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开始了(论文文献综述)
曾晟[1](2020)在《内蒙古兴安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56个民族相互依存、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全新命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新征程。创建工作自萌芽、兴起、到繁荣发展经历60多年历程,取得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论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相关理论,紧密贴合中国民族问题的特殊性,运用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方法,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兴安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关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其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力图通过理论和实践双重视角,为深化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出可行的路径分析,丰富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地域性的个案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梳理我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历史发展进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兴安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为兴安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的发展历程;对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整体概述,梳理兴安盟被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的过程、原因和意义;第四部分重点分析兴安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建设的实践活动和经验启示,突出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典型性与研究意义;最后一部分是新时期深化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路径探索,结合调研数据资料,分析兴安盟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外部环境优势,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相关理论,从铸牢思想基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大力发展经济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个方面探索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可行性路径。
薛浩[2](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倪晶[3](2020)在《新形势下老干部服务与管理工作研究 ——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文中指出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注。近年来,离退休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离休干部人数锐减且整体进入“双高期”(高龄期和高发病期),而退休干部人数不断递增,逐渐成为老干部人群的绝对主体力量。老干部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待遇养老”,更多倾向于“文化养老”,精神文化和发挥余热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老干部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结合十九大报告中“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从落实政治待遇、落实生活待遇、组织引导作用发挥、加强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四个角度,详细介绍整理了江苏省泰兴市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创新实践,其中建设“五银五心”组织生活馆、打造“三有一落实”服务品牌都是泰兴的有益尝试。接着以泰兴市离退休干部这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出当前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最后从深化老干部党建工作、细化老干部服务保障、推进老干部发挥余热、强化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自身建设五个方面,就完善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为促进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参考。具体思路是开展“党建+”活动、打造老干部党建综合体、助力“银发生辉”工程、推动社区老干部“三家”工程。
杨学栋[4](2020)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以及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面向各民族群众采取切实有效的施政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系统社会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个既往来开的命题,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和创新。肃南县被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以来,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及民族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可观的成就。但是在探究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实践中,笔者发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两难矛盾、基层组织功效发挥不足、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传承危机是肃南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应予以重视的问题。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目的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文献,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历程进行了适度的回溯,罗列了肃南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意义。第二章梳理了肃南县民族关系的历史脉络,在调查研究基础重点整理了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工作措施。第三章分析论述了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提升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的思考,从抓好基础创建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关注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基础、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运转机制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结语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何思燕[5](2020)在《多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双江自治县XX小学为个案》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中国,随着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深入,“民族团结”也被赋予新的使命,民族关系不仅强调民族平等、互助,更着力于各民族共同发展。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与要求,它并不仅仅包含过去屈辱与辉煌的历史记忆集合,即历史命运共同体,而是更加强调未来命运共同体。这一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社会资源,将各族人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的“主车道”上。如何通过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平台是目前我国“民族团结”课题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前期调查,XX学校是双江自治县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为了进一步论证其校本化实施的成功效果,以“认可度”为指标,学生问卷从意义、动机、自主性、效果四个方面衡量,教师问卷从意义、课程功能、投入力度、效果、教学条件五个方面衡量,共回收293份有效问卷,结果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分析,学生对此活动认可度分数高达4.45,教师对此活动认可度高达4.51。为探索XX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结合前期问卷,用访谈法、观察法对XX学校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实施的主体、实施的方式、实施的管理、实施的评价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切实帮助西南地区多民族小学顺利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解决国家课程的普遍性与校本课程的特殊性这一矛盾。整个活动过程中,结合当下民族团结的理论内涵,凝练出以下成功经验:多主体协同参与课程,课程并非只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事,对于多民族小学,民族文化传承人与家长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可以提高活动成效;合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多民族小学通常在民族地区,要利用天然的资源优势促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内容的开发;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落实常态化管理机制,常态化管理机制是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尽管XX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两大问题,这也是多民族小学今后在实施此课程需要重视的问题:态度上“文化部落主义”,普遍认为某一少数民族文化是最具先进性的,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交往方式上的“平行生活”现象,过分强调各民族间的差异性,将其独特性放大化。基于以上内容的研究,与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关系应从“多元”到“一体”的转变相呼应,多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共同性”培育,主要指培养共同兴趣爱好、历史文化、精神家园;坚持本土现代化原则,充分地认识、尊重各民族在地域空间与历史境遇存在的客观差异,从价值观上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放在完全平等的发展地位;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解决以往研究中所指出的课程功利化、形式化、碎片化倾向的问题。
