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学计量学论文-孙连伟,陈静文,邓琦

生态化学计量学论文-孙连伟,陈静文,邓琦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化学计量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球变化,生态化学计量学,陆地植物,N,P比

生态化学计量学论文文献综述

孙连伟,陈静文,邓琦[1](2019)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最早应用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中,但最近20年来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也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关于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我们对陆地植物包括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认识。就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90周庆为契机,总结我们关于南亚热带森林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工作,进而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发展重点,以期促进和推动我园和我国生态化学计量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郝思文,吴庆标[2](2019)在《岩溶区吊丝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西马山县岩溶区吊丝竹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吊丝竹林各组分的生物量,C、N、P、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揭示岩溶区竹林养分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特殊性。结果表明,岩溶区吊丝竹各器官单株生物量大小表现为竹秆、竹枝、竹叶、竹蔸、侧根;吊丝竹各器官的C、N、P、K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存在显着差异;土壤的C、N、P含量高于全国土壤的平均水平,但C∶N比低于全国平均值;凋落物的N、P含量均小于叶片,但C∶N、C∶P值均高于叶片;植物N∶P值是表示环境中养分制约的重要指标,吊丝竹N∶P值为9.36,表明氮素是吊丝竹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刘旭阳,安婉丽,金强,陈晓旋,陈优阳[3](2019)在《模拟酸雨对福州平原水稻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酸雨对水稻田土壤碳(TC)、氮(TN)、磷(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影响,以福州平原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在早稻和晚稻生长期中,设置对照(CK)、模拟酸雨(pH为2.5,3.5,4.5)处理,对酸雨影响下福州平原水稻田土壤TC、TN和TP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早稻和晚稻生长期来看,酸雨处理下土壤TC、TN和TP含量均值均大于CK组(P<0.05),水稻成熟期各处理土壤TC含量均值均小于返青期和拔节期(P<0.01),水稻拔节期各处理土壤TN含量均值均小于返青期和成熟期(P<0.01),水稻成熟期各处理土壤TP含量均值均小于返青期和拔节期(P<0.01);整个生长期内,酸雨处理下土壤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在7.87~10.86,8.38~9.91,0.82~1.26,早稻各生长期酸雨处理下土壤C/N、C/P和N/P均小于CK组(P<0.05);与早稻相比,晚稻N/P有显着下降,且C/N、C/P和N/P在返青期均大于CK组(P<0.05);早、晚稻拔节期各处理土壤C/N均大于返青期和成熟期(P<0.01);早、晚稻各生长期内C/P差异不显着;早、晚稻拔节期各处理土壤N/P均小于返青期和成熟期(P<0.01)。总体来看,酸雨处理提高了稻田土壤各生长期土壤碳、氮、磷含量,且稻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受酸雨影响显着,并具有较为明显的生长期变化。(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利伟[4](2019)在《柴达木盆地盐湖盐沼带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内盐湖众多,在盐湖周边盐沼带生长着大量的盐生植物,这些盐生植物资源有着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在野外植物及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柴达木盆地盐湖盐沼带叁种优势盐生植物柽柳、白刺和芦苇,对不同土壤盐度,不同生长阶段下植物叶片的C、N、P化学计量特征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pH值、含水量、盐分离子组成等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相较于其它己报道的研究区域,柴达木盆地团结湖盐湖盐沼带叁种盐生植物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是C、N含量低、P含量高、C:N值高,而C:P和N:P值较低。其均值分别为 377.31mg/g、16.68mg/g、2.23mg/g、26.19mg/g、180.24 mg/g,7.74mg/g。(2)盐沼带的土壤的整体特征为高湿、高盐碱和低营养,其中团结湖盐沼带的土壤含水量、含盐量、pH值、总碳、总氮、总磷均值分别为12.03%、14.29%、8.79、11.83 mg/g、0.17 mg/g、0.08 mg/g。(3)团结湖盐沼带,土壤含盐量与盐生植物叶片C、N含量、C:N与土壤盐度之间无显着的相关性关系;与叶片P含量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叶片C:P比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与叶片N:P比值呈负相关关系,但未达到显着性水平(P=0.068)。(4)冗余分析(RDA)表明,对团结湖研究区盐生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最显着的土壤因子是Mg2+含量。