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螺旋折流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螺旋折流板,特征螺旋角,中心管,数值模拟
螺旋折流板论文文献综述
梁帅,黄雪琴,余海洋[1](2019)在《不同螺旋角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特征螺旋角的定义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特征螺旋角的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折流段内流体呈周期性螺旋流动,在中心轴向位置不存在柱塞流。特征螺旋角越大,连续型折流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越好,特征螺旋角为14°的换热器综合性能最优,比其他不同特征螺旋角换热器综合性能平均高出59%~1192%。在高黏度介质、高Re下,特征螺旋角对壳程压降的影响比传热系数更为显着;实验研究结果与数字模拟相符。研究结果为连续型螺旋折流板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设备与管道》期刊2019年05期)
刘海燕,王萌萌,金劲涛,顾昕[2](2019)在《基于火积理论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优化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比较平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应用了换热器常用评价标准PEC准则和火积理论对两种换热器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火积耗散极值原理对两种换热器的传热火积耗散率、阻力火积耗散率以及总火积耗散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火积耗散理论分析换热器性能的结果与传统换热器评价标准PEC准则相符,说明了火积耗散理论的可靠性;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进,火积耗散率也均优于原始结构,表明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两种换热器传热火积耗散率值要远远大于阻力火积耗散率,约为阻力火积耗散率的一千余倍,说明传热损失为换热器的主要不可逆损失。(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张文鹏[3](2019)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在常减压蒸馏装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换热器的选型不仅是会直接影响到换热网络能量的回收,还会直接对常减压装置的长期稳定所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壳程介质分别为,脱前原油和减渣急冷油与减压渣油工艺流体的螺旋折流换热器以及弓形折流换热器的施工工艺进行计算,通过对螺旋折流换热器壳程的单位压力传热系数为更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了价格因素和性质的影响,为降低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在常减压蒸馏装置所选择适合部位所采用换热器作为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9年09期)
孟芳[4](2019)在《一种新型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存在叁角漏流区,造成部分流体短路而影响换热器性能,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避免流体短路的新型螺旋折流板结构,使壳程流体近似连续螺旋状流动,强化传热过程。采用CFD技术对其壳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其与单螺旋结构的换热器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新螺旋结构的壳程传热系数高于单螺旋结构,同时其壳程压降也有所增大;随着螺旋角的增加(30°),新螺旋结构对应的单位压降下的传热系数(即综合性能)逐渐高于单螺旋结构对应的单位压降下的传热系数,说明新螺旋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换热器壳程的传热性能,在大螺旋角度下还可以提高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同时,新型螺旋折流板结构对流体的导流作用增强,流体的分布更加均匀。(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王斯民,叶树沛,肖娟,宋晨,张早校[5](2019)在《旋梯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预热水煤浆的流动与换热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进入气化炉前的水煤浆预热可以提高气化效率和降低氧耗。提出采用旋梯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预热水煤浆,水煤浆在换热器壳侧流动,导热油作为热流体在管侧流动。基于实验,研究了在换热器壳侧预热水煤浆的可行性、导热油定性温度和水煤浆流量对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壳侧传热和阻力系数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水煤浆在换热器壳侧流动换热是完全可行的;提高导热油定性温度可以提高水煤浆温升和总传热系数,同时降低壳侧压降;提高水煤浆流量可以提高总传热系数,但是壳侧压降增大。研究结果为开展水煤浆预热设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对水煤浆预热的工况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斯民,叶树沛,肖娟,王家瑞,文键[6](2019)在《水煤浆螺旋折流板预热器的流体力学和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有研究表明对入炉前的水煤浆进行预热可以提高其气化效率,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非牛顿流体Bingham模型,计算并比较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弓形折流板换热器预热水煤浆时的流动换热性能。研究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用于水煤浆预热的可行性以及螺旋角、搭接度对其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单位压降的温升作为流动换热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更适于预热水煤浆。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角和搭接度的变化对壳侧温升影响不大,而螺旋角的增大或搭接度减小能使壳侧压降明显降低。大螺旋角和小搭接度的换热器用于水煤浆预热时的流动换热性能更好。在螺旋角18°~40°、搭接度0%~50%,40°螺旋角,0%搭接度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动换热性能最好。研究结果可为选择水煤浆预热器的型式和结构参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永庆,王芳芳,古新,王丹,熊晓朝[7](2019)在《缠绕螺纹管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缠绕螺纹管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中换热管是将外螺纹管与光管螺旋折流板相结合的新型结构.