金雪[6](2020)在《关于《新时代党支部工作常用公文范例实用手册》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全面从严治党,必然在提高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上有所体现。党支部工作公文的写作与处理,是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还未有以朝鲜语编撰的比较完整的党支部常用公文体系的书籍。在朝鲜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里年纪比较大的党务工作者的汉语能力、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在参考以汉语撰写的公文书,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党支部常用公文写作方面存在着困难。译者选择翻译项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以欧阳旭辉所着的“新时代党建工作实务与创新”系列丛书当中的《新时代党支部工作常用公文范例实用手册》为文本进行了汉朝翻译实践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依据党和国家最新公文法规的规范要求,紧密结合党支部公文处理工作实际,将党支部常用公文统一进行归类,共分6章,列举49种常用公文范例,力争展现一个完整的党支部常用公文体系,涵盖党支部常用公文的主要部分。同时,对公文写作概念、注意事项、特点、要求和方法进行详细深入的介绍,并精心选取例文,大大方便了党支部公文初学者的学习和使用。译者翻译整本书,全文近9万5千字,译成朝鲜语12万4千余字,目前尚无朝鲜语译本。译文的目标读者是朝鲜族地区汉语能力、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和各级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里需要用朝鲜语撰写公文的党务工作者。译者选择这部作品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这些党务工作者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在优化思维素质、政治素质和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上,提供有益帮助。本翻译实践报告的主要对翻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该翻译实践报告由五个部分组成。在第一章,译者阐述了翻译这部作品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是翻译项目概述部分,其中包括翻译项目材料的介绍、作者简介与作品介绍。第三章里,对翻译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分为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这部分是翻译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译者从中国特色词汇、句子的处理方面,根据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找出代表性的例子,采取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译例分析。最后,第五章是对该翻译实践报告的总结,阐述了翻译项目整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对自身翻译能力和翻译理论学习等方面做出了总结。译者通过本次翻译项目的准备,在翻译能力上有所提高,也深深体会到了翻译的艰苦,也意识到自己仍有不足之处,还需要长久的磨练。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译者会更加谦逊好学,不断提升翻译能力,努力成为一名输入量足,输出能力强的优秀翻译者。
吴涛[7](2020)在《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生态环境的视角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内在地包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即对绿色美好生活的需要。然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显然已成为制约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得以满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与当前的生态环境越发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现实地存在着矛盾与对立。破解这一矛盾的根本路径是,每一个公民都能够自觉地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责任,即绿色责任。而这无疑又需要通过积极开展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来实现。由此可见,研究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迫切呼唤的理论回应,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新时代具有自己独特的实践镜像和时代特征。然而,新时代又是一个生态环境危机不断扩大的风险时代。科学应对全球生态风险,破解生态环境危机,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都需要公民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践履绿色责任。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发展无疑也现实地要求将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纳入自身的学科体系之中。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从内涵上看,是指直面越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与危机,对公民所开展的有关应该“为何”与“如何”履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教育,是弘扬新时代公民的绿色责任理念、增强新时代公民的绿色责任规范意识、培养新时代公民的绿色责任情感、培育新时代公民的绿色生活习惯与绿色生产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它的开展能够发挥传授绿色知识、唤醒绿色需要、激发绿色行为、增进绿色幸福与催生绿色审美等重要功能。正因如此,这一教育活动具有培养新时代的绿色公民、推进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要社会价值。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一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理论,二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代国家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的中共党人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论;这一教育活动的思想资源一是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为价值内核的中华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二是西方的生态公民教育思想。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是一项科学的教育活动,因而它有特定的内容体系与方法系统。为了科学地回应新时代对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现实需要、有效地培育与提升公民的绿色责任意识,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容必然包括公民绿色责任理念教育、公民绿色责任规范教育、公民绿色责任情感教育、公民绿色生活习惯培育与公民绿色生产方式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且由它们构成完整的内容体系。与之相呼应,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要综合运用理论教授法、情感渲染法、忧惧启示法、实践锤炼法、榜样垂范法等教育方法,将加强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促使忧患意识的形成、强调行为实践的锻炼与重视“绿人”垂范的引领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唯有如此,新时代公民绿色教育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现实地存在被边缘化、我说你听、重知轻行、唯德倾向与赏罚分离等几个现实性问题。而究其原因,缺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整体意识、教育者为中心观念的宰制、实践育人价值的被忽略、缺乏对幸福教育价值的认知、对权利责任相统一的认知不足等,无疑是造成这一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而努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以完善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则现实地需要采取以下几点对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指导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建构四位一体的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体系,将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部分内容融入到现代法治教育之中,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渗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通过绿色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的绿色责任意识,把绿色责任知识传播纳入到媒体传播全过程以及发挥民间组织对公民绿色责任能力的训练作用等。
