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遗尿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儿童,磁共振,小儿,夜间,功能,心理,顽固性。
遗尿症论文文献综述
姜薪,谢静[1](2019)在《谢静从脾肾论治小儿遗尿症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谢静副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遗尿症的经验。谢静认为,小儿遗尿不仅责之脾肾阳虚,脾肾之气阴不足亦对其有重要影响,故基本病机可总结为脾肾不足,膀胱失约。治疗方面不仅温补脾肾之阳,同时注意顾护脾肾之气阴。临床常以自拟遗尿方加减健脾益肾,固涩止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江凯华,易阳,李林,赵方乔,沈惠娟[2](2019)在《不同性别遗尿症儿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和注意行为学,研究不同性别夜间遗尿症(NE)儿童认知功能差异的脑机制及行为学表现。方法受试儿童为5~11岁,其中NE儿童32例(男15例,女17例),正常儿童35名(男16名,女19名),均行磁共振扫描,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分别进行持续性操作测试(CPT)任务,统计正确个数及反应时间。组间差异均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结果功能磁共振:正常男童与女童ALFF比较无明显差异脑区;NE男童与女童ALFF比较有差异的脑区位于右侧额中回(t=4.29)、左侧顶下小叶(t=4.38)、右侧小脑后叶(t=4.46),均为男童ALFF值高于女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T行为学:NE(t=-2.527,P=0.017)与正常(t=-2.511,P=0.017)男童反应时间均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确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和正常男童反应时间(t=0.501,P=0.620)和正确个数(t=0.038,P=0.9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E和正常女童反应时间(t=0.773,P=0.445)和正确个数(t=0.056,P=0.956)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E女童与男童相比表现出更明显的注意力、执行功能和工作记忆受损。(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苟丽,尼晓丽,张婕,豆秀娟,魏佳丽[3](2019)在《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对遗尿症患儿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对遗尿症患儿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4.42%(P <0.05)。护理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 N得分均较低,E得分均较高(P均<0.05)。结论对遗尿症患儿实施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能够显着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刘小梅,王佳[4](2019)在《儿童遗尿症分级诊疗与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遗尿是儿科临床常见问题,持续遗尿不仅提示存在发育延迟,更对儿童身心健康带来较严重的影响。各级儿科医生应对遗尿症这一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一全面认识,才能通过各级医疗机构间紧密合作,根据病情实施遗尿症分级诊疗与管理。一、认识遗尿症(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赵颖,马艳立,高杨洁,沈颖,刘小梅[5](2019)在《生活护理指导对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活护理指导在儿童原发性遗尿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120例,分为生活护理指导组(干预组)和非生活护理指导组(对照组),比较两组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根据患儿接受生活护理指导依从性的不同,分为完全依从组、部分依从组和不依从组,比较不同依从性组遗尿症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低于干预组(43.3%比58.3%,16.7%比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完全依从组完全和部分缓解率均高于不依从组(70.6%比22.2%,26.5%比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完全依从组完全缓解率高于部分依从组(70.6%比52.9%),部分缓解率低于部分依从组(26.5%比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部分依从组完全和部分缓解率高于不依从组(52.9%比22.2%,29.4%比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护理指导在遗尿症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患儿生活护理训练依从性有利于遗尿症缓解。(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初梅,曹力,刘小梅,涂娟,陈大坤[6](2019)在《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的临床研究(附95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95例,年龄3.5~6.0岁。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其中治疗组53例采用遗尿报警器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或达到连续干床14d(治疗成功)停止。治疗成功者停止治疗1个月,记录复发例数。重新报警器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7例(13.2%)未达疗程退出,余46例中治疗完全有效(FR)29例,部分有效(PR)7例,治疗无效(NR)10例。其中FR组25例治疗成功,治疗成功所需疗程最短42d。治疗成功者停止治疗1个月,复发例数11例。8例重新使用报警器治疗3个月,均可达到治疗完全有效。对照组3例(7.1%)失访,39例观察3个月,均未达到连续干床14 d。对照组FR 0例,PR 17例,NR 22例。两组治疗完全有效率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0)。报警器治疗NR组,5例(50%)患儿年龄<4岁,而FR+PR组,仅有3例(8.3%)年龄<4岁,采用P earson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7,P=0.007)。入组患儿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安全、有效,报警器干预的年龄以4岁以上为宜。报警器是逐渐起效的,获得成功治疗的时间>1个月。