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内麻点在踝关节损伤中镇痛效果的观察

针刺内麻点在踝关节损伤中镇痛效果的观察

陈育娟郑艳红刘秀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361009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针刺内麻点在踝关节损伤中的镇痛效果,以减少镇痛剂的使用。方法在踝关节损伤中采用针刺患侧内麻点镇痛50例,同时设用常规药物止痛对照组50例,采用自制疼痛评定表,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0.5h、1h、2h进行评定。实验组内麻点穴位于小腿中段内侧,内踝上7寸、胫骨后缘0.5寸处。患侧取穴,选准后用手指按压,得气后用指甲作一“十”字标记。然后用酒精常规消毒,垂直进针,深度为1.5~2寸,使局部有酸、麻、重胀等感觉,并向足部放射,或足趾发生微屈状,则为得气。疼痛重者取强刺激,捻转幅度180°~360°,提插幅度8~10mm,提插捻转5分钟左右,留针30分钟后拔针。疼痛轻者取轻刺激,捻转幅度90°~180°,提插幅度5~8mm,提插捻转3分钟左右,留针20分钟后拔针。对照组选用阿斯匹林、消炎痛、强痛定、可待因、杜冷丁等药物,按常规用量口服或肌肉注射。结果发现在1小时后,止痛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小时后更加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显著。结论说明针刺内麻点在踝关节损伤中镇痛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针刺;内麻点;踝关节;损伤;镇痛

前言: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伸关节,其完整性破坏后,将对其行走功能产生影响,踝关节损伤常由于人们运动中创伤或者过度疲劳引起,踝关节韧带损伤为踝关节损伤中最

常见的损伤,占踝部运动创伤的75%左右[1]。疼痛是机体对侵袭的防御反应,是踝关节损伤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手术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常常使病人难以忍受,需用药物止痛。临床上常选用麻醉药止痛,但持续时间短,易成瘾,不易反复使用。而内麻点靠近足太阳脾经,脾主“肌肉、四肢”,针刺内麻点具有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的作用。中医认为疼痛是由于脉络损伤,气滞血瘀,功能失调所致,经络、气血通畅,可达到镇痛效果,以减少药物使用。

1临床资料

1.1疼痛程度分级[2-4]参照WHO批准的规定,根据病人主诉、体征而分为四级:

0级:无痛;

I级:轻度疼痛,表情比较自然,能安静入眠;

II级:中度疼痛,难以忍受,常伴有咬牙、呻吟、握拳,影响休息,仅能间断入眠;III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难以入眠,常伴有面色苍白,肢冷出汗,常规止痛药用之无效,必须用强止痛药治疗。

1.2病例纳入标准

①下肢单纯踝关节损伤者;

②损伤后3天及手术后3天;

③疼痛达WHO批准的规定的I级、II级、III级者;

④无严重并发症;

⑤精神可,神志清楚,表述清楚,能配合者。

1.3病例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②多发骨折、合并感染、骨髓炎、骨结核及恶性肿瘤的病人;

③有精神病、吸毒、疼痛疾病、妊娠、哺乳期和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

④已服用镇痛药、或已采用其它镇痛方法的病人。

1.4病例来源

根据病例纳入标准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在厦门市中医院骨二科的踝关节损伤患者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9岁;左踝关节损伤58例,右踝关节损伤42例;闭合性骨折脱位48例,开放性骨折脱位10例,韧带损伤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手术种类、手术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经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别,两组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实验组:内麻点穴位于小腿中段内侧,内踝上7寸、胫骨后缘0.5寸处[5-6]。患侧取穴,选准后用手指按压,得气后用指甲作一“十”字标记。然后用酒精常规消毒,垂直进针,深度为1.5~2寸,使局部有酸、麻、重胀等感觉,并向足部放射,或足趾发生微屈状,则为得气。疼痛重者取强刺激,捻转幅度180°~360°,提插幅度8~10mm,提插捻转5分钟左右,留针30分钟后拔针。疼痛轻者取轻刺激,捻转幅度90°~180°,提插幅度5~8mm,提插捻转3分钟左右,留针20分钟后拔针。

2.2对照组:按WHO制订的三级止痛法[7],选用阿斯匹林、消炎痛、强痛定、可待因、杜冷丁等药物,按常规用量口服或肌肉注射。

3治疗结果与分析

3.1疗效标准:参考手术后镇痛效果判断标准,分为优、良、差;优完全缓解:病人完全无痛,治疗后疼痛程度达到0级者;良中度缓解:疼痛减轻,不需用镇痛药,治疗后疼痛程度达到1级者;差无效: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无变化或疼痛程度达不到1级者。

3.3治疗结果: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0.5h、1h、2h进行比较及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如下表1、表2。

由表2可知,经χ2检验,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05,差异显著,说明针刺内麻点

在踝关节损伤中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4讨论

踝关节的损伤不管是骨的损伤还是韧带的损伤,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是常见的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疼痛是创伤血肿及炎症所致的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肿胀是脉络损伤,气滞血瘀,血不归经,血溢脉外而形成的血肿和局部的气滞血瘀,流通受阻,运化失司,水湿停留而产生的水肿。由于局部的肿胀疼痛,从而导致踝关节的功能障碍。按辨证施治的原则,理气活血、通络是治疗的根本。针刺内麻点穴能调整气血,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进而达到止痛的目的。且针刺任一侧内麻点穴都具有适用于全身各部位镇痛的特点,所以该穴是止痛效果较理想的穴位。针刺内麻点的止痛效果虽好,但亦存在着不足,如即时30分钟内的止痛效果不够理想,部分痛阈低的患者仍需配合肌注止痛药以缓解疼痛,故在提前镇痛时间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小结

毫针刺激内麻点用于踝关节损伤后镇痛,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昂贵的药品,无药物毒性及副作用,镇痛起效虽没药物快,但后效应时间长,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镇痛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信龙.踝关节骨折的损伤机制[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4):429-432.

[2]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4.

[3]曾燕玲,张跃,唐荣德,等。疼痛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中的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20):4147-4149.

[4]王署红主编.临床护理评价量表及应用[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49-163.

[5]ChangGengshen.LiJinming,WangFangxuan.Neimadianpointacupunctureanesthesiainorthopedicsurgeryofextremities:ananalysisof198cases.WorldJournalofAcupunctureMoxihustion,1992;1(2):38.

[6]常庚申,马克昌,针刺内麻点超前镇痛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针刺研究,200l;26(3):181.

[7]李秀芝,唐秀娟,安晓玲.癌症疼痛患者92例止痛疗法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1):1686.

作者介绍:陈育娟,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通讯作者:刘秀珍,女,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

标签:;  ;  ;  

针刺内麻点在踝关节损伤中镇痛效果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