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立柱及升降平台,包括内管、中管、外管及传动总成,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静滑块,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第二静滑块,第一静滑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静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柱,内管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中管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第一静滑块和第二静滑块均设有多个,第一静滑块的长度为L1,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为L2,30mm≤L1≤200mm,30mm≤L2≤200mm,第一静滑块与中管、内管的接触长度较长,第二静滑块与中管、外管的接触长度较长,只需要设置一组第一静滑块和一组第二静滑块即可保证移动稳定,减少了内管和中管上的毛刺,避免升降过程中因毛刺发生回退,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可靠。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中管、外管及可伸缩的传动总成,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静滑块,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第二静滑块,第一静滑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静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柱,内管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中管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内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中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静滑块的长度为L1,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为L2,30mm≤L1≤200mm,30mm≤L2≤200mm。
设计方案
1.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中管、外管及可伸缩的传动总成,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静滑块,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第二静滑块,第一静滑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静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柱,内管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中管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内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中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静滑块的长度为L1,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为L2,30mm≤L1≤200mm,30mm≤L2≤2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为方形升降立柱,第一静滑块和第二静滑块的竖向投影均为“┐”形,第一静滑块位于内管的拐角处,第二静滑块位于中管的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总成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套装于第一丝杆外部的第一传动套管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套管旋转的驱动装置,第一丝杆靠近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二丝杆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设有第二传动套管,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一传动套管可同步旋转且第一传动套管与第二传动套管可沿着轴向相对伸缩,第二传动套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丝杆、第二丝杆螺纹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二丝杆通过第二螺母螺纹传动连接,第二螺母的外部设有限制第二螺母与中管轴向相对位置的抱死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死结构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孔,第二定位柱穿过第二定位孔与连接孔配合以限制抱死结构与中管的轴向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死结构包括第一抱死块和第二抱死块,第一抱死块和第二抱死块抱合形成容置槽,第二螺母位于容置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的内部中空形成供第二丝杆伸入的伸缩腔;或者,所述第二丝杆的内部中空形成供第一丝杆伸入的伸缩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与电机轴传动配合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传动件上设有花键,第一传动套管与花键传动配合且同步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滑块靠近中管的一侧为光滑面,第二静滑块靠近外管的一侧为光滑面。