侯燕[8](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罗贤宇[9](2019)在《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为此,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提出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观层面指明了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方向,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通过研究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可以为解决现实的生态危机提供思想指南,以及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因此,培育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显着的现实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不仅拓展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内涵和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为此,论文首先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概念界定、研究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和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的组成要素进行阐述,清晰界定了研究的系统框架。接着在系统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梳理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体系构建,包括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理念、基本原则、具体目标、主要方法等,并针对当前培育的现实困境,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分别从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环境方面提出培育路径,包括明确职责定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领与规约;厘定公民生态文明价值培育的内容;搭建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构建良好的培育制度环境等。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比较新颖,研究遵循着“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现状梳理——问题剖析——体系构建——路径探讨”相结合的逻辑思路展开,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是论文的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出发,将一般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从内容、原则、目标、方法、机制和路径等层面探讨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问题,最终使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让广泛的“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从而为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提供建议和参考。
杨娱[10](2019)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树名木是我国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北京的古树名木是记载首都历史的史籍,从全球范围来看,北京也是保存数量和类别最多的大都会,加强北京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公民社会发展迅速,公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热情也逐渐兴起。这既顺应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政治文明和社会民主的进步。但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正面临着急需解决的矛盾问题。一方面,北京市古树名木多、散、广、杂,面临管护资金、人员不足等问题,需要公众参与,且公众参与意识逐渐兴起,想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当前北京市古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尚处于初级阶段,虽参与意识兴起,但绝大多数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公众并未全面有效地参与。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提高公众参与水平,满足北京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需要,满足公众参与的需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2)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公众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研究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的相关关系;基于拓展的知情行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3)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形式,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创新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检验。(4)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机制,采用专家访谈法确定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初步构架;基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霍夫兰说服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调整系数法进行了机制的具体构建与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5)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指标体系;以举办古树保护论证会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对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6)为提高参与水平,从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中得出,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成效并不显着,公众参与仍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进一步完善。(2)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中发现:①当前公众参与形式的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并未提供公众参与良好的客观环境,导致当前公众在参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遇到诸多问题。②公众的认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与情感有待于进一步激发,参与行为意向有待于进一步提升。③基本认知、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直接影响。此外,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通过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间接影响。④为提升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应首要考虑增强基本认知和参与情感,其次是进一步促使价值及重要性认知、管护认知向参与行为意向的转化,同时,应不断增强信息认知。(3)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中得出:①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对社会力量的调动不足、对社会资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专门性的非政府组织少、公众参与形式少的问题。②在从个人、非政府组织、精英、企业、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六个方面界定了参与的主体和从参与领域和参与范围界定了参与的客体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关键公众接触、由公众发起的接触、公众调查、多媒体参与、各种参与活动、公众会议、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非政府组织。每一方面均包括多个具体公众参与形式。各形式间相互融合,一个参与事项,往往涉及两个及以上形式。③通过对新型参与形式进行有效性检验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对于古树名木保护产生作用,且绝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参与到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形式创新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4)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中得出:①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并不完善,因此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公众参与教育机制、公众参与激励机制、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公众参与合作机制。从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方面构建法治机制;从大众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方面构建教育机制;从经济激励、榜样激励、内容激励方面构建激励机制;从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和公益性资金投入方面构建资金投入机制;从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和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方面构建信息沟通机制;从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决策评估、决策反馈阶段构建合作机制。