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送教上门中如何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送教上门中如何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李胜波云南省广南县特殊教育学校663300

【摘要】近几年来,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特殊教育学校关心的首要问题,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分别从智力障碍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在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送教上门;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151-02

送教上门在特殊教育中,是针对重度残疾的学生进行的上门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就是由多名教师组成教育团体,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把计划带到学生家中,实施康复训练,同时培训家长,使家长成为日常主要施教者的过程。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和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命的质量息息相关,并且也会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此同时,学生时期是人发展最为迅速、重要的一个阶段,加强学生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商数明显低于常态而造成适应性行为缺陷,也就是随机应变能力、任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等不良适应行为。这部分孩子更需要社会和人们的关注,也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使之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因此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索越来越成为特殊教育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情感特点

智力障碍的儿童因为大脑功能发育的不完善,在情感上相对于其他同龄普通儿童的孩子表达得也更加直接,对于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总是立刻就表达出来了,并不会去掩饰自己的情绪。同时,相比于心智健全的孩子,智力障碍儿童在情感上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也就是说他们会更加注重对于亲近的人的依赖感。一般来说,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分为初级表达和高级表达,初级表达就是直接的、简单化的高兴、难过和生气,而高级的表达就是相比于更加高级的想法,例如失望、自我实现以及伤感等等,而且高级表达发育非常缓慢,情绪易变不稳定,不懂得如何调节,还容易暴躁发怒,有的甚至会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发生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二)智力特点

大脑功能发育的缓慢或障碍是智力障碍儿童和其他类型的残疾儿童之间最大的不同。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大脑作为人体的CPU,处理和协调着身体各个器官的运作,也是人们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达的发源地。而智力障碍儿童因为智力方面的缺陷,大脑发育受到影响,所以智力障碍儿童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很差,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某一件事或某一物体上,而且这类儿童无意义行为较多。

(三)社交存在不适感

可以说,所有存在智力障碍的儿童在社会生活当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交往障碍,而这类交往障碍和他们的智力缺陷是有密切关联的。这一社交的不适感主要是三个原因所造成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智力障碍儿童因为大脑功能发育受到阻碍,或听说的能力很差,语言功能的发展要比普通同年龄段的儿童更困难,言语的发展速度非常得迟缓,而且语言的内容空洞,没有办法表明自己的想法,发展的水平比正常同年龄段的儿童低;第二个原因是送教上门的学生大都是重度残疾的孩子,长期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里,无法掌握更多的交往上的技能,也没有形成交往的认识,导致他们在日常的交往生活中时常受到打击。而且在交往的时候,外界对其更多的是排斥,这样就使智障儿童失去了与其他人交流的欲望,从而再也不愿意去诉求;第三个原因是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没有供给他们与社会交往的场所,造成了他们交往的单调,接触的面越来越窄,自我封闭也越来越严重,长此下来,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就越来越差。

(四)语言和肢体发育缓慢

智力障碍儿童在语言和操作两个方面明显弱于其同年龄段的儿童,在语言的理解、推理以及数学计算上,因为智力障碍儿童对于语言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推理能力的缺乏,导致其语言发育远不及同龄普通小孩。而在肢体发育方面,因为智力障碍儿童对于很多运动技能掌握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运动水平不高。一般来说,智力障碍越严重,其语言和肢体的发育也相应地越慢,所要克服的障碍也就越多。

二、智力障碍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的过度保护和溺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都过于保护,甚至是溺爱,作为智力障碍的儿童来说,很多家庭为了防止孩子受到伤害或是出于心疼的缘故,更加疼爱和溺爱他们。家长认为他们不能做、不会做,而事事帮学生“包办”,导致学生缺乏锻炼,情况越来越差。

(二)家长缺乏康复知识、信心及经济能力

以某县为例,通过对该县189名送教上门特殊儿童家庭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得知学历为小学的家长占90℅,初中以上学历且最高学历为大专的家长占2℅。由于智障儿童家长学历程度不高,导致很多家长没有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缺乏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也使得家庭教育的方法普及难。还有很大一部分智障儿童的家长对家庭教育不重视,认为孩子已经无法治愈而放弃治疗,忽视了早期干预的重要作用,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期。甚至有家长把智力障碍儿童完全交给爷爷、奶奶,外出务工不闻不问,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有的则是因为家庭条件贫困或因长期治疗家里负债累累,最终无钱治疗而造成。

(三)缺乏专业完备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非常需要从事特殊教育的人才,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因为自身和家庭的原因,很多学生在大学选择专业时,都没有选择报考特殊教育这一专业。所以在现在的特殊教育学校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普通院校毕业的,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知识,在面对智力障碍的学生时,缺少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缓慢。

三、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

(一)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一种由身份相同的同伴指导教育同伴的教学方式。它用同伴之间的关系在儿童学习和社会化生活中的进取影响作为其理论根据,建立在相似或者相同的阅历之上,提供相同的认知、活动关系,因为同伴教育能够为智力障碍提供平等的互动,个体的指导,适时、充分的反应,而且大多数孩子也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在国外大量的实例探究中已经被证实,同伴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发展各方面都有很乐观的效果。

(二)养成化教育法

送教上门中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相应的教育,让学生在无形当中形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教师在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时,应该运用养成化的教育法,通过一些游戏互动对他们进行有机渗透,一般来说,养成化教育法主要有说服法、行为实践法、榜样法以及情景演绎法。第一种说服法主要是利用真人真事,通过实例讲解帮助智力障碍学生判断是非、明辨道理,改正他们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第二种行为实践法,又称为培养习惯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以前所学过的技能以及知识进行多次的练习,通过这些联系让学生加深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而逐渐形成行为习惯。第三种榜样学习法,又叫示范教育。因为智力障碍学生大多缺乏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学生都会有模仿心理,但是如果教师任由学生进行模仿,学生很有可能会模仿不好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日常的相处和教学当中要强调家长引导学生去学习好的先进的典型,让学生可以学习到好的对自己有益的榜样力量。最后一种是情境演绎法,这一方法主要就是在教育中运用情境模拟的方法,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通过表演来告诉学生在不同社会情境的反映和表现。帮助学生可以认识到社会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可以做出合理的处理和反应,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同步教育法

所谓同步教育法就是学校和家庭一起合作对智力障碍的儿童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有用和高效的方法。尤其在送教上门工作中,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可以说,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家庭作为孩子最依赖的地方,孩子可以尽心的表达自己。然而由于家长缺乏一定的对于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导致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的现象,因此在送教上门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要让家长正确的对待学生的缺失,给他们传授智力障碍的知识和训练技能,再让家长每天去辅导教育孩子,让同步教育法得以实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恒心、细心和责任心,并且在教学中明确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特点,辅以一定的教学技巧,以爱育爱、以爱育人、让智障儿童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都能最大限度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晓翠.特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问卷编制与调查[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蒲娟.智力障碍学生教育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杨景国.苔花如米,绽放如丹——一名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教育理想[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7,(z1):78-79.

[4]殷敏.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学生分类活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5]黄可吴春艳.同伴指导在智力障碍者教学中的应用[G]绥化学院学报,2013.08.

[6]汪直.浅析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2009.01.

标签:;  ;  ;  

浅谈在送教上门中如何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