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如下的规定:“几何直观指的是通过图形的描述以及分析有关数学的问题”。通过几何直观,可以将较为繁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化,这样就可以帮助解决问题,预测结果。几何直观指的是通过图形对数学对象的含义进行描述,但是也不能将直观手段认为是几何直观。在数学的学习中,几何直观必不可少,不管是计算,还是概念,又或者是解决数学问题,都能够利用直观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人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重视培养教育者的直观能力。从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结合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通过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最终使得学生可以得到很好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几何;培养;习惯
一、 借助画图直观表述,理解算理本质
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数学学习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计算加法和减法,然后通过例题的形式来阐述运算的意义所在。在数学加法的例子中,小朋友右手拿着1个绿色的气球,然后左手拿着3个红色的气球,那么学生就会想到总共是4个气球,其中“总”就涵括了加法的概念,这也是加法的核心所在。3个与1个合起来就是3加1,这样就很容易引出加法的概念。在减法的例题中,有两幅画面,首先是有4个气球,然后放走了一个气球,这样就可以通过实际来感知减法。从画图中体验到运算的意义所在。从而帮助学生变换认知,从画图中来体现运算的意义。如3+2是3个和2个合起来,5-1是从5个里去掉1个。组织学生议论,还可以怎样表示算式的意思?引导学生画图形加强对运算意义概括的体验,通过图形的构建让学生加深了对算理本质的理解。
听学校老师的一节“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公开课时,这位老师在教学“92÷30等于多少”时引导学生思考:商为3,到底应写在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要求同桌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对话。
生:9个十除以3个十是3,92里面有3个30,写在个位上是3个一,写在十位上就成了3个十了。
师:我们请小棒来帮我们说明,3到底要写在哪里。你们看,这里有9捆又2根小棒,也就是有几根?92根小棒代表92人,每天面试30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天才能面试完。每30根圈起来,代表每天30人。1天,2天,3天,还剩下2根。92个人,每天只能面试30人,几天才能面试完?这里的3指的是3个什么?(3个一)所以3必须写在什么位?如果3写在十位上就表示3个什么了?
师:你们能画小棒图,来表示刚才我分小棒的过程吗?
我以前支教的时候,班上有一个贫困生,当时那个男孩子只有十二岁,爸爸死得早,妈妈跟别人跑了,留下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酒过数巡,说到秦铁崖的神勇无敌,酒到七成的秦铁崖道:“秦某身经百战,至今未落败,奥秘何在?说出来诸位或许不信,奥秘就是,不怕受伤,不怕死!”
吕柟继承了薛瑄关于格物致知的见解,认为“格”是“观察求取” “格物之义,自伏羲以来,未之有改也。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求诺物,近取诸身,其观、察、求、取,即是穷极之义”。 “物”指具体的语默作止,格物的“物”,“非是泛然不切于身的”,“凡身所到,事之所接,念虑之所起,皆是物,皆是要格的”。 “宇宙内事,固与吾心相通,使不一一理会于心,何由致知?所谓不理会而知者,即所谓‘明心见性’也,非弹而何?”有关于“知行”的见解,他认为“人之知行,自有先后,必先知而后行”,圣贤也未曾“以知为行”。
学生展示和评价。
看到这些,我知道,简简单单的圆圈图,已经帮助孩子理解了“从左数第3辆和从右数的第8辆是重复的”这个关系。从此之后,孩子们就和这样的“圆圈图”交上了朋友,虽然再后来,有的同学会画“三角图”“小棒图”,可是不管怎样,我知道,借助“圆圈图”,孩子们真正理解了这里为什么要减去1。这就是画一画的神奇作用。
二、 借助画图辅助思考,熟悉解题思维
有的这样画: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抽象思维比较差,而形象思维却很发达,对“图形”的敏感度远远超过了“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孩子们渗透这种思想方法,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孩子们能够在画一画的过程中,轻松地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The industrial decomposi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polarization evolution
在教学一年级时有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从左边数起,大客车排在第3辆;从右边数起,大客车排在第8辆,这一排一共有几辆车?这类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刚开始尽管我用语言把题意解释清楚了,也有不少同学都知道用3+8-1=10(辆),可是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减去1的同学并不多,因为就靠这个简单的情景,让学生抽象出“从左数第3辆和从右数的第8辆是重复的”这个关系,的确有点困难。后来我尝试让学生画一画,我的引导是:同学们,如果我让大家用圆圈来代表车,你怎么表示这一排车?有的学生回答我“画一个用涂色圆圈表示一辆大客车”,有的学生回答我“画一个大圆圈表示一辆大客车”等,此时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从左边数起,大客车排在第3辆;从右边数起,大客车排在第8辆,怎么画呢?自己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吧!本来我并没有对孩子们的表现有过好的期待,可是在我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有的这样画:
生:可以。(生画图)
还有的这样画: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化的项目,河道深基坑施工属于安全隐患较多的项目,所在水利项目建设中,切实做好河道深基坑安全管理是关键的一环,做到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河道深基坑所面临的安全隐患是可以消除在摇篮之中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和画小棒知道了商3必须写在个位上。
这种“画一画”的策略我认为不只适合于低年级的孩子,高年级学生同样也适用。如六年级的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百分数解决问题也要让学生学会用“画一画”
的策略来帮助理解题意,轻轻松松地解题,明明白白地思考。
⑲Gerlind Werner,Ripa's “Iconologia”:Quellen,Methode,Ziele,Utrecht,1977.
三、 借助画图形象表达,认识概念内涵
概念的引入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在概念的引入,要注意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而表象的建立,是以对所感知材料的观察和分析为基础的。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中,学生最不易理解的是“倍”的概念,如何把“倍”的数学概念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使他们能对“倍”有个深刻的印象?我认为用画图的方法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先画一行圆圈(3个)为一组,在第二行画出3个三角形为一组,第二行一共画4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第一行圆圈和第二行三角形的数量特征,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三角形和圆圈的比较,圆圈是1个3,三角形是4个3;把一个3当作一份,则圆圈就是1份,而三角形就有4份。用数学语言表达即为:圆圈与三角形比,把圆圈当作1倍,三角形的个数就是圆圈的4倍。这样,从画图中让学生看到从“个数”到“份数”,再引出倍数,很快就触及了概念的本质内涵。
四、 借助画图外在特征,融合生活联系
在解决数学中除法的时候,此次的核心在于要使得学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画图、用图分析、体验画图的优点。可以这样执行:先用文字来描述例题:美术小组中一共有25人,但是人数比航模小组要多出那么航模小组人数为多少?针对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用画线以及线段图的方法来整体问题。但是学生会想到可以画图,但是又不会画图。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一条线段来代表航模小组的人数,然后再画出一条线段来代表美术小组的人数,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的第一条线段要长于第二条,也有一部分学生第一条线段要短于第二条,那么笔者就将这样的结果公布给全班的同学,然后问:“美术小组的人数要多于航模小组的如何画才是正确的呢?”最终,学生经过讨论得到,将航模小组平均分成4份,然后美术小组多出一份。再鼓励学生去画线段图,此时学生是有思考的画图的。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可以用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并且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对示意图进行完善,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用画图可以理解题意。接着用示意图来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要先求出什么,然后求出什么,在列式表达完毕之后,再结合图形来解说解题的思路。最后,还应该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从而突出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示意图的重要性,感知到画图的价值。“试一试”“想想做做”,在问题被解决之后,还应该引导学生想一想:“假如不画图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吗?在画图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从而加深学生对画图的直观体验。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可以画图的时候就尽量的画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图形化,尽最大可能的使得数学更加的直观,从而方便形象思维的开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难以理解、有困惑时,让学生画图,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困难,自觉想到了画图。画图已经成为了一种教与学的桥梁,也成为学生自觉的方法和习惯,更是种在孩子心里的思想。在这种理念的导引下,学生学得兴趣,学得轻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史宁中.数学的抽象[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5):169-181.
作者简介:林燕红,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集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