②在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有效性检验中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产生作用,且愿意参与到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③在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的构建中,首先对北京市40 721株古树名木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概算,得出综合价值为137.66亿元。为使价值得以延续,应在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中投入足够的资金。④通过构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以“公开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这一项目为例,分析其适用的公众参与模式为公共决策。(5)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得出,当前公众参与主体尚未全面参与到项目中,影响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结果。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综上所述,在研究视角上,从公众参与的视角来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进行研究,为古树名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在研究内容上,涉及到了公众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参与形式的创新、参与机制的构建、参与的监测与评估,对参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运用上,对知情行理论进行了拓展,将拓展的知情行理论、公众参与阶梯理论、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及霍夫兰说服理论在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公众参与问题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丰富了现有研究。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江苏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开始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开始了(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兴安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概述 |
第一节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科学内涵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发展历程 |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早期探索 |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发端 |
三、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发展和丰富 |
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飞跃 |
第三节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
一、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
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三、提高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 |
第二章 兴安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一、基本情况 |
二、民族构成 |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兴安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的创建背景 |
一、兴安盟是红色基因的重要传承地 |
二、兴安盟是省级自治政权的诞生地 |
三、兴安盟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 |
第三节 兴安盟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的意义 |
一、有助于“消除绝对贫困,成功实施扶贫攻坚工程” |
二、有助于“实现现代文明” |
三、有助于“实现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
第三章 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创建实践和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兴安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活动 |
一、以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保障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二、以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助推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三、以民族教育建设实现兴安盟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
四、以民族地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兴安盟民族文化繁荣 |
第二节 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典型案例 |
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蒙古族小学 |
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
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突泉县永安镇哈拉沁村 |
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活动..安达节系列活动 |
第三节 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经验启示 |
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创建工作体制 |
二、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三、坚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宣传手段 |
四、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四章 新时期深化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兴安盟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外部环境优势 |
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进入转型期 |
二、新技术快速发展,有利于兴安盟优势提升 |
三、“一带一路”建设,为兴安盟发展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
四、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助于激发兴安盟后发优势 |
第二节 新时期深化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路径探索 |
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 |
三、大力发展经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
四、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新形势下老干部服务与管理工作研究 ——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离退休干部的定义和分类 |
2.1.2 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2.1.3 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 |
2.1.4 离退休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
2.2 依托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
2.2.1 需求理论 |
2.2.2 毕生发展观理论 |
2.2.3 积极老龄化理论 |
第3章 江苏省泰兴老干部服务管理的创新实践 |
3.1 江苏省泰兴市老干部工作现状 |
3.2 老干部政治待遇落实情况 |
3.2.1 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情况 |
3.2.2 老干部党组织建设情况 |
3.3 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情况 |
3.3.1 打造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保障品牌 |
3.3.2 推进离休干部看病就医“三有一落实”工作 |
3.3.3 开展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 |
3.4 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情况 |
3.5 引导老干部发挥余热情况 |
第4章 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原因分析 |
4.1 泰兴市老干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盲区 |
4.1.1 组织凝聚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2 服务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3 发挥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4 文化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4.2.2 基础工作不够到位 |
4.2.3 能力素质有所欠缺 |
第5章 做好当前老干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5.1 进一步深化老干部党建工作 |
5.1.1 提升政治站位 |
5.1.2 强化老干部政治建设 |
5.1.3 抓牢老干部思想建设 |
5.1.4 突出老干部党组织建设 |
5.1.5 推进社区老干部党建工作 |
5.2 进一步细化老干部服务保障 |
5.2.1 全面提速离休干部签约家庭医生工作 |
5.2.2 全力畅通离休干部看病就医绿色通道 |
5.2.3 全心解决老干部特殊困难和难点问题 |
5.3 进一步推进老干部发挥余热 |
5.3.1 结合形势需要开展主题活动 |
5.3.2 持续拓展正能量活动载体平台 |
