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结算业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际,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业务,竞争,银行,扬州。
国际结算业务论文文献综述
王岳[1](2019)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经营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极大促进了银行在经营模式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创新。本文主要对区块链技术特点和框架体系进行介绍,着重强调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时,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出合理的智能合约机制,促使信息和价值同步转移,提高银行的效率和有效措施银行竞争力提升。(本文来源于《营销界》期刊2019年37期)
李国明,郭秋芳[2](2019)在《浅谈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现存问题与对策——以J银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的高速建设使国内的商业银行登上了国际舞台。当前,国内结算和国际结算业务之间相互独立,动摇了我国稳定的金融市场,不适应国际通用的结算方法、制度和规则,约束金融开放,极大地限制了金融业商业化的长远发展。本文以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目前所处的情况为研究基础,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全国流通经济》期刊2019年18期)
石敏[3](2019)在《新形势下国际结算业务的竞争与发展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的不断扩展,国际贸易一直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国际结算的核心一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国际结算方式众多,包括汇付、信用证和保函等。金融服务也从最初的支付增加到担保和融资等新型业务。趋向便捷和高效的国际结算业务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在贸易中国际结算对进出口商和银行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近年来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新形势下对于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提出相关规避措施,也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和良性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9年17期)
胡波[4](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银行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经贸合作成效显着。“一带一路”为中国银行走出去奠定了政策基础,扩大了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空间,当然,也使得国际结算业务成为了各大银行重点争夺的业务阵地,如何提高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是各大银行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海外客户需求制定专业的客户服务策略,与多方媒体合作拓展渠道发展策略,不断完善优化银行业营销策略,通过提高空间管控能力强化成本策略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银行如何提高本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力,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健康稳健发展。本文从实际角度入手,对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予以全面分析,并给予建议和改进方法,针对我国银行业对国际结算业务争相抢占市场的现象,选取“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银行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为命题,首先分析了国际结算业务的理论概述,然后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随后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银行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所处的环境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完善中国银行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提出几点浅显的看法,以帮助在对讨论提升国际结算业务对策的相关文献中做出补充。(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董清霞[5](2018)在《国际结算业务的操作风险及控制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多边贸易的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的同时,巨额的海外应收账款及高坏账率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就是国际结算业务出现的问题。本文将对国际结算业务进行介绍,分析国际结算业务的操作风险,并对其控制模式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8年17期)
方亮[6](2018)在《浅析中国银行扬州地区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中国与世界的经济、金融关联度越来越紧密,国际贸易、资金往来日趋频繁。在此大背景下,中国银行扬州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在江苏省扬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得到了长足进步,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市场狭窄、满意度下降等一些问题,同时在基础客户群的覆盖面、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能力、产品不断创新的能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本文对目前扬州国际结算的市场行情、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未来的发展策略都有一定的思考,对解决扬州中行上述的问题存在一定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8年16期)
刘慕玲[7](2018)在《Z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国际结算业务的空间越来越大。Z银行自从1992年开办国际结算业务以来,该业务一直领跑当地的国际结算市场。作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支行,如何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证国际结算业务向着快速、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Z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了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战略理论、国际业务理论和相关分析工具做了分析与总结。其次,运用了五力模型和PEST分析工具分析了Z银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为Z银行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了宏观和微观的理论依据。同时运用了SWOT定量决策模型并采用SWOT矩阵对Z银行面临的机遇、挑战、自身的优势、劣势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得出了适合Z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战略类型。最后,根据选择的战略种类以及自身的业务发展现状,提出了保障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的八项措施,比如:完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流程和完善国际结算系统功能及业务处理流程等等。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让Z银行在未来的国际结算领域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继续开拓创新、扩大优势、保持在同业中的领先地位。(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5-24)
兰青[8](2018)在《XX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分析与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国际国内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进出口贸易与非贸易结算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为促进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常用的结算方式如信用证、托收及汇款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国际结算是国际间清偿债权和债务的货币收付行为,是以货币收付来清偿国与国之间因经济文化交流、政策性和事务性的交流所产生的债权债务。进出口贸易、资本和利润的转移、劳务的合作、政府间的外交活动、民间的经济贸易或文化往来、私人旅行等都会产生债权和债务的清偿问题。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国际结算服务,即国际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式。国际结算业务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和风险也是兼有来自内部、外部等多方面的,这些风险一旦处理和防范不当,就会给商业银行和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对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对于商业银行采取必要的防范风险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践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理念,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风险事项和关键测试点按环节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汇款、托收以及信用证业务等环节进行分析。从内部审计视角,通过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和建议。以流程为框架阐述了把控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必要管理方法,并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典型案例存在的风险管理缺陷进行了研讨,进一步优化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的流程,进而提升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19)
吴星叶[9](2018)在《农发行S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动了世界贸易稳定增长,进而推动了国际结算的迅速发展。随着国际结算需求增加,国际结算业务成为企业、银行和国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国际结算业务以其不占用或少占用资金、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高等特点迎合了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要求。自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外资银行的涌入使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将一直走在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的道路上。农发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需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提供国际结算产品和融资产品的支持力度。推动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有利于增强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市场竞争力。农发行S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残酷的竞争环境以及内外条件因素的影响,有必要对农发行S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进行如何有效发展的研究。本文在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农发行S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通过PEST分析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综合分析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内部因素影响下,农发行S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所面临的机会、威胁和优势、劣势。通过矩阵分析确定农发行SZ分行有效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战略方向,并提出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落实本外币一体化营销管理,将国际结算业务融入到服务“叁农”,服务实体经济中去的基本思路。(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王颖[10](2018)在《基于客户满意度视角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商业银行势必要为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国际结算业务。本文通过对国际结算业务概念及客户满意度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客户满意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浦发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为例,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客户满意度进行评估和研究,得出其反应度因素对总因素影响远大于有形度因素影响。在反应度因素中,国际结算业务可获得性、国际结算业务完成准确性是影响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有形度中,风险管控能力对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影响较大。最后,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客户满意度提出以下建议: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降低国际结算业务单证差错率;提供差异化国际结算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完善顾客反馈机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国际结算业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带一路"的高速建设使国内的商业银行登上了国际舞台。当前,国内结算和国际结算业务之间相互独立,动摇了我国稳定的金融市场,不适应国际通用的结算方法、制度和规则,约束金融开放,极大地限制了金融业商业化的长远发展。本文以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目前所处的情况为研究基础,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结算业务论文参考文献
[1].王岳.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经营创新研究[J].营销界.2019
[2].李国明,郭秋芳.浅谈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现存问题与对策——以J银行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19
[3].石敏.新形势下国际结算业务的竞争与发展路径探究[J].现代商业.2019
[4].胡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银行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5].董清霞.国际结算业务的操作风险及控制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8
[6].方亮.浅析中国银行扬州地区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8
[7].刘慕玲.Z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8].兰青.XX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分析与防范[D].山东大学.2018
[9].吴星叶.农发行SZ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8
[10].王颖.基于客户满意度视角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流程再造...](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HLJW2010060530002&suffix=.jpg)
![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结算业务研究...](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102712.nh0002&suffix=.jpg)
![中国农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增长图](/uploads/article/2020/01/04/98f3aedcb62cd9223e9d0bb1.jpg)
![国际结算业务跨职能泳道流程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102712.nh0009&suffix=.jpg)
![一1陕西工行国际结算业务各类#~](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10140961.nh0005&suffix=.jpg)
![一2005一007年JT银行西安分行国际结](/uploads/article/2020/01/04/26a98e677d719291f9d864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