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欺负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校园,因素,综合征,初中生,德育,缺失,生态系统。
欺负者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发,刘娟,王芳[1](2018)在《线下受害者到线上欺负者的转化: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及高自尊对此效应的加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欺负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公共问题,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易引发广泛的危害。研究聚焦于被欺负者和欺负者潜在转换的视角,考察有过线下被欺负经历的个体是否实施网络欺负的可能性更高,且是否是道德推脱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而此作用还会受到高自尊的增强。以中学生为对象,间隔六个月时间,在时间1测量了线下受欺负情况、道德推脱和自尊,在时间2测量了在网络上欺负他人的情况。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级、社会赞许性之后,线下受欺负程度可以显着正向预测网络欺负的程度,且道德推脱在其中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此外,这一中介作用还受到自尊的调节,随着自尊的增强,在线下越受欺负的青少年就越会通过道德推脱合理化其攻击行为,从而在网上做出更多对于他人的欺负行为。(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8年05期)
吴珊珊[2](2018)在《萨提亚疗法对青少年校园受欺负者的心理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国内外心理研究的热点,校园安全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校园欺负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伤害性行为,其中“受欺负”是个体长时间或反复受到一个或几个同伴欺负或伤害的现象。在中学校园中,大部分学生都有过被嘲笑、起外号、说坏话、孤立、排斥、威胁和强迫等经历。与正常儿童相比,经常受欺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业成绩下降、逃课、自尊心和自信心下降、抑郁、焦虑、头疼、失眠等相关症状,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萨提亚疗法团体辅导可以帮助青少年通过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和谐共融的情感状态,学习和培养表里如一的沟通姿态,提高青少年自我价值感,最终减少中学校园受欺负现象;与此同时,能够为中学教育管理部门培养身心健康的青少年提供有效方法和途径,有效预防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提供可借鉴的心理学依据,切实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快乐成才。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叁个部分:1、探讨青少年校园受欺负问题的现状特点,及其与人际关系、述情障碍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2、通过萨提亚团体辅导对受欺负学生进行干预,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实验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3、针对如何改善青少年校园受欺负问题,提高受欺负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样本中受欺负者检出率为22.10%,其中,受轻微欺负者占8.58%,受严重欺负者占13.52%;样本中有54.08%存在人际关系困扰,青少年欺负受害与人际交往呈显着正相关(r=0.232,P<0.01);样本中有22.32%为述情障碍者,青少年欺负受害与述情障碍呈显着正相关(r=0.197,P<0.01);样本中有8.76%的学生存在轻微的心理症状,青少年欺负受害与心理健康症状呈显着正相关(r=0.211,P<0.01);青少年人际关系、述情障碍、心理健康对欺负受害的回归方程确定性系数(R~2)为0.117。2、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的后测总分和2个因子分显着低于前测(t值分别为2.738、1.679、5.827;P值均<0.05),实验组在后测中总分和2个因子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后测的t值分别为-3.805、-2.056、-2.268;P值均<0.05),对照组在后测中总分和2个因子分显着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5.001、-1.985、-6.265;P值均<0.01)。此外,实验组后测的人际关系困扰、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症状得分均显着低于实验组前测和对照组后测。本研究的结论为:1、青少年人际关系、述情障碍和心理健康症状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受欺负情况;2、萨提亚疗法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校园受欺负问题,积极促进青少年校园受欺负者的社交活动,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10-01)
刘一婷[3](2017)在《欺负/受欺负者的“双面人”角色研究——基于校园欺负中一个独特个案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是一项源自田野发现的个案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校园欺负中的一类特殊人群。个案对象小夏(化名)有着被动型受欺负者的懦弱,也表现出攻击型欺负者的失控,是典型的"欺负/受欺负者"。在学校系统内,小夏因成绩差、不讲卫生、行为不良而被同伴排斥、老师忽视;在家庭系统内,父母对他期待较高,却未能给予操作性指导。小夏的生态系统中呈现出来的教育成分是不完整的,教育过程中"德"的缺失与对"人"的忽视使他逐渐被"放逐",造成角色沦丧。(本文来源于《中国德育》期刊2017年15期)
