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旱涝论文_陈心池,顾立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尺度旱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旱涝,东亚,尺度,环流,汛期,夏季,青藏高原。

大尺度旱涝论文文献综述

陈心池,顾立忠[1](2018)在《基于SPI的旱涝时空演变特征识别及其对大尺度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旱涝等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常导致国计民生遭受重大损失,降水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直接因素。基于广东省25个气象站点32年实测降水数据,首先计算所有站点12月尺度的SPI指数,进而采用EOF分析法对其进行时空分解,确定研究区域主要旱涝时空演变特征,最后采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大尺度气候因子对主要时空特征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广东地区主要存在两种时空特征,且涝事件居多,ENSO为该区域主要大气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11期)

季飞,赵俊虎,申茜,支蓉,龚志强[2](2014)在《季风与极涡的异常配置下中国夏季大尺度旱涝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冷暖系统配置的角度,选取东亚夏季风(EASM)和7月亚洲区极涡面积(APVA),分析了二者的气候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分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1951—2010年EASM和APVA的异常配置分为四种类型:A:季风强、极涡大;B:季风强、极涡小;C:季风弱、极涡大;D:季风弱、极涡小.研究发现,二者的异常配置下,中国夏季大尺度旱涝分布在季尺度上表现出多面性特征:A型年,夏季整体偏旱;B型年,夏季南涝北旱;C型年,夏季北涝南旱;D型年,夏季整体偏涝.由此可见,中国夏季旱涝总体分布除了与EASM有关外还与APVA密切相关,二者异常的不同配置下,夏季降水多寡和旱涝分布表现出了显着的差异和规律性,这对夏季降水总体趋势预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此外,通过研究不同配置关系对应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并分析不同要素在夏季风和极涡关系变化中的作用,发现不同配置类型下夏季降水表现出的差异和规律性直接取决于环流场的整体配置,其中西太副高和中高纬阻塞形势起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Oliver,Bothe,Klaus,Fraedrich,Xiuhua,Zhu,李耀辉,翟颖佳[3](2013)在《青藏高原夏季旱涝与大尺度环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欧洲中心ERA-40再分析数据和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大尺度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对青藏高原夏季极端干旱与湿润的影响。研究指出,该地区的极端干旱和湿润事件与北大西洋/欧洲地区的环流异常以及横跨欧亚大陆的波列有关。西藏地区夏季发生干旱时,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上空会产生由北大西洋西南—东北向的风暴轴支配的强高压异常现象,产生沿"大圆路径"跨越欧亚向南传播至亚洲东南部的波列,并通过反气旋—气旋偶极子调整高原北部和东部流场,进而抑制孟加拉湾水汽向高原地区的输送。西藏地区夏季异常多雨时,纬向横跨大西洋的风暴轴引起欧洲中部低压异常,与之相关联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和热带东风急流向北移动;与此同时,在北大西洋形成了沿着朝赤道方向路径传播的波列,使其更有利于到达副热带急流入口区(而不是进一步向南传播)。然后,当波列穿越地中海和阿拉伯海到达印度时被再次加强,并与(印度)季风的偏西风分支相互作用,为西藏地区带来充足的水汽。海表温度对于由厄尔尼诺(拉尼娜)/南方涛动和印度洋偶极子引发的青藏高原极端和严重干旱(湿润)事件具有指示意义。当热带北大西洋海表温度明显偏冷时,青藏高原同时或者滞后出现干旱。(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3年04期)

