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其包括主体、工件孔、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第一螺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杆、第二螺栓、第三螺杆、第三螺栓、第四螺杆、第四螺栓,工件孔、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都位于主体上,工件孔位于第一螺孔和第三螺孔之间,工件孔位于第二螺孔和第四螺孔之间,第一螺孔、第三螺孔都位于第二螺孔和第四螺孔之间,第一螺杆分别与第一螺栓、第一螺孔相连,第一螺栓位于第一螺孔的上方,第二螺杆分别于第二螺栓、第二螺孔相连,第二螺栓位于第二螺孔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能够轻松取出胀管工具,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也十分牢靠。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工件孔、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第一螺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杆、第二螺栓、第三螺杆、第三螺栓、第四螺杆、第四螺栓,工件孔、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都位于主体上,工件孔位于第一螺孔和第三螺孔之间,工件孔位于第二螺孔和第四螺孔之间,第一螺孔、第三螺孔都位于第二螺孔和第四螺孔之间,第一螺杆分别与第一螺栓、第一螺孔相连,第一螺栓位于第一螺孔的上方,第二螺杆分别于第二螺栓、第二螺孔相连,第二螺栓位于第二螺孔的上方,第三螺杆分别于第三螺栓、第三螺孔相连,第三螺栓位于第三螺孔的上方,第四螺杆分别于第四螺栓、第四螺孔相连,第四螺栓位于第四螺孔的上方。
设计方案
1.一种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工件孔、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第一螺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杆、第二螺栓、第三螺杆、第三螺栓、第四螺杆、第四螺栓,工件孔、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都位于主体上,工件孔位于第一螺孔和第三螺孔之间,工件孔位于第二螺孔和第四螺孔之间,第一螺孔、第三螺孔都位于第二螺孔和第四螺孔之间,第一螺杆分别与第一螺栓、第一螺孔相连,第一螺栓位于第一螺孔的上方,第二螺杆分别于第二螺栓、第二螺孔相连,第二螺栓位于第二螺孔的上方,第三螺杆分别于第三螺栓、第三螺孔相连,第三螺栓位于第三螺孔的上方,第四螺杆分别于第四螺栓、第四螺孔相连,第四螺栓位于第四螺孔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孔设有一圈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都设有多片垫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端设有一层锥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底端设有一个倒角。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
背景技术
胀管器制造、维修锅炉时,胀管器用来扩大钢管端部的内、外径,使钢管端部与锅炉管板接触部位紧密胀合,不会漏水、漏气,翻边式胀管器在胀管的同时,还可以对钢管端部进行翻边;在使用过程中,胀管工具可能断裂在钢管内部,所以需要一个装置去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其能够轻松取出胀管工具,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也十分牢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其包括主体、工件孔、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第一螺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杆、第二螺栓、第三螺杆、第三螺栓、第四螺杆、第四螺栓,工件孔、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都位于主体上,工件孔位于第一螺孔和第三螺孔之间,工件孔位于第二螺孔和第四螺孔之间,第一螺孔、第三螺孔都位于第二螺孔和第四螺孔之间,第一螺杆分别与第一螺栓、第一螺孔相连,第一螺栓位于第一螺孔的上方,第二螺杆分别于第二螺栓、第二螺孔相连,第二螺栓位于第二螺孔的上方,第三螺杆分别于第三螺栓、第三螺孔相连,第三螺栓位于第三螺孔的上方,第四螺杆分别于第四螺栓、第四螺孔相连,第四螺栓位于第四螺孔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工件孔设有一圈螺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都设有多片垫片。
优选地,所述主体顶端设有一层锥形板。
优选地,所述主体底端设有一个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轻松取出胀管工具,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也十分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专用管内工件取出器包括主体1、工件孔2、第一螺孔3、第二螺孔4、第三螺孔5、第四螺孔6、第一螺杆7、第一螺栓8、第二螺杆9、第二螺栓10、第三螺杆11、第三螺栓12、第四螺杆13、第四螺栓14,工件孔2、第一螺孔3、第二螺孔4、第三螺孔5、第四螺孔6都位于主体1上,工件孔2位于第一螺孔3和第三螺孔5之间,工件孔2位于第二螺孔4和第四螺孔6之间,第一螺孔3、第三螺孔5都位于第二螺孔4和第四螺孔6之间,第一螺杆7分别与第一螺栓8、第一螺孔3相连,第一螺栓8位于第一螺孔3的上方,第二螺杆9分别于第二螺栓10、第二螺孔4相连,第二螺栓10位于第二螺孔4的上方,第三螺杆11分别于第三螺栓12、第三螺孔5相连,第三螺栓12位于第三螺孔5的上方,第四螺杆13分别于第四螺栓14、第四螺孔6相连,第四螺栓14位于第四螺孔6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主体与所需胀管工具通过工件孔相连,再放入胀管中,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第四螺孔相连,再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分别固定住,等待胀管结束后,需取出胀管工具时直接取出主体,胀管工具会连带主体一起取出;主体是整个核心,用于取出胀管工具,工件孔用于连接胀管工具,第一螺孔用于和第一螺杆连接,第二螺孔用于和第二螺杆连接,第三螺孔用于和第三螺杆连接,第四螺孔用于和第四螺杆连接,第一螺栓用于加固第一螺杆,第二螺栓用于加固第二螺杆,第三螺栓用于加固第三螺杆,第四螺栓用于加固第四螺杆,这样的组合能够保证结构足够牢靠,轻松取出胀管工具,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工件孔2设有一圈螺纹,便于固定一些胀管工具。
第一螺孔3、第二螺孔4、第三螺孔5、第四螺孔6都设有多片垫片,提高使用寿命。
主体1顶端设有一层锥形板,便于取出主体1。
主体1底端设有一个倒角,便于主体1进入管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轻松取出胀管工具,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也十分牢靠。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1254.3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14016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21D 41/02
专利分类号:B21D41/02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吴江市固力胀管器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吴江市固力胀管器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20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屯村大桥路180号
发明人:张国荣;葛小莲
第一发明人:张国荣
当前权利人:吴江市固力胀管器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