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属于汽车加工领域。该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2个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固定装置连接架、连接管、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一连接带、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2个第四连接杆、1个第三连接杆、1个第二连接杆、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车床底架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一连接带、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设置在车床底架的内部;解决了现有的轮毂打磨车床难以匹配所有轮毂的尺寸,使用不便的问题;达到了自动抬升轮毂,便捷地固定不同内径尺寸的轮毂,保护轮毂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2个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固定装置连接架、连接管、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一连接带、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2个第四连接杆、1个第三连接杆、1个第二连接杆、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车床底架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一连接带、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设置在车床底架的内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的中心连接,第一齿轮的外侧与第一连接带啮合连接,第一连接带与第二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二齿轮的中心连接;第二连接杆下端的外表面还与第三齿轮的中心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不接触;第三齿轮的外侧与第二连接带啮合连接,第四齿轮的外侧与第二连接带啮合连接,第四齿轮的中心与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连接;固定装置连接架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2个第四连接杆上;固定装置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五连接杆与固定装置连接架连接,第五连接杆设置在固定装置连接架的内部;第五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五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架垂直,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架穿过固定在装置连接架的另一端上设置的连接管,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块;连接管的右侧为十字形结构,活塞设置在连接管右侧,且每个活塞通过弹簧固定在连接管的内部,活塞在连接管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层;在连接管内,橡胶块与活塞之间设置有液压油。
设计方案
1.一种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2个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固定装置连接架、连接管、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一连接带、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
2个第四连接杆、1个第三连接杆、1个第二连接杆、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车床底架的上表面;
第一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一连接带、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设置在车床底架的内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的中心连接,第一齿轮的外侧与第一连接带啮合连接,第一连接带与第二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二齿轮的中心连接;第二连接杆下端的外表面还与第三齿轮的中心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不接触;第三齿轮的外侧与第二连接带啮合连接,第四齿轮的外侧与第二连接带啮合连接,第四齿轮的中心与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连接;
固定装置连接架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2个第四连接杆上;
固定装置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五连接杆与固定装置连接架连接,第五连接杆设置在固定装置连接架的内部;第五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五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架垂直,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架穿过固定在装置连接架的另一端上设置的连接管,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块;连接管的右侧为十字形结构,活塞设置在连接管右侧,且每个活塞通过弹簧固定在连接管的内部,活塞在连接管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层;在连接管内,橡胶块与活塞之间设置有液压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横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连接管的纵截面为T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在第二齿轮的上方;
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在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2个第四连接杆穿过固定装置连接架;
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架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与第五连接杆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的直径与连接管中部的内径相等,橡胶块的直径小于连接管左侧的内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加工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桶形、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件。在轮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轮滚进行打磨,防止轮毂表面的尖锐凸起造成轮胎损坏。在打磨轮毂的过程中需要对轮毂进行固定,因此在轮毂打磨车床上安装有固定装置。
然而,一般的轮毂打磨车床上的固定装置不能省力地抬升轮毂,需要人工将轮毂搬到固定装置上。此外,不同轮毂的尺寸不同,轮毂打磨车床上的固定装置难以匹配所有轮毂的尺寸,固定轮毂的过程中容易划伤轮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该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2个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固定装置连接架、连接管、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一连接带、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
2个第四连接杆、1个第三连接杆、1个第二连接杆、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车床底架的上表面;
第一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一连接带、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设置在车床底架的内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的中心连接,第一齿轮的外侧与第一连接带啮合连接,第一连接带与第二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二齿轮的中心连接;第二连接杆下端的外表面还与第三齿轮的中心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不接触;第三齿轮的外侧与第二连接带啮合连接,第四齿轮的外侧与第二连接带啮合连接,第四齿轮的中心与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连接;
固定装置连接架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2个第四连接杆上;
固定装置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五连接杆与固定装置连接架连接,第五连接杆设置在固定装置连接架的内部;第五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五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架垂直,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架穿过固定在装置连接架的另一端上设置的连接管,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块;连接管的右侧为十字形结构,活塞设置在连接管右侧,且每个活塞通过弹簧固定在连接管的内部,活塞在连接管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层;在连接管内,橡胶块与活塞之间设置有液压油。
可选的,连接管的横截面为T型结构,连接管的纵截面为T型结构。
