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育系统论文_闫秋洁,张先慧,张会,何如帜,黄正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繁育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木莲,特征,指数,马关,昆虫,生物学。

繁育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闫秋洁,张先慧,张会,何如帜,黄正琴[1](2019)在《叁种皮燕麦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燕麦育种理想的杂交组合类型,本文观测了皮燕麦品种骏马、加燕2号和青海444的花部特征及开花动态,测定了其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杂交指数并进行了人工授粉实验.结果表明:骏马花期为16 d、加燕2号和青海444花期分别为20 d和17 d;同一天内,同一品种的花粉活力大小与柱头可授性较强时间表现一致,但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骏马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于下午17∶30左右最强,加燕2号于早上8∶30左右最强,青海444于中午11∶30左右最强;叁个品种杂交指数(OCI)均为2,其繁育系统类型均为兼性自交.综合叁种皮燕麦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杂交指数,繁育系统类型及人工授粉坐果情况认为,以加燕2号为母本,骏马为父本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田继昆,董连新,马倩,张小燕[2](2019)在《西番莲繁育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a L)为试验材料,通过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西番莲的开花动态、繁育系统。结果表明:西番莲全年可开花,开花高峰期在5~7月,单花花期一般为20~22h,开花过程中柱头高于花药,呈现出明显空间分离的现象;雄蕊先于雌蕊成熟。其杂交指数(OCI)等于5。结合套袋和人工授粉试验研究结果,阐明西番莲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传粉者,以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媒介;去雄后套袋不授粉,果实结籽率为0,说明不存在无融合生殖。(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18期)

陈进燎,周育真,吴沙沙,兰思仁,彭东辉[3](2019)在《台湾独蒜兰传粉机制和繁育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2 a对福建省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台湾独蒜兰居群开花物候、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及昆虫传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膜翅目蜜蜂总科的叁条熊蜂和中华绒木蜂是台湾独蒜兰的传粉者,叁条熊蜂和中华绒木蜂胸高分别为:(1.4±0.2) cm、(1.5±0.2) cm,均大于传粉通道入口的高度(0.8±0.2) cm,传粉昆虫沿着唇瓣外弯的中裂片进入花朵深处,发现无蜜液等回报并退出花朵时,会将药帽顶开,使得花粉块掉落并黏附在传粉昆虫的背部,当该传粉者再次进入到同一朵花或不同花时完成授粉工作;推测台湾独蒜兰通过唇瓣上金黄色条带(假蜜导)来吸引昆虫为其传粉,属于食源性欺骗方式;繁育系统试验证明台湾独蒜兰高度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花授粉的现象,其结实依赖传粉者。传粉者的种群密度和访花频率可能是影响台湾独蒜兰结实的重要因素,并最终影响其种群的维持和扩张。(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许娜,蔡兴坤,田梅,谢国勇,秦民坚[4](2019)在《射干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种植5 a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inn.) Redouté]的花部特征、开花进程、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类型、泌蜜节律及访花昆虫的传粉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射干花被片呈橙至橙红色,散生红褐色斑点;花冠辐射对称,平均直径54.80 mm;花被片6枚,分为2轮,交互排列;雄蕊3枚,将雌蕊围在中央,花药位于柱头下方;蜜腺3枚,位于外轮花被片蜜道的基部,由分泌表皮、泌蜜组织和维管束组成,表面无特殊纹饰。射干的花期为6月至8月,盛花期为6月22日至7月15日,单株花期为10~30 d,单花花期为12 h;花冠在7:00左右初开,在8:00左右盛开,在18:30至19:00完全闭合,在次日呈螺旋状卷曲。在开花过程中,射干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9:00及13:00至15:00最强。射干的杂交指数(OCI)为5,花粉/胚珠比(P/O)为1 595.0;3个人工授粉组的坐果率和结籽率总体上升高,且花被片和蜜腺能显着影响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射干访花昆虫有17种,昆虫日访花总次数呈"双峰型"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9:00和15:00,花泌蜜量在9:00最大(10.3μL);射干的传粉昆虫有5种,其中,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为高效传粉昆虫。研究结果显示:射干花为典型的虫媒花,结籽率受传粉者限制,其花部特征、泌蜜节律和繁育系统均对传粉昆虫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需要传粉者,并存在部分自交亲和,但未观察到无融合生殖现象。(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建军,叶承霖,连笑雅,王兰,牛瑶[5](2019)在《红白忍冬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红白忍冬(Lonicera japonica var. chinensis(P. Watson) Baker)的繁育系统及传粉特性。观察记录花的发育和传粉过程,采用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并运用异交指数(OCI)值、花粉与胚珠比(P/O)和人工授粉检测其繁育系统,用自交亲和性评价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判断其自交亲和性。结果表明,红白忍冬的花为聚伞花序,总状排列,自下而上开放,单花发育分为7个时期,主要通过风和昆虫传粉,瓜芦蜂为主要传粉昆虫;雄蕊先熟,开花后4 h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柱头可授期约2 d,开花后8 h柱头可授性最强;红白忍冬OCI值为4,P/O比率为642. 24±79. 73,属于混合交配系统,以异花传粉为主;红白忍冬为配子型自交不亲和植物,自交结实率较低。(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雷虓,瞿文林,沙毓沧,段曰汤,马开华[6](2019)在《罗望子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运用杂交指数估算、花粉/胚珠比 P/O 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观察访花昆虫等方法对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和元江干热河谷的罗望子花的开花进程、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望子花期在 5—10 月,元江干热河谷地区时间相对提前,单株花期持续时间在 30 d 左右,花序为无限花序,单花为两性花,花序长 78.36±28.45 mm,花蕾直径 5.01±0.40 mm,小花完全开放后花冠直径为 27.97±1.63 mm;杂交指数 OCI 值为 4,花粉/胚珠比约为 2408.4,花蕾完全开放后 4~6 h 内花粉活力较高、柱头可授性强;访花昆虫主要有蚁类、蜂类、蝇类叁类。通过重力玻片法检测未检测到罗望子花粉粒,初步认定罗望子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传粉者。(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期刊2019年04期)