郑蓉[4](2017)在《汉藏欺负者对不同程度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欺负行为是同学之间的一种伤害行为,这种行为的特征是倚强凌弱、并且由欺负者一方主动故意发起的力量不对等的伤害行为。从1980年起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就对这一问题开始进行关注和研究。校园欺负的方式有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并且多发生在中小学。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所处的时期正是人生中“暴风骤雨”的时期,情绪和行为都极其不稳定,这就导致了这个时期的学生比较常产生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在校园中攻击行为比较容易转化为同学之间的欺负行为。欺负行为这一现象无论是对于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的个人成长、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来说都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本次研究中将被试群体设定为中学生是因为中学生群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进行初步的社会化和人生探索,此时他们不再依赖父母独立性增强,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成熟,所以在遇到困难和人际冲突时并不会像成年人一样考虑到长远的后果,可能会选择凭着一腔热血使用快速、暴力的手段去解决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急需得到关注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本研究中研究群体选择了来自不同的两个民族的中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着巨大差异的。本研究能为干预中学生校园欺负行为提供一些思考,同时对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做出欺负行为的特征及其原因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对于学校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对点探测实验研究和线索靶子实验研究来了解汉藏不同民族欺负者这一群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差异,以及注意偏向的认知机制。同时通过研究后对欺负行为者的访谈了解起原因为学校对欺负者这一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1、点探测实验中,藏族和汉族欺负者,都呈现出对威胁刺激图片显的注意偏向;2、藏族欺负者对威胁信息的加工速度更快快于汉族被试,这说明藏族被试相对于汉族被试来说更容易探测到威胁相关的信息。在威胁程度这一变量上藏族被试对高威胁刺激图片注意偏向更加明显。3、当SOA为500ms时,采用线索靶子范式探究不同民族被试群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机制,出现了线索提示效应;不同民族欺负者对威胁刺激的反应时差异显着,藏族欺负者和汉族欺负者都表现出对威胁刺激明显的注意偏向。4、当SOA为100ms时,结果同样出现了线索提示效应;藏族欺负者注意偏向的认知机制是注意警觉,表现为在一致性条件下藏族被试对威胁威胁刺激图片快于汉族被试,汉族被试对中、低威胁刺激表现出了注意维持。(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7)
程凤娇[5](2014)在《校园受欺负者的抗逆力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欺负问题是中小学生中间经常发生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它给孩子的健康成长蒙上了阴影,也成为许多孩子的噩梦。本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受欺负者遭受欺负的经历、受欺负者的抗逆力水平、影响受欺负者抗逆力水平的因素。依据Hunter抗逆力的层次模型,采用抗逆力的叁种策略形式来分析受欺负者的抗逆力水平,最后结论认为,发挥外在保护性因子的作用是快速有效提高受欺负者抗逆力水平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刘海英[6](2014)在《小时候常被欺负者长大后易患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伦敦5月14日电(记者刘海英)您的孩子在学校里是否会经常被别的同学欺负?可不要小看了这种事情,英美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小时候常被欺负的人,长大后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 该研究由英国华威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4-05-15)
皮忠玲,莫书亮[7](2013)在《中国大学生中关系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卷入关系欺负的中国大学生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特点。采用Olweus欺负问卷的中国修订版对湖北省武汉市七所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选出36名大学生参加进一步研究,其中12名关系欺负者,12名受关系欺负者和12名未参与者。使用眼动法和访谈法,采用模糊情境图片考察被试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叁阶段和第四阶段的特点,即信息编码特点、归因特点、目标选择特点和可能采用的行为反应特点;使用眼动技术的记忆驱动范式,采用欺负图片和不同类型的行为反应图片,考察被试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第五个阶段的特点,即行为反应特点。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中关系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偏差。具体表现在,相比未参与者,关系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编码更少的亲社会行为线索,面对人际冲突时会更多的采用回避的态度,且建构更少的亲社会行为反应。在对外界归因时,受关系欺负者倾向于更自责。当面对欺负时,关系欺负者会选择关系欺负策略解决问题。本研究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关系欺负干预中,应该教大学生采用更积极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欺负现象。(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兰海英[8](2013)在《中小学受欺负者心理特点分析与教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欺负是目前中小学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它对儿童尤其是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欺负行为与受欺负者这一群体的人格、认知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研究从依恋、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心理控制感、归因等方面分析了中小学受欺负者的心理特点,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受欺负者人格、心理特点的教育干预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3年11期)
