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论文和设计-贺永淼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包括底座、支座,底座位于所述三通辊道的最下端,通过垫片组将底座、支座连接,所述垫片组为不同厚度垫片的组合,用于调整钢棒轧制线高度;在支座上端通过辊子装配连通有辊道,辊道包括中间设置的主通辊道、分布在主通辊道两边的两组旁通辊道,三个辊道转动的主轴连接在一侧的上,电机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电机座,其中三组辊道互不干涉,可以单独拆装,减少了设备的组件数量,实现设备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包括底座(1)、支座(2),其特征在于:底座(1)位于所述三通辊道的最下端,通过垫片组(8)将底座(1)、支座(2)连接,所述垫片组(8)为不同厚度垫片的组合,用于调整钢棒轧制线高度;在支座(2)上端通过辊子装配(7)连通有辊道,辊道包括中间设置的主通辊道(3)、分布在主通辊道(3)两边的两组旁通辊道(4),三个辊道转动的主轴连接在一侧的电机(6)上,电机(6)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电机座(5)。

设计方案

1.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包括底座(1)、支座(2),其特征在于:底座(1)位于所述三通辊道的最下端,通过垫片组(8)将底座(1)、支座(2)连接,所述垫片组(8)为不同厚度垫片的组合,用于调整钢棒轧制线高度;在支座(2)上端通过辊子装配(7)连通有辊道,辊道包括中间设置的主通辊道(3)、分布在主通辊道(3)两边的两组旁通辊道(4),三个辊道转动的主轴连接在一侧的电机(6)上,电机(6)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电机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装配(7)包括螺栓、销轴,通过螺栓将辊道与支座(2)连接,其设置有销轴进行配合紧固及卡位固定,实现辊道的快速拆装和单独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辊道(3)用于轧制50mm-110mm的直径钢棒,所述旁通辊道(4)用于轧制20mm-26mm的直径钢棒,两组旁通辊道(4)中钢棒轧制线左右最小间距设置为260mm-2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组(8)的厚度设置为1-30mm,其中垫片包括有10mm垫片、5mm垫片、2mm垫片、1mm垫片,垫片组(8)设置根据厚度需要为所述垫片的任一个或者任两个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为伺服电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材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

背景技术

虽当今在轧制钢棒时,常需要根据不同直径的钢棒,通过两个辊道结构进行来回移动进行切换轧制线,如图1所见,常规的轨道结构为左边辊道为主通辊道,右边辊道为双旁通辊道,通过液压油缸伸缩移动小车底座,切换主通辊道、双旁通辊道至轧制线位置。这样的设置操作比较麻烦,钢棒直径不同时,需要不断的更换辊道,设备的制造和维护成本比较高,大大的降低了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棒轧制时设备制造和维护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包括底座、支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位于所述三通辊道的最下端,通过垫片组将底座、支座连接,所述垫片组为不同厚度垫片的组合,用于调整钢棒轧制线高度;在支座上端通过辊子装配连通有辊道,辊道包括中间设置的主通辊道、分布在主通辊道两边的两组旁通辊道,三个辊道转动的主轴连接在一侧的上,电机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电机座。

作为改进,所述辊子装配包括螺栓、销轴,通过螺栓将辊道与支座连接,其设置有销轴进行配合紧固及卡位固定,实现辊道的快速拆装和单独拆卸。

作为改进,所述主通辊道用于轧制50mm-110mm的直径钢棒,所述旁通辊道用于轧制20mm-26mm的直径钢棒,两组旁通辊道中钢棒轧制线左右最小间距设置为260mm-280mm。

作为改进,所述垫片组的厚度设置为1-30mm,其中垫片包括有10mm垫片、5mm垫片、2mm垫片、1mm垫片,垫片组设置根据厚度需要为所述垫片的任一个或者任两个的组合。

作为改进,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不需要液压油缸和小车底盘灯组件,三组辊道互不干涉,可以单独拆装,减少了设备的组件数量,实现设备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同时,采用了厚度不同的垫片组合,实现了不同直径钢棒轧制线在进行轧制时高度需要。另外,主通辊道、旁通辊道与支座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销轴配合紧固和卡位的方式,实现了辊道的快速拆装、单独拆卸,大大地提高了辊道维护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钢棒轧制时现有技术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棒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辊子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底座;2、支座;3、主通辊道;4、旁通辊道;5、电机座;6、电机;7、辊子装配;8、垫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包括底座1、支座2,底座1位于所述三通辊道的最下端,通过垫片组8将底座1、支座2连接,所述垫片组8为不同厚度垫片的组合,用于调整钢棒轧制线高度。在支座2上端通过辊子装配7连通有辊道,辊道包括中间设置的主通辊道3、分布在主通辊道3两边的两组旁通辊道4,三个辊道转动的主轴连接在一侧的6上,电机6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电机座5。

辊子装配7包括螺栓、销轴,通过螺栓将辊道与支座2连接,其设置有销轴进行配合紧固及卡位固定,实现辊道的快速拆装和单独拆卸。所述主通辊道3用于轧制50mm-110mm的直径钢棒,所述旁通辊道4用于轧制20mm-26mm的直径钢棒,两组旁通辊道4中钢棒轧制线左右最小间距设置为260mm-280mm,优选为270mm。

所述垫片组8的厚度设置为1-30mm,其中垫片包括有2个10mm垫片、1个5mm垫片、2个2mm垫片、1个1mm垫片,垫片组8设置根据厚度需要为所述垫片的任一个或者任两个的组合。可选择的设置,垫片组8采用厚度为10+10+5+2+2+1的组合,可以调节出各种所需厚度。当主通辊道3中的钢棒直径由小变大时,相应减少垫片组8的厚度即可使得钢棒的轧制线适应原有的高度要求。例如,当直径由50mm增大到直径110mm时,相应将垫片组8厚度减少16mm即可满足原有轧制线高度要求。。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6662.3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02563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21B 39/10

专利分类号:B21B39/10

范畴分类:26C;

申请人:无锡瑞进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瑞进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陶瓷产业园创新路

发明人:贺永淼;郭宣

第一发明人:贺永淼

当前权利人:无锡瑞进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沈振涛

代理机构:32341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输送钢棒的三通辊道论文和设计-贺永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