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组件、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单元、第一偏光片、遮光胶、背光模组和支撑件,第一偏光片设于显示单元的一侧且开设有第一通孔,显示单元覆盖第一通孔。遮光胶设于第一偏光片的背离显示单元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通孔的外周。背光模组设于第一偏光片的背离显示单元的一侧,背光模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部分遮光胶位于第一安装孔的外周且位于背光模组与第一偏光片之间,以将背光模组固定连接于第一偏光片。支撑件穿设第一安装孔并通过遮光胶固定连接于第一偏光片,支撑件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以上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区的面积可以进一步增加,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单元;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且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显示单元覆盖所述第一通孔;遮光胶,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背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背光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背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部分所述遮光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周且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以将所述背光模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及支撑件,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并通过所述遮光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支撑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
设计方案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
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且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显示单元覆盖所述第一通孔;
遮光胶,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背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
背光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背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部分所述遮光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周且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以将所述背光模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及
支撑件,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并通过所述遮光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支撑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具有平面区域,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平齐;或者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所围设的区域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平齐;或者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所围设的区域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显示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偏光片一侧的防漏光层,所述防漏光层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平齐;或者所述防漏光层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位于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所围设的区域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防漏光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单元一侧的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与所述防漏光层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平齐;或者所述防漏光层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所围设的区域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背离所述防漏光层一侧的光学胶层及保护盖板,所述光学胶层位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防漏光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金属圈,所述遮光胶为黑色粘胶。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和外延部,所述外延部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外周;所述主体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遮光胶连接,所述外延部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周,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所述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单元,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摄像头模组;所述显示单元具有背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端面,所述摄像头模组的视场角与所述端面形成交线,所述交线所围设区域内的所述显示单元呈透明状。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模组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摄像头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11.一种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模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周设有遮光胶;
支撑件,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并通过所述遮光胶连接所述背光模组,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二安装孔;及
保护膜,连接于所述遮光胶的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且所述保护膜能够从所述遮光胶撕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靠近所述保护膜的末端,所述遮光胶遮盖所述末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和外延部,所述外延部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外周;所述主体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遮光胶连接,所述外延部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周,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主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组件、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提升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一般的解决方案是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开设通孔,将摄像头模组安装于通孔内,通孔的孔壁一般需要设置遮光层以防止显示屏的漏光对摄像头模组的拍摄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方案造成通孔的孔径偏大,不利于移动终端屏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背光组件、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以解决显示屏的显示区的通孔结构不利于移动终端屏占比的提升的问题。
一种显示屏组件,包括:
显示单元;
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且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显示单元覆盖所述第一通孔;
遮光胶,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背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
背光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背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部分所述遮光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周且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以将所述背光模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及
