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缘线匹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叶轮,流体力学,时序,叶片,机械,涡轮,航天。
缘线匹配论文文献综述
季路成,王延荣,邵卫卫,王宝臣[1](2008)在《缘线匹配主导下的叶轮机非定常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性能叶轮机的不断发展,叶轮机流动固有的非定常属性越来越强烈以致不容忽略,且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定常、非定常流动现象认识的不断丰富,使得更全面考虑非定常影响成为可能.本文以缘线匹配产生的学科发展内在背景为导引,从气动、气弹/振动、涡轮热环境管理、转静噪音控制四个非定常设计方面论述了缘线匹配技术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10期)
王宝臣,季路成[2](2008)在《缘线匹配指导下热痕迁移现象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痕严重影响涡轮叶片热负荷及寿命.本文在缘线匹配技术的指导下,以某1+1对转涡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热痕的温度分布形式、周向位置及叶排之间的时序位置等因素对涡轮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痕/叶排以及叶排/叶排的时序位置对第叁排叶片表面的时均温度分布影响较大,优化叶片参数和时序位置是改善涡轮热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季路成,邵卫卫,陈江[3](2008)在《缘线匹配对非定常流动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化缘线匹配对叶轮机非定常流动影响的认识,本文以关注尾迹撞击叶表展向轨迹为出发点,围绕缘线匹配对叶轮机非定常流动及性能影响进行了初步数值探索。研究表明:不同缘线匹配时叶片整体性能参数具有不同的脉动水平;给定缘线匹配下,整体性能参数脉动幅值随工况几乎不变或变化很缓;在设计点为达到降低某种脉动目的而实施的缘线匹配在非设计点同样有效;尽管微弱,数值模拟中还发现缘线匹配对上游尾迹随流掺混产生影响;缘线匹配严重影响时均相关项量值水平,尤其在叶尖、叶根和前缘附近。(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季路成,闫朝,陈江[4](2006)在《将缘线匹配应用于最大化叁维时序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维时序效益大于叁维时序”疑惑,提出将缘线匹配技术应用于最大化叁维时序效益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先前时序研究积累的经验认识,进一步给出并着重讨论了最大化叁维时序效益的简化方法。以A achen 1.5级亚声轴流涡轮为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实际过程和效果。结果表明,缘线匹配指导下,可以用较小的计算资源使最大化叁维时序效益规程化,并且改进效果可观。(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季路成,陈江[5](2005)在《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的缘线匹配(I)理论与实施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缘线匹配展开理论与实施方法探讨,分析了缘线匹配潜在效益,并给出缘线匹配的两种实施方法:基于非定常流动束缚于拟流回转面假设的基元流动展向积分方法和全优化方法。分析指出:缘线匹配具有通过沿展高调协叶轮机相邻叶排非定常流动相位关系实现气动、气弹、气动噪声和热传导性能全方位、多目标优化潜力,为叶轮机非定常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自由度。(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05年04期)
陈江,季路成[6](2005)在《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的缘线匹配(II)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缘线匹配通过考虑多叶排叶轮机相邻叶排间前排叶片尾缘线与后排叶片前缘线空间相对位置匹配关系来进一步提升叶轮机性能,有潜力使叶轮机非定常设计走向工程实际。以一单级跨声轴流压气机和一单级轴流透平为例,尝试用基元流动展向积分方法和全优化方法改善其性能,从而示例应用缘线匹配的具体方法及前景。结果表明,缘线匹配为叶轮机非定常设计提供了可操作的自由度。(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05年04期)
季路成,陈江[7](2005)在《叶轮机设计的缘线匹配理论及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叶轮机非定常设计的缘线匹配理论和方法,研究指出,缘线匹配注意了先前没有被考虑的周期非定常流动的相位影响,而今通过协调相邻叶排相邻缘线空间关系得以实现。初步理论及数值研究表明缘线匹配技术在提高叶轮机气动性能、气弹性能、气动噪声和热传导性能上的潜力。作为一个设计自由度,它使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具有了真实而可操作的内容。(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陈江,季路成[8](2004)在《缘线匹配技术在轴流压气机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叶轮机缘线匹配技术以叶轮机相邻叶排前、后缘线空间相对位置为非定常设计自由度来进一步提升叶轮机性能,这在叶轮机定常设计框架下是不能考虑的。本文以单级轴流压气机设计为例对缘线匹配非定常设计技术进行数值研究,初步展示了缘线匹配的应用方法及其设计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缘线匹配技术为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设计途经。(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4年S1期)