5.4 进一步强化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 |
5.4.1 加强老干部党建活动阵地建设 |
5.4.2 加强老干部文体娱乐活动阵地建设 |
5.5 进一步强化老干部工作队伍自身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调研相关资料 |
1 江苏泰兴市建设“党建综合体”打造“红色加油站” |
2 老干部初心访谈录——我的入党故事 |
3 老干部发挥作用剪影 |
(4)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难点 |
第一章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历程 |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科学内涵 |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历程 |
(一)1949—1978 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曲折中探索 |
(二)1978—2012 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重新起航、全面发展 |
(三)2012 年至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推进、纵深发展 |
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意义 |
(一)有利于弘扬肃南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二)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三)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带动作用 |
第二章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要实践 |
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建制沿革与民族结构 |
二、历史上肃南县民族关系脉络 |
(一)多元互构格局的历史变迁 |
(二)自治县成立与民族团结新时代 |
(三)改革开放以来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三、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要措施 |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
(二)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 |
(三)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四)聚焦脱贫攻坚,补齐民生短板 |
(五)充分关注各民族文化繁荣 |
第三章 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的成效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
(二)经济水平持续提高 |
(三)民生及社会事业取得显着进步 |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五)民族文化事业稳步前进 |
二、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存在的问题 |
(一)经济薄弱制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不完善 |
(三)基层组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作用不突出 |
(四)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传承危机 |
第四章 提升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的思考 |
一、始终抓好基础创建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一)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加强基层党建 |
(二)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 |
二、关注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
(一)持续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
(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
三、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厚植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基础 |
(一)坚定文化自信,提高理论认知 |
(一)注重学校场域和家庭场域联动发力 |
(三)利用民族传统节日,拓展文化传承的空间维度 |
四、整合多种社会资源,优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运转机制 |
(一)提升示范单位的数量和质量 |
(二)加强创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三)健全完善民众利益诉求渠道 |
(四)优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多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双江自治县XX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设计 |
一、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及实践 |
(一)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 |
(二)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践 |
二、XX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效果评估 |
(一)XX学校概况 |
(二)问卷设计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三、XX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分析 |
(一)民族团结教育校本化实施的主体 |
(二)民族团结教育校本化实施的方式 |
(三)民族团结教育校本化实施的管理 |
(四)民族团结教育校本化实施的评价 |
四、XX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成功经验及问题 |
(一)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成功经验 |
(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存在的问题 |
五、完善多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建议 |
(一)加强“共同性”的培育 |
(二)坚持本土现代化原则 |
(三)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版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6)关于《新时代党支部工作常用公文范例实用手册》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项目概述 |
2.2 作者简介与作品介绍 |
第三章 译前分析及准备 |
3.1 分析翻译材料文体特征 |
3.2 译前准备工作概述 |
第四章 翻译案例解析 |
4.1 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上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 |
4.1.1 数字词汇的翻译 |
4.1.2 专业术语的翻译 |
4.1.3 熟语的翻译 |
4.1.4 短语的翻译 |
4.2 处理句子翻译上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 |
4.2.1 排比句的翻译 |
4.2.2 长句的翻译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原文译文对照 |
(7)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学科依据 |
一、新时代的实践镜像与特征分析 |
(一) 新时代的实践镜像 |
(二) 新时代的特征分析 |
二、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生成的社会背景 |
(一) 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 |
(二) 我国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
三、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生成的学科依据 |
(一) 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 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课题 |
(三) 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价值 |
第二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涵、功能与价值 |
一、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涵 |
(一) 责任与绿色责任 |
(二)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 |
(三)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 |
三、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功能 |
(一) 传授绿色知识 |
(二) 唤醒绿色需要 |
(三) 激发绿色行为 |
(四) 增进绿色幸福 |
(五) 催生绿色审美 |
四、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一) 培养新时代的绿色公民 |
(二) 推进绿色发展国家战略 |
(三)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三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理论指南与思想资源 |
一、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理论指南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 |
(二) 中共党人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论 |
二、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 中华传统生态思想 |
(二) 西方生态公民教育思想 |
第四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容体系与方法系统 |
一、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 绿色价值理念教育 |
(二) 绿色道德规范教育 |
(三) 绿色家园情感培育 |
(四) 绿色生活方式教育 |
(五) 绿色生产方式教育 |
二、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方法系统 |
(一) 理论教授法,加强科学知识的教授 |
(二) 情感熏陶法,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 |