10.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台面及支撑于台面下方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立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立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立柱及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升降立柱因高度可调、搬运方便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升降立柱的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都会安装静滑块,静滑块一般设置两组,两组静滑块上下间隔一定距离,两组静滑块对相邻的两个管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的移动更加稳定,不会产生晃动,一般静滑块上设有定位轴,内管和中管上设置定位孔,静滑块通过定位轴与定位孔配合固定在两个管之间,现有的升降立柱为安全考虑都设置了遇阻回退的功能,定位孔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毛刺,升降立柱在升降过程中定位孔上的毛刺容易产生摩擦,使得升降立柱产生回退,导致升降立柱的升降不够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可靠的升降立柱及升降平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中管、外管及可伸缩的传动总成,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静滑块,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第二静滑块,第一静滑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静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柱,内管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中管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其中,所述第一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内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中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静滑块的长度为L1,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为L2,30mm≤L1≤200mm,30mm≤L2≤200mm。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立柱为方形升降立柱,第一静滑块和第二静滑块的竖向投影均为“┐”形,第一静滑块位于内管的拐角处,第二静滑块位于中管的拐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总成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套装于第一丝杆外部的第一传动套管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套管旋转的驱动装置,第一丝杆靠近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二丝杆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设有第二传动套管,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一传动套管可同步旋转且第一传动套管与第二传动套管可沿着轴向相对伸缩,第二传动套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丝杆、第二丝杆螺纹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二丝杆通过第二螺母螺纹传动连接,第二螺母的外部设有限制第二螺母与中管轴向相对位置的抱死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抱死结构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孔,第二定位柱穿过第二定位孔与连接孔配合以限制抱死结构与中管的轴向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抱死结构包括第一抱死块和第二抱死块,第一抱死块和第二抱死块抱合形成容置槽,第二螺母位于容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杆的内部中空形成供第二丝杆伸入的伸缩腔;或者,所述第二丝杆的内部中空形成供第一丝杆伸入的伸缩腔。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与电机轴传动配合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传动件上设有花键,第一传动套管与花键传动配合且同步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滑块靠近中管的一侧为光滑面,第二静滑块靠近外管的一侧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台面及支撑于台面下方的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为任一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升降立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将第一静滑块的长度设置在30mm到200mm的范围内,第一静滑块与中管、内管的接触长度较长,使得内管与中管之间的移动比较稳定,无需设置上下两组静滑块,只需要设置一组即可保证内管与中管之间移动稳定,使得升降立柱的加工更加简单,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内管上的毛刺,避免升降立柱在升降过程中因为毛刺发生回退,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可靠。同理,将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也设置在30mm到200mm的范围内,使得升降立柱的加工更加方便,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中管上的毛刺,进一步提升了升降立柱升降的可靠性。当第一静滑块的长度小于30mm时,第一静滑块与内管、中管之间的接触长度不够,不能保证内管与中管之间移动稳定,当第二静滑块的长度小于30mm时,第二静滑块与中管、外管之间的接触长度不够,不能保证中管与外管之间移动稳定;当第一静滑块和第二静滑块的长度大于200mm时,在升降立柱处于伸展状态时,第一静滑块仍需处于内管和中管之间,第二静滑块仍需处于中管和外管之间,使得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重叠长度较长,减小了升降立柱的伸缩量。
2、通过设置静滑块的竖向投影为“┐”形,使得每一个静滑块都可以跟两个面配合,进一步提升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移动的稳定性,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可靠。