陈江,季路成,阎朝[9](2004)在《缘线匹配技术在轴流透平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缘线匹配技术是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技术,它以叶轮机相邻叶排前、后缘线空间相对位置为非定常设计自由度来进一步提升叶轮机性能,这在叶轮机定常设计框架下是不能考虑的。本文以单级蒸汽透平设计为例对缘线匹配非定常设计技术进行数值研究,初步展示了缘线匹配的应用方法及其设计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缘线匹配技术为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设计自由度。(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闫朝[10](2004)在《关于应用缘线匹配最大化时序效应潜能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定常流和非定常设计是当前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因此,本文尝试性地论述了非定常设计的两个重要组成:非定常流型和缘线匹配,并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研究。由于叶轮机非定常实验的困难,CFD方法成为研究非定常流动的主要手段。本文以编制叶轮机流动时间精确模拟程序为开端,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一、作为实现非定常设计的软件基础,开发了能够对叶轮机内部流动进行多排、多通道时间精确模拟的二维和叁维计算程序。鉴于缺乏相关的非定常实验数据,采用商业CFD软件FLUENT和NUMECA分别与二维和叁维程序进行了互校。在应用于流动研究前,对所开发程序进行了网格无依赖和物理时间步长无依赖两个方面的研究,确定出适当的网格和物理时间步长配置。结果表明,所开发程序应用于叶轮机非定常流求解具有令人满意的精度。 二、非定常流型是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中二维层面的重要技术,论文采用二维数值方法初步研究了这一问题。研究以一涡轮叶栅基元为对象,通过在入口边界施加非定常条件来模拟叶轮机内的非定常环境,结果显示了流动的非定常性对叶栅性能的影响,并与定常、准定常环境下的叶栅性能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尾迹亏损程度、进气角度和尾迹移动速度等因素影响叶栅性能的规律。此外,还对叶栅的升力滞回现象做出初步研究。以上工作初步展示了未来关于叶轮机非定常流型研究方面的部分内容。 叁、二维时序效应属于非定常流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论文通过对1.5级静/动/静布局的涡轮叶栅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对时序效应进行了现象及机理研究;其后探索了叶排间轴向间距和动叶转速对时序效应的影响,发现两种因素均会给时序效应带来一些新的现象,比如时序效应提升效率潜力的变化,尾迹输运时间的变化等等。这一研究在促进对时序效应流动机理的认识继续深入的同时,进一步细化了时序效应的研究,为叁维时序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指导。 四、缘线匹配是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叁维层面上用于多排排间匹配的重要技术,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因此,论文首先全面介绍了缘线匹配的理论基础、两种应用方式摘要及其初步验证。然后,作为对该理论继续验证和应用的实例,首次将时序效应纳入缘线匹配框架之下,利用缘线匹配思路进一步拓展了时序效应潜力。通过修改二级静叶的根、尖相位组合和修改一、二级静叶叶尖相位组合两种方式,使研究对象的气动效率在从时序效应受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提升。研究以叁维CFD程序为工具,采用缘线匹配应用中最为耗时的全优化方式,综合预估了包括效率在内的代表叶轮机性能的多种参数的时均量和脉动量,显示出缘线匹配这一设计自由度在非定常设计体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期刊2004-05-01)
缘线匹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热痕严重影响涡轮叶片热负荷及寿命.本文在缘线匹配技术的指导下,以某1+1对转涡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热痕的温度分布形式、周向位置及叶排之间的时序位置等因素对涡轮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痕/叶排以及叶排/叶排的时序位置对第叁排叶片表面的时均温度分布影响较大,优化叶片参数和时序位置是改善涡轮热环境的有效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缘线匹配论文参考文献
[1].季路成,王延荣,邵卫卫,王宝臣.缘线匹配主导下的叶轮机非定常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
[2].王宝臣,季路成.缘线匹配指导下热痕迁移现象的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
[3].季路成,邵卫卫,陈江.缘线匹配对非定常流动影响初探[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
[4].季路成,闫朝,陈江.将缘线匹配应用于最大化叁维时序效益[J].航空动力学报.2006
[5].季路成,陈江.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的缘线匹配(I)理论与实施方法[J].推进技术.2005
[6].陈江,季路成.叶轮机非定常气动设计的缘线匹配(II)数值研究[J].推进技术.2005
[7].季路成,陈江.叶轮机设计的缘线匹配理论及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
[8].陈江,季路成.缘线匹配技术在轴流压气机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
[9].陈江,季路成,阎朝.缘线匹配技术在轴流透平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
[10].闫朝.关于应用缘线匹配最大化时序效应潜能的初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