土壤Mg2+含量与叶片P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叶片C:P和N:P比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P<0.05)。(5)叶片C、N含量从生长季初期(5月、6月)到生长季末期逐渐降低,而C/N值逐渐升高。叶片P含量先降低、再升高,在生长季晚期(9月)达到最低值,整体呈倒拱形;而C/P、N/P先升高、再降低,在生长季晚期(9月)达到最高值,整体呈拱形。(6)团结湖盐沼带盐生植物叶片N:P比值显着小于14,表明植物生长主要受N限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杨巧云[5](2019)在《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对干扰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广泛发育,成为该区主要地被物,是退耕地土壤养分及循环的重要影响因子。目前有关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元素本身,很少涉及元素之间的耦合协同关系,而生态化学计量学正是基于元素比率来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的学科,但目前已有研究对生物结皮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不足,生物结皮的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其类型、季节动态之间的关系等尚不清楚。干扰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往往导致生物结皮盖度、组成的巨大变化,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干扰对生物结皮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为此,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发育稳定的生物结皮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结合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该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差异及其季节动态。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拟放牧干扰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干扰对生物结皮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及机理。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差异显着,且结皮层的化学计量比显着高于下层土壤,在结皮层藓结皮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最高,在0~2 cm土壤念珠藻结皮最高。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结皮层及其下0~2 cm。在结皮层,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混合结皮、藓结皮的有机碳含量为13.49~27.07 g·kg~(-1)、全氮含量为1.47~2.42 g·kg~(-1)、全磷含量为0.56~0.67 g·kg~(-1)、C/N为9.52~12.63、C/P为22.25~41.29、N/P为2.41~3.84;C、N、C/P、N/P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且大小表现为藓结皮>混合结皮>深色藻结皮>浅色藻结皮,C/N和P受土壤深度影响较小,类型间虽存在显着差异,但差异较下;在0~2 cm土层,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混合结皮、藓结皮、地衣结皮和念珠藻结皮下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为5.29~18.96 g·kg~(-1)、全氮含量为0.62~1.68 g·kg~(-1)、全磷含量0.52~0.63 g·kg~(-1)、C/N为8.41~11.49、C/P为9.45~30.78、N/P为1.17~2.64,念珠藻结皮C、N、P、C/N、C/P、N/P显着高于其他类型生物结皮。(2)生物结皮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受季节影响,但生物结皮类型对其影响超过季节,其中N和N/P在雨季中最低。在结皮层,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混合结皮和藓结皮的有机碳、全氮、全磷雨季前中后平均含量分别为9.63~26.60、1.10~2.15、0.57~0.66 g·kg~(-1),C/N、C/P、N/P分别为9.35~13.21、16.94~40.66、1.89~3.34;雨季中的N和N/P最低,且与其他季节差异显着,较雨季前降幅为20.8~45.3%和18.0~44.6%,全磷含量较为稳定,受季节影响较小;在不同季节,C、N、C/P、N/P均表现为藓结皮>混合结皮>深色藻结皮>浅色藻结皮,且这4类生物结皮(C、N、P、C/N、C/P、N/P)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23~11.76、0.93~18.20、3.81~20.83和4.73~37.33,藓结皮变异系数最小。0~2 cm土层C、N、P、C/N、C/P、N/P虽受季节影响,但变化较小。(3)干扰显着降低的结皮层C、N、C/P、N/P,降低幅度与干扰强度、土层深度和干扰时长有关,干扰对P和C/N影响较小。干扰半年后,不同处理下(无干扰、20%、40%、60%、80%。100%),结皮层和0~2 cm土层对于干扰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在结皮层,不同干扰处理下的C、N、C/P、N/P均是降低的,其中20%干扰处理下降低幅度最大,C、N、C/P、N/P分别降低了3.55 g·kg~(-1)、0.36 g·kg~(-1)、7.12、0.71,降幅分别为25.6%、26.9%、29.0%、30.0%,且与不干扰处理差异显着,与其他干扰处理差异不显着。而在0~2 cm土层,40%、60%和80%干扰处理下C、N含量是增加的,60%和80%干扰处理下C/P、N/P是增加的,各干扰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与结皮层相似的是20%干扰处理降幅最大,C、N、C/P、N/P的降幅分别为7.6%、17.6%、9.4%、19.1%。