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竞争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竞争,儒家,实力,利己主义,机会主义,阶级斗争,政治课。
竞争观论文文献综述
朱勇[1](2018)在《论教育中的竞争观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育竞争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竞争的观念。学校在开展竞争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结合。父母对孩子的竞争观教育可以先从课外补习、培训着手。社会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开展竞争观的教育过程中,要与市场经济的特点结合起来。同时,要对违反正确竞争观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批评教育,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竞争观。(本文来源于《现代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郭锦墉,徐磊,梅晨[2](2017)在《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与“农超对接”——基于无形资源竞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江西省11个地(市)的2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抽样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对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农超对接"具有显着影响;合作社资源、合作社活动即合作社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影响合作社"农超对接"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其中合作社活动的中介作用略高于合作社资源的中介作用。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无形资源竞争观分析范式,即企业家精神—企业能力—企业绩效分析范式是合理有效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合作社、政府、理事长自身叁方面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7年05期)
向汉庆[3](2016)在《论阶级斗争学说对生存竞争观的超越及其意义——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历程为主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阶级斗争学说对生存竞争观的超越是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受进化论的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运用生存竞争观对人类社会的生存斗争进行诠释,但该理论固有的缺陷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活动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最终迫使他们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学说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对社会领域中经济利益集团及其矛盾,矛盾的解决方式等方面的理解全面超越了生存竞争观。现阶段积极倡导生存竞争观关于人类社会斗争的合理阐释对于推进日常的阶级斗争具有一定现实启示。(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刘燕[4](2014)在《基于国家竞争观的中国文化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竞争内容与方式均有深刻改变,综合国力成为大国较量的主战场。本文基于从物质实力与文化价值观传播两个角度研究美国国家竞争战略的现状,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中对比了中美两个大国的"权势"变化,分析了美国针对中国崛起在军事、政治外交与媒体舆论方面的行动应对。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角度出发,主张在继续强化中国物质实力的基础上,从"文化创新"与"可持续输出"两个角度实施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车运景[5](2014)在《基于儒家竞争观的企业竞合管理伦理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以辩证的态势来演进的,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也不例外,儒家认为:社会的发展,人类本性的释放,是"竞争"思想产生的充要条件;"天时、地利、人和"与"和而不同"思想是竞争的方法;"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诠释了竞争的规范;"和为贵"是竞争的总原则和总目标。历史发展到今天,儒家竞争观经过现代化扬弃与重构,赋予其新的内容,对于加强现代企业竞合战略管理伦理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4年27期)
冯兴元[6](2014)在《哈耶克的竞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对竞争有着许多充满真知灼见的分析。他把竞争视为一种作为"一系列事件的连续"的动态过程和一种发现程序,反对带有统制主义色彩的"有序竞争"观,反对政府外加的"划地为牢的垄断"。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哈耶克的竞争观及其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意蕴。(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4年05期)
徐佩瑛,邓明波[7](2014)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和谐竞争观培育的教化论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民办高校,可以从教化论思路来培育大学生的和谐竞争观。教化的宗旨和任务就是对人的精神空间进行涵养化通,使精神空间从片面的、任性的个别性状态,扩展、提升为全面的普遍性状态,并达到完满、和谐、自由的程度,使人实现全新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化论看来,和谐竞争观包括叁个层面: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其中首先要实现的是人与自身的和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李爽[8](2014)在《试论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的竞争观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个人的竞争观对社会和其本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的竞争观正处于变化、发展的不稳定时期。而且当前高中生的竞争观存在很多问题,若不予注意并加以探究和干涉将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将不利于这一群体对社会发挥正向作用。思想政治课由于有其特殊学科地位,正是培养他们竞争观的优势阵地,因此研究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高中生的竞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学术理论界当前对于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高中生竞争观的研究尚未成熟,仍需要后人继续探究。因此基于以上原因,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的竞争观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则选取此问题着力深入研究,并通过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思想政治课竞争观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竞争观相关概念的梳理,将本文中竞争观界定为价值观的一种,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其次,基于将竞争观确定在价值观研究范畴内,将竞争观教育的理论基础落定在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学说上。最后,研究的内容本质决定着形式上的研究方法,因此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第二部分:思想政治课进行竞争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目标。培养学生竞争观是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的客观需求,也是满足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另外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竞争观教育也是反思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有力支撑。既然思想政治课竞争观教育如此必要,我们进而需要明确教育目标,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并反思了马克思主义竞争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争观以及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竞争观,并将之作为竞争观教育具体目标的确立依据,将其具体目标细化为积极向上的竞争观、视野开放的竞争观、互利合作的竞争观以及公平诚信的竞争观。第叁部分:高中生竞争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这是本文的第一个研究重点。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发现了当前高中生的竞争观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达到竞争观教育的目标要求,并且通过进一步比较与分析,揭示出在思想政治课中的竞争观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面的不完善,是就思政课教学方面导致学生竞争观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完善思想政治课中竞争观教育的途径,这也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由于我们已经发现了高中生的竞争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因此在思考完善竞争观教育路径时,笔者认为主要就可以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评价叁方面入手,由此提出,拓展教材深化竞争观教育内容、挖掘并利用多样教学方法在竞争观教育中的优越性、完善竞争评价机制增强教育效果,以期对于思想政治课竞争观教育的完善产生实效性作用。(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6)
李慧莲,赵海娟[9](2013)在《辜胜阻:“平等竞争观”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近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早已占到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但与此同时,非公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时(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3-01-30)
吕元智[10](2012)在《数字档案馆应树立科学的服务竞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数字档案馆所依附的档案服务部门,无论是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还是企业单位的档案工作机构,其工作相对稳定,竞争压力小,普遍缺乏竞争意识。显然,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数字档案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形成。在当前,各档案服务部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档案》期刊2012年04期)
竞争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江西省11个地(市)的2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抽样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对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农超对接"具有显着影响;合作社资源、合作社活动即合作社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影响合作社"农超对接"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其中合作社活动的中介作用略高于合作社资源的中介作用。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无形资源竞争观分析范式,即企业家精神—企业能力—企业绩效分析范式是合理有效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合作社、政府、理事长自身叁方面提出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竞争观论文参考文献
[1].朱勇.论教育中的竞争观教育[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
[2].郭锦墉,徐磊,梅晨.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与“农超对接”——基于无形资源竞争观[J].华东经济管理.2017
[3].向汉庆.论阶级斗争学说对生存竞争观的超越及其意义——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历程为主线[J].长春大学学报.2016
[4].刘燕.基于国家竞争观的中国文化战略[J].青海社会科学.2014
[5].车运景.基于儒家竞争观的企业竞合管理伦理构建[J].商业时代.2014
[6].冯兴元.哈耶克的竞争观[J].学海.2014
[7].徐佩瑛,邓明波.民办高校大学生和谐竞争观培育的教化论思想探析[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
[8].李爽.试论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的竞争观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4
[9].李慧莲,赵海娟.辜胜阻:“平等竞争观”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N].中国经济时报.2013
[10].吕元智.数字档案馆应树立科学的服务竞争观[J].黑龙江档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