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块增强论文-马倩,彭晓静,杭菁,胡彧,李奥

肿块增强论文-马倩,彭晓静,杭菁,胡彧,李奥

导读:本文包含了肿块增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共振,增强模式

肿块增强论文文献综述

马倩,彭晓静,杭菁,胡彧,李奥[1](2019)在《超声及磁共振不同增强模式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以及磁共振不同增强模式在软组织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软组织肿块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患者年龄、性别、病变层次、部位及大小等因素与肿块良恶性之间的关系。将超声造影及磁共振增强模式设为4种(P1,P2,P3和P4),通过列联表分析来判断不同增强模式与肿块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70例软组织肿块经穿刺或手术获得病理,其中21例行超声造影及磁共振增强检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病变的部位及层次与肿块良恶性无明显相关性,而肿块大小与肿块良恶性显着相关(P<0.05)。列联表分析显示磁共振各增强模式与肿块良恶性无明显相关性,超声造影血供模式(P1/P2,P3/P4)对提示肿块良恶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血供模式(P3/P4)在诊断肿块良恶性的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MR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及磁共振增强均可为软组织肿块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而超声造影乏血供模式P1/P2及富血供模式P3/P4可预测软组织肿块良恶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吴梦洁,李奥[2](2019)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诊断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块患者40例,其中良性27例,恶性13例;根据超声造影检测到的肿块内血管的形态和分布情况,确定6种增强模式(P1、P2、P3a、P3b、P3c及P4),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鉴别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增强模式P1和P2分别为2例和4例,均为良性病变;P3a、P3b、P3c及P4增强模式分别为8例、5例、17例、4例,恶性率分别为12.5%、20.0%、52.9%、50.0%。P3c增强模式判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70.4%,特异性69.2%,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52.9%。P3c/P4组合增强模式诊断的特异性上升至84.6%,阳性预测值上升至89.5%。主要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块最大径、部位、与深筋膜层的相对位置均无关(P=0.061、0.175、0.384、0.453、0.999);与P3/P4组合增强模式有关(P=0.008)。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可辅助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的良恶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单嫣娜,沈起钧,徐雯,王炜,项晶晶[3](2019)在《影像组学评估乳腺增强MRI非肿块型强化恶性风险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影像组学技术分析评估乳腺MRI非肿块型强化(non-mass enhancement, NME)恶性风险的价值。方法 62例乳腺NME患者的MRI增强图像根据临床随访、病理结果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通过分层抽样法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提取6大类共396个影像组学特征(直方图参数、形态学参数、纹理特征参数、灰度共生矩阵参数、游程矩阵参数、灰度区域大小矩阵参数),通过特征降维算法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混淆矩阵对验证集进行验证,采用ROC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62例NME中低风险组27例,高风险组35例。降维选择后得到像素灰度范围(Range)、和均值(sumAverage)、集群突出(ClusterProminence_angle45_offset4)、灰度共生矩阵能量(GLCMEnergy_AllDirection_offset7)、灰度共生矩阵熵(GLCMEntropy_angle135_offset)、长行程高灰度优势(LongRunHighGreyLevelEmphasis_angle45_offset7)、最大直径(Maximum3DDiameter)、紧致性(Compactness)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高风险NME预测模型的ROC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42、88.7%、85.0%、83.3%;通过混淆矩阵对验证集数据进行验证,ROC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94、77.8%、85.7%、81.3%。结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高风险NME预测模型能对NME恶性风险做出预测,为临床处理乳腺NME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乐,刘立新,郭晓红[4](2019)在《造影增强超声内镜鉴别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效果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分析造影增强超声内镜(CE-EUS)对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采用CE-EUS鉴别诊断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期限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对文献进行二次筛选、评分及数据提取,然后采用Meta-Disc1. 4及stata12.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篇文献,共计1888例患者,CE-EUS对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的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分别为86%[95%可信区间(95%CI):83%~89%],93%(95%CI:92%~95%),12. 01(95%CI:9. 72~14. 85),0. 16(95%CI:0. 10~0. 26),76. 12(95%CI:54. 50~106. 31),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 965 5。阈值效应检验、Meta回归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均未找到异质性来源。剔除引起异质性的4篇文献后,所有纳入文献异质性降至可接受范围内,Meta分析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 CE-EUS对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其在临床的普及应用可能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郑旭春[5](2019)在《致密性乳腺肿块80例的磁共振非增强序列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疾病是常见的女性多发性疾病,影像学检查手段已在乳腺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乳腺超声、乳腺铝靶X线摄影、CT和乳腺MRI等成像技术。笔者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致密性乳腺病变患者80例,进行磁共振非增强序列(T2-STIR联合DWI)扫描,探讨磁共振非增强序列对致密型乳腺肿块检出与筛查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张琴,曾艾,鲁静,万杨莉,张良良[6](2019)在《增强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良恶性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增强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良恶性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94例病理确诊卵巢肿块,患者均接受规范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良恶性卵巢肿块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理确诊的良性卵巢肿块61例(64.89%),恶性卵巢肿块33例(35.11%)。增强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明显高于增强CT、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诊断(P<0.05)。CT显示良性肿块以囊性为主,与周围结构脂肪界面清晰,强化不明显;恶性肿块以囊实性、实性为主,脂肪间隙消失,实性成分强化明显,可累及双侧卵巢;与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块明显强化,大量腹水,腹膜转移,周围器官受侵占比明显高(P<0.05)。超声显示良性肿块为液性或以液性为主,内部回声较为规则、均匀且集中,血流信号稀疏;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多为实性,内部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丰富;与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块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低(P<0.05)。结论不同性质的卵巢肿块增强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一定影像特征,二者联合应用可为术前良恶性卵巢肿块的鉴别提供依据,继而提高临床诊断效能。(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陈菲,贾春梅,吕琪,王婧婕,胡田[7](2019)在《超声造影边缘增强特征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及超声造影边缘相关特征对BI-RADS 4类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并获得明确病理结果的乳腺病例76例(共77个病灶)。按良、恶性肿块分为两组,对比良、恶性肿块边缘2D-US及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对比良性组、恶性组边缘区与中央区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包括基础强度(BI)、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梯度(Grad)。共分析3次,取平均值。结果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2D-US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多有毛刺、高回声晕、有分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造影表现为边缘增强、放射状增强、环状增强、穿支增强、造影后边界不清、造影后范围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组边缘区BI、PI、AUC、Grad均大于中央区,TTP快于中央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良性组边缘区与中央区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良、恶性肿块边缘2D-US及超声造影征象存在明显差异,在诊断乳腺癌的贡献中,恶性肿块边缘区超声征象大于中央区,因此对超声造影边缘征象重点关注可提高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8期)