支撑件,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并通过所述遮光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支撑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
以上显示屏组件,第二安装孔可用于安装摄像头模组,由于遮光胶位于第一偏光片的背离显示单元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通孔的外周,第一通孔的尺寸可以设置得相对较小,从而可以使得显示单元用于摄像头模组入光的区域可以设置得相对较小,显示单元的显示区的面积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以提升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具有平面区域,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平齐;或者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所围设的区域之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平齐;或者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所围设的区域之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显示单元的背离所述第一偏光片一侧的防漏光层,所述防漏光层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平齐;或者所述防漏光层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位于所述遮光胶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所围设的区域之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防漏光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单元一侧的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与所述防漏光层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平齐;或者所述防漏光层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所围设的区域之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背离所述防漏光层一侧的光学胶层及保护盖板,所述光学胶层位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防漏光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金属圈,所述遮光胶为黑色粘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和外延部,所述主体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遮光胶连接,所述外延部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外周;所述外延部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周,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所述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单元,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摄像头模组;所述显示单元具有背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端面,所述摄像头模组的视场角与所述端面形成交线,所述交线所围设区域内的所述显示单元呈透明状。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模组及以上所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摄像头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背光模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周设有遮光胶;
支撑件,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并通过所述遮光胶连接所述背光模组,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二安装孔;及
保护膜,连接于所述遮光胶的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且所述保护膜能够从所述遮光胶撕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具有靠近所述保护膜的末端,所述遮光胶遮盖所述末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组件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背光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为智能手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可以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10包括壳体100和显示屏组件200,显示屏组件200连接壳体100。显示屏组件200可用于显示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壳体100可以对显示屏组件200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参考图3和图4,显示屏组件200包括显示单元210、第一偏光片220、遮光胶230、背光模组240和支撑件250,显示单元210为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单元,第一偏光片220设于显示单元210的一侧且开设有第一通孔221,显示单元210覆盖第一通孔221。遮光胶230设于第一偏光片220的背离显示单元210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通孔221的外周。背光模组240设于第一偏光片220的背离显示单元210的一侧,背光模组240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41,部分遮光胶230位于第一安装孔241的外周且位于背光模组240与第一偏光片220之间,以将背光模组240固定连接于第一偏光片220。支撑件250穿设第一安装孔241并通过遮光胶230固定连接于第一偏光片220,支撑件250设有与第一通孔221连通的第二安装孔251,第二安装孔251可用于安装摄像头模组300,以使摄像头模组300能够从显示屏组件200的显示区所在一侧入光,并使得摄像头模组300的安装空间呈盲孔状。
结合图4,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10具有背离第一偏光片220的端面210a,摄像头模组300的视场角与端面210a形成交线210b,交线210b所围设区域内的显示单元210的透光率大于8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交线210b所围设的显示单元210进行了透明化设计,以使这部分显示单元210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以提升摄像头模组300的拍摄质量。透明化设计可以通过改变显示单元210内部的结构来实现。可以理解的是,交线210b是假想的线,但摄像头模组300的视场角是摄像头模组300的客观参数,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因此交线210b可以模拟得出。当然,交线210b以外的部分区域也可以进行透明化设计,以保留足够的安装余量,使得摄像头模组300能够顺利拍摄。
在一实施例中,遮光胶230为黑色粘胶,其粘性较强,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可采用点胶工艺在加热后涂覆至背光模组240。支撑件250的材质为金属例如,铝合金,或者镁合金,或者不锈钢等。当然,支撑件250的材质也可以为硬质的塑胶等非金属材料。支撑件250的透光率较低,例如,支撑件250的透光率在10%以下,因而也能起到较好的遮光效果,以防止背光模组240发出的光线泄露至第二安装孔251内的摄像头模组300,进而防止对摄像头模组300的拍摄产生不利的影响。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250大致为圈状,且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253和外延部255,外延部255连接于主体253的外周,主体253穿设第一安装孔241并与遮光胶230连接,外延部255覆盖第一安装孔241的外周,第二安装孔251设于主体253。主体253的外径可以略小于第一安装孔241的孔径,以使主体253能够较为容易地安装至第一安装孔241。当然,背光模组240与主体253以及外延部255之间可以设置黏胶,以使支撑件250能够稳固地连接于背光模组240。