罗峰[7](2019)在《桂南木莲和马关木莲繁育系统及杂交育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桂南木莲(Manglietia chingii)和马关木莲(Manglietia maguanica)是木莲属(Manglietia)常绿乔木,这两种植物树形优美、花朵芳香是重要的用材和观赏树种。为了解这两种植物繁育系统的特征,找出自然生长环境下座果率、结籽率低的原因,本试验对这两种植物的花部特征、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值(P/O)、及套袋处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花粉活力变化和柱头可授性变化、传粉昆虫的观察等,探讨这两种植物二次开合开花的生殖适应性意义。此外为丰富木兰科植物新品种,以这两种植物为亲本材料进行正反杂交试验,运用形态学鉴定和ISSR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年生杂交后代进行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繁育系统特征(1)桂南木莲:测定OCI=4,P/0=12430±510;套袋试验去雄套袋处理、不去雄套袋处理座果率都为0.00%,表明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机制。异株异花授粉座果为65.00%高于自然传粉下的25.00%,所以桂南木莲的繁育系统类型是异交型,需要传粉媒介。自然环境下缺少有效的传粉媒介是其座果率、结籽率低的重要原因。(2)马关木莲:测定OCI=4,P/0=7269±332;在去雄套袋、不去雄套袋处理下座果率为0.00%,说明其也不存在无融合生殖机制。异株异花授粉座果率为55.00%高于自然传粉下15.00%的座果率,但马关木莲接受同株异花授粉,座果率低仅为5.00%。所以马关木莲的繁育系统特征是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自然条件下不适宜的传粉气候和缺乏传粉昆虫都会导致其座果率、结籽率低。2、二次开合的生殖适应性意义(1)桂南木莲:花朵第一开放和第二次开放在时间上同步,第一次开放雌蕊群可授性较强目的是给异交提供未被污染的柱头,早已开裂的花药在第二次开放雄蕊群开展时散粉,给异交提供较高活力的花粉,晚上活动的甲虫是其有效传粉昆虫。因此,花朵通过二次开合来对其异交生殖机制进行适应。(2)马关木莲:第一次开放即雌性特征开始表达时间,接近另一朵花第二次开放即雄性特征开始表达的时间,雌蕊特征和雄蕊特征表达在时间有1~4h的重迭。这种开花模式使植株在进入盛花期时有足够的花粉完成同株异花或者异株异花授粉。因此,二次开合是对其部分自交亲和、异交传粉机制的适应。3、杂交育种(1)桂南木莲×马关木莲:座果率较高为65.00%,和父母本55.00%、65.00%的座果率基本相等;结籽率为10.56±1.56%,略低于母本11.32±1.06%和父本12.23±2.50%;种子千粒重为392.31±25.40g,优于母本318.23±29.91g;杂交苗在生长过程中少量存在非生物因素和非逆境生理导致的枯萎死亡现像。(2)马关木莲×桂南木莲:座果率50.00%,和父母本座果率基本相等;结籽率为11.46±2.26%,介于父母本的结粒率之间;千粒重为596.35±64.15g,优于母本575.62±61.51g,存在显着差异。杂交苗在生长过程中少量存在非生物因素和非逆境生理导致的枯萎死亡现像。综上桂南木莲和马关木莲的杂交亲和性较高,存在部分受精后障碍。4、杂种鉴定(1)桂南木莲×马关木莲:形态学方面,杂交后代的叶片形态指标介于父母本之间或与父母本一致,初步说明试验挑选的15株杂交后代是真杂种;ISSR分子标记方面,从14条引物中筛选出4条引物用于杂种鉴定。4条引物共检测出46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5条条带,46条条带中39条是多态性DNA条带,84.78%的多态性条带比率。扩增的条带类型分为双亲共有带型、单亲带型、特异性带型3种。17份供试材料被聚类结果分为偏母本型、中间型和父本3类。形态学标记和ISSR分子标记结果一致,杂交后代为真杂种。(2)马关木莲×桂南木莲:形态学方面,杂交后代的叶片形态指标介于父母本之间或与父母本一致,初步说明试验挑选的15株杂交后代是真杂种;ISSR分子标记方面,4条引物共检测出44个位点,每条引物平均扩增出11条条带,44条条带中39条是多态性DNA条带,88.78%的多态性条带比例,扩增出条带类型分为双亲共有带型、单亲带型、特异性带型3种;17份供试材料被聚类结果分为偏母本型和偏父型类2类。形态学标记和ISSR分子标记结果一致,杂交后代为真杂种。(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赵晓依,王仲科,李桂芳,吕新华,赵文勤[8](2019)在《多伞阿魏的繁育系统及其生态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伞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是新疆特有的类短命植物,具有巨大的生态作用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实验通过研究多伞阿魏的花部形态特征、繁殖系统及传粉昆虫,来阐明其对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多伞阿魏花序花期一般持续10~15 d,单花花期为7~10 d,两性花呈现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的现象;(2)其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存在自交部分亲和,自然结果率较高,为72. 24%;(3)传粉昆虫多种多样,其中以双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居多;(4)开花当天的花粉活力呈单峰曲线,在12:00时活力最高,柱头可授性在花药完全散粉后第2天最强。