采用CFD分析软件FLUENT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对缠绕螺纹管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传热机理进行分析,并与光管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折流板螺旋角为10°、15°、20°,壳程Re在2 000~6 000条件下,缠绕螺纹管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较光管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综合性能提升4. 5%~14. 5%,传热系数提升4. 27%~23. 39%,温度场和压力场协同均较优.(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峰,虞斌[8](2018)在《螺旋折流板热交换器热固耦合传热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SolidWorks叁维软件建立四分扇形螺旋折流板热交换器模型,然后导入ANSYS Workbench,采用耦合传热的方法,对其进行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分析了10°、15°和20°不同螺旋角度热交换器在不同壳程流速下的换热性能,得到了壳程与管程的流场分布、压降以及温度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四分扇形螺旋折流板热交换器的壳程流体成近似螺旋状流动,流场分布较为均匀,基本上不存在流动死区;螺旋折流板热交换器壳程内的压降随着螺旋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壳程进口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其换热能力随着螺旋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壳程进口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备》期刊2018年06期)
侯兰雅,宋继伟,柴小明,俞逸杰,刘成[9](2018)在《阶梯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加工较为复杂,并且非连续型螺旋折流板的相邻折流板间存在漏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阶梯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阶梯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对比,研究其壳程流动与传热特性。结果表明,阶梯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能够使壳侧流体呈近似螺旋状流动,综合性能优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速度分布更加均匀。(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陈贵冬,戴仁坤,王秋旺[10](2018)在《基于最大流速比的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管壳式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央空冷系统等工业领域中运用极为普遍,近年来的研究提出一种换热效果更好的新型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换热器的热力设计环节直接影响换热器的实际使用,然而由于可能涉及商业机密,公开文献中对于该新型换热器的热力设计环节研究较少。在传统弓形折流板设计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将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经验关联式进行对比,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最大流速比的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设计方法;并通过对压缩机油冷器与中央空调系统干式蒸发器两个设计实例的测试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靠性。该设计方法能够简化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流程,并为工业实际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18年05期)
螺旋折流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比较平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应用了换热器常用评价标准PEC准则和火积理论对两种换热器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火积耗散极值原理对两种换热器的传热火积耗散率、阻力火积耗散率以及总火积耗散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火积耗散理论分析换热器性能的结果与传统换热器评价标准PEC准则相符,说明了火积耗散理论的可靠性;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进,火积耗散率也均优于原始结构,表明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两种换热器传热火积耗散率值要远远大于阻力火积耗散率,约为阻力火积耗散率的一千余倍,说明传热损失为换热器的主要不可逆损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螺旋折流板论文参考文献
[1].梁帅,黄雪琴,余海洋.不同螺旋角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9
[2].刘海燕,王萌萌,金劲涛,顾昕.基于火积理论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优化结构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9
[3].张文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在常减压蒸馏装置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
[4].孟芳.一种新型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J].山东化工.2019
[5].王斯民,叶树沛,肖娟,宋晨,张早校.旋梯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预热水煤浆的流动与换热性能[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9
[6].王斯民,叶树沛,肖娟,王家瑞,文键.水煤浆螺旋折流板预热器的流体力学和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9
[7].王永庆,王芳芳,古新,王丹,熊晓朝.缠绕螺纹管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数值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8].刘峰,虞斌.螺旋折流板热交换器热固耦合传热数值模拟[J].石油化工设备.2018
[9].侯兰雅,宋继伟,柴小明,俞逸杰,刘成.阶梯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10].陈贵冬,戴仁坤,王秋旺.基于最大流速比的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热力设计[J].工业加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