(三) 忧惧启示法,促使忧患意识的生成 |
(四) 实践锻炼法,强调行为实践的锤炼 |
(五) 榜样垂范法,重视“绿人”典范的引领 |
第五章 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解析 |
一、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现实对待上的“被边缘化” |
(二) 教育模式上的“我说你听” |
(三) 方式建构上的“重知轻行” |
(四) 教育设计上的“唯德倾向” |
(五) 机制运用上的“赏罚分离” |
二、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中的问题的原因解析 |
(一) 缺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整体意识 |
(二) 教育者为中心观念的影响 |
(三) 实践育人价值的被忽略 |
(四) 缺乏对幸福教育价值的认知 |
(五) 对权利责任相统一的认知不足 |
第六章 新时代完善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对策 |
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指导公民绿色责任教育 |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及其对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指导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建构四位一体的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体系 |
(一) 四位一体及其对促进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二) 建构四位一体的公民绿色责任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 |
三、将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有机地融入现代法治教育 |
(一) 现代法治教育及其对完善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二) 公民绿色责任教育有机地融入现代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
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渗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 |
(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其对促进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价值 |
(二)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渗透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五、通过绿色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的绿色责任意识 |
(一) 绿色文化建设及其对提升公民绿色责任意识的价值 |
(二) 通过绿色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绿色责任意识的基本要求 |
六、将公民绿色责任知识传播纳入媒体传播的全过程 |
(一) 媒体传播及其对促进公民绿色责任知识传播的价值 |
(二) 公民绿色责任知识传播纳入媒体传播全过程的基本要求 |
七、发挥民间组织对公民绿色责任能力训练的作用 |
(一) 民间组织及其对公民绿色责任能力训练的价值 |
(二) 发挥民间组织对公民绿色责任能力训练作用的基本要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1.2 价值观与生态文明价值观 |
2.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2.2.3 西方绿色运动中的生态思想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的组成要素 |
2.3.1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体 |
2.3.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客体 |
2.3.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
2.3.4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
2.3.5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环境 |
2.3.6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 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 |
3.1 萌芽阶段: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 |
3.1.1 提倡“绿化祖国”的环保工作 |
3.1.2 确立环境保护为一项基本国策 |
3.1.3 初步构建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 |
3.2 奠基阶段: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育 |
3.2.1 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
3.2.2 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
3.2.3 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
3.3 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培育 |
3.3.1 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
3.3.2 实施建设“两型社会”的任务 |
3.3.3 健全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 |
3.4 成熟阶段: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 |
3.4.1 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 |
3.4.2 提倡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
3.4.3 逐步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4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
4.1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1 国家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 |
4.1.2 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已取得一定成效 |
4.2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
4.2.1 培育主体生态责任的缺位 |
4.2.2 培育客体的认识不够到位 |
4.2.3 培育的内容尚不清晰统一 |
4.2.4 培育的实践载体相对单一 |
4.2.5 培育的环境亟待优化改善 |
4.3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现实困境的原因剖析 |
4.3.1 尚未明确各主体责任的划分 |
4.3.2 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性 |
4.3.3 传统生态价值观的冲击 |
4.3.4 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育方式 |
4.3.5 培育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5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体系构建 |
5.1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理念 |
5.1.1 和谐: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核心理念 |
5.1.2 公正: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本理念 |
5.1.3 绿色: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本质理念 |
5.1.4 可持续性: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念 |
5.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5.2.1 坚持以人为本 |
5.2.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5.2.3 坚持知行合一 |
5.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具体目标 |
5.3.1 培育思维方式的绿色化 |
5.3.2 培育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
5.3.3 培育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
5.4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法 |
5.4.1 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
5.4.2 榜样示范与自我塑造相结合 |
6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
6.1 明确职责定位,落实主体责任 |
6.1.1 政府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保障 |
6.1.2 学校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关键 |
6.1.3 社会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补充 |
6.1.4 家庭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础 |
6.2 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领与规约 |
6.2.1 提高公民对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视程度 |
6.2.2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引领 |
6.2.3 规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 |
6.3 厘定公民生态文明价值培育的内容 |
6.3.1 建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 |
6.3.2 树立公平正义的生态法治观 |
6.3.3 践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
6.3.4 构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生产观 |
6.4 搭建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
6.4.1 管理载体: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 |
