森林卓玲《主题教学:政治课堂转型升级新模式》.《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年,第19期。
[2]王会利《高中政治课主题教学设计》.《河南大学》,2015年。
[3]印云亮《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索》.《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