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为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根基和思想源泉。
关键词:论语 生态 关系 仁爱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虽然进行生态研究的起步较晚,但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却十分丰富。《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包含着许多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
一、人与自然
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多表现为人与天的关系,《论语》主要从“敬畏天命”“仁爱万物”两方面来处理天人关系。
(一)敬畏天命
《论语》中的“天”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万能之天。如“天生德于予”,赋予了天神秘力量,表现出对“天”的敬畏之情。还有一种是自然之天,即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1]
《论语》中有两处出现“天命”,且均指自然规律。孔子把“畏天命”放在君子“三畏”之首,并提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由此可见其对敬畏自然的重视。此外《论语》中还提出要遵循时令行事,如“山梁雌雉,时哉时哉”等,体现了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2]
(二)仁爱万物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论语》中的仁爱思想按照对象不同可分为“爱人”和“爱物”两个方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指“爱物”。
近年来,偶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重拾中华之礼仪,展现中华之风采。《论语》中“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这里的“礼”是指西周之礼。而本文所谈的“礼”是与生态思想相结合的生态之礼。
华裔美国文学与亚裔美国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美国华裔作家都力图通过文学来展现美国华裔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发展历史,因此自传体裁在这种具有纪实性的文学体裁在华裔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汤亭亭的处女作《女勇士》作为华裔文学的经典作品,在对其是不是一本自传作品上,学术界却对此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传记研究者认为它的写作规程与传统自传大相径庭:它既不遵循美国历史上以《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为代表的古典自传的写作传统,也与已被认可的少数族裔“奴隶自传”有所不同。(霍小娟2006:17)
《论语》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提出了“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核心思想,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借鉴意义。
二、人与人
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极容易产生巨大儿、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和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为了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产生,医务人员应加强对产妇各个妊娠阶段的综合管理,为其提供科学的饮食、运动干预指导,促进高危孕妇合理膳食,形成母婴安全的良好前提。
(一)仁者爱人
首先倡导以和为贵,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其次主张以礼克己。以“礼”来规范个人行为,使“礼”成为一种社会道德标准。最后主张以礼立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强调了礼对自身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5]这也是现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不断加强环境立法的原因。
《论语》中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时主张俭用节欲,主要从统治者和个人两个方面来说,统治者做到“节用”,个人做到勤俭节约。
(二)克己复礼
一方面通过称赞事物的品德,体现万物与人是平等的。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这些都体现了动植物与人一样都有其自身的天赋价值。[3]另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的喜爱,表现对万物的尊重。《论语》中提出了一种“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乐山乐水生态伦理情怀,表明了孔子寄情于山水,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态。[4]这种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是人的一种本性,体现出人来自自然并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态。
《论语》中大部分的仁爱思想都是关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爱人”。孔子的“爱人”思想具有渐进性和特殊性。首先是渐进性。孔子主张“爱人”思想,主张先亲人后宗族,最后推及全体社会成员,做到“泛爱众”。其次是特殊性。孔子对于何为“仁”的回答多种多样,这告诉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三、人与社会
孔子“爱人”思想的实现首先要做到“爱己”。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观点,表明孔子重生惜生的生态生存观。其次要做到守“孝悌”。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最后要做到行“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方面主张为政者做到“节用”。孔子认为,一是“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把民众放在首位,顺应民心。二是为礼用俭。孔子反对奢侈浪费,认为节俭朴素有助于固守仁德,所以孔子提出“礼,与其奢也,宁俭”。
另一方面孔子主张个人在吃、穿、住、娱乐等方面,都应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在饮食上,主张“食无求饱”。在穿上,主张由奢入俭。在居住上,主张 “居无求安”。在娱乐上,明确提出“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对人欲的节制,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四、结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展开的今天,我们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思想,为生态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让生态文化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传播过程中,如果将传者与受者的多种因素都考虑进去,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许多问题,“故度量难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难言》)。可见,人际间的传播过程,实际上存在着层层屏障。从传者方面看,有知、言、意、学、识、术、姿、气等要求,而受者的心理状态、兴趣好恶、知识结构、意志和价值取向乃至文化修养又决定着传播的效果。如果传者和受者意向不一致,传者即使作再多的努力,结果仍是白费。因此,口语传播要达到预期效果,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美国对于评估行业要求严格,根据法律规定,只要价值超过25 000美元的资产要进行诸如销售、投资、贷款等金融活动时,必须由取得了相应资格证书的评估师来进行评估业务。因此,资产评估师考试是美国人才培养中重要一环。美国资产评估协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不同级别的会员拥有不同类型的评估资格。
参考文献:
[1]傅德田.析《论语》中人的思想所含生态伦理意蕴[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02).
[2]尤桢.《论语》中的生态环境理念及对环境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5(32).
[3]陈磊.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锦州:锦州医科大学,2016.
[4]任雪山.《论语》生态思想阐释[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5]孙亚丽.《论语》中的“礼”[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孔乙仿,女,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态文化一般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 葛星星)
标签:论语论文; 孔子论文; 生态论文; 思想论文; 美国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儒家论文; 《参花(下)》2019年第1期论文; 浙江农林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