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五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中国青年报,使命,国民,基督教,鲁迅,群众运动。
后五四论文文献综述
高强[1](2019)在《含混纠葛的“国民文学”论争与纷纭杂沓的“后五四”图景》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前期,在一批创造社作家和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之间,围绕着"国民文学"发生了一场论争。"国民文学"观提倡者既强调对本土与传统的艺术资源进行回望吸收,也强调用文学去描写时代动向、参与社会改造,还强调以一种志业的严肃态度从事于文学创作,这可谓是"国民文学"观的叁大面向,它们分别可类比为"文学的国语使命""文学的时代使命"与"文学本身的使命"。由于"国民文学"观本身的意义极为含混,由此展开的论争就显得绞缠纠葛。而相似的内容与概念在"后五四"诸人那里也是言人人殊,于是互相驳难的情形也在当时的文化圈与思想界激烈上演,并导致了"后五四"知识界的思想分裂。最终,重审"国民文学"论争便导向了对纷纭杂沓的"后五四"图景的历史重返与深入打量。(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胡晓明,周兴陆,刘锋杰,李庆[2](2019)在《王元化与后五四反思(笔谈)》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元化先生自称"五四之子",他借反思五四的缺失,然后追溯到卢梭国家学说,最终回到五四自由精神与人道精神,回到现代文明立场,他是透过反思五四来继承五四的。元化先生在中西文学理论、哲学研究、社会政治等领域有许多深入的思考与独到的见解。如何把握先生留下的思想课题,如何通过重启中国古典学术尤其是古典文学理论来建立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如何继承五四超越五四,这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思考。(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邱焕星[3](2019)在《“后五四鲁迅”:思想革命与文化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后五四鲁迅"并非只是消极退隐,还有着积极进取的一面,他在1925年创办《莽原》,重启思想革命,之后在参与女师大风潮和"叁·一八惨案"等国民革命活动的过程中,打破了"五四"时期"文化"与"政治"割裂的状态,创造了"文化政治"的新思想革命形态和新知识阶级参与方式,从一个作家变成了拥有革命文化领导权的"时代的战士"。但是,"文化政治"模式消解了思想革命的文化优先性和知识阶级主体性,导致鲁迅最终转向了以文学本体性和革命同路人为支撑的"文学政治"模式,因而"后五四鲁迅"的贡献就是超越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创造了两种分别适应国民革命和共产革命的新思想革命形态:"文化政治"与"文学政治"。(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胡芮[4](2019)在《后“五四”时代道德重建之探赜——以《国风》(1932-1936)群体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道德重建是中国近现代转型的核心事件。传统伦理型的现代转型展现为激进与保守相互论争的"二元叙事",新文化运动后,"激进"大有压过"保守"之势,以至于20世纪20年代末保守思潮逐渐转为历史叙事的"低音"。但30年代民族复兴之风蔚起,激进的反传统者放弃消极破坏而重新重视建设责任,保守主义者抛弃陈旧的"道统"而致力于守护民族文化的"伦理精神","激进"与"保守"在"复兴"的时代主题下得以汇合。以《国风》作者群体为代表的30年代思想界,已经自觉地走出传统与现代相互对立的狭小视域,开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思考整个国家的伦理重建。道德重建的责任感,将晚近以来因文化论争而打碎的伦理认同主题重新拉回文化思辨的中心位置,为道德重建奠定了思想前提。(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王中忱[5](2019)在《后五四时期中国学术的“独立”追求与学科建构——以1920—1930年代清华中文系学人们的探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说的"后五四",既指作为历史事件的"五四"结束之后的历史时段,更指对"五四命题"的接续与回应。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潮纷纭,但把晚清以来再造中国、重建中国社会和个人的命题再一次问题化,可谓是共有的思路和愿景。而在"五四"之后,围绕怎样"再造"和"重建",意见更为繁杂,论辩更为激烈,且表现在内涵更为丰富的各类社会实践中。以往的"五四"研究多把考察范围截至在所谓五四运动的"退潮期",本文则认为,直至1930年代,"五四命题"仍在延续并不断引发深远的回响,"后五四时期"无疑可以也应该放在"五四"的谱系上进行分析和理解。(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5期)
崔璨[6](2019)在《上海大学的叁副面孔——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办学分歧与代际更迭》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记载中的上海大学以激进闻名,但在上大内部其实存在着对学校的多种"想象",这使得上海大学呈现出多重形象并置的复杂面貌。从"高级人才供应站"到"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再到"东南最高革命学府",叁种形象的背后,是叁类知识群体对于学校的不同期望。"想象"的张力显示出同一阵营革命者的思想分歧与兴趣差异,也反映出"后五四"时期知识群体的代际更迭。