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王通文中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王通,文中,先王,儒学,之道,真伪,中说。
王通文中子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罗述善[1](2019)在《文中子王通的教学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通,字仲淹,隋末大儒,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人,生于儒学世宦之家,自小受儒学熏陶。据《文中子世家》记载,王通18岁便有四方之志。仁寿叁年(公元603年),王通中秀才,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但最终未能被重用。其后,王通虽担任过一些地方官吏,但不久便辞官归乡。回乡之后的王通,研究了孔子的《六经》,并确立了续写《六经》的计划,又利用八九年时间写成了《续六经》。《续六经》既成,王通名声鹊起,开始聚徒讲学,《文中子世家》载:"(大业)九年而《六经》大就,门人自远而至。"(本文来源于《人文天下》期刊2019年11期)
白欲晓[2](2018)在《王通与宋明新儒学——以船山《读文中子》诗为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夫之以王通《中说》的"理语"入诗所写作的《读文中子》,乃反思宋明新儒学、申发历史创痛之作,为认识王通与宋明新儒学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思想线索。王通是宋明新儒学的"在场者",在文化交涉之观念与方法、哲学探求之形态与内容以及历史哲学与政教观念等方面,对宋明新儒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通与王夫之,构成了自公元7世纪至17世纪中国儒学开展的前后两个坐标。(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毕宝魁[3](2018)在《解读中国古人的自学与修养(之六) 王通:还乡授徒的“文中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往今来多少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刻苦的学习与克己修身,他们的故事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今人仍然具有无限启迪。本栏特邀辽宁大学毕宝魁教授为您精彩解读"古人的自学与修养"。(本文来源于《老同志之友》期刊2018年11期)
沈冬[4](2014)在《儒士琴的流浪——隋代文中子王通家族之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接续拙作《异国喧声中的淡雅音韵——北朝之琴研究》及《"纵任不拘"与"风韵清远"——东晋南朝的士族与琴》二文而作。承接前篇,本文处理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584~617年)家族之琴,其家族是世代相传的儒学世家,表现在琴上,同时代表了儒士琴与士族琴。王通先祖曾在永嘉乱时随晋室南迁,其后又因政治因素投奔北魏,此种政治经历深刻烙印在家族史上,反映在琴上则为儒士琴的转徙南北,因而本文名为《儒士琴的流浪》。本文梳理王通家族历史、王通个人及其家族的琴学实践,以及王通有关音乐的议论观念等等,以证成王氏家族具有儒士琴与士族琴特色。王通曾祖王彦"援琴切切",惋惜其父辅佐魏孝文帝"有志不就";王通继承《乐记》的礼乐观"重雅不重声",因"王道不兴"而鼓《荡》之什;处身山泽,不忘廊庙,以《汾亭操》表现隐居在野却心存天下的矛盾,此种以天下为忧即是"儒士琴"的重要特色。北宋朱长文《琴史》记载王氏一门叁琴人,王绩又有诗句"少子解弹琴",王氏诸琴人均以琴表彰个人心志,作为话语策略,凡此均可证明王氏之琴具有"士族琴"特征,是家学的一部分。本文认为"士族琴"及"儒士琴"的传承至隋末唐初已日薄西山,《隋书·乐志》载隋文帝时龟兹之乐"其器大盛于闾闬","举时争相慕尚"。王公贵族子弟风靡于胡乐,王通家族之琴可能是"士族琴"及"儒士琴"最后的余音了。(本文来源于《乐府学》期刊2014年01期)
罗维明[5](2006)在《王通及其《文中子》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历代有关《文中子》研究的基础上,从王通其人其书两个侧面对其真伪问题进行辨正,并以《文中子》及其附录部分内容失实的内在原因,告喻人们应当妥善处理纷繁复杂的史料,整体把握全书的精神实质,而不应以偏概全,一叶蔽目。(本文来源于《台州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卢开万[6](2004)在《文中子王通的私学教育思想及其源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子王通(580~617),唐长孺师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叁论》中曾指出他是一位奇特的私学教育家。在历史上此人是否存在过,都曾被人怀疑。自宋代有人根据两《唐书》王绩、王勃等传记,以及杨炯、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等唐人的文集,证明确有其人其事,是后遂成定论。经考证他是河东郡龙(本文来源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期刊2004年00期)
王通文中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夫之以王通《中说》的"理语"入诗所写作的《读文中子》,乃反思宋明新儒学、申发历史创痛之作,为认识王通与宋明新儒学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思想线索。王通是宋明新儒学的"在场者",在文化交涉之观念与方法、哲学探求之形态与内容以及历史哲学与政教观念等方面,对宋明新儒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通与王夫之,构成了自公元7世纪至17世纪中国儒学开展的前后两个坐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王通文中子论文参考文献
[1].罗述善.文中子王通的教学思想探析[J].人文天下.2019
[2].白欲晓.王通与宋明新儒学——以船山《读文中子》诗为线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
[3].毕宝魁.解读中国古人的自学与修养(之六)王通:还乡授徒的“文中子”[J].老同志之友.2018
[4].沈冬.儒士琴的流浪——隋代文中子王通家族之琴[J].乐府学.2014
[5].罗维明.王通及其《文中子》辨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6
[6].卢开万.文中子王通的私学教育思想及其源流[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