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院前急救部重庆4041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行院前急救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60,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60,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SDS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院前急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79-02

院前急救是当前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急救效果。院前急救时患者常病情较重,家属和患者常出现诸多不良心理状态,影响着患者治疗配合度,进而易影响患者的的治疗效果。因此,此次研究中探讨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行院前急救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昏迷、意识障碍状况;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60)和干预组(n=60),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为35:25;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6.8±7.9)岁;疾病类型:腹部创伤15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心脑血管疾病23例,骨折10例;干预组患者中男女比为34:26;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6.9±7.7)岁;疾病类型:腹部创伤16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心脑血管疾病22例,骨折10例。与常规组对比,干预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急救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①电话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在赶往现象途中及时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状况,并及时通过电话向患者或家属讲解相关基础急救方式,积极安抚患者及家属紧张、激动情绪,促进患者及家属保持平静心态,并积极根据相关医护人员的指示进行常规急救。②现场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在到达现场后,及时、迅速地向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伤情,并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情绪安抚,采取温和语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加强对患者的鼓励,提升患者及家属的信任。③转运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转运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状况,并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处理过程中需保持操作规范,动作轻柔,避免操作失误;在转运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颠簸;并可对患者肢体进行轻拍,安慰患者,避免引起患者或家属情绪不稳定,导致纠纷出现[1]。④入院心理干预:患者到达医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患者,减轻患者及家属焦虑心理,并积极陪同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完成交接。

1.3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心理状态,采取SAS和SDS量表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使用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上述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SAS、SDS、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所示。

表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x-±s;n=60)

3.讨论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其包括患者入院前的现场急救及监护转运的全过程,具有流行性强、随机性强、急救环境较差、目的地医院不固定等诸多特点。许多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较重,患者及家属由于自身对疾病未知及恐慌情绪,导致在院前急救时常出现手足无措、杂乱状况,进而极易导致操作失误,引起医疗纠纷的出现,影响患者的急救效果[2]。此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及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说明采取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时,根据院前急救的步骤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①护理人员从接到急救电话到赶至现场需要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患者及家属常因医学知识缺乏而出现慌乱状况,进而易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急救效果,在此阶段实施电话心理护理能及时通过指导家属及患者进行自救来缓解不良心理情绪。②患者及家属在等到救援过程中,常因等待时间加长而出现情绪加重状况,进行现场心理干预时,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并采取温和语言及给予患者及家属安慰,能提升患者及家属的信任。③转运时保证操作规范,并给予患者肢体和语言支持,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出现。④入院时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过程,保证治疗效果。实施心理干预时,能及时改善患者心态,促进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过程,避免医疗纠纷出现,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急救,提升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满意度[3]。

综上,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推广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宋倩.心理护理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z1):59-61.

[2]焦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647-648.

[3]蔡子霞,王艺霖.院前急救中心理护理作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8-119.

标签:;  ;  ;  

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