陈礼鹏,陈阳阳,方乐[9](2012)在《中国四城市初中生受欺负者自杀风险影响因素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初中生受欺负者的特征及自杀风险影响因素,为其自杀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4个城市各随机抽取25所初中,对抽中班级的所有学生采用《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受欺负者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年发生率分别为25.1%和13.0%,高于未受欺负者(P<0.05)。因身体、长相等因素而受欺负产生自杀意念的风险是其他受欺负类型的1.29倍。高频度(10~30d/月)受欺负、焦虑和抑郁均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关怀则是其保护因素。社会交往对自杀计划的发生与否有保护作用。结论对受欺负者的自杀干预应根据其受欺负类型、强度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危险和保护因素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2年08期)
赵楠[10](2012)在《家庭教养方式对攻击型受欺负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攻击型受欺负者是与攻击及受欺负问题有关的不同种类儿童中处境最为不利的群体,研究他们的特点及并对其家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成功(教育)》期刊2012年11期)
欺负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国内外心理研究的热点,校园安全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校园欺负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伤害性行为,其中“受欺负”是个体长时间或反复受到一个或几个同伴欺负或伤害的现象。在中学校园中,大部分学生都有过被嘲笑、起外号、说坏话、孤立、排斥、威胁和强迫等经历。与正常儿童相比,经常受欺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业成绩下降、逃课、自尊心和自信心下降、抑郁、焦虑、头疼、失眠等相关症状,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萨提亚疗法团体辅导可以帮助青少年通过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和谐共融的情感状态,学习和培养表里如一的沟通姿态,提高青少年自我价值感,最终减少中学校园受欺负现象;与此同时,能够为中学教育管理部门培养身心健康的青少年提供有效方法和途径,有效预防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提供可借鉴的心理学依据,切实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快乐成才。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叁个部分:1、探讨青少年校园受欺负问题的现状特点,及其与人际关系、述情障碍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2、通过萨提亚团体辅导对受欺负学生进行干预,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实验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3、针对如何改善青少年校园受欺负问题,提高受欺负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样本中受欺负者检出率为22.10%,其中,受轻微欺负者占8.58%,受严重欺负者占13.52%;样本中有54.08%存在人际关系困扰,青少年欺负受害与人际交往呈显着正相关(r=0.232,P<0.01);样本中有22.32%为述情障碍者,青少年欺负受害与述情障碍呈显着正相关(r=0.197,P<0.01);样本中有8.76%的学生存在轻微的心理症状,青少年欺负受害与心理健康症状呈显着正相关(r=0.211,P<0.01);青少年人际关系、述情障碍、心理健康对欺负受害的回归方程确定性系数(R~2)为0.117。2、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的后测总分和2个因子分显着低于前测(t值分别为2.738、1.679、5.827;P值均<0.05),实验组在后测中总分和2个因子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后测的t值分别为-3.805、-2.056、-2.268;P值均<0.05),对照组在后测中总分和2个因子分显着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5.001、-1.985、-6.265;P值均<0.01)。此外,实验组后测的人际关系困扰、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症状得分均显着低于实验组前测和对照组后测。本研究的结论为:1、青少年人际关系、述情障碍和心理健康症状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受欺负情况;2、萨提亚疗法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校园受欺负问题,积极促进青少年校园受欺负者的社交活动,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欺负者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发,刘娟,王芳.线下受害者到线上欺负者的转化: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及高自尊对此效应的加强[J].心理学探新.2018
[2].吴珊珊.萨提亚疗法对青少年校园受欺负者的心理干预研究[D].郑州大学.2018
[3].刘一婷.欺负/受欺负者的“双面人”角色研究——基于校园欺负中一个独特个案的反思[J].中国德育.2017
[4].郑蓉.汉藏欺负者对不同程度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5].程凤娇.校园受欺负者的抗逆力个案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
[6].刘海英.小时候常被欺负者长大后易患病[N].科技日报.2014
[7].皮忠玲,莫书亮.中国大学生中关系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8].兰海英.中小学受欺负者心理特点分析与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
[9].陈礼鹏,陈阳阳,方乐.中国四城市初中生受欺负者自杀风险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
[10].赵楠.家庭教养方式对攻击型受欺负者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