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界面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界面,锰矿,离子,高温,费米,能级。
界面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梁剑滔,卢鹏澄,寇卓瑶,赵丹,吴宏海[1](2019)在《黏土矿物界面吸附Fe(Ⅱ)耦合对邻硝基苯酚还原转化的增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考查了Fe(Ⅱ)分别与高岭石、蒙脱石结合的界面结合系统对邻硝基苯酚(简称2-NP)的还原转化作用。研究表明,矿物表面结合态Fe(Ⅱ)能够有效提高2-NP的还原转化速率,2-NP的还原反应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而且速率常数(k)随溶液p H值、亚铁离子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大。当温度25℃,p H值6. 7,Fe(Ⅱ)和2-NP初始浓度分别为3. 0 mmol/L、0. 022 mmol/L,以及黏土的投加量为4. 0 g/L时,Fe(Ⅱ)/高岭石系统对2-NP的还原转化率在4. 0 h内可达到100%。同样,p H值从6. 0升高至7. 3时,Fe(Ⅱ)/蒙脱石系统对2-NP的还原转化也显着增强;但在较低p H值和较低初始Fe(Ⅱ)浓度时,蒙脱石对Fe(Ⅱ)的还原催化性能不如高岭石,可归因于蒙脱石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性能。因此,Fe(Ⅱ)在上述两种矿物上吸附形态的差异是导致该系统对2-NP还原转化出现不同效应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晓媛,魏文锋,张山,温变英,苏志强[2](2019)在《氧化石墨烯基3D泡沫的制备策略、界面协同机理和高效光催化性能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水热法将TiO_2@CQDs插入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层间,制备了一种独特的纳米杂化叁维r GO-TiO_2-CQDs泡沫.在氙灯照射下,所合成的叁维rGO-TiO_2-CQDs泡沫对甲基橙(MO)、亚甲蓝(MB)以及罗丹明B(Rh B)表现出很高的降解速率,在多次使用后仍然保持高效且形貌不变.这种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归因于rGO-TiO_2-CQDs泡沫的多孔结构,以及密集吸附在石墨烯表面上的催化剂TiO_2@CQDs.本文中所描述的叁维杂化泡沫将光催化剂TiO_2与半导体石墨烯和碳量子点结合,有望为进一步提高电荷分离效率,进而提高光催化效果,开辟一条新途径.(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12期)
刘超,刘化威,朱超,白国良[3](2019)在《基于粗骨料多孔界面的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响应机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混凝土内部湿度场的变化会对结构的耐久性造成影响。文章基于再生粗骨料界面的多孔特性,对比研究100%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不同温度、距离表层不同深度及有、无荷载作用下的内部相对湿度的响应规律及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内部的相对湿度响应速率快于普通混凝土,距离再生混凝土表层越近,相对湿度响应速率越快,且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弯曲荷载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相对湿度响应速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更为显着;对于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滞后上升现象,提出"再生粗骨料分区-界面热湿传递模型",分析相对湿度滞后上升的机理;采用多元非线性曲线分段拟合的方法,建立再生混凝土内外环境相对湿度响应计算模型。(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冯业飞,周晓明,邹金文,王超渊,田高峰[4](2019)在《粉末高温合金中SiO_2夹杂物与基体的界面反应机理及对其变形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人工植入夹杂物的方法,采用SEM、EPMA、TEM、纳米压痕和微纳CT研究了FGH96粉末高温合金中30和60μm SiO2夹杂物在粉末态、热等静压(HIP)和热挤压(HEX)过程中形貌、尺寸以及化学成分的演变规律,深入揭示了SiO2夹杂物与基体发生界面反应的机理,定量研究了夹杂物在粉末态、HIP态以及HEX态下尺寸的变化,表征了夹杂物在挤压棒材中的叁维形貌。