3、通过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固定设置,驱动装置带动第一传动套管旋转,第一传动套管与第二传动套管同步旋转,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一丝杆螺纹传动配合,因第一丝杆固定,使得第二传动套管沿着第一丝杆的轴向进行升降,实现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一传动套管之间的伸缩,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二丝杆螺纹传动配合,因第二丝杆固定,使得第二传动套管沿着第二丝杆的轴向进行升降,实现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二丝杆之间的伸缩。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无需加工内花键,且因两根丝杆都无需转动,无需安装轴承,使得传动总成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和装配都更加方便。
4、通过设置抱死结构,使得第二螺母与中管在轴向方向上位置固定,使得第二螺母沿着第二丝杆升降时,可以通过第二螺母带动中管移动,实现中管与内管之间的伸缩。
5、通过在抱死结构上设置连接孔,第二定位柱穿过第二定位孔与连接孔配合以限制抱死结构与中管的轴向相对位置,无需另外设置连接结构,使得升降立柱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6、通过设置伸缩腔,当传动总成处于收缩状态时,两根丝杆处于重叠状态,使得传动总成的最小长度尽可能地短,增加传动总成可伸缩的距离。
7、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电机带动传动组件传动,传动组件中的花键带动第一传动套管同步旋转,使得驱动装置工作时,第一传动套管可以旋转。
8、通过设置第一静滑块靠近中管的一侧为光滑面,第二静滑块靠近外管的一侧为光滑面,减小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的摩擦,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顺畅。
9、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台面及支撑于台面下方的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为任一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升降立柱,因为该升降立柱的升降比较可靠,使得升降平台的使用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中抱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中第一静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中传动总成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中传动总成的爆炸图。
图9为图7中C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立柱中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第一丝杆;11、螺钉;12、连接段;13、过渡台阶;2、第二丝杆;21、伸缩腔;3、第一传动套管;4、驱动装置;41、箱体;42、电机;421、电机轴;43、传动组件;431、传动件;4311、蜗轮;4312、花键;4313、安装孔;4314、上限位台阶;4315、下限位台阶;432、固定座;4321、中心轴;4322、安装腔;433、盖板;5、第二传动套管;51、第一螺母;52、第二螺母;53、限位棱;54、限位凹槽;61、内管;611、第一定位孔;62、中管;621、第二定位孔;63、外管;631、底板;7、抱死结构;71、第一抱死块;72、第二抱死块;73、连接孔;8、第一静滑块;81、第一定位柱;9、第二静滑块;91、第二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61、中管62、外管63及可伸缩的传动总成,中管62与内管61之间设有第一静滑块8,中管62与外管63之间设有第二静滑块9,第一静滑块8上设有第一定位柱81,第二静滑块9上设有第二定位柱92,内管61上设有第一定位孔611,第一定位孔611与第一定位柱81配合限制第一静滑块8的轴向位置,中管62上设有第二定位孔621,第二定位孔621与第二定位柱92配合限制第二静滑块9的轴向位置,第一静滑块8设有多个且沿着内管61的周向间隔设置,保证内管61与中管62之间移动比较平稳,第二静滑块9设有多个且沿着中管62的周向间隔设置,保证中管62与外管63之间移动比较平稳,第一静滑块8的长度为L1,30mm≤L1≤200mm,第一静滑块与中管、内管的接触长度较长,使得内管与中管之间无需设置上下两组静滑块,只需要设置一组即可保证内管与中管之间移动稳定,使得升降立柱的加工更加简单,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内管上的毛刺,避免升降立柱在升降过程中因为毛刺发生回退,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可靠。第二静滑块9的长度为L2,30mm≤L2≤200mm,同理,因减少了中管上的孔,使得升降立柱的加工更加方便,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中管上的毛刺,进一步提升了升降立柱升降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L1和L2均取100mm,既保证升降立柱升降比较稳定,又不会过长,影响升降立柱的伸缩量。
本实施例中,升降立柱为方形升降立柱,第一静滑块8和第二静滑块9均的竖向投影均为“┐”形,第一静滑块8位于内管61的拐角处,第二静滑块9位于中管62的拐角处,使得每一个静滑块都可以跟两个面配合,进一步提升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移动的稳定性,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可靠。本实施例中,第一静滑块和第二静滑块均设置有4个,4个第一静滑块分别位于内管的4个拐角处,4个第二静滑块分别位于中管的4个拐角处。
第一静滑块8靠近中管62的一侧为光滑面,第二静滑块9靠近外管63的一侧为光滑面,减小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的摩擦,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顺畅。
传动总成包括第一丝杆1、第二丝杆2、套装于第一丝杆1外部的第一传动套管3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套管3旋转的驱动装置4,第一丝杆1靠近驱动装置4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二丝杆2远离驱动装置4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一丝杆1和第二丝杆2之间设有第二传动套管5,第二传动套管5与第一传动套管3可同步旋转且第一传动套管3与第二传动套管5可沿着轴向相对伸缩,第二传动套管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丝杆1、第二丝杆2螺纹传动连接。使用时,驱动装置4带动第一传动套管3旋转,第二传动套管5与第一传动套管3同步旋转,第二传动套管5与第一丝杆1螺纹传动配合,因第一丝杆1固定,使得第二传动套管5沿着第一丝杆1的轴向进行升降,实现第二传动套管5与第一传动套管3之间的伸缩,第二传动套管5与第二丝杆2螺纹传动配合,因第二丝杆2固定,使得第二传动套管5沿着第二丝杆2的轴向进行升降,实现第二传动套管5与第二丝杆2之间的伸缩。第一丝杆1和第二丝杆2无需加工内花键,且因两根丝杆都无需转动,无需安装轴承,使得传动总成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和装配都更加方便。升降立柱可以正装也可以倒装,本实施例中,升降立柱正装,即驱动装置4位于传动管6的上方。
