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哲学论文_陈志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性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性,哲学,孟子,儒家,礼乐,文化,传统文化。

心性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伟[1](2018)在《情境中的德性原则——儒家心性哲学的一种诠释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部分汉学家如安乐哲等认为,儒家人性论坚持一种经验性的、过程式的不断生成的人性观念,以与西方哲学本质主义的或基础主义的思维方式区别开来。在此前提下,断定儒家心性哲学是情境主义的,先秦儒家如孔子、孟子等都将其对德性的体认置于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同时儒家又没有放弃对德性原则的追求,因此当这种追求以情境设计的方式开展时,德性的当下呈显就成为儒家心性哲学的突出特征。通过考察《论语》、《孟子》相关文本,儒家德性伦理学的情境主义特征较为明显,而以安乐哲为代表的过程式不断生成的人性观念则值得商榷。儒家人性论坚持的是人之为人的逻辑根据,人性首先是一种能力,性善既是德性养成的开端,同时也是德性修养的目的。最后,以诺齐克对行为合理性的论证反观儒家德性原则在道德情境中发挥作用的方式,进一步证明儒家情境主义和德性原则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8年01期)

潘永辉[2](2018)在《红色文化与人生境界——比照传统心性哲学的一个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色文化具有高远的人生境界,如果能打通与传统心性学问的深层联系,会获得更自觉的文化自信。时代的变化,也要求我们对红色人生做出更契合时代机缘的诠释,以便取得更好的文化摄众力量和社会教育效果。红色人生是觉悟的人生、青春的人生、永恒的人生、自由的人生。红色文化体系的建构,迄今为止尚未完成,很多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需要解决。把红色文化的人生境界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心性境界做一个比照性的诠释,可以迈出红色文化体系的时代建构的重要一步。(本文来源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任鹏程[3](2018)在《试论陆九渊对孟子心性哲学的继承和创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性哲学是有关心和性的学问。孟子拉开了儒家心性哲学的幕帘,他以四端为性,开创了传统儒家以心言性的路子,并倡导求放心、寡欲、尚志、养气等工夫成就道德。南宋心学家陆九渊承袭孟子心性哲学的要义,汲取佛教以体用论心的思维,创新本心说,创造性地将理融入心,指出本心具有超验的本体意味,本心即理,本心即仁义,本心即性。然而,人类的本心容易被蒙蔽。故,陆氏号召立本,通过辨志、寡欲、剥夺等工夫正心以明理。由此,彰显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为儒家心性哲学做出了创造性解读。(本文来源于《华夏文化论坛》期刊2018年01期)

廉天娇[4](2018)在《“无心”与“适性”—郭象心性哲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郭象心性哲学的主要的内容是“无心”与“适性”。“无心”即无人为之心,无分别心,由此提出“故无心者斯顺”的命题。在对于适性的看法上,强调“性”是每个个体事物都具有的自然之性,并且性各有分,不可更改,因而每个个体事物应当自适其性。郭象主张修心、修性、修道叁者相结合的修养功夫。一是无心无己,体合变化,二要适性自足,率性而为,叁是虚心集道,道通为一。最终目的是要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他认为虽然人的先天之性决定了“性各有分”,但个体事物均能在“适性”范围内获得自身逍遥,实现个体独立的精神境界,并且“逍遥”的程度并没有什么差别。在万物共同生存的整个环境中,圣人无心顺化,达到“冥然自合”的境界,与万物齐一,忘掉彼我之间的分别和界限,实现物我合一的整体和谐。另外,郭象心性论所追求的境界,旨在解决现实中“名教与自然”的矛盾问题。郭象基于“适性“的依据,认为万物都是自然产生,名教也是自然而然产生的。郭象进一步从任其自然之性的角度,来寻找“名教即自然”的契合点,提出了名教是出于人的“自然情性”。这样,名教就是自然,自然即是名教。从而调和了儒道长期以来的矛盾。总之,郭象的心性哲学,对魏晋时期以研究般若学为主的“六家七宗”之一的“心无宗”影响较大,尤其对支道林的“逍遥义”具有一定启发意义。此外,郭象哲学不仅上承庄子的哲学思想,调和了秦汉以来的儒道关系,提出了兼具儒道两家的理想人格。而且下启隋唐重玄和新儒学的复兴,促成成玄英以心性主体沟通天人的关系的哲学思想,这也表明,郭象心性哲学在隋唐心性说的形成,以及对宋明注重心、性义理探讨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徐瑞婕[5](2018)在《音乐教育“心性”哲学观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礼乐关系、美善关系以及文质关系的层层揭露,梳理“情感与理性”的“心性”哲学主线和“尽善尽美”的“心性”教育观,并结合中国传统儒家乐教哲学的深层机理,提出对当前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一种可能性探索。首章总结以儒家“尽善尽美”的乐教观为理论核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分析“心性”得以进行音乐教育的依据,为下文“心性”的实践和自觉部分埋下“情感与理性”的伏笔和基调。次章结构设置目的有二:其一,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传统社会结构下乐教思想进行分析,并联系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挖掘现今社会文化下音乐教育“思维断层”现象的具体原因;其二,“心性”实践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概览作用,预示为后章“心性”自觉的影射和铺垫。末章则针对儒家“心性”哲学观进行深一步地剖析和论辩,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地阐释音乐教育对于审美和伦理的艺术修养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以回应在首章里呈现的“尽善尽美”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哲学内涵。结论与绪论首尾呼应,即根据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对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主体性探索作出总结和反思;以及阐明在国内音乐教育现实大背景下,如何实行中国音乐教育哲学初步的理论性探究。(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18-04-20)

