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群落论文_陈文华,张双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鸟类群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鸟类,多样性,群落,湿地,自然保护区,公园,双流。

鸟类群落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华,张双艳[1](2019)在《保山学院校园冬季鸟类群落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样点法对保山学院校园2017年冬季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鸟类28种,分属5个目,17个科,物种组成以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占绝对优势(78.6%);其中,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树]麻雀(Passer montanus)、斑文鸟(Lonchura punctulata)、家燕(Hirundo rustica)为优势物种;八哥占调查鸟类个体数的18.3%,黄臀鹎个体数占9.2%,为校园中冬季最容易遇见的鸟种。(本文来源于《保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俐骁,熊李虎,黄世昌[2](2019)在《玉环市漩门叁期围垦工程对围区内生态系统及鸟类群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围垦工程截断滩涂区域与海域水体的生态关联,引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急剧变化。漩门叁期围垦工程于2006年开工、2010年合龙,圈围滩涂面积45.3 km2,基于工程前和工程后围区内水体盐度、营养盐、生态调查数据和围区鸟类群落调查,分析漩门叁期围区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评估围垦工程对围区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围区建成之后,围区水体和滩涂不再受潮汐作用影响,围区水体呈现淡化,盐度在1.2‰~1.8‰;围区内原有的海洋生物均转变成适应淡水的物种,围区水体生态系统已形成新的淡水生态系统;从鸟类的调查结果看,工程后的围区记录到的水鸟多于历史记录,区域鸟类种类和数量集中分布在围区,究其原因可能是围涂区域由原来的潮间带湿地和海洋水体变成了养殖鱼塘、裸露高滩和静止水面,增加了鸟类栖息地类型,在现阶段增加了区域栖息的水鸟种类。后续围区开发和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系统的转变,以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修复目标,以最大化围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来源于《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杨楠,马东源,吴勇,庞德洪,赵定[3](2019)在《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鸟类数量变化和群落结构是监测区域内生态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2017年6月、9月、12月和2018年3—4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访问法对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深入调查。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目54科208种7 451只,结合文献资料,共记录鸟类17目58科255种,其中,濒危保护物种共计42种,占总物种数的16.47%;从生境来看,阔叶林的鸟类多样性最高,针阔混交林的均匀度指数最高,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指数最高;从季节来看,春季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春-夏的相似性指数最高;保护区目前面临着较多的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干扰。为更好地保护区内的鸟类多样性,并降低人为干扰,建议加强鸟类的长期监测和社区生态教育宣传,同时开展社区共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9年05期)

钟建平[4](2019)在《湖南平江幕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湖南省平江县幕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采用截距法对自然保护区境内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0科11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雀形目鸟类物种数最多,占总数的57.6%,留鸟63种,夏候鸟28种,冬候鸟23种,旅鸟4种。(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刘佳琪,朱洪强,李灵贝,李义,程龙[5](2019)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1月—2018年2月采用样线、样点结合法对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内冬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经统计,该保护区内观察并记录到的鸟类共27种,隶属6目14科,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最多,占总种数的57.14%。在记录的27种鸟类中,23种为留鸟,占总种数的85.19%;冬候鸟4种,占总种数的14.81%。古北界鸟类居多,占总种数的77.78%;东洋界和广布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4.81%和7.41%。在3种生境中,农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通过相似性指数分析可知,农田和苔草沼泽的相似性系数最高(0.60),林地和苔草沼泽的相似性系数最低(0.36)。(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张琼悦,和梅香,赵小英,何兴成,窦亮[6](2019)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鸟击风险与鸟类群落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0月—2016年9月,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净空区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结合近5年(2012—2016年)机场对鸟击事件的统计资料,对机场的鸟类群落和鸟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共记录鸟类16目47科124种,繁殖鸟占优势(69.35%);(2)共统计鸟击事件408次,主要发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其中,38起鸟击事件确认了19种肇事鸟种,以家燕Hirundo rustica、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麻雀Passer montan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小云雀Alauda gulgula等广性分布的繁殖鸟为主;(3)机场围界内、外的优势种和常见种存在差异,一半以上的场内优势种和常见种是鸟击肇事鸟种;(4)半数以上的鸟击事件肇事鸟种是鸟击风险评估等级为严重危险等级的鸟类;(5)鸟击事件主要发生在鸟类繁殖季和秋季迁徙时段。根据调查结果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鸟击防范工作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9年05期)

王伟恒,邹发生,彭逸生,车先丽,张敏[7](2019)在《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及其栖息地监测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其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叁大生态系统。湿地虽然仅覆盖地球表面的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的增加,湿地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主要为:未加控制的商业开发、资源过度开采、过度用水、堤坝修筑等(邓培雁,2003)。1971年诞生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旨在通过各成员国合作加强对世界范围内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生态功能效益,改善区域生态状况,其中有条件的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本文来源于《地球》期刊2019年08期)