赵俊虎,封国林,杨杰,支蓉,王启光[4](2012)在《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类型与中国汛期大尺度旱涝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历史数据,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特征,证实脊线指数和西伸脊点指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同时也指出这两个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不同的配置,是造成中国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和旱涝异常的复杂性、多变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指数和脊线指数的距平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各种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合成分析,发现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和脊线不同配置下中国夏季降水的总体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的情况下,夏季降水总体表现出南北两条雨带;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正常的情况下,夏季降水总体表现为北多南少,长江以北降水偏多;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南的情况下,夏季降水总体表现为南多北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偏多;上述3种情况下西伸脊点越偏西,降水范围越大。此外,通过计算1951—2010年各年夏季降水实况与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属年份夏季降水合成的距平相关系数,发现同一类型下各年夏季降水与其合成分布总体相似,说明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对中国降水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也说明此种分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对9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类型下北半球夏季500hPa高度场和850hPa风场距平分别进行合成,对不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可能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吴志伟,李建平,何金海,江志红[5](2006)在《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7~2003年中国720站夏季(5~8月)逐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现象(分旱转涝和涝转旱两种类型)进行研究,定义了一个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再结合ERA-40再分析资料及1957~2003年南半球和北半球环状模(SAM和NAM)指数时间序列,分析了异常年的同期和前期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旱转涝年旱期西太平洋副高主体偏南,长江流域低层负涡度中心发展伴随着辐散、下沉的加强和水汽输送减弱,同时南亚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少雨;涝期西太平洋副高北抬,该地区低层有正涡度发展并伴随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较强,南亚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北抬,导致该地区降水增多.涝转旱年涝期北方冷空气活跃,冷暖空气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层正涡度发展同时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较强,南亚高压位于高原南侧上空,长江中下游地区偏涝;旱期低层有负涡度中心发展伴随着辐散、下沉的加强和水汽输送减弱,副高异常显着的北跳,南亚高压向东向北扩展至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转为东风急流所控制,干旱少雨.另外,长江中下游夏季LDFAI与其前期2月份的SAM和NAM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这为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现象的预测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前兆信号.(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6年14期)

张立波,封国林,郭利娜,施能[6](2006)在《我国东部4—9月大尺度南北旱涝的特征及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我国东部4—9月逐月、逐季降水的跷跷板结构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段跷跷板结构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当时间尺度加大时,南北旱涝特征更明显。定义并计算了1951—2003年我国的南北旱涝指数。对夏季和8月典型南北旱涝年进行差异的显着性t检验,表明南北旱涝年的划分是合理的。研究了1951—2003年我国南北旱涝特征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研究了南北旱涝指数与冷暖事件年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暖事件年对6月、6—7月以及夏季大尺度南北旱涝有影响,暖事件年有利于发生北旱南涝;而冷事件年则相反。结果还表明,冷暖事件仅是我国南北旱涝分布的一个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张立波[7](2005)在《1951—2003年东亚冬、夏季风特征及其与我国大尺度南北旱涝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南北旱涝特征,东亚冬、夏季及逐月季风指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季风与我国气温及南北旱涝的关系作了全面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分析了我国东部4-9月逐月、逐季降水的跷跷板结构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段跷跷板结构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当时间尺度加大时,南北旱涝特征也更明显。定义并计算了1951-2003年我国的南、北旱涝指数。研究了1951-2003年我国南、北旱涝特征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研究了南、北旱涝指数与冷暖事件年的关系。 延长并计算了1873~2003年东亚冬、夏季及其逐月的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1951~2003年冬、夏季及逐月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夏季及6月、7月季风明显加强,8月季风略有增强;冬季及1月、2月季风强度明显减弱,12月季风指数无明显趋势。研究还表明,冬、夏季及逐月季风指数有明显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月、季之间有较大差别。强、弱冬、夏季风年与一定的大气环流相对应。突变分析的结果表明,近50年来,1月季风强度在1985年前后突变减弱,1月季风突变与大气环流的突变相对应。 分析表明,冬、夏季及逐月季风指数与我国同期气温场呈显着的负相关。强夏季(冬季)风时,我国同期气温偏高(偏低);弱夏季(冬季)风时,气温偏低(偏高)。 东亚季风与我国汛期南北旱涝的关系有明显的时间变化。4月份季风强时,有利于北涝南旱;季风弱时,有利于北旱南涝。夏季和7月、8月季风强时,有利于北旱南涝;弱季风时,有利于北涝南旱。东亚冬季风异常可隔季影响到我国次年夏季环流和天气状况的异常。冬季风强时,有利于次年夏季出现北旱南涝;弱冬季风时,次年夏季多出现北涝南旱。 东亚强、弱冬、夏季风年时,北半球同期500hpa具有截然不同的环流异常分布。强冬季风年时,次年7月份从我国大陆低纬地区至阿拉斯加东部呈现出强的EAP遥相关型。(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5-05-01)

