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动对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调,运动学,机构,流风,球磨机,刻度,标尺。
自动对位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艾志久,张志东,敬佳佳[1](2019)在《隔水管试压检测过程中自动对位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对位是隔水管检测的关键问题,针对具有大惯性、大尺寸的隔水管封堵端及试压端高精度自动对位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封堵装置的空间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双目视觉获取封堵端与隔水管之间的相对位姿,最后根据试压封堵装置的机构特征提出了基于模糊PID的对位控制策略。利用模糊解耦算法,合理地选择模糊解耦算法的隶属度函数以及模糊化和解模糊化规则从而消除了各轴之间的耦合特性,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通过多次实物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9年08期)
曾庆劲,颜荣华,吴宇轩,龙颖琳,罗丽萍[2](2019)在《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位的可行性及简便性。【方法】采用飞利浦EPIQ7的PercuNav融合成像系统对30例增强CT或MR发现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CT/MR融合成像检查。同时采用系统配置的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智能法)和常规内定标人工对位法(人工法)进行融合成像配准,比较两种方法的配准成功率、初步配准误差、微调配准次数。【结果】所有30例患者中,智能法和人工法的配准成功率均为96.67%(29/30),且初步配准误差和微调配准次数两种方法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左肝病例中,人工法的初步配准误差优于智能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而微调配准次数虽然人工法少于智能法,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而在右肝病例中,智能法的初步配准误差和微调配准次数均优于人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配准成功率,可行性较好;相对于常规的内定标人工对位法,对于右肝病灶其融合成像操作过程更为简便高效,有助于降低对操作者融合成像技术经验的依赖性。(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勉,张建,郑洪业[3](2018)在《旋转编码器在球磨机自动对位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球磨机自动对位系统的特点及对比分析了自动对位对现有手动对位的优缺点。自动对位系统通过旋转编码器实时显示当前球磨机状态及料口位置,通过程序控制实现自动对位。相比传统的手动对位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性化、安全性高,性能更优。(本文来源于《佛山陶瓷》期刊2018年11期)
张泽义,张媛,田志峰[4](2018)在《自动平行缝焊机中对位机构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平行缝焊机手动对位存在的缺陷,经过工艺试实验验证,自动对位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缺陷。对位机构的设计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本文来源于《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期刊2018年03期)
闫震宇[5](2018)在《基于可调墩的船体分段自动对位技术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体分段合拢作业是船舶制造中重要的一环,其工程量大,工作要求精度高。为了实现智能化造船,分段合拢的自动对位技术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国内现有的分段合拢技术仍比较粗糙,精度差、效率低、操作复杂。对于自动对位技术的研究自然就提上日程。本文所研究的分段自动合拢技术设备是分体式的叁维可调墩,该设备能够在自身行程内进行叁个自由度的平移。当工程上进行分段合拢时,由多个叁维可调墩对分段进行支撑,形成一个并联机构。通过各个墩的叁个方向的运动,实现分段依靠预设的轨迹完成对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构造分段合拢自动对位系统,完善其工作流程,即测量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针对运动控制系统,选取合适的运动控制方式,搭建可行的运动控制流程。(2)为分段运动中运动参数的获取获得理论支撑。引入6个未知数来描述分段的位姿坐标;通过直线拟合轨迹、叁次多项式拟合轨迹和五次多项式拟合轨迹来拟定分段运动轨迹;利用位移和速度约束,通过二分法来获取最优时间的运动轨迹;获得轨迹后,通过并联机构的逆运动学求解来获取对分段进行支撑的各个叁维可调墩的运动参数。(3)介绍了利用VB编写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输入分段和叁维可调墩的全局坐标,并自己设定局部坐标系,可以解算出分段的位姿信息,同时计算出分段运动轨迹以及叁维可调墩的运动参数;利用C#编写的运动控制系统软件,可以调用相应函数调用运动控制卡,使运动控制卡操纵电机输入相应的速度和位移。(4)利用制作的叁维可调墩模型对运动控制系统进行验证。分别针对直线拟合、叁次多项式拟合和五次多项式拟合的轨迹进行测试。将实验测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与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得到的图进行比对,验证分段运动轨迹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涂建伟,蒋德成,崔家仲[6](2018)在《新型液压自动抓梁对位装置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调研传统液压自动抓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液压自动抓梁吊轴中心与水工钢闸门吊耳孔中心对位的原理与过程。并针对传统液压自动抓梁在对位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调速"的设计思想,采用"过程控制"以实现液压自动抓梁吊轴中心与闸门吊耳孔中心自动对位的结构设计。该新型结构对传统液压自动抓梁对位装置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改进,既可较好地保证对位精准度,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闸门及液压自动抓梁的设备安全。(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8年01期)