结果表明,在粉末态时,夹杂物呈长条状或板条状;在HIP过程中,夹杂物与基体发生了置换反应,形成了内部Ti O2、外部Al2O3并弥散分布于γ基体的复合夹杂物,确定了形成氧化物的物相种类,揭示了界面反应机理,同时,30μm SiO2周围未出现γ'相贫化区,60μm SiO2周围形成了γ'相贫化区,合金基体较γ'相贫化区具有较高弹性模量和纳米硬度,γ'相贫化区为软化区,反应后30和60μm SiO2夹杂物尺寸分别约为35和75μm,体积得到进一步增大;在挤压过程中,60μm SiO2由于贫化区的存在表现出与30μm SiO2不同的变形行为,并通过SEM观察统计的夹杂物尺寸与理论计算和微纳CT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姜波,任学平,侯红亮,韩玉杰,王耀奇[5](2019)在《超声固结钛/铝箔材界面剥离强度与结合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100铝箔和TA1钛箔为基体材料进行异种金属超声固结研究。制备了Ti/Al箔材金属层状复合材料试样,应用剥离试验研究了振幅、静压力对Ti/Al箔材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剥离界面的微观形貌,采用EDS对剥离界面进行能谱分析,通过透射电镜对Ti/Al箔材界面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超声固结可以实现Ti/Al箔材良好的结合,界面结合强度随着静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振幅的增大单调递增;在振幅35μm,静压力1.5 kN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超声固结界面,其剥离强度为11.325 N/mm;Ti箔材的剥离界面中Al元素均匀分布,并存在明显的韧窝组织;Ti/Al界面存在元素过渡区,界面处晶粒细化明显;铝箔表面氧化膜破碎,且钛元素以弥散的形式嵌入到铝晶粒内部。(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林盼盼,杨佳,步澜斌,林铁松,龙伟民[6](2019)在《TiZrNiCu钎焊(C_f-SiC_f)/SiBCN与Nb的界面产物及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TiZrNiCu钎料来实现改良的超高温陶瓷(C_f-SiC_f)/SiBCN与金属Nb的钎焊连接,研究了温度、时间对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连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900℃/20 min的工艺参数下,(C_fSiC_f)/SiBCN-Nb接头室温抗剪强度最高达到36 MPa,接头典型的界面结构为Nb/Ti-Nb固溶体/(Ti, Zr)_2(Cu,Ni)/Zr_5Si_3+Ti_5Si_3/TiC+ZrC/(C_f-SiC_f)/SiBCN. Cu元素在钎焊过程中逐渐从钎料扩散陶瓷母材中,通过与SiC反应生成Cu-Si脆性化合物进一步促进(C_f-SiC_f)/SiBCN陶瓷的分解,同时Cu-Si相是接头断裂路径由钎料层扩展到陶瓷侧的主要原因;保温时间过高时,陶瓷的分解程度增加,接头断裂在陶瓷内部;而温度过高时,固溶体前端与钎料层物相差异增大而引起了贯穿钎料层的裂纹.(本文来源于《焊接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袁章福,谢珊珊,于湘涛,张岩岗,王容岳[7](2019)在《不同渣系中固-液-气界面渣运动引起的SiO_2基耐火材料局部熔损机理(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不同渣系在SiO_2基棱柱状耐火材料上的渣运动,并研究棱柱状耐火材料横截面形状的演变机理。存在两种类型的形状演变。对于其表面张力随SiO_2浓度增加而增大的PbO-SiO_2渣系,在轴向马兰戈尼剪切力和润湿性的作用下,渣膜沿着棱柱状耐火材料的4根棱边向上流;随后,在重力作用下,渣膜沿着棱柱的4个侧面流下;因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中SiO_2溶解度不同,棱边的腐蚀速率大于侧面的腐蚀速率,棱柱横截面由正方形演变为圆形。对于其表面张力随SiO_2浓度增加而减少的FetO-SiO_2渣系,在润湿性的作用下,渣膜向上流;之后,在马兰戈尼剪切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渣膜向下流;相比于4个棱边,由于4个侧面的表面张力和尺寸较大,渣主要在4个侧面上下运动;因此,棱柱横截面仍然保持为正方形。(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9年09期)