第二丝杆2的内部中空形成供第一丝杆1伸入的伸缩腔21,当传动总成处于收缩状态时,两根丝杆处于重叠状态,使得传动总成的最小长度尽可能地短,增加传动总成可伸缩的距离。
第二传动套管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母51和第二螺母52,第二传动套管5通过第一螺母51与第一丝杆1螺纹传动连接,第二传动套管5通过第二螺母52与第二丝杆2螺纹传动连接。
第二传动套管5内设置有限位棱53,第一螺母51和第二螺母52上设有与限位棱53配合的限位凹槽54,限位棱53与限位凹槽54配合限制第一螺母51和第二螺母52的周向位置,使得第一螺母51、第二螺母52与第二传动套管5保持同步旋转,不会发生相互转动;第一螺母51和第二螺母52通过卡簧实现轴向限位,使得第一螺母51、第二螺母52与第二传动套管5轴向保持同步移动,不会发生相对移动,进而保证第一螺母51、第二螺母52与第二传动套管5之间的配合稳定、可靠,同时加工、安装也较为简单、方便。
驱动装置4包括箱体41及设于箱体41内的电机42和传动组件43,传动组件43包括传动件431和固定座432,固定座432上设有中心轴4321,传动件431上设有与中心轴4321配合的安装孔4313、与电机轴421传动配合的蜗轮4311及与第一传动套管3配合且同步旋转的花键4312,通过中心轴4321与安装孔4313配合传动件431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座432上,传动件431的轴向位置固定,使得传动件431不会发生轴向窜动,旋转比较平稳。具体的,电机42工作后,电机轴421带动蜗轮4311转动,使得传动件431绕着固定座432旋转,传动件431上的花键4312转动带动第一传动套管3旋转,从而实现驱动装置无需安装轴承即可驱动第一传动套管旋转的作用,使得传动总成的结构比较简单、节约生产成本和安装空间。
固定座432上设有盖板433,传动件431上设有上限位台阶4314和下限位台阶4315,上限位台阶4314与固定座432配合,防止传动件431向固定座432的方向窜动,下限位台阶4315与盖板433配合,防止传动件431向盖板433的方向窜动,从而限制传动件的轴向位置,使得传动件不会发生轴向窜动,传动更加平稳。
第一丝杆1固定于驱动装置4上,第一丝杆1靠近驱动装置4的端部设有螺纹孔,第一丝杆1与驱动装置4通过螺钉11连接,使得第一丝杆的固定操作简单,且因螺纹具有自锁性,使得第一丝杆的固定比较可靠,不容易松动。
具体的,第一丝杆1靠近驱动装置4的一端设有连接段12,连接段12的直径小于第一丝杆1的直径,螺纹孔位于连接段12的端部,固定座432上设有安装腔4322,连接段12可以伸入安装腔4322内,而第一丝杆1不能伸入,安装腔4322上设有通孔,将连接段12的端部通过螺钉11固定在安装腔4322内,通过第一丝杆1与连接段12之间的过渡台阶13与螺钉11的配合,实现第一丝杆的固定,使得第一丝杆的固定简单可靠。
第二螺母52的外部设有抱死结构7,抱死结构7限制第二螺母52与中管62轴向相对位置,使得第二螺母52与中管62在轴向方向上位置固定,使得第二螺母52沿着第二丝杆2升降时,可以通过第二螺母52带动中管62移动,实现中管62与内管61之间的伸缩。
抱死结构7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孔73,第二定位柱92穿过第二定位孔621与连接孔73配合以限制抱死结构7与中管62的轴向相对位置,无需另外设置连接结构,使得升降立柱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具体的,抱死结构7包括第一抱死块71和第二抱死块72,第一抱死块71和第二抱死块72抱合形成容置槽,第二螺母52位于容置槽内。第一抱死块71和第二抱死块72卡接,使得抱死结构的安装比较简单。
内管61固定于驱动装置4上,第二丝杆2固定于外管63的底板631上,使得第二丝杆周向位置固定,不会转动,同时使得第二丝杆2的端部与底板631在轴向上位置固定,第二丝杆2与第二传动套管5之间收缩时,可以通过第二丝杆2带动外管63移动,实现外管63与中管62之间的伸缩。
在传动总成伸缩时,第二螺母带动中管移动,实现中管与内管之间的伸缩,第二丝杆与第二传动套管之间伸缩,第二丝杆通过底板带动外管移动,实现中管与外管之间的伸缩,进而实现升降立柱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台面及支撑于台面下方的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为任一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升降立柱,因为该升降立柱的升降比较可靠,使得升降平台的使用更加可靠。
可以理解的,第一静滑块的长度L1也可以取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10mm,120mm,130mm,140mm,150mm,160mm,170mm,180mm,190mm,200mm等等。
可以理解的,第二静滑块的长度L2也可以取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10mm,120mm,130mm,140mm,150mm,160mm,170mm,180mm,190mm,200mm等等。
可以理解的,第一静滑块也可以设置有2个,2个静滑块分别位于内管斜对角的2个拐角处。
可以理解的,第二静滑块也可以设置有2个,2个静滑块分别位于中管斜对角的2个拐角处。
可以理解的,升降立柱也可以倒装,即驱动装置位于传动管的下方。
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第一丝杆的内部中空形成供第二丝杆伸入的伸缩腔。
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在第二传动套管内设置限位凹槽,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设置与限位凹槽配合实现周向限位的限位棱。
可以理解的,第一螺母也可以通过卡扣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二传动套管上。
可以理解的,第二螺母也可以通过卡扣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二传动套管上。
可以理解的,第一丝杆也可以通过卡扣等其他方式固定在驱动装置上。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8006.3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621790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F16B 7/10
专利分类号:F16B7/10
范畴分类:27A;
申请人: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324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东工业区
发明人:李威强;李兵
第一发明人:李威强
当前权利人: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铁锋
代理机构:33217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