黄先香,夏冬冬,张立波,施能[8](2004)在《1948~2001年全球陆地及大尺度区域6~8月旱涝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用 1 948~ 2 0 0 1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 (PREC/L) ,研究了全球、北半球、南半球及欧亚、非洲、澳洲、北美、南美和南极大陆等 6个大尺度区域 6~ 8月的旱涝气候变化。结果表明 ,全球及北、南半球 6~ 8月的旱涝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2 0世纪 40年代末~ 70年代为全球洪涝多发期 ,80~ 90年代为全球干旱多发期。北半球的特征与全球较为一致 ;南、北半球 6~ 8月的旱涝没有明显的联系 ,但发生暖 (冷 )事件时 ,两个半球可能同时出现干旱(洪涝 ) ;全球、半球的旱涝与ENSO有明显的联系。另外 ,非洲大陆和欧亚大陆旱涝年的分布有十分明显的年代际特征 ,6个大区域 6~ 8月的旱涝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04年03期)

大尺度旱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冷暖系统配置的角度,选取东亚夏季风(EASM)和7月亚洲区极涡面积(APVA),分析了二者的气候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分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1951—2010年EASM和APVA的异常配置分为四种类型:A:季风强、极涡大;B:季风强、极涡小;C:季风弱、极涡大;D:季风弱、极涡小.研究发现,二者的异常配置下,中国夏季大尺度旱涝分布在季尺度上表现出多面性特征:A型年,夏季整体偏旱;B型年,夏季南涝北旱;C型年,夏季北涝南旱;D型年,夏季整体偏涝.由此可见,中国夏季旱涝总体分布除了与EASM有关外还与APVA密切相关,二者异常的不同配置下,夏季降水多寡和旱涝分布表现出了显着的差异和规律性,这对夏季降水总体趋势预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此外,通过研究不同配置关系对应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并分析不同要素在夏季风和极涡关系变化中的作用,发现不同配置类型下夏季降水表现出的差异和规律性直接取决于环流场的整体配置,其中西太副高和中高纬阻塞形势起主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尺度旱涝论文参考文献

[1].陈心池,顾立忠.基于SPI的旱涝时空演变特征识别及其对大尺度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8

[2].季飞,赵俊虎,申茜,支蓉,龚志强.季风与极涡的异常配置下中国夏季大尺度旱涝分布[J].物理学报.2014

[3].Oliver,Bothe,Klaus,Fraedrich,Xiuhua,Zhu,李耀辉,翟颖佳.青藏高原夏季旱涝与大尺度环流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3

[4].赵俊虎,封国林,杨杰,支蓉,王启光.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类型与中国汛期大尺度旱涝的分布[J].气象学报.2012

[5].吴志伟,李建平,何金海,江志红.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J].科学通报.2006

[6].张立波,封国林,郭利娜,施能.我国东部4—9月大尺度南北旱涝的特征及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

[7].张立波.1951—2003年东亚冬、夏季风特征及其与我国大尺度南北旱涝的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

[8].黄先香,夏冬冬,张立波,施能.1948~2001年全球陆地及大尺度区域6~8月旱涝气候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

论文知识图

全球陆地12~2月平均的降水距平指数(实心...全球陆地6~8月平均的降水距平指数(实心...—2010年内蒙古夏季降水量EOF分解第...3不同副高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浙江省秋季涝旱年的我国秋季降水差值的...陕北多雨年减少雨年500hPa位势高度差值...

标签:;  ;  ;  ;  ;  ;  ;  

大尺度旱涝论文_陈心池,顾立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