赵金鹏[8](2019)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叁围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在术前评估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在术前评估价值的角度对予以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叁围重建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提升乳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多层CT增强扫描,叁维重建技术。结果 47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叁维重建技术检查后发现,乳腺癌合计28例:21例患者乳腺癌癌灶<30 mm,占总人数的44.68%,7例> 30 mm,占总人数的14.89%;纤维腺瘤合计6例,占总人数的12.77%;乳腺增生病变13例,占总人数的27.66%。结论在乳腺肿块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分析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叁围重建技术不仅能有效的鉴别肿瘤的良性与恶性,还能有效的对乳腺结构、周围组织进行鉴别,是乳腺癌及相关组织检查的重要影像学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7期)

J.Choe,S.M.Lee,K.H.Do,G.Lee,J.G.Lee[9](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CT重建核图像转换可增强肺结节或肿块的影像组学可重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肺癌的肿瘤异质性可能影响预后。CT影像组学旨在通过评估肿瘤的特征来提供详细的影像特征。然而,用于图像生成的重建核不同,CT的影像组学特征也有所不同。目(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吴梦洁,胡彧,杭菁,彭晓静,马倩[10](2019)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诊断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块患者40例,其中良性27例,恶性13例;根据超声造影检测到的肿块内血管的形态和分布情况,确定6种增强模式(P1、P2、P3a、P3b、P3c及P4),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鉴别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P1和P2增强模式分别为2例和4例,均为良性病变;P3a、P3b、P3c及P4增强模式分别为8例、5例、17例、4例,恶性率分别为12.5%、20.0%、52.9%、50.0%。P3c增强模式判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70.4%,特异性69.2%,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52.9%。P3c/P4组合增强模式的特异性上升至84.6%,阳性预测值上升至89.5%。主要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块最大径、部位、与深筋膜层的相对位置均无关(P=0.061、0.175、0.384、0.453、0.999);与P3c/P4组合增强模式有关(P=0.008)。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可辅助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的良恶性。(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肿块增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块患者40例,其中良性27例,恶性13例;根据超声造影检测到的肿块内血管的形态和分布情况,确定6种增强模式(P1、P2、P3a、P3b、P3c及P4),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鉴别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增强模式P1和P2分别为2例和4例,均为良性病变;P3a、P3b、P3c及P4增强模式分别为8例、5例、17例、4例,恶性率分别为12.5%、20.0%、52.9%、50.0%。P3c增强模式判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70.4%,特异性69.2%,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52.9%。P3c/P4组合增强模式诊断的特异性上升至84.6%,阳性预测值上升至89.5%。主要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块最大径、部位、与深筋膜层的相对位置均无关(P=0.061、0.175、0.384、0.453、0.999);与P3/P4组合增强模式有关(P=0.008)。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可辅助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的良恶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块增强论文参考文献

[1].马倩,彭晓静,杭菁,胡彧,李奥.超声及磁共振不同增强模式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2].吴梦洁,李奥.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诊断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3].单嫣娜,沈起钧,徐雯,王炜,项晶晶.影像组学评估乳腺增强MRI非肿块型强化恶性风险的价值[J].健康研究.2019

[4].王乐,刘立新,郭晓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鉴别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5].郑旭春.致密性乳腺肿块80例的磁共振非增强序列特征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9

[6].张琴,曾艾,鲁静,万杨莉,张良良.增强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良恶性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

[7].陈菲,贾春梅,吕琪,王婧婕,胡田.超声造影边缘增强特征对BI-RADS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9

[8].赵金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叁围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在术前评估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9].J.Choe,S.M.Lee,K.H.Do,G.Lee,J.G.Lee.基于深度学习的CT重建核图像转换可增强肺结节或肿块的影像组学可重复性[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10].吴梦洁,胡彧,杭菁,彭晓静,马倩.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诊断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标签:;  ;  

肿块增强论文-马倩,彭晓静,杭菁,胡彧,李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