(本文来源于《江淮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李浴洋[7](2019)在《“科玄论战”的先声——“后五四”时期冯友兰对于“新文化运动”议题的展开与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1919至1923年间,冯友兰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在此期间,他怀抱此前在"新文化运动"中养成的对于"中国的实际"问题的关注,开始更为系统地研究中西哲学。他经由阅读柏格森的着作与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可以从"直觉"的角度进入对于中国哲学的科学性的探索,而柏格森的理论本身也正是一种"科学方法"。为此,他写作了《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一文,致力澄清当时中西学界普遍存在的认为柏格森"不重科学"的误解。在柏格森思想的启示下,冯友兰进而具体讨论了"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这一问题。在他看来,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根本原因在于其"哲学体系"。冯友兰的相应思考完成于1920至1921年间,可谓此后发生的"科玄论战"的先声;而他不仅在自己的研究中预言了"科玄论战"的逻辑,而且还超越了这一逻辑,在"后五四"时期对于"新文化运动"议题做出了别样的展开与回应。(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涂航[8](2019)在《美育代宗教:后五四时代的美学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神州学会的一次集会上,发表了题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时值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之际,以陈独秀为首的激进思想家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以反孔批儒的手段,号召国人摆脱传统纲常的束缚,走向以西方世俗民族国家为圭臬的现代文明。令人玩味的是,这场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运动却同时衍生出一场批判基督教的民族主义运动,从"反孔"逐渐走向"非耶"。新思潮对(中国)旧礼教的无情鞭笞和对(西方)神(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9年01期)
陈婧[9](2018)在《“开往2049——00后五四成人礼”复兴号今日启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5月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婧)五四青年节,北京开往上海的复兴号G7次列车上,近300名2000年出生的年轻人将在“复兴号”上举行一场盛大的成人礼,面对五星红旗宣告他们作为“强国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春誓言。这是一趟开往(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8-05-04)
王学斌[10](2018)在《“后五四”的文化讨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扬播——“马克思主义史观与中国道路”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毋庸置疑,五四运动的爆发,将之前持续数年的新文化运动引向了一个高潮,以五四为界,不止是新文化运动且中国革命的形势与性质也自此俱迈入了新的阶段。有道"春江水暖鸭先知",彼时不少先觉的知识分子出于文化自觉和政治敏感,在五四发生后不久即开始热议(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8年05期)
后五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元化先生自称"五四之子",他借反思五四的缺失,然后追溯到卢梭国家学说,最终回到五四自由精神与人道精神,回到现代文明立场,他是透过反思五四来继承五四的。元化先生在中西文学理论、哲学研究、社会政治等领域有许多深入的思考与独到的见解。如何把握先生留下的思想课题,如何通过重启中国古典学术尤其是古典文学理论来建立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如何继承五四超越五四,这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五四论文参考文献
[1].高强.含混纠葛的“国民文学”论争与纷纭杂沓的“后五四”图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胡晓明,周兴陆,刘锋杰,李庆.王元化与后五四反思(笔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邱焕星.“后五四鲁迅”:思想革命与文化政治[J].山东社会科学.2019
[4].胡芮.后“五四”时代道德重建之探赜——以《国风》(1932-1936)群体为中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王中忱.后五四时期中国学术的“独立”追求与学科建构——以1920—1930年代清华中文系学人们的探索为例[J].文艺争鸣.2019
[6].崔璨.上海大学的叁副面孔——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办学分歧与代际更迭[J].江淮论坛.2019
[7].李浴洋.“科玄论战”的先声——“后五四”时期冯友兰对于“新文化运动”议题的展开与回应[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涂航.美育代宗教:后五四时代的美学思潮[J].南方文坛.2019
[9].陈婧.“开往2049——00后五四成人礼”复兴号今日启程[N].中国青年报.2018
[10].王学斌.“后五四”的文化讨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扬播——“马克思主义史观与中国道路”之一[J].博览群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