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探究生物炭对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的促生及土壤保肥的长期效应,以刨花润楠-梅叶冬青(Ilex latifolia)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0 kg(CK)、1.2 kg(T1)、2.4 kg(T2)、和4.8 kg(T3)4个生物炭用量对2015—2017年间刨花润楠生长动态及土壤养分含量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前期,刨花润楠生长较慢,但16月后生长速度加快。生物炭可促进刨花润楠株高、叶长及叶宽的生长,但不同用量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T1、T2和T3处理下刨花润楠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35.71%、59.02%和31.81%,地下部干重分别增加28.02%、39.69%和20.52%;3个年份生物炭处理下0—15 cm和15—30 cm土层pH、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均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生物炭处理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略有提高。施用生物炭后,2015年和2016年0—15 cm土层碱解氮含量降低,2017年则有所增加,但影响不显著(P>0.05)。15—3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变化不明显;生物炭对2015年0—15 cm土层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到2016年和2017年则增加其含量,且T1和T3处理下效应最显著。生物炭可增加15—3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但到后期(2017年)效应不显著(P>0.05)。总体看来,不同处理下土壤各养分含量均表现为0—15 cm>15—30 cm,2015年>2016年>2017年。刨花润楠生物量与0—15 cm土壤养分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各养分含量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适量生物炭(T2)处理促生保肥效应最佳,且具有长效性。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郭雄飞
关键词: 生物炭,刨花润楠,土壤养分,年际变化
来源: 生态学报 2019年1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412666)
分类号: S792.24;S714.8
页码: 4910-4920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944K
下载量: 283
相关论文文献
- [1].刨花润楠的优良特性及栽培技术[J]. 绿色科技 2018(07)
- [2].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刨花润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8(02)
- [3].刨花润楠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J]. 绿色科技 2017(19)
- [4].刨花润楠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8(03)
- [5].刨花润楠丰产栽培技术[J]. 绿色科技 2020(01)
- [6].重金属胁迫下生物炭和间作对刨花润楠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 [7].酸雨处理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的影响[J]. 广西林业科学 2019(02)
- [8].配方施肥对刨花润楠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广西林业科学 2019(01)
- [9].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刨花润楠种子发芽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 2017(04)
- [10].如何加强刨花润楠栽培的管理[J]. 吉林农业 2012(03)
- [11].广西珍贵树种名录(连载)[J]. 广西林业 2011(12)
- [12].TOPSIS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植物观赏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刨花润楠为例[J]. 福建林业科技 2017(02)
- [13].刨花润楠发展前景与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5(18)
- [14].刨花润楠SSR-PCR体系优化及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4)
- [15].刨花润楠育苗技术研究[J]. 北京农业 2014(12)
- [16].基于非整秩次RSR法的刨花润楠观赏性评价[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7].坡向与造林密度对刨花润楠幼林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 2010(04)
- [18].刨花润楠的特性及育苗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3(02)
- [19].刨花润楠栽培技术初探[J]. 广西林业科学 2008(04)
- [20].刨花润楠容器育苗与栽培技术探讨[J]. 绿色科技 2015(08)
- [21].刨花润楠播种育苗技术探讨[J]. 园艺与种苗 2016(02)
- [22].桂北地区刨花润楠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 2013(12)
- [23].间作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5)
- [24].红豆树天然古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5(07)
- [25].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技术法的野生刨花润楠观赏性评价[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01)
- [26].广西大明山刨花润楠种群结构及其分布格局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12)
- [27].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9)
- [28].刨花润楠组织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J]. 植物生理学报 2016(10)
- [29].刨花润楠不同种源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2)
- [30].刨花润楠不同种源光响应曲线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