参考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40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棱镜243、扩散片245、导光板247和反射片249,部分遮光胶230覆盖复合棱镜243,以使复合棱镜243通过遮光胶230与第一偏光片220固定连接,外延部255覆盖部分反射片249。当然,背光模组240可以包括背光源,背光源能够发光,背光模组240能够将背光源产生的光线均匀地分布在显示单元210的朝向第一偏光片220的一侧。在背光模组240的第一安装孔241加工完成、支撑件250安装至第一安装孔241后,可以在复合棱镜243的表面及支撑件250的靠近第一偏光片220的末端通过点胶工艺涂覆遮光胶230,以使遮光胶230分布于第一安装孔241的外周,再将安装有支撑件250的背光模组240通过遮光胶230连接至第一偏光片220,并使得第二安装孔251与第一通孔221连通。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第一通孔221为圆孔,第二安装孔251为圆孔,可以以第一通孔221的轴线作为装配基准,使得第二安装孔251与第一通孔221对准,并使得第二安装孔251的轴线与第一通孔221的轴线的安装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以上显示屏组件200,由于遮光胶230位于第一偏光片220的背离显示单元210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通孔221的外周,第一通孔221的尺寸可以设置得相对较小,从而可以使得显示单元210用于摄像头模组300入光的区域可以设置得相对较小,显示单元210的显示区的面积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以提升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10的屏占比。例如,采用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10的屏占比可以在85%以上。由于采用了涂覆遮光胶230,且将支撑件250设于第一偏光片220的背离显示单元210的一侧,使得第一偏光片220和支撑件250的靠近第一偏光片220的末端在空间上形成重叠,在减小第一通孔221的同时还有利于背光模组240与第一偏光片220的组装定位,以减小安装的误差,并提升电子设备10的外观特性。由于黑色遮光胶230的黑色属性可以起到较好的遮光作用,支撑件250通过遮光胶230与第一偏光片220的紧密粘接,可以防止背光模组240的光线从第一安装孔241漏出造成第一安装孔241产生亮边或影响摄像头模组300的拍照效果及摄像头模组300的寿命。遮光胶230还可以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以防止水汽或者灰尘等异物通过第一安装孔241进入背光模组240,使得电子设备10具有更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参考图4,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10具有平面区域,以平面区域所在平面为基准平面,遮光胶23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与第一通孔221的孔壁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平齐。以第一通孔221呈圆孔为例,这种设置即是第一通孔221的孔径等于遮光胶230所形成的圆孔的孔径。这种设置可以防止第一偏光片220的第一通孔221的孔壁出现亮边,以防止对显示屏组件200的显示或者摄像头模组300的拍摄产生不利的影响。孔径相等的结构可以采用机械去除材料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实现。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遮光胶23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位于第一通孔221的孔壁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所围设的区域之内。以第一通孔221呈圆孔为例,这种设置即是第一通孔221的孔径大于遮光胶230所形成的圆孔的孔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221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矩形孔或者跑道形孔,其设置可以参考以上结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遮光胶23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与第二安装孔251的孔壁在所述平面区域的正投影平齐。以第二安装孔251呈圆孔为例,这种设置即是第二安装孔251的孔径与遮光胶230形成的圆孔的孔径相等。孔径相等的结构可以采用机械去除材料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实现。这种设置使得遮光胶230能够获得有效的支撑,并能够对背光模组240起到较好的遮光作用,防止背光模组240的光线泄露至第二安装孔251形成亮边或者对摄像头模组300的拍摄产生不利影响。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孔251的孔壁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位于遮光胶23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所围设的区域之内。仍以第二安装孔251呈圆孔为例,这种设置即是第二安装孔251的孔径小于遮光胶230所形成的圆孔的孔径。由于支撑件250的遮光作用,这种设置同样能够实现较好的遮光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孔251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矩形孔或者跑道形孔,其设置可以参考以上结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参考图3和图4,显示屏组件200包括设于显示单元210的背离第一偏光片220一侧的防漏光层260,防漏光成形成了通孔,防漏光层26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与遮光胶23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平齐。以遮光胶230所形成通孔呈圆孔、防漏光层260形成的通孔呈圆孔为例,这种设置即是两圆孔的孔径相等。对于非圆孔的情况,可以参考上述设置进行设计。这种设置可以防止遮光胶230所形成的孔的边缘在用户正视平面区域时被观察到,并可防止第一通孔221的边缘产生亮边影响显示屏组件200的显示效果,或者对摄像头模组300的拍摄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漏光层26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位于遮光胶23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所围设的区域之内。仍以遮光胶230所形成通孔呈圆孔、防漏光层260形成的通孔呈圆孔为例,这种设置即是遮光胶230所形成通孔的孔径大于防漏光层260形成的通孔的孔径。对于非圆孔的情况,可以参考上述设置进行设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漏光层260有时也可以称为BM(BlackMatrix)区,防漏光层260的材质为油墨或者黑色的粘胶,其可以用于设置显示单元210或者背光模组240的走线,并起到较好的防漏光效果。
进一步,参考图3和图4,显示屏组件200包括设于防漏光层260的背离显示单元210一侧的第二偏光片270,第二偏光片270开设有用于摄像头模组300入光的第二通孔271,第二通孔271的孔壁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与防漏光层26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平齐。以第二通孔271呈圆孔为例,这种设置即是第二通孔271的孔径与防漏光层260所形成的孔的孔径相等。对于第二通孔271为非圆孔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上设置进行设计。这种设置同样可以防止第二通孔271产生亮边,避免对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或者防止对摄像头模组300的拍摄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漏光层260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的内边缘可以位于第二通孔271的孔壁在平面区域的正投影所围设的区域之内。
进一步,显示屏组件200包括设于第二偏光片270的背离防漏光层260一侧的光学胶层280及保护盖板290,光学胶层280位于保护盖板290与防漏光层260之间,光学胶层280覆盖第二通孔271,保护盖板290覆盖光学胶层280。光学胶层280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例如,其透光率在90%以上。保护盖板290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蓝宝石,其可以和电子设备10的壳体100结合,以将显示屏组件200牢固地安装在壳体100。保护盖板290能够对其覆盖的多个光学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参考图5,为提升显示屏组件200的组装便利性,还提供一种背光组件20,背光组件20包括背光模组240、支撑件250和保护膜201。背光模组240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41,第一安装孔241的外周设有遮光胶230,支撑件250穿设第一安装孔241并通过遮光胶230连接背光模组240,支撑件250设有第二安装孔251。保护膜201连接于遮光胶230的背离背光模组240的一侧并覆盖第一安装孔241,且保护膜201能够从遮光胶230撕离。撕离保护膜201后,背光组件20可以安装至第一偏光片220的背离显示单元210的一侧,以使第一偏光片220的第一通孔221与第二安装孔251对准,第二安装孔251进而可用于安装摄像头模组300。
背光模组240、支撑件250的结构可以参考前文的表述,此处不再赘述。保护膜201的材质可以为塑胶或者硅胶等材质,其易于从遮光胶230撕离即可。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250具有靠近保护膜201的末端250a,遮光胶230遮盖末端250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支撑件250安装于第一安装孔241后,可以在支撑件250的用于安装于第一偏光片220的末端250a,以及背光模组240的用于安装于第一偏光片220的那一侧采用点胶工艺涂覆黑色粘胶材质的遮光胶230,再在遮光胶230的背离背光模组240的一侧贴附保护膜201。在背光组件20与第一偏光片220组装的过程中,先撕离保护膜201,再将第二安装孔251与第一通孔221对准并将遮光胶230贴合第一遮光片。之后保压一段时间,以使遮光胶230将背光模组240及支撑件250稳定、可靠地连接于第一偏光片220,保证第一安装孔241与第一偏光片220之间不会有漏光的缝隙。以上背光组件20可以做成通用性较高的产品,使用时撕离保护膜201再进行组装即可,这种设置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以提升生产的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795835.9
申请日:2019-05-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65215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G02F1/1333
专利分类号:G02F1/1333;G02F1/1335;G02F1/13357;H04M1/02
范畴分类:申请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发明人:贾玉虎
第一发明人:贾玉虎
当前权利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锋;陈秀丽
代理机构:44224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