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思想论文_王向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森林,东洋,思想,文化,树神,性格,民族。

森林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向远[1](2019)在《“生态史观森林思想”与当代日本的东西方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日本的东方学(东洋学)思想建构中,出现了一股生态学层面的东西方文明比较论的思潮,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最先把地理、风土、环境、生态与"比较文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东洋—中洋—西洋"的世界叁分法,进而把东洋最东端的日本和西洋最西端的西欧划归为两个对称的"第一世界",其他则被划归"第二世界",以此来取代以往的"东方—西方"世界观,凸显日本文明的独立性与特殊性。随后,安田喜宪、岸根卓郎从"环境考古学"及"森林文明"论的角度,以喜马拉雅山为坐标划分"东方—西方",强调日本文明的卓越特性与优越位置,梅原猛则从哲学宗教及"森林思想"的角度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结论。(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樊宝敏[2](2019)在《中国森林思想发展脉络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时期,受五行和天人关系思想影响,诸子们提出了仁者乐山、森林以时禁发等主张。在秦汉至隋唐时期,随着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思想家们提出了人工种植竹木、桑果以满足百姓物质生活需求的建议;同时,森林的宜居功能受到重视,森林哲学和森林美学思想得到发展。在宋至明清时期,林业政绩考核的思想和制度得以建立,深化了对森林佐食、入药、园林、护田、防水灾等功能的认知。近代时期,在遭逢水旱灾害以及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学者们放眼看世界,提出发展林业教育、振兴林政、大规模造林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林业思想从以木材生产为主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提出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城市林业、森林美学等思想和理论蓬勃兴起。(本文来源于《世界林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舒[3](2013)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森林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因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着以树为神的树神崇拜、森林崇拜,宫崎骏动画电影更处处彰显着深刻的森林思想,本文梳理了西方的树神崇拜至日本的森林文化,全面揭示森林思想的文化原型。其次例举宫崎骏动画中含有森林思想的典型之作,通过分析情节的设置,了解宫崎骏的创作寓意,总结他尊重自然的森林思想。(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曾雪明[4](2013)在《浅谈日语长句翻译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两国语言不同,文学作品也大相径庭。日语属于粘着语,主语常常隐藏,修饰语或修饰句较长,结构层次多,所以句子较长就成了日语表达的一大特点。因此在日译汉过程中,长句的翻译往往是一大难点。而文学评论的重点在于评论,评论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总结性、描述性、评论性、分析性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也很长,有时候甚至独句成段。可以说文学评论中含有大量长句,因此对文学评论进行翻译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学,也能够很好地培养我们的翻译技巧。本次翻译报告将通过翻译《大江健叁郎论--森林思想和生存原理》的序言及第一章,来探讨日语的长句特点以及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第一、长句产生的原因。如上段所述,长句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日语语言表达的特点以及文学评论的特点。把这两个原因结合起来、分析文学评论中长句的特点。简单概括的话,长句特点即是句子中有大量并列、排比、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句子成分,有时包含有插入语或是从句。第二、对于长句的处理技巧。对各种长句翻译技巧进行解释,并根据长句产生的原因来进行举例说明。例如含有并列成分的长句可以采取分切的手法来进行翻译;而对于含有转折、递进等成分的长句可以采取倒译的方法;而对于含有插入语或是从句的句子则可以考虑采用略译这一技巧来进行翻译。第叁、总结长句翻译的要领。结合学过的翻译理论知识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简单概括,总结经验以及教训,以此了解日译汉翻译要做的基本工作以及必备能力,那就是对原文充分正确的理解以及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与翻译技巧的掌握。(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郑芳芳,刘佳峰,武利玉[5](2007)在《论森林文化和森林思想对民族性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文化和森林思想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它们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逐渐丰富完善。民族性格是在民族文化体系基础上形成的深层的民族精神状态,隶属于民族文化范畴。森林思想所蕴含着的集体无意识,影响着民族性格的改进和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7年05期)

郑芳芳,刘佳峰,孙玉军[6](2006)在《初议森林文化和森林思想与民族性格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文化和森林思想是随着林业科学的发展,对森林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理论不断走向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森林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认为人类在和森林发生关系过程中所形成发展的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森林文化。蕴于森林文化中的森林思想对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的塑造和改进有很大的作用。在新的林业发展时期,除着手于森林的多功能经营和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期刊2006-08-01)

森林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先秦时期,受五行和天人关系思想影响,诸子们提出了仁者乐山、森林以时禁发等主张。在秦汉至隋唐时期,随着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思想家们提出了人工种植竹木、桑果以满足百姓物质生活需求的建议;同时,森林的宜居功能受到重视,森林哲学和森林美学思想得到发展。在宋至明清时期,林业政绩考核的思想和制度得以建立,深化了对森林佐食、入药、园林、护田、防水灾等功能的认知。近代时期,在遭逢水旱灾害以及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学者们放眼看世界,提出发展林业教育、振兴林政、大规模造林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林业思想从以木材生产为主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提出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城市林业、森林美学等思想和理论蓬勃兴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向远.“生态史观森林思想”与当代日本的东西方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樊宝敏.中国森林思想发展脉络探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9

[3].张舒.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森林思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4].曾雪明.浅谈日语长句翻译技巧[D].曲阜师范大学.2013

[5].郑芳芳,刘佳峰,武利玉.论森林文化和森林思想对民族性格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

[6].郑芳芳,刘佳峰,孙玉军.初议森林文化和森林思想与民族性格关系[C].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2006

论文知识图

3.3随机森林思想随机森林具...索引索引人运行50次后人运行50次后运行64步后运行64步后

标签:;  ;  ;  ;  ;  ;  ;  

森林思想论文_王向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