6.4.2 活动载体: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
6.4.3 文化载体: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
6.4.4 传媒载体:正确利用新媒体平台 |
6.5 构建良好的培育制度环境 |
6.5.1 优化培育的经济环境 |
6.5.2 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
6.5.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5.4 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逻辑结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逻辑结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古树名木的界定 |
2.1.2 公众参与的界定 |
2.1.3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知情行理论 |
2.2.2 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 |
2.2.3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
2.2.4 霍夫兰说服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2.3.2 公众参与研究文献综述 |
2.3.3 现有研究述评 |
3 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 |
3.1 北京市古树名木概况 |
3.1.1 古树名木含义及分类 |
3.1.2 北京市古树名木数量、类型、分布概况 |
3.1.3 北京市古树名木具有的价值 |
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概况 |
3.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
3.4.1 实际参与主体人数少,参与客体有限 |
3.4.2 公众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 |
4.1 理论分析框架 |
4.2 问卷调查与样本统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的预调查及改进 |
4.2.3 问卷正式调查与数据搜集 |
4.2.4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3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相关关系研究 |
4.5.1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相关关系研究 |
4.5.2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参与情感相关关系研究 |
4.6 公众认知和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实证研究 |
4.6.1 结构方程模型及原理 |
4.6.2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模型构建 |
4.6.3 模型运算、检验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 |
5.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与不足 |
5.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 |
5.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和不足 |
5.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的讨论 |
5.2.1 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的问题 |
5.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
5.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体 |
5.2.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客体 |
5.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分析 |
5.3.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的分类 |
5.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 |
5.4 基于公众调查的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参与形式的有效性检验 |
5.4.1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作用程度的评价调查 |
5.4.2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的参与行为意向调查 |
5.5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 |
6.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
6.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 |
6.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
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 |
6.2.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专家访谈 |
6.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原则 |
6.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成 |
6.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
6.3.1 知情权 |
6.3.2 参与权 |
6.3.3 监督权 |
6.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
6.4.1 大众教育 |
6.4.2 专业教育 |
6.4.3 职业教育 |
6.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
6.5.1 经济激励 |
6.5.2 榜样激励 |
6.5.3 内容激励 |
6.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 |
6.6.1 北京市古树名木价值评估 |
6.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构建 |
6.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 |
6.7.1 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 |
6.7.2 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 |
6.8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合作机制 |
6.8.1 决策制定阶段 |
6.8.2 决策执行阶段 |
6.8.3 决策评估阶段 |
6.8.4 决策反馈阶段 |
6.9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评价和项目决策 |
6.9.1 基于公众调查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检验 |
6.9.2 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研究——以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为例 |
6.10 本章小结 |
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 |
7.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意义 |
7.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7.2.1 基于专家访谈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原则和指标体系的确定 |
7.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7.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案例研究 |
7.3.1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
7.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相关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相关建议 |
8.2.1 针对性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 |
8.2.2 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 |
8.2.3 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 |
8.2.4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江苏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开始了(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兴安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实践研究[D]. 曾晟.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2]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新形势下老干部服务与管理工作研究 ——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D]. 倪晶. 湘潭大学, 2020(02)
- [4]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研究[D]. 杨学栋.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5]多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双江自治县XX小学为个案[D]. 何思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6]关于《新时代党支部工作常用公文范例实用手册》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D]. 金雪. 延边大学, 2020(06)
- [7]新时代公民绿色责任教育研究[D]. 吴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9]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D]. 罗贤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10]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杨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