P和C/N变化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干扰3年后,各处理下(不干扰、20%、40%),结皮层C、N、C/P、N/P为15.29~19.82g·kg~(-1)、1.24~1.68 g·kg~(-1)、26.03~32.14、2.12~2.73;随着年限的增加,不干扰和20%干扰处理下C、N、C/P、N/P呈增加趋势,40%干扰处理下呈降低趋势,C、N、C/P、N/P变化量分别为-5.39~7.34 g·kg~(-1),-0.23~0.54 g·kg~(-1),-11.22~10.11,-0.46~0.14,;较不干扰,20%和40%处理均降低C、N、C/P、N/P,且变化量大小表现为不干扰>20%干扰>40%干扰。不同干扰度对0~2 cm土层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与结皮层类似。(4)干扰改变了生物结皮盖度、组成、土壤水热状况,降低了生物结皮对C、N的固定,进而影响了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干扰3年后,不干扰、20%干扰和40%干扰强度下,藻结皮降幅为24.2%、18.8%和41.3%,藓结皮降幅为39.1%、51.6%和83.1%,藓结皮变化幅度高于藻结皮。20%、40%干扰下藻生物量分别比不干扰处理低5.93、11.67mg·g~(-1),藓生物量比不干扰低0.73、0.80g·dm~(-2)。干扰3年后,无干扰处理、20%和40%干扰下生物结皮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了6.8%、5.3%和5.4%,较不干扰,20%和40%干扰降低了生物结皮表层土壤含水量。干扰3年后,无干扰、20%和40%干扰处理下的结皮层温度高于下层5 cm土壤2.27℃、1.12℃和0.73℃,其中20%和40%干扰处理的的结皮层温度较不干扰低1.28℃和1.69℃。干扰后生物结皮盖度组分(特别是藓结皮盖度)及土壤水热状况的改变是影响土壤C、N固定,进而导致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解释率95.6%)。(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郝思文[6](2019)在《岩溶区吊丝竹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及植硅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区作为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其生态环境相对于非岩溶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C、N、P、K元素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它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功能调节,同时也反映了植物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吸收和蓄积养分元素的能力。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可溶性硅,在植物的内腔、细胞壁和细胞壁间沉积,形成无定形的二氧化硅,即植硅体。植硅体体内存在1%-6%的植硅体碳可长时间保留在土壤中,对于维持全球碳汇平衡,改变大气中C02的浓度,减缓温室效应作用巨大。本文以广西马山县岩溶区吊丝竹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器官的生物量,C、N、P、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揭示岩溶区竹林养分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特殊性。同时对吊丝竹的不同组分间进行硅含量的测定,为更深入的了解硅元素在竹类植物的吸收和循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湿氧化法对吊丝竹不同组分进行植硅体的提取,并将提取后的植硅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了解植硅体含量以及植硅体形态类型在不同组分之间的分布特征,进一步促进对竹类资源植硅体形态的研究进展,为吊丝竹竹林经营管理和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岩溶区吊丝竹不同器官之间的生物量差异显着,单株生物量大小表现为竹秆>竹枝>竹叶>竹兜,且各器官的C、N、P、K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存在显着差异。岩溶区土壤的C、N、P含量高于全国土壤的平均水平,但C:N比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值,凋落物的N、P含量均小于叶片,但C:N、C:P值均高于叶片,植物的N:P比值是环境中养分制约的重要指标,吊丝竹竹叶N:P值为9.82小于14,表明氮素是吊丝竹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2)岩溶区吊丝竹各组分SiO2和植硅体含量差异显着,且两者的含量大小均表现为凋落物>竹叶>竹枝>竹秆>竹兜,不同竹种之间硅含量和植硅体含量差异显着。SiO2含量、植硅体含量和C、N、P、K养分元素的的相关性分析表示,SiO2含量和植硅体含量呈极其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C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则表现为极显着的负相关性,与N元素的相关性表现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P、K元素的相关性不大;对吊丝竹施加适量的氮肥,能够促进吊丝竹对硅的吸收沉淀,植硅体的含量的增加,间接对促进全球碳汇平衡以及缓解全球气候变暖。(3)在吊丝竹各组织器官以及凋落物中观察到鞍型、圆端哑铃型、平端哑铃型、十字型、多铃型、叁瓣型、尖型、扇型、光滑棒型、锯齿棒型、毛刺棒型、光滑长方型、锯齿长方型、毛刺长方型、圆型、外刺圆型以及椭圆型17种类型植硅体,且不同组分之间植硅体的类型和各类型植硅体数量以及所占比例各不相同。(4)竹叶和凋落物的植硅体类型最为丰富,且数量较多,以哑铃型和鞍型为主,竹枝和竹秆植硅体类型以棒型和长方型为主,竹兜植硅体类型少,且比较单一,圆形和椭圆型两种类型所占比例达到88.14%,其他几种类型数量极少。(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范全城,柴娜,李萍,王志强[7](2019)在《湿地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wetland)是处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交错区,兼具水陆生态系统的特征,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过渡生态系统之一,其与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叁大生态系统。(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1期)

