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纹血管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纹血管。它具有涤纶血管管体,该涤纶血管管体上连续缎设有纹路;其特征在于,该涤纶血管管体上的纹路间距从两端向中间渐增。该涤纶血管管体的外径为6~46mm,其纹路的造纹间距为0.5mm~2.5mm、造纹高度为0.1mm~1.5mm。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涤纶人造血管在缝合后由于缝合口处二端的张力和人工血管中间的张力不一致的技术问题,还具有利于血管内细胞生长的优点,从而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造纹血管,它具有涤纶血管管体(1),该涤纶血管管体(1)上连续缎设有纹路(2);其特征在于,该涤纶血管管体(1)上的纹路(2)间距从两端向中间渐增。

设计方案

1.一种造纹血管,它具有涤纶血管管体(1),该涤纶血管管体(1)上连续缎设有纹路(2);其特征在于,该涤纶血管管体(1)上的纹路(2)间距从两端向中间渐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纹血管,其特征在于:该涤纶血管管体(1)的外径为6~46mm,其纹路(2)的造纹间距为0.5mm~2.5mm、造纹高度为0.1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纹血管,其特征在于:在涤纶血管管体(1)上布设有微孔,该微孔的孔径为20um~500u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上应用的人造血管,尤其是一种造纹血管。

背景技术

医学界已经可以对绝大部分的人类常见疾病进行治疗,在外科手术中,植入性医疗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多种植入性医疗材料已经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医疗效果,能够极大程度减轻病人的痛苦。现有技术的人造血管一般是采用机织方法制织而成,国内现有机织人造血管的组织结构主要为管壁纤维排列紧密的平纹组织,它包括机织真丝人造血管\/机织涤纶人造血管和真丝与涤纶交织的人造血管。

然而平纹组织人造血管的管壁因其组织过于紧密使得通透性极低,而低通透性管壁虽然有利于避免手术时的管壁渗血,但是难于长入组织,难于达到完善的组织愈合,因此在移植后容易发生退行性变和异物排斥,例如可以出现管壁钙化、管体疤痕性收缩和管腔阻塞。缎纹组织人造血管的高通透性而有利于移植后的组织长入,并且能够在管壁内面形成与正常血管内膜类似的新内膜。但是,如果在全身肝素化的体外循环下使用,必须先经预凝血处理方可应用。这样会使手术的过程繁琐,在争分夺秒的手术过程中较为不便。

鉴于上述情况,本申请人于2009年提出了一种涤纶人造血管(授权公告号:CN201341972Y)。它具有涤纶血管管体;该管体上连续缎设有纹路。该管体的外径为6-46mm。相邻纹路之间距离d1为0.5-2mm。

其制造过程包括,将平状血管涤纶材料进行生产前处理;将平状血管涤纶材料塑型,形成管状结构;在管状结构上进行缎纹处理。

该人造血管结构有利于控制手术时的管壁渗血,又有利于组织的长入和愈合,同时又有利于进行和手术缝合。由于具有缎纹结构,因此产品的拉伸性能较好。

但是,申请人在上述涤纶人造血管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是:虽然上述具备纹路的直型管胚在手术缝合时候更易于缝线穿梭和缝合,但在缝合后由于缝合口处二端的张力和人工血管中间的张力不一致。可能造成血液渗透和流速不致,形成血管表层细胞长入速度不同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纹血管,主要解决现有涤纶人造血管在缝合后由于缝合口处二端的张力和人工血管中间的张力不一致的技术问题,还具有利于血管内细胞生长的优点, 从而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造纹血管,它具有涤纶血管管体,该涤纶血管管体上连续缎设有纹路;其特征在于,该涤纶血管管体上的纹路间距从两端向中间渐增。

所述的造纹血管,其特征在于:该涤纶血管管体的外径为6~46mm,其纹路的造纹间距为0.5mm~2.5mm、造纹高度为0.1mm~1.5mm。

所述的造纹血管,其特征在于:在涤纶血管管体上布设有微孔,该微孔的孔径为20um~500u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造纹血管是具备纹路的直型血管,在手术缝合时候更易于缝线穿梭和缝合。

2、本实用新型造纹血管的纹路间距改为渐进式间距,即二端间距较为紧密,然后逐渐往中间位置放宽间距,当植入后,二端由于缝合张力拉伸时,能够使得间距趋向一至,解决细胞同步长入。

3、本实用新型造纹血管方便在术中适当调整,不会达拉缝合口。

4、使用本实用新型造纹血管,在术后,当血流通过时,医者希望能够细胞快速长入,在血管上的微孔利于血管内细胞生长,从而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原料(即筒状管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纹血管。如图所示:它具有涤纶血管管体1,该涤纶血管管体1上连续缎设有纹路2;该涤纶血管管体1上的纹路2间距从两端向中间渐增。该涤纶血管管体1的外径(即造纹后管体最大直径)为6~46mm,其纹路2的造纹间距(即相邻纹路之间的间距)为0.5mm~2.5mm、造纹高度(即纹路顶部到底部的垂直高度)为0.1mm~1.5mm。

比如:该涤纶血管管体1两端的纹路2间距为0.5mm,然后往中间以加0.2mm的方式渐增,直至中间纹路2的间距达到2.5mm。此时,造纹高度可以是0.1mm~1.5mm的一个固定值。

另外,在涤纶血管管体1上布设有微孔,该微孔的孔径为20um~500um,它利于血管内细胞生长, 从而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是:

通过热定型方式, 将一根直筒状的管胚(如图2所示,长度为L1),定型为造纹间距和高度如图1的形状,其长度从L1压缩至L3并定型,同时确保造纹后的间距为两端向中间渐增,并保持造纹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设计图

一种造纹血管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4913.7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951466U

授权时间:20200117

主分类号:A61F2/06

专利分类号:A61F2/06

范畴分类:申请人:上海契斯特医疗科技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契斯特医疗科技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肖南路757号

发明人:金跃辉;殷青;周海燕

第一发明人:金跃辉

当前权利人:上海契斯特医疗科技公司

代理人:朱九皋

代理机构:31311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造纹血管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