可选的,第三齿轮在第二齿轮的上方;
第三齿轮、第二连接带、第四齿轮在同一平面上。
可选的,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2个第四连接杆穿过固定装置连接架;
固定装置连接架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上。
可选的,第一连接架与第五连接杆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
可选的,橡胶块的直径与连接管中部的内径相等,橡胶块的直径小于连接管左侧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利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带动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同时转动,带动与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的固定装置连接架沿第四连接杆上下滑动,实现自动升降轮毂。
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机、第五连接杆、橡胶块和液压油,第二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利用第五连接杆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左右移动,带动橡胶块在连接管中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液压油的位置来控制活塞在连接管部分的长度,实现固定不同内径尺寸轮毂的效果。
通过设置活塞、连接管和橡胶层,活塞在连接管上等间距设置,活塞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呈弧线形,且粘贴连接有橡胶层,增加橡胶层与轮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保护轮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的左视剖面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车床底架;2、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连接杆;4、第一齿轮;5、第一连接带;6、第二齿轮;7、第二连接杆;8、第三齿轮;9、第二连接带;10、第四齿轮;11、第三连接杆;12、第四连接杆;13、固定装置连接架;14、第二伺服电机;15、第五连接杆;16、第一连接架;17、橡胶块;18、连接管;19、活塞;20、橡胶层;21、液压油;22、弹簧;23、第二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轮毂打磨车床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7、2个第四连接杆12、第五连接杆15,固定装置连接架13、连接杆18、第一伺服电机2、第二伺服电机14、第一齿轮4、第一连接带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8、第二连接带9、第四齿轮10。
2个第四连接杆12、1个第三连接杆11、1个第二连接杆7、第一伺服电机2设置在车床底架1的上表面。
如图4所示,2个第四连接杆12、1个第三连接杆11、1个第二连接杆7所在位置的连线构成一个矩形;第二连接杆7和一个第四连接杆12在同一行,第三连接杆11和另一个第四连接杆12在同一行,第二连接杆7和第三连接杆11位于对角位置;一个第四连接杆12与第三连接杆11位于同一列,第二连接杆7和另一个第四连接杆12位于同一列,2个第四连接杆12位于对角位置。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杆3、第一齿轮4、第一连接带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8、第二连接带9、第四齿轮10设置在车床底架1的内部。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2连接;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4的中心连接,第一齿轮4的外侧与第一连接带5啮合连接,第一连接带5与第二齿轮6的外侧啮合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杆7的底端与第二齿轮6的中心连接,第二连接杆7下端的外表面还与第三齿轮8的中心连接,第二齿轮6与第三齿轮8不接触;第三齿轮8的外侧与第二连接带9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0的外侧与第二连接带9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0的中心与第三连接杆11的底端连接。
可选的,第三齿轮8在第二齿轮6的上方;第三齿轮8、第二连接带9、第四齿轮10在同一平面上。
其中,第一齿轮4、第一连接杆3、第一连接带5、第二齿轮6、第二连接杆7构成传动结构;第二连接杆7、第三齿轮8、第二连接带9、第四齿轮10、第三连接杆11构成传动结构;实现第二连接杆7和第三连接杆11同时同向转动。
固定装置连接架13设置在第二连接杆7、第三连接杆11以及2个第四连接杆12上。
第二连接杆7、第三连接杆11以及2个第四连接杆12穿过固定装置连接架13;固定装置连接架13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杆7和第三连接杆11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杆7、第三连接杆11以及2个第四连接杆1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孔,防止固定装置连接架13从第二连接杆7、第三连接杆11以及2个第四连接杆12脱落。
固定装置连接架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14,固定装置连接架1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管18。
连接管18的右侧为十字形结构,连接管18的横截面为T型结构,连接管18的纵截面为T型结构。
可选的,连接管18的下方焊接在固定装置连接架13的另一端的上表面。
第二伺服电机14通过第五连接杆15与固定装置连接架13连接,第五连接杆15设置在固定装置连接架13的内部,第五连接杆15与第一连接架16连接,第五连接杆15与第一连接架16垂直。
可选的,第一连接架16与第五连接杆15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
可选的,第二伺服电机14设置在固定装置连接架13的左侧,连接管18设置在固定装置连接架13右侧的上表面上。
第一连接架16与第二连接架23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架16与第二连接架23垂直,第二连接架23穿过连接管18,第二连接架23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块17。
其中,橡胶块17的直径与连接管18中部的内径相等,橡胶块17的直径小于连接管18左侧的内径;起到对橡胶块17的限位作用,避免橡胶块从连接管18中滑出。
活塞19设置在连接管18的右侧,且每个活塞19通过弹簧22固定在连接管18的内部,活塞19在连接管18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层20;在连接管18内,橡胶块17与活塞19之间设置有液压油21。橡胶块17可以防止液压油从连接管18的左侧流出。
可选的,橡胶层20粘贴在活塞19上。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管18右侧的十字形结构与活塞19进行了密封设置,液压油21不会从连接管18的右侧流出。
活塞19在连接管18上构成滑动结构。
在使用该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时,打开第一伺服电机2的反向电源开关,第一伺服电机2带动第一连接杆3转动,第一连接杆3带动第一齿轮4钻洞,第一齿轮4啮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带5带动第二齿轮6转动,第二齿轮6带动第二连接杆7转动,第二连接杆7带动第三齿轮8、第二连接带9、第四齿轮10转动,第四齿轮10带动第三连接杆11转动,第三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7的转动方向相同,实现固定装置连接架13沿2个第四连接杆12向下滑动;当固定装置连接架13的下表面与车床底架1的上表面接触时,关闭第一伺服电机2的反向电源开关;将轮毂立起后推动至连接管18的外侧,令活塞19与轮毂的数值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开启第二伺服电机14的正向电源开关,第二伺服电机14带动第五连接杆15转动,第五连接杆15连接的第一连接架16向右运动,第一连接架16连接的第二连接架23沿着连接管18向右运动并挤压连接管18内的液压油21,液压油21挤压活塞19向外滑动,直至活塞19上的橡胶层20与轮毂的内壁紧密贴合,此时轮毂牢固地固定在该装置上;将第二伺服电机14的反向电源开关关闭;将第一伺服电机2的正向电源开关开启,第一伺服电机2带动第二连接杆2和第三连接杆11转动,固定装置连接架13在第二连接杆2和第三连接杆11的带动下沿着2个第四连接杆12向上滑动,当轮毂上升至预定位置时,关闭第一伺服电机2的正向电源开关。
当轮毂打磨完成后,开启第一伺服电机2的反向电源开关,将轮毂移动至地面,开启第二伺服电机14的反向电源开关打开,带动橡胶块17和液压油21向左侧移动,活塞19在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向连接管18内部缩回,即可方便的将轮毂取出。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型号为IHSS57-36-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毂打磨车床用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轮毂打磨车床难以匹配所有轮毂的尺寸,使用不便的问题;达到了自动抬升轮毂,便捷地固定不同内径尺寸的轮毂,保护轮毂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6239.2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80536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B24B 41/06
专利分类号:B24B41/06;B23Q3/08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21412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高浪西路1600号
发明人:杨小平
第一发明人:杨小平
当前权利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聂启新
代理机构:32228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