马丹丹,王静安,汤继忠,刘基宏[7](2017)在《基于RFID的自动络筒机落纱小车对位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自动络筒机落纱小车自主开发需求,结合RFID最新发展状况,设计出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对落纱小车对位的系统,实现对落纱小车所处络筒机的锭位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传送。主要描述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并讨论了以MFRC632芯片为读卡模块的设计实例。将标签均匀粘贴在络筒机轨道上,读卡模块固定在沿轨道行驶落纱小车上,移动过程中读取当前锭位芯片的编号,确定小车所处锭位,将小车锭位信息传送至上位机控制小车移动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读卡模块安装距离在20 mm、角度0°、小车速度在110 mm/s的条件下,能100%完成对位,符合主流落纱小车的改造要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7年10期)
孙鹏飞[8](2017)在《运动鞋面自动印刷机网版抬升对位机构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运动鞋穿着美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鞋面印刷呈现出花型多样化、个性化、市场需求扩大化的特点。鞋面印刷与传统的丝网印刷相比,具有多网版多刀数刮印的特点,套印次数多,精度控制困难,印刷难度大。目前鞋面印刷主要以手工印刷为主,印刷精度差,印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现有印刷机主要适用于刮印刀数少,层次感不强的平面印刷,这就要求研究者在原有印刷机的基础上做出改进,设计出适合多网版多刀数、层次感强的鞋面自动印刷机。因此,对运动鞋面自动印刷机关键机构进行设计与分析,是鞋面自动印刷机设计的重要内容,这对提高鞋面印刷效率、减少劳动强度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满足大批量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主要以运动鞋面自动印刷机作为研究对象,完成网版抬升机构和网版对位机构的设计与分析工作。首先在了解国内外鞋面印刷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鞋面手工丝网印刷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改进印刷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弊端,确定影响鞋面印刷质量和印刷效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根据影响鞋面印刷质量和印刷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新的印刷工艺,由此提出运动鞋面自动印刷机的设计条件和参数要求。第叁,针对印刷机网版抬升和网版对位运动机构,对运动机构进行设计,并通过SolidWorks进行叁维建模。第四,对网版对位机构和网版抬升机构通过MATLAB软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化建议。最终达到提高运动鞋面印刷机传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自动对位系统的精度、实现运动鞋面高效准确的立体式印刷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7-05-21)
魏培超[9](2016)在《刻度标尺自动定位技术在高炉小车精准对位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刻度标尺精确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以及该检测技术在高炉小车精确对位系统中的应用。通过使用该技术实现了小车定位及远程自动换仓卸料操作和监测,降低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障了操作人员职业健康,提高了高炉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自动化》期刊2016年06期)
张冬冬,黄禹,陈志,徐中,丁斌[10](2016)在《贯流风叶超声波焊接缺口识别和自动对位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波焊接以其效率高、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的连接,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会产生刺激噪声,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实现超声波完全自动化是大趋所势,而贯流风叶缺口自动识别和对位是实现焊接自动化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贯流风叶超声波焊接自动对位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6年12期)
自动对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位的可行性及简便性。【方法】采用飞利浦EPIQ7的PercuNav融合成像系统对30例增强CT或MR发现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CT/MR融合成像检查。同时采用系统配置的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智能法)和常规内定标人工对位法(人工法)进行融合成像配准,比较两种方法的配准成功率、初步配准误差、微调配准次数。【结果】所有30例患者中,智能法和人工法的配准成功率均为96.67%(29/30),且初步配准误差和微调配准次数两种方法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左肝病例中,人工法的初步配准误差优于智能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而微调配准次数虽然人工法少于智能法,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而在右肝病例中,智能法的初步配准误差和微调配准次数均优于人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配准成功率,可行性较好;相对于常规的内定标人工对位法,对于右肝病灶其融合成像操作过程更为简便高效,有助于降低对操作者融合成像技术经验的依赖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动对位论文参考文献
[1].艾志久,张志东,敬佳佳.隔水管试压检测过程中自动对位控制系统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9
[2].曾庆劲,颜荣华,吴宇轩,龙颖琳,罗丽萍.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的可行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张勉,张建,郑洪业.旋转编码器在球磨机自动对位系统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18
[4].张泽义,张媛,田志峰.自动平行缝焊机中对位机构的设计[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8
[5].闫震宇.基于可调墩的船体分段自动对位技术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6].涂建伟,蒋德成,崔家仲.新型液压自动抓梁对位装置设计研究[J].人民长江.2018
[7].马丹丹,王静安,汤继忠,刘基宏.基于RFID的自动络筒机落纱小车对位系统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
[8].孙鹏飞.运动鞋面自动印刷机网版抬升对位机构的设计与分析[D].东华大学.2017
[9].魏培超.刻度标尺自动定位技术在高炉小车精准对位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6
[10].张冬冬,黄禹,陈志,徐中,丁斌.贯流风叶超声波焊接缺口识别和自动对位系统设计[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