肖剑平,CAO,Ming,LI,Qiaoguang,ZHANG,Jiansong,LI,Xu[8](2019)在《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7月起至2017年12月,于云南省石屏县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到鸟类139种,隶属16目47科;其中留鸟73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35种,旅鸟10种。记录到水鸟51种,以鹳形目CICONIFORMES鹭科Ardeidae和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为主。国家II级保护鸟类6种,即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白尾鹞(Circus cyaneus)、普通鵟(Buteo japonic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游隼(Falco peregrinus)。全年生态保育区鸟类多样性丰富度最高(4.087),合理利用区最低(3.968);生态保育区均匀度最高(0.538),科普宣教区最低(0.513);异龙湖鸟类多样性丰富度表现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湿地公园内科普宣教区与生态恢复区相似性指数(0.87)最高,而生态保育区与生态恢复区具有最低的相似性指数(0.73)。(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杜天奎,谢强[9](2019)在《宁夏阅海国家湿地公园春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2月24日至5月5日,对宁夏阅海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环境的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当地及周边生境主要包括水域、草本沼泽、绿化带、农田4种,在4种生境分别设置样带或样点进行观察.主要观察鸟类的物种和数量,并分别从鸟类的物种组成、居留型、分布型、保护级别、生态型、生境及群落多样性及鸟类动态等角度进行多方面分析.共进行11次调查,记录到鸟类96种,属15目,34科.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来分析当地春季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研究发现宁夏阅海国家湿地公园春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较高,但稳定性较差,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对鸟类栖息影响很大.最后针对鸟类保护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琦,颜文博,徐晓麒,黄浩,段延[10](2019)在《陕西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样线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对陕西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并计算其物种多样性、均匀性及不同生境群落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共发现鸟类17目40科105种,其中雀形目鸟类41种,非雀形目鸟类64种,种类较多的科有鸭科(Anatidae)12种、鹭科(Ardeidae)10种、鹬科(Scolopacidae)7种、噪鹛科(Leiothrichidae)6种;在湿地公园分布的鸟类中,东洋界物种占33.33%,古北种占34.29%,广布种占32.38%;湿地公园内共发现留鸟56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17种、旅鸟10种;牧马河湿地公园不同群落内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性均不同,其中湿地群落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性都最高;在湿地公园内,林地群落与农田群落的相似性最高,农田群落与居民点间相似性次之,湿地群落与林地群落间相似性最低。(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鸟类群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围垦工程截断滩涂区域与海域水体的生态关联,引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急剧变化。漩门叁期围垦工程于2006年开工、2010年合龙,圈围滩涂面积45.3 km2,基于工程前和工程后围区内水体盐度、营养盐、生态调查数据和围区鸟类群落调查,分析漩门叁期围区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评估围垦工程对围区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围区建成之后,围区水体和滩涂不再受潮汐作用影响,围区水体呈现淡化,盐度在1.2‰~1.8‰;围区内原有的海洋生物均转变成适应淡水的物种,围区水体生态系统已形成新的淡水生态系统;从鸟类的调查结果看,工程后的围区记录到的水鸟多于历史记录,区域鸟类种类和数量集中分布在围区,究其原因可能是围涂区域由原来的潮间带湿地和海洋水体变成了养殖鱼塘、裸露高滩和静止水面,增加了鸟类栖息地类型,在现阶段增加了区域栖息的水鸟种类。后续围区开发和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系统的转变,以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修复目标,以最大化围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鸟类群落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文华,张双艳.保山学院校园冬季鸟类群落现状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9

[2].陈俐骁,熊李虎,黄世昌.玉环市漩门叁期围垦工程对围区内生态系统及鸟类群落的影响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9

[3].杨楠,马东源,吴勇,庞德洪,赵定.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J].四川动物.2019

[4].钟建平.湖南平江幕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特征[J].湖南林业科技.2019

[5].刘佳琪,朱洪强,李灵贝,李义,程龙.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6].张琼悦,和梅香,赵小英,何兴成,窦亮.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鸟击风险与鸟类群落关系研究[J].四川动物.2019

[7].王伟恒,邹发生,彭逸生,车先丽,张敏.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及其栖息地监测调查[J].地球.2019

[8].肖剑平,CAO,Ming,LI,Qiaoguang,ZHANG,Jiansong,LI,Xu.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9].杜天奎,谢强.宁夏阅海国家湿地公园春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王琦,颜文博,徐晓麒,黄浩,段延.陕西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一年中天坛公园鸟类群落优势度...一212月、1月不同景观鸟类群落相...一年中天坛公园鸟类群落均匀性...一年中天坛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生境因子参数与鸟类群落参数聚...3种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比较

标签:;  ;  ;  ;  ;  ;  ;  

鸟类群落论文_陈文华,张双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