(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张永胜,王非,许明洋[9](2019)在《野生大花铁线莲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引自吉林省烟筒山的野生大花铁线莲的花部形态特征、花部数量特征、花部显微结构、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套袋试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花铁线莲花大,开花口径平均为10.75 cm×10.71 cm,花朵黄色、具微清香气味、有分泌物、单胚珠、花药四室,花粉为二细胞花粉,花粉表面具突起,9~12个萌发孔,表现出繁殖适应性特征,花器官在空间位置及数量特征等方面表现为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征,其花粉胚珠比为2 368.79,杂交指数为4,结合套袋试验结果,可以判断大花铁线莲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具备一定的自交能力,需要传粉媒介,其花部表现出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罗长维,陈友,张涛[10](2019)在《凤丹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凤丹(Paeonia ostii)为我国新型食用油原料树种,了解其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有助于成功繁殖凤丹。【方法】分别采用TTC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凤丹的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进行检测,利用杂交指数估算、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控制授粉等检测繁育系统,同时野外观测昆虫访花习性。【结果】凤丹单花期4 d,群体花期17~19 d,呈现集中开花模式。花粉不具黏附性,柱头为湿型,雄蕊与柱头存在一定的空间分离。花粉寿命4 d,花粉活力第1天最高(65.21%),第2天略微下降,第3~4天急剧下降;柱头可授性在第1天较强,第2~3天最强,第4~5天开始减弱,随后逐渐失去可授性,至第8天完全失去可授性。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期重迭。单花具雄蕊(211±10)枚,总花粉量为159.7×10~4~576.3×10~4粒,单花胚珠数(67±3)枚,花粉胚珠比为58 940,杂交指数为4。人工控制授粉试验表明异交结果率与单果种子数量显着高于自交,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花自动授粉和风媒传粉。传粉昆虫有蜂类、蚁类、甲虫与蝇类,其中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与黄熊蜂为主要传粉昆虫。【结论】凤丹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自交部分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繁育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a L)为试验材料,通过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西番莲的开花动态、繁育系统。结果表明:西番莲全年可开花,开花高峰期在5~7月,单花花期一般为20~22h,开花过程中柱头高于花药,呈现出明显空间分离的现象;雄蕊先于雌蕊成熟。其杂交指数(OCI)等于5。结合套袋和人工授粉试验研究结果,阐明西番莲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传粉者,以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媒介;去雄后套袋不授粉,果实结籽率为0,说明不存在无融合生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繁育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闫秋洁,张先慧,张会,何如帜,黄正琴.叁种皮燕麦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初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田继昆,董连新,马倩,张小燕.西番莲繁育系统研究[J].现代园艺.2019

[3].陈进燎,周育真,吴沙沙,兰思仁,彭东辉.台湾独蒜兰传粉机制和繁育系统研究[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4].许娜,蔡兴坤,田梅,谢国勇,秦民坚.射干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研究[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5].李建军,叶承霖,连笑雅,王兰,牛瑶.红白忍冬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6].雷虓,瞿文林,沙毓沧,段曰汤,马开华.罗望子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初步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9

[7].罗峰.桂南木莲和马关木莲繁育系统及杂交育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8].赵晓依,王仲科,李桂芳,吕新华,赵文勤.多伞阿魏的繁育系统及其生态适应性[J].植物研究.2019

[9].张永胜,王非,许明洋.野生大花铁线莲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10].罗长维,陈友,张涛.凤丹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小桐子在不同方向的风媒花粉流性繁育滇牡丹地理分布滇牡丹柱头可授性3.3繁育系统灯盏花的繁育系统与访花昆虫初步...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变化家禽“金字塔”繁育系统示意

标签:;  ;  ;  ;  ;  ;  ;  

繁育系统论文_闫秋洁,张先慧,张会,何如帜,黄正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