李沁谊,杨刚[8](2019)在《分子动力学研究混合离子在云母/溶液界面的吸附行为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离子在土壤矿物颗粒表面的竞争吸附一直是土壤学界以及界面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过去,在对蒙脱石表面的阳离子的竞争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为二价离子的Pb~(2+),Cd~(2+)同时存在时,蒙脱石表面对Pb~(2+)的选择性增强,而Pb~(2+)的存在抑制了Cd~(2+)在蒙脱石表面的吸附;而Pb~(2+)和Cs~+同时存在时,蒙脱石对Pb~(2+)的选择性降低,Cs~+的选择性增强。蒙脱石是一种在土壤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八面体取代矿物,但另一些矿物的表面带电是来自于四面体层的同晶取代,这种结构的不同会导致界面上发生什么不同的效应,而这个效应又将如何影响到矿物表面对离子的吸附还并不清楚。矿物的结构对于离子吸附的影响机制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多争议,例如虽然高岭石和云母都作为四面体层取代的矿物,但其对于单一离子体系的吸附选择性的趋势却不相同。云母作为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四面体层取代矿物,且由于其表面十分规整的结构特性在界面研究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类材料。因此,本文将云母作为研究材料,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方法对在不同表面电荷量的云母表面混合离子的竞争吸附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电场下(0.32C/m~2):1.不同离子混合体系中的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都分别发生了内圈吸附,混合体系中半径较小的离子如,Na~+,Cs~+,Cd~(2+)出现在距离表面更近的位置;2.对于Pb~(2+),分别在和Cd~(2+),Na~+和Cs~+的共存体系中,不同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对Pb~(2+)在云母表面的吸附的影响几乎相同,叁种体系比较,Pb~(2+)的吸附量在不同电荷比例的混合条件下的变化近乎相等;但在Pb~(2+)存在时,Cs~+的吸附量明显低于Na~+的吸附量;而Cd~(2+)的吸附量约为一价离子的一半。而低电场时(0.08 C/m~2),1.单一离子体系下Na~+和Cs~+出现少量内圈吸附,而Pb~(2+)和Cd~(2+)均未出现内圈吸附;2.在混合离子体系中,少量一价离子(Na~+,Cs~+)存在时,将促进Pb~(2+)在云母表面的吸附。(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王昭,苟文贤,李伟[9](2019)在《应用EXAFS研究Zn同位素在水钠锰矿及钙锰矿/水界面的吸附分馏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活动的影响,大量重金属元素(如Zn等)被排放到环境中,土壤质量受到严重破坏。Zn作为一种生命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适量的Zn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而过量的Zn则具有毒性,研究Zn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显得尤为重要。铁锰结核其中的锰矿物相由于其结构高度的缺陷性及氧化还原特性,具有非常高的表面活性,并且其广泛分布于土壤中,因此其强烈影响重金属元素Zn的迁移性及生物有效性。近些年来随着MC-ICP-MS的技术的发展使得精确测量样品中Zn同位素组成成为可能,随之发展起来的Zn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帮助示踪和量化各种源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文选取水钠锰矿及钙锰矿分别作为层状锰氧化物和隧道锰氧化物代表矿物,研究Zn同位素在其表界面的吸附分馏行为及其微观机制。宏观实验结果表明,Zn在钙锰矿表面吸附随pH的增加而增加,在低pH条件下(ie.,pH <6)钙锰矿会发生溶解,并且其吸附受离子强度影响较大;而对于水钠锰矿,其结构在整个pH边范围内(3 <pH <9)稳定,且受离子强度影响小。同位素结果表明,Zn同位素在水钠锰矿和钙锰矿表面的分馏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在水钠锰矿表面,Zn同位素分馏随pH变化明显:在低pH条件下吸附相明显富集轻Zn同位素,而在高pH条件下分馏不明显;而对于钙锰矿样品,Zn同位素在整个pH边范围内分馏均不明显。EXAFS结果表明,Zn在钙锰矿表面以外圈吸附为主,相较于水溶态Zn其结构无明显变化;而在水钠锰矿表面Zn则会形成类似于黑锌锰矿的六配位结构,相较于水溶液态其键长增大。