(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静,高敏,江凯华,郑爱斌,周金金[7](2019)在《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静息态fMRI度中心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遗尿症(PNE)患儿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基于体素水平的度中心度(DC)变化。方法:纳入22例符合标准的PNE患儿以及33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基于体素水平的度中心度(DC)数据分析方法,计算PNE患儿以及正常对照组的DC值,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儿童,遗尿组患儿DC值降低的脑区位于两侧颞叶(右侧颞叶t=-4.1669,左侧颞叶t=-4.5943)及两侧顶叶(右侧顶叶t=-3.9566,左侧顶叶t=-4.1038)。而DC值增高的脑区位于右侧枕叶及小脑后叶(t=4.5026)、右侧额内回(t=3.788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校正后)。结论:原发性遗尿症患儿核心节点神经元活动同步性及与相关脑区间的连接发生异常,为PNE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影像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张林豪[8](2019)在《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例小儿遗尿症患儿给予推拿治疗。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3例患儿中,痊愈7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4.62%,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儿夜间遗尿症状,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9期)
文建国,蒲青崧[9](2019)在《青少年顽固性遗尿症的病因学及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青少年顽固性遗尿症(RNE)的病因学及治疗研究进展。方法:在各大数据库检索青少年顽固性遗尿症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诊治措施相关文章,然后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青少年RNE的发病率较高,病因包括膀胱功能异常、夜间多尿、睡眠和觉醒障碍、家族遗传、阻塞性气道疾病、精神心理类疾病、肥胖症、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创伤或心理压力等,根据病因对因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疗效。结论:青少年RNE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因多种多样,需要根据病因学诊断进行综合治疗,提高RNE的治愈率。(本文来源于《大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凤宇,郭文新,刘国辉,吴慧莉[10](2019)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遗尿症1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可引发多种疾病,本文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遗尿症一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案例分析。(本文来源于《世界睡眠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遗尿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和注意行为学,研究不同性别夜间遗尿症(NE)儿童认知功能差异的脑机制及行为学表现。方法受试儿童为5~11岁,其中NE儿童32例(男15例,女17例),正常儿童35名(男16名,女19名),均行磁共振扫描,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分别进行持续性操作测试(CPT)任务,统计正确个数及反应时间。组间差异均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结果功能磁共振:正常男童与女童ALFF比较无明显差异脑区;NE男童与女童ALFF比较有差异的脑区位于右侧额中回(t=4.29)、左侧顶下小叶(t=4.38)、右侧小脑后叶(t=4.46),均为男童ALFF值高于女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T行为学:NE(t=-2.527,P=0.017)与正常(t=-2.511,P=0.017)男童反应时间均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确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和正常男童反应时间(t=0.501,P=0.620)和正确个数(t=0.038,P=0.9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E和正常女童反应时间(t=0.773,P=0.445)和正确个数(t=0.056,P=0.956)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E女童与男童相比表现出更明显的注意力、执行功能和工作记忆受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尿症论文参考文献
[1].姜薪,谢静.谢静从脾肾论治小儿遗尿症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9
[2].江凯华,易阳,李林,赵方乔,沈惠娟.不同性别遗尿症儿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3].苟丽,尼晓丽,张婕,豆秀娟,魏佳丽.责任制护理联合家庭系统心理护理对遗尿症患儿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
[4].刘小梅,王佳.儿童遗尿症分级诊疗与管理[J].北京医学.2019
[5].赵颖,马艳立,高杨洁,沈颖,刘小梅.生活护理指导对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疗效[J].北京医学.2019
[6].初梅,曹力,刘小梅,涂娟,陈大坤.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的临床研究(附95例报告)[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7].张静,高敏,江凯华,郑爱斌,周金金.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静息态fMRI度中心度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9
[8].张林豪.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9].文建国,蒲青崧.青少年顽固性遗尿症的病因学及治疗研究进展[J].大理大学学报.2019
[10].张凤宇,郭文新,刘国辉,吴慧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遗尿症1例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