彭学义,贾亚男,蒋勇军,吴韦,卫敏洁[8](2019)在《中梁山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中梁山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地统计学理论和实验室分析方法,以中梁山槽谷区典型耕地、荒草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地类型、不同土层深度(0~15、15~30、30~45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空间分布规律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土地类型土壤SOC、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0587.8、1472.8、598.9 mg/kg,SOC和TN空间变异性较大,TP变异性较小。土壤C、N、P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SOC、TN含量为:林地>荒草地>耕地;TP含量为:耕地>荒草地>林地。土壤C/N、C/P和N/P空间变异较大(变异系数CV>28%),C/N值变化范围为5.04~41.2,平均值为14.1;C/P值变化范围为11.02~105.42,平均值为37.28;N/P值的变化范围为0.99~6.32,平均值为2.71。不同土地类型土壤C/N差异不显着,C/P、N/P值差异显着。C/N值为林地>耕地>荒草地,C/P、N/P值为林地>荒草地>耕地。耕地土壤SOC、TN和TP之间有显着的相关关系(P<0.01),线性拟合度较高;荒草地和林地的TN与TP、SOC与TP相关性不太明显,线性拟合度较低。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值受土壤理化性质、土地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因子影响。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土壤TN、SOC和碱解氮是影响土壤C/N、C/P和N/P值的主要因素。中梁山岩溶槽谷区土壤C、N、P含量和C/N/P值受土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空间变异性较大。在实际土地利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土壤养分状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晗,欧阳真程,赵小敏,何炬,匡丽花[9](2018)在《江西省油菜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探讨了江西省油菜种植区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油菜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平均含量分别为16.99,1.44,0.50g/kg,土壤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12.28,38.31和3.27,土壤总体C∶N∶P为33.86∶2.88∶1,整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变异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特征受到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更大。从空间分布规律看,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表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C∶N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赣北地区,分布面积较小,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赣西、赣西北、赣西南以及赣东等地区。土壤C∶P与N∶P高值区零星分布在赣西南、赣东北等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赣西北及赣南地区。回归分析表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形因子、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氮肥施用量对研究区土壤C∶N、C∶P和N∶P空间变异特征有极显着影响(P<0.01);成土母质对土壤C∶N、C∶P和N∶P空间变异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16.6%,3.7%和7.0%,地形因子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3.5%,2.9%和4.2%,种植制度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9.7%,4.4%和7.6%,氮肥施用量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3.9%,4.4%和7.6%,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独立解释能力最高,分别为16.8%,5.1%,9.0%和13.4%,9.8%,15.2%,是调控江西省油菜土壤C∶N、C∶P和N∶P空间变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巧,张君波,雷赵枫,刘宁,李全[10](2019)在《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杉木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氮沉降日益增强背景下磷添加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高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10龄杉木为对象,设置10种处理:低氮(N30:30 kg·hm~(-2)·a~(-1))、高氮(N60:60 kg·hm~(-2)·a~(-1))、低磷(P20:20 mg·kg~(-1))、高磷(P40:40 mg·kg~(-1))、N30+P20、N30+P40、N60+P20、N60+P40和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夏季,杉木在3种磷水平下,叶片C、N、P含量及C∶N、N∶P、C∶P均无显着变化(P>0.05),氮沉降显着增加了无磷添加处理下叶片N含量和N∶P(P<0.05),但对杉木叶片C、P含量无影响(P>0.05);秋季,叶片N、P含量和N∶P在低磷添加处理下显着增加但在高磷添加处理下有所降低(P<0.05),叶片C含量和C∶N、C∶P则与之相反(P<0.05),氮沉降虽显着增加了无磷添加处理下叶片的N、P含量(P<0.05),却降低了叶片C含量及C∶N、C∶P (P<0.05),表明氮沉降降低了杉木养分利用效率。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的交互作用对杉木叶片中的C、N、P含量以及C∶P、C∶N、N∶P的影响随处理时间增加而逐渐显着。(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生态化学计量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广西马山县岩溶区吊丝竹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吊丝竹林各组分的生物量,C、N、P、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揭示岩溶区竹林养分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特殊性。结果表明,岩溶区吊丝竹各器官单株生物量大小表现为竹秆、竹枝、竹叶、竹蔸、侧根;吊丝竹各器官的C、N、P、K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存在显着差异;土壤的C、N、P含量高于全国土壤的平均水平,但C∶N比低于全国平均值;凋落物的N、P含量均小于叶片,但C∶N、C∶P值均高于叶片;植物N∶P值是表示环境中养分制约的重要指标,吊丝竹N∶P值为9.36,表明氮素是吊丝竹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化学计量学论文参考文献

[1].孙连伟,陈静文,邓琦.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2].郝思文,吴庆标.岩溶区吊丝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刘旭阳,安婉丽,金强,陈晓旋,陈优阳.模拟酸雨对福州平原水稻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4].王利伟.柴达木盆地盐湖盐沼带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5].杨巧云.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对干扰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郝思文.岩溶区吊丝竹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及植硅体研究[D].广西大学.2019

[7].范全城,柴娜,李萍,王志强.湿地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9

[8].彭学义,贾亚男,蒋勇军,吴韦,卫敏洁.中梁山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9

[9].张晗,欧阳真程,赵小敏,何炬,匡丽花.江西省油菜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18

[10].王巧,张君波,雷赵枫,刘宁,李全.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杉木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标签:;  ;  ;  ;  ;  

生态化学计量学论文-孙连伟,陈静文,邓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