传统稳定同位素分馏假说认为: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时,重的同位素倾向于富集在键强较强的物相中。一般而言键长越短,键强越强。综上,我们认为Zn同位素在钙锰矿表面以外圈络合为主,无明显分馏产生;而Zn在水钠锰矿表面生成黑锌锰矿类似物,键长变大,导致固相富集轻Zn同位素。本文将Zn同位素在不同锰矿界面产生差异性分馏的现象与Zn表面络合微观结构联系起来,为我们解释Zn同位素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分配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徐帅,王光绪,吴小明,郭醒,刘军林[10](2019)在《Ni插入层对Ag/p-GaN界面接触性能的影响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牺牲Ni处理"的方法研究了Ni对Ag/p-GaN界面接触性能的影响机理。利用传输线法(TLM)、紫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等表征方式对Ag/p-GaN界面层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牺牲Ni处理后p-GaN表面仍会残留少量的Ni并以Ni_2O_3的形式存在;p-GaN表面Ga 2p3结合能峰位朝低能方向移动了0.3 eV,提高了Ag/p-GaN间的欧姆接触性能。我们认为,界面处的Ni会优先和p-GaN表面Ga_2O_3氧化物中的O结合形成Ni_2O_3,进而降低了p-GaN表面费米能级,提高了Ag/p-GaN之间的欧姆接触性能。(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界面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水热法将TiO_2@CQDs插入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层间,制备了一种独特的纳米杂化叁维r GO-TiO_2-CQDs泡沫.在氙灯照射下,所合成的叁维rGO-TiO_2-CQDs泡沫对甲基橙(MO)、亚甲蓝(MB)以及罗丹明B(Rh B)表现出很高的降解速率,在多次使用后仍然保持高效且形貌不变.这种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归因于rGO-TiO_2-CQDs泡沫的多孔结构,以及密集吸附在石墨烯表面上的催化剂TiO_2@CQDs.本文中所描述的叁维杂化泡沫将光催化剂TiO_2与半导体石墨烯和碳量子点结合,有望为进一步提高电荷分离效率,进而提高光催化效果,开辟一条新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界面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梁剑滔,卢鹏澄,寇卓瑶,赵丹,吴宏海.黏土矿物界面吸附Fe(Ⅱ)耦合对邻硝基苯酚还原转化的增强机理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
[2].张晓媛,魏文锋,张山,温变英,苏志强.氧化石墨烯基3D泡沫的制备策略、界面协同机理和高效光催化性能研究(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3].刘超,刘化威,朱超,白国良.基于粗骨料多孔界面的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响应机理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4].冯业飞,周晓明,邹金文,王超渊,田高峰.粉末高温合金中SiO_2夹杂物与基体的界面反应机理及对其变形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9
[5].姜波,任学平,侯红亮,韩玉杰,王耀奇.超声固结钛/铝箔材界面剥离强度与结合机理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6].林盼盼,杨佳,步澜斌,林铁松,龙伟民.TiZrNiCu钎焊(C_f-SiC_f)/SiBCN与Nb的界面产物及机理分析[J].焊接学报.2019
[7].袁章福,谢珊珊,于湘涛,张岩岗,王容岳.不同渣系中固-液-气界面渣运动引起的SiO_2基耐火材料局部熔损机理(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9
[8].李沁谊,杨刚.分子动力学研究混合离子在云母/溶液界面的吸附行为及机理[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9].王昭,苟文贤,李伟.应用EXAFS研究Zn同位素在水钠锰矿及钙锰矿/水界面的吸附分馏机理[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徐帅,王光绪,吴小明,郭醒,刘军林.Ni插入层对Ag/p-GaN界面接触性能的影响机理[J].发光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