许金哲,谷菁菁[6](2018)在《后现代哲学与徐复观心性哲学之契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哲学是西方发达国家完成现代化进程后,对人类命运的进一步回顾和反思,目的是挽救现代人"价值"的失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反理性、解构本质主义、反对基础主义、反对二分法等。中国现代新儒家的哲学思想亦是在探寻"人生价值"和人之"终极安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同西方后现代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新儒家学者,徐复观的心性哲学建树独到,其"探求价值根源、消解形而上学、文化观、文化特殊性格"这四个观念都体现出与西方后现代哲学相契合的特质。同时,这些契合中的精华部分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亦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陈志伟[7](2018)在《性善与仁政:孟子心性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滕文公上》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作为上古时代儒家意义上的圣人,尧舜除了为孟子性善论提供根据之外,还是其仁政王道说的理论根源。在孟子那里,尧舜之道即仁义之道,君主行尧舜之道即是行仁政。孟子以“不忍人之心”为其政治思想的发端,认为君主推扩其(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3-06)

张云龙,李沫[8](2016)在《试论先秦心性哲学的积极心理学之维》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以"治病"为其目的的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将积极心理视为通向幸福的必由之径,从而构造更为健全、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更为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中国先秦心性哲学的人性预设与"君子"的人格培养,乃至"不动心"以及"养气功夫"的修炼,同样是以不折不扣的"积极方式"来构建生命的强大与充盈,进而实现生活的幸福与完满,这无疑与积极心理学在内在精神上有着契合与会通之处。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先秦心性哲学进行创造性的解读阐释,为传统思想在现代环境下重焕生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12期)

宋玉波[9](2016)在《从人文理性到心性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佛教中国化历程的考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特质。研究认为,在中国固有的人文理性这一文化基调的引导下,佛教文化本土化并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向心性哲学层面的深度拓展,这一过程大致发生在唐初、五代末宋初、明末、民初,这4个阶段的中华文化特质主要表现为人文理性的拓展与心性哲学的深化。(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李沫[10](2016)在《传统心性哲学和积极心理学的对话与融通》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探索的价值,乃在于对人自身生存境况的关怀。反观现实,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丰盛而又匮乏的时代: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迎来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我们已进入加尔布雷思所说的“丰裕社会”;另一方面,因为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人类的精神家园日渐荒芜,种种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庸俗化的功利主义得以大肆流行;同时,高节奏的生活节律以及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使得一种焦虑情绪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蔓延。这一境况决定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势必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而以“心灵”为基本关照对象的传统心性哲学与积极心理学也就此进入我们的研究视域。那么,传统心性哲学与积极心理学,一个发端于古老的东方,一个产生于现代的西方;一个是充满思辨色彩的玄学,一个是立基经验实证的科学。完全异质的两种学科,如何实现对话与融通,又如何共同服务于现代人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是本文思考的核心问题。我们的探索将沿着如下思路展开:首先,本文对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功利主义思潮展开分析。功利主义将幸福等同于快乐,而快乐的标准在于感觉。这种“感觉中心主义”最终导致一种“心外逐物”的生命态度,从而造成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危机。与此相反,心性哲学与积极心理学共同关注到人心本有的“正向”之维,并致力于对这一维度的澄明与扩充,从而建立一种积极的“欣欣向荣”的生活。正是基于共同的理论目的与思维范式,两种学科有了汇通的可能。其次,在学科具体的对话中,本文着重以广义的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实现对传统哲学的现代化阐释。传统文化是“礼乐”文化。就本质而言,“礼”、“乐”皆是人性本有的、正向的“善”的体现,而二者的展开也是就在建构积极的内在体验与和谐的社会关系。就此而言,“礼”、“乐”可谓中国式的积极心理学范畴,而其内涵也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有力佐证。最后,对精神正向维度的探讨,最终落脚于对积极人格的培养。无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心性哲学,二者都在实践的层面上提出了通达积极人格的具体途径。心性哲学方面,有养勇、养气、知言等;积极心理学方面,有情绪控制、正念等。这些途径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使理论走出了书斋,为构建真实的幸福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心性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色文化具有高远的人生境界,如果能打通与传统心性学问的深层联系,会获得更自觉的文化自信。时代的变化,也要求我们对红色人生做出更契合时代机缘的诠释,以便取得更好的文化摄众力量和社会教育效果。红色人生是觉悟的人生、青春的人生、永恒的人生、自由的人生。红色文化体系的建构,迄今为止尚未完成,很多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需要解决。把红色文化的人生境界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心性境界做一个比照性的诠释,可以迈出红色文化体系的时代建构的重要一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性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志伟.情境中的德性原则——儒家心性哲学的一种诠释方式[J].思想与文化.2018

[2].潘永辉.红色文化与人生境界——比照传统心性哲学的一个诠释[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8

[3].任鹏程.试论陆九渊对孟子心性哲学的继承和创进[J].华夏文化论坛.2018

[4].廉天娇.“无心”与“适性”—郭象心性哲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8

[5].徐瑞婕.音乐教育“心性”哲学观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8

[6].许金哲,谷菁菁.后现代哲学与徐复观心性哲学之契合[J].邢台学院学报.2018

[7].陈志伟.性善与仁政:孟子心性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8].张云龙,李沫.试论先秦心性哲学的积极心理学之维[J].浙江社会科学.2016

[9].宋玉波.从人文理性到心性哲学[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李沫.传统心性哲学和积极心理学的对话与融通[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文化手册基本结构生命直觉:心性论-聂政刺韩王(山东武梁祠汉...智诚灵动哲学—文化手册结构研究生教育2006年哲学学科毕业博士研究生情...智诚灵动文化手册超越本体的消解-薛瑄像

标签:;  ;  ;  ;  ;  ;  ;  

心性哲学论文_陈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